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2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6663       资源大小:14.0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2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 2.12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果你是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你所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 ) 朝鲜、日本 拉丁美洲 南海各国 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海岸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三子目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中的内容: “宋朝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 ”可知,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 ,故选 C。 考点

    2、: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宋朝的纸币不包括( ) A交子 B五铢钱 C会子 D关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 “北宋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 会子 关子 等纸币。 ”可知, ACD选项是宋朝的纸币。B选项是秦朝的货币,故选 B。 考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3、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宋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 A秧马 B曲辕犁 C铁制农具 D三脚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二子目农业和手工业中的内容:“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秧马是农民插秧时节使用的工具。 ”可知,宋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秧马,故选 A。 B选项是唐代后期出现的。 C选项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 考点:农业和手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

    4、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农业和手工 业的发展情况和影响。 下列城市中,不曾设有市舶司的是( ) A广州 B泉州 C扬州 D临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三子目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中的内容: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 蕃坊 ,并设有 蕃市 蕃学 。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可知, ABD选项都设有市舶司,故选 C。 考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

    5、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下列有关小王同学对南宋时期泉州(如下图)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今日泉州 A由于商业繁荣,泉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交子 ” B泉州是当时重要的外贸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C几艘安装着指南针的海船,满载瓷器和丝织品准备远航 D有很多阿拉伯商人在泉州经商、居住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 “北宋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6、可知, A选项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北宋的四川,故选 A。 “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几十个国家的商人在泉州从事贸易,许多波斯、阿拉伯等地的商人定居泉州。 ”可知, BCD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 兴盛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是在(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唐朝前期 C唐朝后期 D北宋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一子目经济重心

    7、南移中的内容:“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选 A。 考点:经济重心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史实的识记。对于这 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 ) 福州 广州 泉州 杭州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三子目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中的内容: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 蕃坊 ,并设有 蕃市 蕃学

    8、 。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可知, 是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故选 B。 考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铸造货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 动频繁 C江南经济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三子目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中的内容: “北宋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

    9、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可知,北宋商业的繁荣是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故选 B。 A选项不符合史实。 C选项是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 D选项是纸币出现的重要条件。 考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宋朝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来自于( ) A朝鲜 B日本 C越南 D印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

    10、心南移,第二子目农业和手工业中的内容:“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占城稻,耐干旱,稻穗长,生长期短。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占城稻种,分给这些地区农民播种,还将种植方法印刷城布告张贴出来。 ”可知,宋朝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来自于越南,故选 C。 考点:农业和手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和影响。 下列经济现象在两宋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水稻种植中出现了秧马 B在四川经商可 以使用纸币 C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 D铁的产量相当于 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答案: C 试

    11、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二子目农业和手工业中的内容:“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占城稻种,分给这些地区农民播种,还将种植方法印刷城布告张贴出来。 ”可知, 选项北宋已经可以做到。依据 “煤,当时称石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可知, 选项北宋已经可以做到。依据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可知, 选项北宋已经可以做到。故选 C。棉花传入中国是在宋末元初, 在淮河流域种植大片棉花是北宋做不到的。 考点:农业和手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

    12、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和影响。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 在浙江一带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在山西用煤作燃料烧水做饭 在淮河流域种植大片棉花 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二子目农业和手工业中的内容:“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大部分水田绝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三万石占城稻种,分给这些地区农民播种,还将种植方法印刷城布告张贴出来。 ”可知, 选项北宋已经可以做到。依据 “煤,当时称石炭,开采

    13、量居世界第一。 ”可知, 选项北宋已经可以做到。依据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 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可知, 选项北宋已经可以做到。故选 C。棉花传入中国是在宋末元初, 在淮河流 域种植大片棉花是北宋做不到的。 考点:农业和手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和影响。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完成( 1)( 3)题: ( 1)材料一中的 “苏湖 ”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

    14、 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答案:( 1)苏州和湖州,水稻。( 2)南宋。( 3)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史实的识记。第( 1)问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可知,材料一中的“苏湖 ”指太湖流域。太湖流域地处长江流域,结合地理知识,可知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第( 2)问从材料内容,可知东南已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一子目经济重心南移中的内容: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南宋时,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

    15、域。 ”可知,材料 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南宋。第( 3)问结合两则材料内容,说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经济重心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阅读下面材料: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 完成( 1)( 2)题: ( 1) “市舶 ”指的是什么? ( 2)宋朝管理 “市舶 ”的机构出现在哪些地区? 答案:( 1)市舶指的是在宋代出现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 2)主要设在对外贸易的港口广州、 杭州一带。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

    16、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第( 1)问依据教材内容,可知, “市舶 ”指的是在宋代出现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第( 2)问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第三子目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中的内容: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 蕃坊 ,并设有 蕃市 蕃学 。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可知,宋朝管理 “市舶 ”的机构出现在对外贸易的港口广州、杭州一带。 考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点评:本题难度 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阅读下列

    17、材料: 材料一:古书记载,四川有很多人家: “多以种茶为业,有如五谷 采茶货卖,以充衣食。 ” 材料二: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 “昔汴都(即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 ” 完成( 1)( 2)题: ( 1)材料一的记载说明了什么?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哪一生产部门发达? ( 2)从上面的材料反映的情况来看,宋代经济发展有些什么特点? 答案:( 1)宋代茶树种植广,许多农民以种茶为生。材料二反映了宋代采煤业。 ( 2)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快的发展,如种茶业。手工业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产业,即产煤业、造船业等。 试题分析:本题

    18、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第( 1)问从材料一中“多以种茶为业, 采茶货卖,以充衣食 ”,可知,材料一的记载说明了宋代茶树种植广,许多农民以种茶为生。从材料二中 “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 ”,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宋代采煤业发达。第( 2)问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宋代经济 发展的特点有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快的发展,如种茶业。手工业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产业,即产煤业、造船业等。 考点:农业和手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和手工业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和影响。 问答题 两宋时期

    19、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2课经济发 展与重心南移,第一子目经济重心南移中的内容:“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是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考点:经济重心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2.12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