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6563       资源大小:83.9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答案: B 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A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D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答案: B “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 ”。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2、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 C 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交通事业的发展成本 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答案: C 如图,我国在 “一五 ”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 l: 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B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B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它引起了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D它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答案: D 如图,为 “自强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 “求富 ”,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 “ 求富 ”而兴建的?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南通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答案: C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离骚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答案: C 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国

    4、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C 综合题 (8 分 )如图,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 17 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 军亲征,大败噶尔丹。 1

    5、8 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3 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2 分 )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3 分 ) 答案:( 1)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藏族。 ( 2)特点:出现民族 大融合盛况。 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 ( 3)原因: 噶尔丹勾结沙俄分裂

    6、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 康熙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 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7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民族工业出现了 “短暂的春天 ”。 材料二:如图, 19571966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取得

    7、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族工业出现 “短暂的春天 ”的主要原因。 (2分 ) (2)材料二中的 “严重失误 ”主要指的是什么?为纠正 “失误 ”,党中央在 1960年提出了什么经济方针?由此,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5分 ) 答案:( 1)原因: 辛亥革命的推动(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发者展。) “一战 ”的影响(或帝国主义列强忙于 “一战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2)失误: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认识: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

    8、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既允许犯错误,又敢于纠正自身的不足和错误;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7分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 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 年列宁说: “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 引自苏联兴之史 材料二:从 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

    9、法等 700 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 350亿美元。 据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苏联 )五年计划 (19281932 年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4分 ) (2)材料二中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1分 )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 “怀疑 ”到 “模仿 ”的原因。(2 分 ) 答案:( 1)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表 现: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或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 2)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 3)原因: 当时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西方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注意事项

    本文(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黄冈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