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4712       资源大小:84.3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烛炬成灰 C干冰升华 D铁丝弯曲 答案: B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其原子核内含有 1个质子和 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 B该原子属于氢元素 C该原子的电子总数为 2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 答案: B 下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最大圆圈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单质、 氧化物 B 化合物、 氧化物 C 单质、 化合物 D 含氧

    2、化合物、 氧化物 答案: B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 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 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 答案: A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蓝墨水 B蒸馏水 C煤 D啤酒 答案: B 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答案: D 次氯酸钠( NaClO)

    3、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5 B +3 C +1 D -1 答案: C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答案: B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本身变大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 答案: B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质量总和 物质的种类

    4、物质的体积 物质的状态 A B C D 答案: B 在化学反应 A+B=C+D中,若 12 g A与一定量的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8 g C和 2 g D,则参加反应的 B的质量为( ) A 8 g B 18 g C 28 g D 30 g 答案: B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NaCl B MnO2 C NaOH D H2SO4 答案: B 下列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 B O2 C 2N D Fe 答案: D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B氢原子结合成氢气 C氯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氯化氢分子,氯化

    5、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 D氯原子和钠原子分别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 答案: B 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B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氧原子和碳原子 答案: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间没有间隔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原子可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答案: D 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的是 A液氧(无色液体) B高锰酸钾(黑色固体) C二氧化硫(无色无味气体) D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答案: D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

    6、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金刚石 C氧气 D铜 答案: C 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 Cl-和 Cl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答案: C 下列操作 静置 过滤 煮沸 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 B C D 答案: C 氧气广泛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所利用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氧气与某些物质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 D 由 中的 “2”直接可获得的信息是 A质子数、电子总数 B元素化学性质 C物质状态、电子层数

    7、D原子结构、中子数 答案: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 CaO B SiO2 C Al2O3 D Fe3O4 答案: C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答案: C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构成它们的原子达到了稳定结构 B 氧气和臭氧( 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水通电分解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答案: C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新鲜

    8、的水果榨成汁 B隔夜的剩饭变馊 C活性炭净水器净化水 D湿衣服在太阳底下晒干 答案: B 北京是一座缺水城市。作为北京市民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下列做法应该摒弃的是 A用盆接水洗菜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更换节水型马桶 D使用透水砖铺设人行便道 答案: B 每千克的海水约含钠 10.62g、镁 1.28g、钙 1.40g等,这里的 “钠、镁、钙 ”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答案: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生成更多的产物 B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氧原子,所以凉开水可以养鱼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灯泡保护气 D空气的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

    9、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等 答案: C 填空题 ( 4分)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3个氮原子 ; , 2个碳酸分子 ;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 ; 铵根离子 。 答案: N 2H2CO3 NH4+ 计算题 ( 6) 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取 8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 (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 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

    10、全反应后,生成 CO2的质量为 。 (2)求该石灰石中含 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22g ( 2) 62.5% 简答题 ( 4分)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图所示的 3个实验, A中水发生了 _(填 “物理 ”或 “化学 ”)变化; B中试管 1内得到的气体为 _; 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 _和 _。 A. 水的沸腾 B. 水的电解 C. 水的净化 答案:物理 H2 过滤 吸附 ( 4分) Fe、 H2O、 H2、 O2四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答案: (1) 3Fe 2O2 Fe3O4或 2H2 O2 2H2O (

    11、2) 2H2O 2H2 O2 ( 1)要组装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排水集气法)的制取装置,应选择下列仪器中的 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其化学反应类型是 _。 ( 2)实验室还可用下图的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可选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_,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_,若用下图的装置经过较长时间仍没有收集满一瓶气体,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_ ( 写一条即可)。 ( 3)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 氨气( 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

    12、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写小题“( 1) ”或 “( 2) ”):选用 _法收集氨气。 答案:( 1) acdghi 2KMnO4 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 2) 2H2O2 2H2O+O2 C或 D 密度比空气大 过滤 气密性不好或双氧水量太少 ( 3) ( 1) 向下排空气法 ( 4)分包装熟食制品中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 C3H5O2Na,丙酸钠中 C、 H、 O、 Na元素的质量比为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 5 32 23 96 ( 3 分)下图中的 、 是钙元素、硒元素在元

    13、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 B、C、 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同答:( 1) B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 _。 ( 2) A、 B、 C、 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 答案:( 1) O ( 2) B和 D C和 D 推断题 ( 4分) 有 A、 B、 C、 D四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A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 D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由 A、 B、 C、 D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别为甲、乙、丙、丁;甲在丙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是一种液态物质;乙也可在丙中燃烧,生成一种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用化学式表示分别是甲 _,乙 _,丙 _,丁 _; 答案:甲 H2; 乙 C; 丙 O2; 丁 Fe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