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3869       资源大小:81.0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参考下图,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你知道其中第一幅展示什么壮观的场面?( )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渡江战役 答案: A 试题分析:上述汉白玉浮雕反映的是近代史上虎门销烟的场景,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 点评:关于虎门销烟,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 1839年 6月 3日。历史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

    2、欢唱,齐欢唱 !”这首军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北伐战争的目标是北洋军阀,所以这首军歌广为流传的历史时期是北伐战争,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 点评:关于北伐战争,学生还要知道开始的时间是 1926年;北伐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北伐的战略方针是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北伐的先头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北伐战争的结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得到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

    3、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失败了,从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 点评:学生要知道,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队伍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中共 “一大 ”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一条游船中进行的,你知道这艘游船现在停泊在哪里吗 ( ) A北京颐和园 B浙江杭州西湖 C浙江嘉兴南湖 D北京昆明湖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共 “一大 ”最后一天的会议是在浙江嘉兴南湖

    4、一条游船中进行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 “一大 ” 点评:关于中共一大,还可以考查的内容有:召开的时间是 1921 年 7 月 23 日,地点在上海,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 13人,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明确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当前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北伐的主要对象中,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 ) A张作霖 B孙传芳 C吴佩孚 D段祺瑞 答案: A 试题分析:北伐的主要对象中,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张作霖,人称 “东北王 ”,统兵

    5、35万,控制着东北三省及京津地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北伐战争 点评:关于北伐战争,学生还要知道开始的时间是 1926年;北伐的目标除了张作霖外,还有吴佩孚和孙传芳;北伐的战略方针是集中兵力、各个歼敌;北伐的先头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北伐战争的结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文中所指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 A蔡元培 B李大钊 C陈独秀 D孙中山 答案: D 试题分析: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文中所指这所学校是黄埔军校,它的创办者是孙中山,故选 D

    6、。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黄埔军校 点评:关于黄埔军校,学生还要知道,它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地点在广州黄埔岛,校长是蒋介石,党代表是廖仲恺,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的特点是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D拒绝在对德合约 上签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它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 点评:关于五四运动,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爆

    7、发时间是 1919年 5月 4日;前期斗争的重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斗争的形式是罢课;后期斗争的重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斗争的形式是罢工。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 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戊戌变法,学习的是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 点评:关于戊戌变法,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有: 1898年 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 ”

    8、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作用: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权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不包括民主主义,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民主义 点评:学生要知道,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革命的一面旗帜。另外学生还要知道,中山装是孙中山创制的最具特色的服装。 电影火烧圆明园

    9、反映的是近代列强哪一次侵华战争的有关历史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近代史上的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关于火烧圆明园,学生还要掌握其制造者是英法联军,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另外学生还要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 1856年 1860年, 1860年 10月奕 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赔款割地,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边疆危机四伏。 1878年,清朝将领 ( )收复了除 ( )之外的新疆( ) A林则徐伊犁 B左宗棠

    10、伊犁 C曾纪泽喀什 D李鸿章伊犁 答案: B 试题分析: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边疆危机四伏。 1878年,清朝将领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地区,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 点评: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学生还要知道清军讨伐的对象是阿古柏,清军的战术是 “缓进急战 ”。 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 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沉痛悼念的是( ) A林则徐 B丁汝昌 C邓世昌 D李鸿章 答案: C 试题分析: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挽联沉

    11、痛悼念的是邓世昌,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黄海海战 点评:关于邓世昌,学生还要知道,他是北洋舰队中 “致远 ”舰管带。他的英雄事迹是,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率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最终被敌人鱼雷击中,他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十九世纪末年,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注: 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其中 “三军败绩 ”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 “十九世纪末年 ”,可以判断 “三军败绩 ”指的是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故选 C。 考

    12、点: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点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学生还要知道其典型战役: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黄海海战后李鸿章采取 “避战保船 ”方针,使日军夺得了黄海制海权,导致北洋舰队在威海卫之战中全军覆灭。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在参加洋务运动主题展时,从下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 C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 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上图是江南制造总局,它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 点评:关于洋务运动,学生还要知道时

    13、间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前期以 “自强 ”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 “求富 ”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代表人物:中央是奕 ,地方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军事企业还有福州船政局,民用企业有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等。性质: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 “民生 ”,人大代表提出了 “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 ”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 “民生 ”,他的这一主张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 “民生 ”,他的这一主张是平均地权,故选 D。

    14、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三民主义 点评:关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学生要能与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相对应,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 ”即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即民生主义。 综合题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9分) A B C 请回答: ( 1)写出上面照片中历史人物的姓名。( 3分) ( 2)请你给每位历史人物写一句话的解说词,概括每位人物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6分) 答案: ( 1)林则徐、孙中山、陈独秀 ( 2)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陈独秀领导

    15、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试题分析:( 1)上面照片中历史人物的姓名分别是林则徐、孙中山、陈独秀。 ( 2)林则徐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陈独秀对中国历史的贡献: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林则徐、孙中山、陈独秀历史功绩 点评:关于林则徐的功绩,学生还要知道,他曾主持编译四洲志,对海国图志有重大的借鉴作用;孙中山的历史功绩除了领导辛亥革命外,还包括创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

    16、时约法等。学生还要掌握的关于陈独秀的功绩有:创办新青年杂志,提出 “文学革命 ”的口号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 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 “皋华丽 ”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

    17、居住。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1分)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 1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分) (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1分)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分) (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 (3分 ) 答案: ( 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马关条约;该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 3)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

    18、,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这是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根据材料二可知,这又是马关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 3)材料三条约是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

    19、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三大不平等条约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三大不平等条约,学生还要知道,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三大条约的内容的共同点是都有赔款。学生还要知道,三大条约签订的时间,南京条约是 1842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是 1895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 1901年签订的。另外学生还要知道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者都是李鸿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 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 “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李鸿章语)开始有

    20、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 “御侮自强 ”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 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 1)材料一所提到的 “自强运动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分)晚清政府寻求 “御侮自强 ”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分)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

    21、分)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2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分) (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 “三个兔子 ”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2分) (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2分) (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2分) 答案: ( 1)事件:洋务运动。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口号:自强、求富。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2)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3)民主、科

    22、学。 ( 4)近代化的探索。 ( 5)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等。 试题分析:( 1)材料 一所提到的 “自强运动 ”是指洋务运动,晚清政府寻求 “御侮自强 ”之术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自强 ”、 “求富 ”。 洋务运动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3)根据所学知识可推断材料三中的 “三个兔子 ”在

    23、北大因高举 “民主 ”、 “科学 ”两面大旗而闻名。 (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即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点评:关于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学生还要掌握,洋务运动是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学制度,新文化运动是学思想,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洋务运动的发起者是地主阶级,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左宗棠等,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是孙中山,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山东省淄博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