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3739       资源大小:68.1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1年 6月是国家关于深化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以来首个 “全民禁毒宣传月 ”, 6月 3日各地纷纷举办活动,某校八年级某班同学举行了林则徐生平事迹展览活动,下列与该展览主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收复台湾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抗击八国联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的历史史实的考察,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竟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引起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警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命令林则徐为钦

    2、差大臣到广州去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并把搜集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面销毁,这就是著名的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开始,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B。 考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 历史史实的识记能力,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开始,它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虎门硝烟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 此次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为

    3、维新变法拉开了序幕 C标志着列强开始入侵中国 D标志中国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分析材料,我们知道,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 和 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 凡尔赛的调停 “应该指巴黎和会, 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 指青年学生的游行示威,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本题选 D。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性

    4、质,意义 和影响都是命题的重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另外,五四运动还可以从五四精神这方面去挖掘。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 ”此诗句信息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 C黄埔军校建立 D中共 “八大 ”召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识记能力,分析题目,关键信息有 “上海小楼,南湖游船 ” “开天辟地,谱写新篇 ”,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来有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进行,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十三人出席了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因此本题选 A。 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

    5、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一般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吴孙张三军阀,汀贺桥两役胜。 ”这是小阳在学习完某一知识点后写下的一副对联,由此判断他写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伐战争的识记,题目中 “吴孙张三军阀,汀贺桥两役胜 ”分别指北方的张作霖,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和北伐战争中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而北伐战争是大革命中高潮事件, 1924 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军阀统治,目的是统一中国,对象是北方的

    6、张作霖,南方的孙传芳,吴佩孚,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本题选 D。 考点:北伐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北伐战争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 题。 在 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 “要培育形成 12个重点 “红色旅游区 ”。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 井冈山被认为 “历史红 ”的主要依据是 A中共诞生的地方 B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共以此开始武装斗争 D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中的关键信息是 “井冈山 ” “历史

    7、红 ”,革命根据地是在革命战争中据以长期进行武装斗争的地方。特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根据地。试题中问第一块农场革命根据地,根据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三大起义,其中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一部分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井冈山根据地就成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此题选 B。 考点:中国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课下,同学们不妨把新民 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根据地进行整理,其中尤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

    8、重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2012年元旦某中学组织了一次主题为 “感受长征 ”的文艺汇演,以下几个历史场景,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巧渡金沙江 甘肃会宁大会师 强渡大渡河 召开遵义会议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难题考察长征的经过,遵义会议后, 1935年,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指挥下,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 渡赤水河,爬过雪山,越过草地,最后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根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B。 考点:红军长征的经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本题以长征为题材,重现当时的场景,命题形式灵活,学生的

    9、学习兴趣高,另外本题的命题角度还可以把这道题变成组合型选择题,长征的过程属于教材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能直接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在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词中 “最危险的时候 ”是在 A维新变法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日本侵华造成中华民族危机的认识,题目中的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要求学生判断是什么时期,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本题选 C。 考点:中华民族

    10、的抗日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本题以 “国歌 ”歌词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解答的关键是要对那个时期的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毛泽东在 1945年的一次谈话: “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看了下面这幅图片,你认为毛泽东谈论的是 A重庆谈判 B中共 “七大 ” C日本投降 D三大战役 答案: A 试题分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蒋介石的内战方针以定,但其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为了给内战赢得时间,于是蒋介石玩弄其真内战,假和平的

    11、阴谋,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谈判中,双方就许多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双方争论 的很激烈,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国共双方在谈判中的焦点,经过谈判最终签订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但是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始终没有被承认,所以此题选 A。 考点:重庆谈判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同学们对重庆谈判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在教材的小字内容上,蒋介石的本质决定了他不会允许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存在,必然会发动内战,这种题必须要经过分析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另外于此题相关的重庆谈判的意义也要好好分析理解 晓彤家里有一张当年她爷爷随刘邓大军登上

    12、大别山的照片,当时她爷爷参加的部队名称是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的历史史实,题目中有个地方要注意,“爷爷随刘邓大军登上大别山的照片,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解放战争的艰难日子已经过去了,解放军由被动开始转为主动,也就是说由战略防御开始转为战略反攻了, A, B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军队名称, C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军队的名称,此题选 D。 考点: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各个时期人民军队称谓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题干中所给信息的意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

    13、案:,这些都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能得出答案:。 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为实现 “民主与科学 ”而进行的 探索活动是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能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斗争的矛头直指孔教,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以三个提倡三个反对为主要内容,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A项是林则徐领导的运动,是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B项是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运动,也是一次反封建饭侵略斗争, C项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发起的一次自救运动,根

    14、据所学知识,本题选 D。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理解能力,新文化运动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并加以比较判断就能得出答案:,另外同学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意义和评价也要掌握 历史上有很多纪年方法,如皇帝 年号纪年、公元纪年、中华民国纪年等。而 “甲午、戊戌、辛丑、辛亥等 ”属于 A皇帝年号纪年 B公元纪年 C中华民国纪 D干支纪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的纪年法,天干地支简称 “干支 ”,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 w)、己、庚、辛、壬( rn)、癸( gu);地支十二:子、丑、寅

    15、、卯( mo)、辰( chn)、巳( s)、午、未( wi)、申、酉( yu)、戌( x)、亥。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 “干支纪年法 ”。 公元纪年又称西元纪年,简称 “西元 ”或 “公元 ”。西元纪年是基督教的纪年法。西元在中世纪拉丁文的写法是 Anno Domini,简写 AD,意为 “主的年代 ”( In the year of the Lord)。以西元 525年罗马僧侣狄欧尼休认定的耶稣生年为纪元元年。西元前则在英语中表示为 BC,即基督之前的年代( Before Christ)。西元纪年采用的历法叫格里高利历( Gregorian cale

    16、ndar)。通常称为 “西历、公历 ”,也就是我国政府现行所采用的纪年历。帝王年号记年法是用帝王的号来记年的。如朱元璋的号为 洪武。他做皇帝的第一年就叫洪武元年。第二年就叫洪武二年 依次类推。民国纪年法是以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法,以公元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本题选 D。 考点:历史上的纪年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各种纪年法的掌握程度,纪年法我们在历史教材中经常遇到,但学生很少知道这种纪年法的由来,所以不好判断,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积累多了才能轻松面对各种试题。 某班同学对 “近代社会生活 ”很感兴趣,展开讨论,以下社会生活场景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17、 很多人喜欢照相和看电影 有人喜欢乘坐轮船 、火车等外出旅行 用手机、玩电脑成为时尚 穿西装、大褂长袍、旗袍等流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的基本解法用排除法,先分析题中给出的 ,然后集合所学知识排除一个和或两个和题意不符的,基本答案:就出来了,本题中的 用手机、玩电脑成为时尚,手机和电脑的出现是现代社会,也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和题意不符合,排除后得出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本题关键 是要对历史史实熟悉,还要对组合型选择题的解法和技巧熟练,组合型选择题是考试中常见的

    18、题型,希望同学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中国人而言, 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使得中国社会步入近代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起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击八国联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英鸦片战争的史实,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步入近代,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因此本题选 B 考点:中英鸦片战争的史实 点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受屈辱的开始,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

    19、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同学们要对该战争的原因,时间,性质,战败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及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掌握。 “今大皇帝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 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之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这一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英南京条约的史实,分析题目材料信息 “今大皇帝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之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可知,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因此本题选 A 考点:中英南京条约

    20、的内容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 选择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读懂材料信息,就能解答,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历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同学们要对该条约的签订时间,内容及影响进行全方位的掌握。 某同学的课堂笔记写道: “发生于 19世纪 50年代的这场以农民为主体的运动,采取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王朝 。 ”反映了这位同学最有可能学习的内容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东交民巷战斗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发生于 19世纪 50年代的这场以农民为主体的运动,采取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

    21、封建王朝 。 ”可知, A项发生在1841年, C , D项发生在 1898年,只有 B项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而且是 1851年,本题选 B。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步入近代后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和其它的农民起义不同,有新的时代特点,太平天国运动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对它的背景,内容,纲领,意义和影响同学们呢都要全面把握。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 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下图是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废墟,见证了当年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他们的这一罪行发生在

    22、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个图片题,做这种题一定要仔细观察所给图片,然后回顾所学知识看那个知识点和该图片联系,题目中的图片是圆明园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因此本题选B。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在中国的罪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 学生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图片题也是一种新颖的题型,做这种题型的关键是要对图片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提醒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中要对教材中的有关图片,材料和诗句等素材,注意分析,理解和把握。 “

    23、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 ”这首顺口溜是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写照,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条约内容的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B, D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C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所以该题正确答案:是 A。 考点:中日马关条约内容的历史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马关条约的内容非

    24、常熟悉,马关条约是教材的基本点也是考试的重点,另外,马关条约的影响也是命题的重点,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假如你的祖辈们在 19001901 年期间居住在北京城,最有可能会遇到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义和团战士抗击侵略者 公车上书 北大掀起新文化运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找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1900-1901年 ”“北京城 ”,在分析选项,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发生在 1900年,地点是北京, 义和团战士抗击侵略者发生在 1900年,符合题意, 公车上书发生在 1898年,不符合题意 北大掀起新文化运动发生在 1905年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是

    25、 A。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历史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本题考察八国联军侵华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义和团战士抗击侵略者是学生容易忽略的,解答这类题,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信息点(或是时间或是空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找出正确的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从下图信息中得出正确的说法是 A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B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C洋务派创办的学校 D清政府走上 “自强 ”“求富 ”道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识记和读图能力,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先是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 业,后期又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

    26、用工业,洋务派前期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矿务局等,本题选 A。 考点: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洋务运动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一般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 “实业救国 ”之路。他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张謇 D徐悲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面对民族危机,国家贫困,张謇弃官从商,发展实业,根据教材所学知识,本

    27、题正确选项是 C。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史实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本题要求学生对民族实业家张謇的历史史实掌握的比较好才能解答该题,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历史知识点史实的掌握。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先后走过了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我们亲爱的战士们 ”双十二抗日救国运动 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 我们主张的核心是集合全国各党各派的力量,以群众的总动

    28、员,去抗日救国。 ”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三 “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 1)材料一中的 “自救之路 ”、 “维新之路 ”、 “共和之 路 ”分别指什么事件?( 6分) ( 2)材料二中的 “双十二的救国运动 “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者是谁?这次事件的结果如何?( 7分) ( 3)材料三中 “八年抗战 ”的起止时间?举出两例这八年时间里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著名战役。( 6分) (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

    29、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答案: (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或民主革命运动)。 (共 6分) ( 2)西安事变( 2分),张学良、杨虎城( 2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分) (共 7分) ( 3) 19371945 年。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或者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共 6分) ( 4)原因主要是:全民族抗战(或者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符合题意也可得满分)(共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化的探索和抗日战争的识记及理解分析,解答如下: ( 1)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一中的 “自救之路 ”应该是指洋务派发起的自上而

    30、下的洋务运动, “维新之路 ”指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 “共和之路 ”应该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 ( 2)分析材料二中的材料出 处 “ 张、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张扬是指张学良,杨虎城,根据这个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双十二的救国运动应该是指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3)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从 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 年的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期间有很多词战役,如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枣宜会战等等,说出两个即可, (4)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

    31、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主 要是全民族的抗战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取胜的关键。 考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抗日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线索归纳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近代化的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要对它们中的每一个的特点,内容以及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 18分)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这年 8 月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

    32、平等的文件上无 奈地签下名字 。 材料二:在时间意义上是一个新年的开始 ,在那个元旦, “民国取代了帝国 ”,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历史的见证(见图一)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见图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 1)假如你要了解近代南京历史,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正确途径有哪些?(任举两例)( 6分) ( 2)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 “起点 ”和 “终点 ”分别指什么事件?( 6分) ( 3)材料二中 “民国取代了帝国 ”发生在哪一年(以公元纪年)?材料 三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33、6分) 答案: ( 1)当时的照片、当事人日记、(本人口授或档案文字材料记录等,任选两条即可得满分,但总分不超过 6分) ( 2)起点是鸦片战争战败,(或者签订南京条约,英军占领南京);终点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答案:符合题意均可得满分)(共 6分) ( 3) 1912 年,南京大屠杀,说明日军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或者说明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等,符合题意均可得分,总分不超过 6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近代中国沧桑巨变的史实,同时 也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j解答如下: ( 1)看问题( 1)要求学生回答了解近代南京历史,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正确途径有哪些

    34、?(任举两例)第一手材料就是最直接的材料,当时的照片,日记,以及一些重要的物品都可以作为一手材料。 ( 2)要求学生回答出南京起点和终点的事件,根据材料一和图片二可知,材料一指的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受屈辱的历史开始,图二是指 1949年 4月 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 22年的统治,国民党政权覆灭。 ( 3)要求学生回答, “民国取代帝国 ”的年代以及对图三信息的解读,材料二 中“在那个元旦, “民国取代了帝国。 ”是指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图三中的关键数字是 “300000”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抗战时期日本在南京屠杀了中国军民 30多万人,说明了日军的残暴,是对中华民族犯下的罪行之一。 考点: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以及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南京条约的签订和日军的侵华以及犯下的罪行在教材中都属于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内容,另外同学们对材料题一定要掌握它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争取能做到熟练运用。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宁夏银川四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