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 资源ID:302942       资源大小:315.6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1、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其他 历史视角: 90年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 1895 年纽约时报评论 材料二: “中国从 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因为到 1945年 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 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 材料三:下图是 1985年西方观察家对中国和西欧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 引自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 1895年的大清帝国国际地位一落万丈。结合所学

    2、知识,说说当时 “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的是什么事件?( 1分) (2)据材料二,半个世纪后的 1945年,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已经 “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了。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分) (3)据材料三,说说在 1985年时的西方观察家眼中,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实力出现如此变化,将会对世界 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怎样的影响?( 1分) 答案: 选择题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 1821 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

    3、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 为 “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 “土地 ”是指 A广州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答案: B 下面是一位男士的简历,他的中文译名是 A牛顿 B达 芬奇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答案: D 恩格斯说: “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 3-4 年,将有 800万 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 ”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战争 D南北战争 答案: A 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宪章运动相比,最大的不

    4、同之处是: A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B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D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 D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图数据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苏联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D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答案: B 毛泽东说: “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 ”下列战役中印证了毛泽东这一论断的是 A中途岛战役 B柏林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不列颠战役 答案: C 漫画中的历史:请你为教材中这组历史漫画归纳一个相同的主题: A英国衰落 B两极对峙 C世

    5、界大战 D大国争霸 答案: D 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其中影响 19211925年 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新经济政策 答案: D 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主角是 A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 B高新科技 C跨国公司 D发展中国家 答案: C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 1861年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C有利于社会进步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答案: B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 这首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是 A巴黎公社革命 B里昂工人起义 C马克思主义诞

    6、生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A “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 ”中国近代,“同文馆 ”最早出现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民国建立初期 答案: A 叶圣陶先生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 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渡江战役 答案: B 1919年 5月 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 “北京特约通讯 ”,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是报道哪次运动

    7、?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二二 九运动 答案: C 下图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为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答案: A 某电视台组织了一次 “追寻历史足迹 ”活动,途经卢沟桥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是为了纪念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 C 看到 “1949年 4月 ”、 “南京解放 ”、 “国民党政权垮台 ”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D

    8、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 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 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 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答案: B 文艺复兴伊始,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人类战胜邪恶,到达人生真善美境界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故事片,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天主教会的种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这部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哈姆雷特 C神曲 D罗密欧与朱丽叶 答案: C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种政治制度源于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答案: A 填空题 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

    9、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取得胜利; 4年后,英美盟军主动出击,在法国 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百团大战诺曼底 美利坚合众国的首任总统是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时的大总统是 。 答案:华盛顿孙中山 维新派在北京组织了政治团体 。 1905年,统一的革命组织 在日本东京建立。 答案:强学会中国同盟会 综合题 世界博览会( Universal Expo, Expo)鼓励人类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 “奥林匹克 ”盛会。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已经成功落下了帷幕,相信你一定还不时沉浸在参观世博会的激动与喜悦之中吧

    10、!参观世博会归来后,某校九 (1)班同学意犹未尽,出了一期以世博会为主题的板报。请结合板报部分内容,探讨相关问题。 栏目一:世博大明星 经过全体同学投票,以下三项科技成果被评为 “世博大明星 ”。 (1)请结合 “获选理由 ”写出 1851年、 1889年的两位获选明星。( 2分)从上述世博会发展历程中,你认识到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1分) 栏目二:世博大舞台 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第一次世博会,通过世博会向世界展示 了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在展厅中的千百台机械轰鸣声中,美国向世界宣布: “我来了 ”!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了这届世界博览会。 (2)联系

    11、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发展历程,说说 1876年的美国作为 “一个新兴工业国家 ”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分) 栏目三:世博大看点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展出的太阳能汽车、碳纤维自行车、透明水泥、可发电地板、火山岩网球拍等高科技产品成为本届世博会的 “大看点 ”。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3)请你为美好城市的建设提出些建议。( 1分) 答案: 回首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战后形成了两个世界体系。阅读下列反映国际格局演变的相关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一战后,通过材料一中两次会议的召开,形成

    12、了什么国际关系体系?( 1 分) (2)图三所示慕尼黑会议反映出英法对德、意法西斯侵路扩张问题实行什么政策?(1分 ) (3)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将一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破坏殆尽。二战中,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图四所示雅尔塔会议通过了哪些重大决议?( 3分) (4) 1955 年,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这个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1分) 答案: 判断题 新政使得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罗斯福本人获得了独裁的权力。 答案: B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雄交响曲。 答案: A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答案: A 1492年,哥伦布从地中海扬帆起航,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答案: B 近代使宁波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答案: B 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 ,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 苦难十四年 ”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答案: A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