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2012学年湖北郧西县上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2216       资源大小:74.8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2012学年湖北郧西县上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1-2012学年湖北郧西县上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B黄河长 6300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河 C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D淮河是我国冬季河流有无冰期的界线 答案: B 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青海 B西藏 C云南 D陕西 答案: A 京杭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依次是 A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黄河、海河、淮河 、钱塘江、长江 C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D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答案: A 下列地形区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

    2、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东南丘陵 答案: A 小丁想利用寒假到西藏旅游,他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独木成林 B流沙广布 C成群的牦牛 D小桥流水人家 答案: C 有关我国内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河是指河流只流经一个省级行政区 B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C内流河流域内农作物多为水稻 D内流河大多分布在我国季风区内 答案: B 我国的台风和洪涝灾害一般都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B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难

    3、利用土地多 B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都很大 C后备土地资源较丰富 D农业用地中,耕地和林地的比重大 答案: A 贝贝外出旅游时,观察到当地主食多为面食,居民多为平顶屋。此处可能是 A陕西省 B湖南省 C福建省 D海南省 答案: A 黄河注入 A渤海 B东海 C黄海 D南海 答案: A 在我国北方半干旱、草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应该 A开垦草地,发展粮食生产 B辟草地为果园 C退耕还草,发挥牧业优势 D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答案: C 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交通运输网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稠密 B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中,北方地区以船为主,南方地区以马拉大车为主 C随着我国西部大开

    4、发战略的落实,西部地区水运交通有了很大改善 D许多大城市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交通 答案: A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 A企业规模大,资金投入多 B重工业比重明显大于轻工业 C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D一般都建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 答案: C 京广线和陇海线交会处的铁路枢纽城市是 A兰州 B郑州 C徐州 D株洲 答案: B 下列地理事物,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A温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B水田为主的农业 旱地为主的农业 绿洲农业 C农作物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一熟 D草原牧业 高山牧业 农耕区牧业 答案: 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终年

    5、高温多雨 B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北方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南方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D 下列铁路线是以省市区的简称来命名的是 A哈大线 B京沪线 C陇海线 D宝成线 答案: B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水资源丰富的国家 B我国水资源南丰北少,季节分配均匀 C跨流域调水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答案: D 我国把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是由于我国 A山地多,平地少 B人均土地资源量少,耕地的人均量更少 C后备资源不足,可垦荒地不多 D各种类

    6、型的土地少 答案: B 我国 “西气东输 ”工程的西端起点是 A四川盆地 B陕西靖边 C准噶尔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答案: D 填空题 我国位于亚洲的 部,太平洋的 岸。 答案:东 西 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四大高原中海拔最高的是 。 答案: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自然资源总的特点是 、 。 答案: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我国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 , 气候显著。 答案:复杂多样 季风 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方法,最主要的是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最有效方法是 。 答案:修建水利 跨流域调水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产业,交通是经济发展的 “ ”。 答案:主导

    7、基础 先行官 棉花生产,北方以棉花为主,形成了 、 、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答案:新疆南部 黄河流域 我国铁路干线大致分为 “五纵三横 ”,南北向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中最西的是 、 线。 答案:宝成线 成昆线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 农业。 答案:出口创汇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 和 类产业为 “龙头 ”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答案:电子 信息 综合题 读图,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8分) 高原: A青藏高原, B_。 平原: C_, D_。 盆地: E_, F_。 山脉: G_, H大兴安岭, I_, J_。 答案: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E塔里木

    8、盆地 F四川盆地 G喜马拉雅山 I天山 J秦岭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9分) 区域 A和 B大致以 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 1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区域 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和 _,区域 的主要山脉有 。林业集中分布在 林区和 _林区,以及 _ _林区,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 _地区。 答案: 秦岭 淮河 0 800 小兴安岭 横断山区 东北 西南 东南 平原和低矮的丘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名称: A ; B ; C ; D 。 图中城市 为大连市,该城市位于 _线上; 为 ,是我国最早建立

    9、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为 _市,是该工业区的核心城市。 为 _市,该城市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 _型高新技术产业。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都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其中 A临渤海和_海; C主要临东海; D临 _海。 我国重工业基地是 。 答案: A辽中南 B京津唐 C长江三角洲(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哈大 北京中关村 上海 深圳 科技园区 黄 南 辽中南 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7分)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_水系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_和 _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 _作为输水主干河道;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 _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一直流向 _、天津。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 _,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答案: 长江 华北 西北 京杭运河 丹江口 北京 黄河 连线题 请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将代号填在相应横线上。 (4分 ) A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时间紧迫 火车 B从大同运送大批煤炭到秦皇岛,运费最低 汽车 C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察三峡风光 轮船 D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考察 飞机 A ; B ; C ; D 。 答案: A ; B ; C ; D


    注意事项

    本文(2011-2012学年湖北郧西县上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