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2012学年江西南昌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02028       资源大小:169.6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2012学年江西南昌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1-2012学年江西南昌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华夏经纬网报道: 2006年 5月 25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 答案: C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答案: D 清朝时,我国

    2、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八股取士 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答案: D 清朝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忽见风吹书页翻动,猛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结果后来被官府捉拿斩首。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的 A闭关锁国政策 B大兴文字狱 C设军机处 D建立中央册封制度 答案: B 一学习小组开展以 “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 ”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不恰当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答案: B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演讲题目是 A帝国的彷徨 B

    3、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答案: A 玉米、甘薯,今天这些大家都熟悉的高产粮食作物其实是从外国传入的。这些农作物传入中国是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C 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答案: A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 可能探究的主题是 A昌盛的秦汉文化 B辉煌的隋唐文化 C灿烂的宋元文化 D时代特色鲜明的明清文化 答案: D “北京王麻子剪刀 ”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 “中国 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

    4、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答案: C 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A西游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答案: C 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答案: A 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三省六部制 B三司 C行省制 D厂卫特务机构 答案: D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

    5、,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答案: B 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 答案: C “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 B 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 “时间: 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 ” 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答案: C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请你说说唐朝馈赠给我们今天最大

    6、的礼物是 A诗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 D筒车 答案: A 小华准备暑假到甘肃旅游,他在甘肃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莫高窟 D龙门石窟 答案: C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 D回纥族 答案: A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答案: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答案: D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

    7、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B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是 “活 ”的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让画上的人物全部活动起来,熙来攘往,昼现夜隐, 12世纪中国绚丽的城市画卷被生动演绎出来。请问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吴道子 D张择端 答案: D 如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徽标,它的设计取材于我国古代 A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B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C古典乐器战国编钟 D喷气式火箭的前身突火枪 答案: A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 后因海滨

    8、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 故严立通海之禁。 ”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 1)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分) ( 2)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 4分) ( 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为什么?( 4分) 答案:( 1)闭关锁国。( 2分) ( 2)维护清朝统治。( 2分)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从 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

    9、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分) ( 3) 弊大于利。( 2分)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 落伍了。( 2 分)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松赞率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 旧唐书 (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材料二 (元朝)这个制度对后世

    10、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 2)元政府在中央设立什么机构,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2分) 材料三 如图 金奔巴瓶 (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个朝代与西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分) ( 4)依据所学的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到什么结论?( 2分) 答案:( 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分)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 2分) ( 2)宣政院。( 2分) ( 3)清朝。( 2分)历世的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

    11、府册封,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分) ( 4)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分) 下面是明长城示意图,观察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明长城东起 ,西至 ,全长约 公里。( 3分) (2) 识别图 A 是 关。( 1分) (3) 秦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目的相比有何不同?( 4分) 答案:( 1)鸭绿江 嘉峪关 六千 ( 3分) ( 2)山海关 ( 1分) ( 3)秦修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族,明长城是为了抵御蒙古族。( 4分) 读图回答问题: ( 1)图中人物是北宋词人 。( 2分) ( 2)这首词是他的代表作 ( 2分) (

    12、 3)从这首词可以看出他的词具有的风格是 。( 2分) 答案: (1)苏轼 ( 2分) ( 2)念奴娇 赤壁怀古 ( 2分) ( 3)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 2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位记者在上海世博园区采访时,发现许多包含中国文化和元素的外国展馆、展品随处可见。让我们来解答记者的提问: 进入日本馆,首先会看到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反映日中两国源远流长交往历史的展示。鉴真东渡时是唐朝哪位皇帝?唐朝对日本产生怎样的影响?( 4分) 在印度馆中,中国古代高僧玄奘的挂像展示着中印两国悠久的文化交流史。玄奘西游发生在何时?他根据旅途见闻写成了一部书,这部书名叫什么?( 4分) 印度尼西亚馆

    13、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竖立 3米高的郑和雕像和印度尼西亚传统船只。郑和下西洋是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哪里?你认为印度尼西亚馆今天纪念这段历史的原因是什么?( 4分) 以上三个展馆反映的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分) 答案:( 1)唐玄宗。( 2分)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在社会上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 尚。( 2分) ( 2)贞观初年。( 2分)大唐西域记。( 2分) ( 3)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 分)促进了印尼和中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印尼同中国的友好关系。( 2分) ( 4)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影响了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共繁荣和进步。( 2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1-2012学年江西南昌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