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读 “中山市 一镇一品 及经济协作区略图 ”,完成小题。 【小题 1】在中山市 “一镇一品 ”经济模式中,古镇的品牌产品是 A灯饰 B服装 C红木家私 D家电 【小题 2】下列旅游景点位于南朗镇的是 A中山温泉 B孙中山故居 C中山詹园 D坦洲伊泰莲娜 DIY地带 【小题 3】与南朗镇进行医药经济协作项目的镇区是 A火炬开发区 B三乡镇 C沙溪镇 D小榄镇 【小题 4】下列描述我市经济发展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A我市地处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地理位置优越 B是著名的侨乡,华人华侨多,对家乡的贡献大 C
2、我市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有丰富的煤和天然气 D我市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得到过国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片分析,在中山市 “一镇一品 ”经济模式中,古镇位于西北,从图中可以读出古镇的品牌产品是灯饰,所以选择 A选项。 【小题 2】南朗镇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以山、海、泉为特色 ;著名的人文景观有:全国首批 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根据图片指示,南朗镇位于图片右侧,生产医药的除南朗镇外还有火炬开发区,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
3、题 4】对于中山市的描述,我市地处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地理位置优越; 是著名的侨乡,华人华侨多,对家乡的贡献大;我市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得到过国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以上都是正确的。但是 C选项我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缺乏,所以 C选项叙述错误,本题选择 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理图表 的判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 点评:本试题地域性较强,回答本题需要对广东中山地区有足够的了解。认真分析图片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读 “6月 22日地球日照图 ”,完成下列问题。 (6分 ) ( 1) B地的经纬度是 _。 ( 2)图中 A、 B、 C三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_,出现极昼
4、现象的是_。 ( 3)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 _运动产生的, C地此时正处于_(季节 )。 ( 4)据图判断,我国极地科考队可选择在 _地区考察。 答案: ( 1) (0, l40E) ( 2) B A ( 3)自转 冬季 ( 4)北极 试题分析: ( 1)根据经纬度的排列次序, B地位于赤道,所以纬度为 0, B地位于 120和160经线之间,并且经度往东增大,所以 B点的经度为 140E,所以 B的坐标为: (0, l40E)。 ( 2)热带的范围是 0-2326之间,所以位于热带的点是 B点。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是 6634-90,所以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点。 ( 3)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运
5、动产生的。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 C点处于冬季。 ( 4)根据图示判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太 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北极附近气温较高,有利于开展极地科考。 考点:本题考查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五带的划分界线;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点评:经度变化规律为由 0经线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是北温带,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是南温带,南极圈以南是南寒带。地球运动知识的解答关键是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读我国某一区域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 1】根据图中的地理信息,对该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 B地形以平原山地
6、为主 C位于第一级和第二阶级梯 D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小题 2】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能源开发以煤炭为主 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工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的城市铁路山脉等信息,该处山脉为秦岭,该区域主要位于秦岭以北,所以主要为北方地区;地形以黄土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该区域主要位于北方地区,所以耕地主要以旱地为主,根据图例判读黄土高原拥有大量的煤炭,所以能源开发以煤炭为主,交通运输应以陆路为主,工业也能源工业重工业为
7、主,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秦岭 -淮河分界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该区域所在的位置。 读下表,完成小题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 3 1 2 1 3 1 4 1 5 【小题 1】表中我国最具优势的资源是 A土地 B径流量 C矿产 D森林 【小题 2】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
8、本国策是 A提高土地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我国最具优势的资源不仅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靠前,而且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也要相对较大。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矿产资源。 【小题 2】: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退化、森林减少、乱占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因此把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
9、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B选项本身说法存在错误, A与 C选项并没有 改变耕地面积。 考点:本题考查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利用现状。 点评: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均占有量少。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草地面积广大,占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 “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下列符合 “绿色消费行为的是 A开着冷气盖棉被 B住别墅,吃野味 C穿貂皮,背名包 D骑单车,坐公交 答案: D 试题分析:绿
10、色消费要求是指无污染、无公害,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消费。 A选项开着冷气该棉被,浪费电,不符合题意; B选项住别墅,吃野味,不但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会破坏生态平衡,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穿貂皮,背名包,会浪费资源,不符合题意; D选项骑单车、坐公交,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绿色消费的含义,知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才能符合绿色消费。 读南海诸岛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 1】有关黄岩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黄岩岛位于海南岛的东南方向 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 重要的海洋资源开发基地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A
11、B C D 【小题 2】南海诸岛在行政区划上由 _管理。 A台湾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地图上方向判断方法判断, 黄岩岛位于海南岛的东南方向,正确; 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因为黄岩岛面积小,不适合发展成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错误; 重要的海洋资源开发基地,正确;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确。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在地理位置上,南海诸多与海南岛的位置最接近,所以南海诸岛在行政区划上由海南省管理,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国的主要半岛、岛屿和海峡的分布。 点评:我国半岛、岛屿和海峡是
12、学生学习的重点。黄岩岛、钓鱼岛的学习要结合时事政治进行学习。我国成立了三沙市加强对南海诸岛 的管理。 读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 1】京沪高速铁路没有跨过的河流是 A淮河 B黄河 C珠江 D长江 【小题 2】京沪高速铁路跨越我国的两大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小题 3】北京和上海都是我国的 A政治中心 B金融中心 C海陆空交通枢纽 D直辖市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和相关知识分析,京沪高铁的行进路线是从北京到上海,经过了黄河
13、、淮河、长江等河流,珠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离京沪高铁较远,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京沪高铁的行进路线是从北京到上海,北方地区经过了华北平原,南方地区经过了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小题 3】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濒临海洋,是海陆空交通枢纽,北京不临海,无海港。所以 A、 B、 C选项错误。但两者都是直辖市。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中国的主 要地形区;上海和北京的概况。 点评:京沪高铁主要联系了北京和上海,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北京、上海的城市职能。上海是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商业中心
14、。 正在修建中的港珠澳大桥全长约 50公里,中间段是 6公里长的海底隧道。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关于港、澳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珠江口东岸 B都由岛屿和半岛组成 C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D支柱产业都是博彩业 【小题 2】港珠澳大桥中部设计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B缩短通行距离 C加大桥面的宽度 D减小施工难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关于港、澳两地的描述,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北与珠海相连;都是由岛屿和半岛组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外贸易是香港的主导产业。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
15、小题 2】港珠澳大桥中部设计成海底隧道,最主要的目的是不影响海面船舶的航行。设计成海底隧道,有利于大型轮船通过。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组成;香港的经济发展状况;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组成;澳门的经济发展特点。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香港和澳 门的位置、经济等知识点。香港和澳门位于南海之滨,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南,北与珠海相连,地理位置优越;人多地少,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旅游业发达。对外贸易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读下表,完成小题。 2007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相关数据 地区 土地面积 (万 Km2) 常住人口 (万 )
16、 非农业人口 比重 ( ) 国民生产总值 GDP(亿元 ) 进出口总额 (亿元 ) 长江三角洲 11 9749 65 46862 609 珠江三角洲 2.5 4492 77 25416 452 【小题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发展用地多于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国民生产总值高于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密度小于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大于长江三角洲 【小题 2】有关两地对外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大于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小于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出口商品以重工业产品为主 D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出口商品以
17、农产品为主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珠江三角洲发展用地少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国民生产总值低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密度大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大于长江三角洲。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根据表格数据和相关知识对各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珠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大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小于长江三角洲,所以 A错误) B选项珠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小于长江三角洲(正确)选项珠江三角洲出口商品以重工业产品为主(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所以 C错误) D选项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
18、农业 区,出口商品以农产品为主(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所以 D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理图表的判读;我国的四大工业区。 点评:对于地理图表的判读需要认真分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其中辽中南是重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小题。 【小题 1】图中可能出现河流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 2】若甲地的气温是 25 ,那么乙地的气温是 A 27 4 C B 28 2 C 22 6 D 29 【小
19、题 3】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 l.8厘米,其实地距离为 A 4000米 B 3600米 C 36000米 D 3000米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河流可能发生于山谷部位。山谷处等高线往高处凸,所以分析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往高处凸的只有丙,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甲地海拔 600米,乙地海拔 200米,两者相对高度为 400米,气温相差 40.6 =2.4 ,乙处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所以乙地气温 =25+2.4=27.4 。所以选择 A选项。 【小题 3】根据公式: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20、 比例尺。公式换算计算如下:实地距离 =1.8200000=360000厘米 =3600米。所以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运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点评:等高线地形的判读应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地形部位;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是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气温下降 0.6 ;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两地实地距离,应注意结果的单位换算。 读 “印尼地震引发海啸到达各国时间预测 ”图,完成小题。 【小题 1】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发生在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小题 2】海啸首先到达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
21、美洲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地震,这次地震发生的水域在印度洋中,所以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先发生在印度洋中,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海啸发生在印度洋中,然后向各大陆传输,根据图中海啸到达陆地的时间判断,海啸最先到达亚洲。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点评:观察大洲和大洋分布图,认真答题。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大西洋是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太平洋是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22、南极洲、大洋洲之间;北冰洋是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印度洋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 2012伦敦奥运会 将于当地时间 7月 27日至 8月 12日举行。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伦敦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温带 D北寒带 【小题 2】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在 A 23.50S B 23.50N C 0 23.5S D 0 23.5N 【小题 3】下图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与伦敦气候相符的是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伦敦的经纬度经线判读,伦敦纬度位于 50N附近,所以属于北半球,并且属于北温带,伦敦经度位
23、于 0附近,所以位于西半球。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 2012伦敦奥运会将于当地时间 7月 27日至 8月 12日举行,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是 0 23.5N,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3】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和温和湿润。气温的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很小。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判断, B符合题意。所以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半球的划分;重要的经纬线;五带的划分界线;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判断。 点评:属于中档题。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和点的位置、 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和特征及半球的划分等知识解答,要确定主导因素,
24、如判定温度带看纬度,判定东西半球看经度等。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判断,应熟悉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的判读方法。 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 1】 A所指的地方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英吉利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小题 2】图中 B航线被日本人视为 “海上生命线 ”,其主要原因是从中东大量进口 A煤炭 B石油 C铁矿 D铝土矿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示判断, A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 “十字路口 ”的位置。所以 A为马六海峡,选择 C选项。 【小题 2】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内矿产资源贫乏,需要向国外进口。中东地区石
25、油资源丰富,所以 B航行是日本从中东进口石油的航线。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知识中的东南亚的位置和组成,属于基础性题目。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石油和大量原料,并出口商品,都由马六甲海峡输送,所以海峡被视为日本的 “海上生命线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 1】下列与 A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无关的因素是 A气温高 B海拔高 C晴天多 D日照长 【小题 2】 B区域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是 A荒漠 草原 荒漠草原 B荒漠草原 荒漠 草原 C草原 荒漠 荒漠
26、草原 D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判读 A区域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烈的原因有: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 B、 C、 D选项正确。青藏高原地势高,所以气温低,所以本题选择 A选项。 【小题 2】 B区域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较少,所以地表植被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再到荒漠,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特征。 点评:图中包含我国的四大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各区域特征显著。西北地区突出的特征是干旱;青藏地
27、区突出的特征是高寒。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4分 ) 材料 l:德国地形示意图 材料 2:德国在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能等方面的研发和利用居世界前列,政府计划到 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 80 (现在占 16 )。 ( 1)德国的地势特点是 _。 ( 2)读图判断,汉堡所在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_,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是 _。 ( 3)德国大力发展的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能属于 _能源。 答案: ( 1)南高北低 (南部高北部低 ) ( 2)平原 (波德平原、中欧平原 ) 畜牧业 ( 3)可再生 (清洁 ) 试题分析: ( 1)根据德国地形图,结合图例判读,德国地势南高北低。 (
28、 2)根据图示分析,汉堡的海拔低于 200米,所以地形主要是平原。根据该地区主要生长牧草,所以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是畜牧业。 ( 3)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考点: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主要的农业类型;自然资源的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德国的地形图判断德国的地势和主要地形,根据农作物的种类判断主要的农业类型,自然资源的分类是中考的重点,学生对学生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加强理解。 综合题 读 “中国两大岛屿示意图 ”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6分 ) 材料 l: 材料 2:台湾岛面积近 3.6万平方公里,海南岛面积 3.4万平方公里。 2010年,台湾
29、人口 2316万,海南人口 816万。 ( 1)两个岛屿共同频临 _海,全部位于热带的是 _岛;距离海南省最近的省份简称是 _。 ( 2)根据材料 2判断,台湾和海南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_省。 ( 3)图 13显示,海南岛的河流属于 _(内流河或外流河 )。 ( 4)读图分析,台湾岛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_。 答案: ( 1)南 海南 粤 ( 2)台湾 ( 3)外流河 ( 4) 西部沿海平原 (沿海地区、西部沿海、西部平原等都可 )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示分析:海南岛和台湾岛共同濒临南海,全部位于热带的岛屿是海南岛,距离海南最近的省份是广东,简称粤。 ( 2)根据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
30、密度 =人口总数 土地面积,判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台湾。 ( 3)根据图示分析,海南岛的河流最终注入海洋,所以属于外流河。 ( 4)根据图示分析,台湾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尤其是西部沿海平原。 考点:本题考查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人口密度的计算;中国的内外流区的划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台湾和海南的 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注意比较。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分别隔台湾海峡和琼州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海南省全年高温,属于热带气候,适宜发展热带旅游;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台湾人口密度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读 “长江流域示意图 ”和 “上海、武汉、重庆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31、图 ,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 ( 1)图中 C处建有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它是 _;除水能外,长江上游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煤和 _等能源。 ( 2)上海、武汉和重庆气温与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是 _;三城市中,7月份气温最高的是 _, 6月份降水量最多的是 _。 ( 3) A山脉是 _; B地区在四大地理区域中属于 _,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_。 ( 4)以上海为核心形成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_。 答案: ( 1)三峡 (长江三峡 )水电站 天然气 ( 2)雨热同期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武汉 武汉 ( 3)秦岭 南方地区 水稻 ( 4)沪宁杭 (长江三角洲 )工业
32、基地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示分析, C处为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长 江上游地区除水能资源、煤炭资源外,还有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 2)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上海、武汉和重庆气温与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是雨热同期。三城市中, 7月份气温最高的是武汉, 6月份降水量最多的是武汉。 ( 3)根据图判断, A山脉是秦岭, B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所以在四大地理区域中属于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 4)以上海为核心形成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 考点:本题考查了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长江流域概况;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秦岭
33、淮河的地理意义 ;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点评: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的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这样就可以知道哪个月气温最高,哪个月气温最低,也知道了该地的气温年较差;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高低的数值。 读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6分 ) ( 1)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_,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_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主要分布着 _气候。 ( 2) “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这句气候描述语与图中甲、乙、丙三地相符的是 _;
34、图中甲地降水比乙地多,主要受 _因素影响。 ( 3)非洲气候分布具有 _特点。 答案: ( 1)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 热带沙漠 ( 2)丙 海陆位置 ( 3)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南北对称 ) 试题分析: ( 1)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主要分布着热带沙漠气候。 ( 2) “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 下雨 ”描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所以对于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对于的丙地区。图中甲地降水比乙地多,主要受海陆位置因素影响。 ( 3)读图观察:非洲气候分布具有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世界气候的影响因素。 点评: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请理解识记。科学家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