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是( ) A大陆架 B大洋中脊 C大陆坡 D海沟 答案: B 试题分析:海底地形由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大洋中脊组成坡度最缓的是大陆架,最深的地方是海沟,经常有火山活动,且成为大洋新海底的地方是大洋中脊。 考点:该题考查海底地形。 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定,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
2、考点:该题考查极点判定方向的方法。 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并且表示范围最广的一个是( ) A 1: 20000000 B 1: 40000 C 1: 1000 D 1: 300000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分母 越小,比例尺就越大。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大小。 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大洋是( )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答案: A 试题分析: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最窄部位开凿的人工河,习惯上以
3、它作为划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 考点:该题考查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已知下图中某点的经纬度,该点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B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C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D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赤道 -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0W和 160E-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从 20W向东到 160E为东半球,从 160E向东至为 20W为西半球);30、 60作为低中高纬的分界线。 考点:该题考查纬度划分。 有关图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 B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C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
4、地理事物的数字 D图例是地球上地理事物的缩影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图上的图例中有各种符号,他们都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有的图例旁边标有数字或文字,这些数字或文字叫注记,故 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图例和注记。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千米,用数字比例尺表示是( ) A 1:10000000 B 1:100 C 1:1000000 D 1:100000 答案: C 试题分析:比例尺的常用表示形式有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三种,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千米, 100千米 =10000000厘米,所以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 1: 100000000。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 之间的转换。
5、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 A人口的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用人 /平方千米来表示,表示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故选项 C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密度的概念。 澳大利亚大陆所在板块是( ) A南极洲板块 B大洋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答案: C 试题分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考点:该题考查六大板块。 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轴
6、是地球公转的轴 C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D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公转。 在地形图上,有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这个部位的地形一定是( ) A缓坡 B陡崖 C山顶 D山谷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地海拔最高点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多条等高线重 叠处为陡崖。 考
7、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能准确地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是( ) A经纬网 B纬线 C本初子午线 D人造卫星照片 答案: A 试题分析:能准确地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是经纬网,通过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点的位置。人造卫星照片只是能确定地球的形状。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网定位。 填空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 ( 2)图中字母 B代表 运河,该运河是 洲与 洲的分界线。 ( 3) 所代表的大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 色人种。 ( 4)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 洲。 答案:( 1)非洲 印度洋 亚洲 太平洋 南美洲 大西洋 南极洲 (
8、 2)苏伊士 亚洲 非洲 ( 3)黑 ( 4)亚 试题分析: ( 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个大洲,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划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 2)从图中可以看出, B苏伊士运河是联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世界著名 运河,也是亚、
9、非两洲的分界线。 ( 3)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但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大洋洲和美国也有部分黑种人。 ( 4)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考点:该题考查大洲和海洋。 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 的影响和制约。 答案:地理环境 试题分析: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 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如自然状态下的干旱地区是难以种植水稻
10、的,即使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也要解决灌溉问题,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如乳品加工厂可靠近奶牛场,服装厂可靠近城镇,建设项目的确定,交通线路的选择,商业网点的开发,地区发展的规划,也离不开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考点:该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答案:稳定 活跃 试题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 而是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11、 考点:该题考查板块运动。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 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案:自转 试题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自转。 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是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分为 半球和 半球。纬线指示 方向。 答案: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东西 试题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
12、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 考点:该题考查经纬线的性质。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 、 、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答案:方向 比例尺 试题分析:地图的三 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 综合题 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哪些问题?(至少写出两个问题) (10分 ) 答案:资源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交通拥护,住房紧张,就业,就医困难等问题(写出 2个即可)
13、 试题分析: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环境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我国为了发展国民经济,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大力推行了什么政策?你理解和支持我国的这一政策吗? (10分 ) 答案:计划生育 支持 试题分析:面对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故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短时间之内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途径。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