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实验中学八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理课中,不少同学曾做过这样的演示活动:握紧地球仪(如图)的基座并顺着图中箭头拨动地球仪,让球体转起来,模拟地球的运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B地球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C图中 AB两点先从视线中消失的是 B点 D该运动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 【小题 2】下列现象与上述模拟的地球运动无关的是( ) A昼夜交替 B时间的差异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四季的变化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球自转是地
2、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图中 AB两点, A点在东,所以先从视线中消失的应该是 A点,故本题选 C。 【小题 2】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等,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 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当地球运行到甲附近时,我们黄冈的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 2】当我们正在期中考试的这一天,湖北的昼夜长短关系是( ) A
3、昼夜平分 B昼长夜短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夜现象 【小题 3】 当我们国家极地科考队员在南极考察时,地球运行的位置最有可能在( )附近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试题分析: 【小题 1】由于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和黄赤交角不变,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 3月 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当 6月 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当 9月 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 12月 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据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到甲
4、附近时,此时为 3月 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我们黄冈的季节应是春季,故本题选 A。 【小题 2】我国学校的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一般都在 11月份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半球,且向南运动,所以我们正在期中考试的这一天,湖北的昼夜长短关系是昼短夜长,极夜现象只有极圈以内才会出现,故本题选 C。 【小题 3】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 11月至次年的 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据图可知:此时地球运行的位置最有可能在丁处附近,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依据板块学说理论,关于板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板块交界处非常稳定 B板块交界处为火山、地震多发地
5、带 C板块中心地区地壳更为活跃 D板块主要分布在陆地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纬度相同的地方气温完全一样 D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作用,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
6、析: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一样,所以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作用,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作用,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 B洋流经过地区降水多 C离海洋近的地区一定降水多 D回归线附近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
7、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综合题 读 “海陆分布图 ”,按要求做题。( 9分) ( 1)写出甲乙两图中相应代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名称: 。 大洋名称: A D 。 ( 2) 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 3)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面积最小的大洋是 (都填数字或字母代号 ) 。 ( 4)图中 a是世界上最雄峻的山脉,它形成的原因是 。 答案:( 1)欧洲 北美洲 太平洋 大西洋 ( 2)巴拿马运河 ( 3) C ( 4)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试题分析: ( 1)地球上的陆
8、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太平洋 面积最大,大西洋形状呈 S形,印度洋完全在东半球,北冰洋在北极点附近。据图可知: 是欧洲; 是北美洲; A为太平洋; D是大西洋。 ( 2)据图可知: 是北美洲; 是南美洲。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 3)据( 1)题可知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是世界上纬度最
9、高、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C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 4)据图可知: a 地附近有世界最雄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据地质学家考证,700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了 3000万年前,由于造山运动,南方的印度洋板块与北方的亚欧 板块相互碰撞,交叠相挤,使喜马拉雅山不断抬高。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 读下列两个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10分) 材料一:某地 2013年各月气温和降水统计数据,及其据此绘制出的气候类型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6 10 16 21 22 24 27 26 23 20 17 10 降水
10、(毫米) 30 60 77 102 110 130 140 101 98 31 56 28 ( 1)根据材料一中表格提供的数据分析,此地应位于 半球(南或北),根据降水数据分析可判断该地属于 多雨型(夏季或冬季)。 ( 2)此地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是 ;最有可能分布在材料二 中的 地。 ( 3)读材料二可知, 气候主要分布在 附近(填纬线名称),说明 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而图中 三地纬度大致相同,气候类型不同,这说明气候的分布还会受到 因素的影响。 ( 4)某一气候环境中的植物都有耐旱耐寒的特点。例如植物都长得比较低矮,有的植物叶子很厚,多水多汁;有的叶子很小,上面长满密密的茸毛;有的叶子
11、上面还有蜡质保护。这种气候类型与材料二中的 处相符(填 图中代号),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 答案:( 1)北 夏季 ( 2)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3)赤道(或 0纬线) 纬度 海陆 ( 4) 南北纬 30 40的大陆西岸 试题分析: ( 1)在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该地 7月份气温最高,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观察降水柱状
12、图,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在 7月份左右,即该地属于夏季多雨型。 ( 2)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示意图可知 “该地最冷月均温在 0 以上,且雨热同期,因此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据图可知:最有可能分布在材料二中的 地。 ( 3)据图可知:气候类型 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或 0纬线)附近,由于纬度位置低,太阳高度角大,热量充足,属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图中 三地纬度大致相同,但海陆位置不同,因而气候类型 不同,这说明影响气候的分布除受纬度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海陆因素影响。 ( 4)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旱。因此植物都长得比较低矮,有的植物叶子很厚,多水多汁;有的叶子很小,上面长满密密的茸毛;有的叶子上面还有蜡质保护。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 40的大陆西岸,据材料二可知:图中 为地中海气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