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芜湖卷)语文 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浮山山脉 斗折蛇行 ,绵亘四十余里,蜿蜒起伏。浮山东麓有一条山涧,水流湍急,发出 “咚咚锵锵 ”的声音,像万千锣鼓在一齐敲打,响声清越,山鸣谷应,故名 “响水涧 ”。这一涧碧水将被用来抽水蓄能以调节华东电网,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的山上水库便是镶嵌在浮山之巅的一棵明珠。这里有世外桃园般的自然风光,还有着 淳朴 的民风和深厚的茶道文化。 【小题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 2分) ( 1)绵亘( )( 2)蜿蜒( ) 【小题 2】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
2、1)错别字: 改正: ( 2)错别字: 改正: 【小题 3】 .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分) ( 1)斗折蛇行: ( 2)淳朴: 答案: 【小题 1】 gn wn 【小题 1】 (1)棵 颗 (2)园 源 【小题 1】( 1)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形容山脉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2)朴实,厚道。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 6分) 今年年初,芜湖市政府首次将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列为民生工程,( 1) 全市上下为这一民生工程推波助澜 。几个月过去了,公共 交通悄无声息地发性着变化:街上拖着 “黑尾巴 ”的公交车少了,乘客在站台等侯公交车不再像以往那样 “等到花儿也谢了
3、”,每日客流量达 50 万人次,( 2) 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 ,( 3)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 。公共交通为城市的健康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正: ( 1)第( 1)处: ( 1)第( 2)处: ( 1)第( 3)处: 答案:( 1)将 “推波助澜 ”改为 “添砖加瓦 ”、 “献计出力 ”等词语。( 2)删掉“急剧 ”,或把 “锐减 ”改为 “减少 ”。( 3)将 “态度 ”改为 “水平 ”,或将 “提高 ”改为“好转 ”。 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 滨江中学九年级( 1)班举行 “语文能力大比拼 ”学习竞赛活动,请你 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 1) “四面湖
4、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咏的是( ) A.司马迁 B.李白 C.范仲淹 D.欧阳修 ( 2)根 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1)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 2)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 3)梅试朔风 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 4)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 2)( 1)( 4)( 3) B.( 3)( 1)( 2)( 4) C.( 2)( 4)( 1)( 3) D.( 4)( 1)( 2)( 3) ( 3)写出与下面人名有关的成语。 示例:任贤齐 见贤思齐 ( 1)杜鹏程( ) ( 2)王任重( ) ( 3)刘海
5、粟( ) ( 4)焦若愚( ) 答案:( 1) C( 2) A( 3) 鹏程万里 任重道远 沧海一粟 大智若愚 现代文阅读 (二)( 20分) 窗前的母亲 ( 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 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
6、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 (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 a 切割着那 片湛蓝湛蓝的天 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
7、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候我们晚上 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 6)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
8、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 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 有味。 ( 7)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
9、识流呢。 ( 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 。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 b 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 。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 9)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作者肖复兴,原文有改动) 【小题 1】 .文章第( 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 “新闻 ”,又说那是 “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 ”,前后是否矛盾?
10、为什么? 答: 【小题 2】 .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1)体味 a句中 “切割 ”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答: (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答: 【小题 3】 .第( 9)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小题 4】 .文章开篇说 “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不矛盾。 “新闻 ”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 “平淡无奇的小事 ”是从子女的角度来说的。母亲成天站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子女看来是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母亲看来就
11、是新闻了。这样写,突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 【小题 1】( 1)表现出了人物面对窗外自然风景被新建的楼房破坏和遮蔽的无奈、痛苦之情。( 2)比喻。生动形象地将失去母亲的窗比作没有画幅的镜框和没有牙齿的瘪嘴,突出了母亲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小题 1】收束全文,点明主旨,深化文意。 【小题 1】( 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 “窗 ”, “窗 ”是联系母亲和外界的纽带。( 2) “窗 ”是母亲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归来的地方,“窗 ”是联系母亲和子女的纽带。( 3) “窗 ”还连接着母亲的现在和过去,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 文
12、言文阅读 (三)( 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 ( 1) 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 ( 2) 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 ( 3) 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
13、,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 ( 4) 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 1)本:根。( 2)体:体悟。( 3)虚受 :虚心接受。( 4)实:充实,充满。 【小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 1)可爱者甚蕃( ) ( 2)陶后鲜有闻( ) ( 3)贞以立志( )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 【小题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译文: 【小题 3】 .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分) 【小题
14、4】 .甲乙两文都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3分) 答案: 【小题 1】( 1)多( 2)少( 3)坚定,有节操( 4)种植,栽培 【小题 1】( 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小题 1】外形 香气 性直 心空 【小题 1】象征 描写 议论 名著导读 走进安徒生童话 。( 5分) “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 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
15、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 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 上面语段出自 (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 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 ,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 。 答案:丹麦 海的女儿 声音(舌头) 人 泡沫 默写 名句默写。( 10分) ( 1)关关雎鸠, 。(诗经) (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 5) ,西北望
16、,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6)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7)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 “ , ”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 8)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答案:( 1)在河之洲(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一览众山小(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枯藤老树昏鸦(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示例: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文 写作( 5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55分)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 似平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 甚至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他们平凡普通,看似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却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感情和力量。 请以 “ 并不平凡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 1)在横线处填一个词或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各;( 4)抄袭是 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字。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