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292672       资源大小:217.6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比 小 的数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1-2=-3. 故选 A. 考点:有理数的减法 . 如图,已知在 Rt ABC中, AB=AC=2,在 ABC内作第一个内接正方形DEFG;然后取 GF 的中点 P,连接 PD、 PE,在 PDE内作第二个内接正方形HIKJ;再取线段 KJ的中点 Q,在 QHI内作第三个内接正方形 依次进行下去,则第 n个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 Rt ABC中, AB=AC=2, B= C=45, BC= , 在 ABC内作第一个内接正方

    2、形 DEFG; EF=EC=DG=BD, DE= BC, DE= , 取 GF 的中点 P,连接 PD、 PE,在 PDE内作第二个内接正方形 HIKJ;再取线段 KJ的中点 Q,在 QHI内作第三个内接正方形 依次进行下去, , HI= DE=( ) 2-1 , 则第 n个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 ) n-1 故选 B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如图,下列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有两个相同,而另一个不同的几何体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正方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正方形; 圆柱主视图和左视图是长方形,俯视图是圆

    3、; 圆锥主视图和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 球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是圆, 故选: B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矩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 B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C等边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矩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说法错误; B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说法错误; C等边三角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说法错误;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正确 . 故选 D. 考点: 1.矩形的性质; 2.中点四边形; 3.等边三角形; 4.菱形

    4、的判定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 ,买 10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 B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抽样调查 C若甲组数据方差 0.39,乙组数据方差 0.27,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D在一个装有白球和绿球的袋中摸球,摸出黑球是不可能事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 ,买 10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说法不正确; B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抽样调查,说法正确; C若甲组数据方差 0.39,乙组数据方差 0.27,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说法正确; D在一个装有白球和绿球的袋中摸球,摸出黑球是不可能事件,说法正确 . 故选 A. 考点:

    5、1.概率; 2.抽样调查; 3.方差; 4.随机事件 . 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3和 7,圆心距为 7,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 答案: B 试题分析:求得两圆的半径之和和半径之差后与圆心距 7比较即可得到正确的答案: 7-3 7 7+3 两圆相交 故选 B.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某同学在 “百度 ”搜索引擎中输入 “魅力扬州 ”,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结果个数约为 393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393107 B 393104 C 39.3105 D 3.93106 答案: D 试题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的形式,其中 1|a| 10,

    6、n为整数确定 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 1时, 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时, n是负数 将 39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93106 故选 D 考点:科学记数法 表示较大的数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x2 4x2 12x2 B x3 x5 x15 C x4x x3 D (x5)2 x7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3x2 4x2 12x412x2,故本选项错误; B x3 x5 x8x15,故本选项错误; C x4x x3,该选项正确; D (x5)2 x10x7,故本选项错误 . 故选 C. 考点: 1.单

    7、项式乘单项式; 2.幂的乘方; 3.同底数幂的乘法; 4.同底数幂的除法 . 填空题 如图,以点 P(2, 0)为圆心, 为半径作圆,点 M(a, b) 是 P上的一点,则 的最大值是 答案: . 试题分析:当 有最大值时,得出 tan MOP有最大值,推出当 OM与圆相切时, tan MOP有最大值,根据解直角三角形得出 tan MOP= ,由勾股定理求出 OM,代入求出即可 试题:当 有最大值时,得出 tan MOP有最大值, 也就是当 OM与圆相切时, tan MOP有最大值, 此时 tan MOP= , 在 Rt OMP中,由勾股定理得: OM=1, 则 tan MOP= = . 考点

    8、: 1.切线的性质; 2.坐标与图形性质 如图, Rt OAB的直角边 OA在 y轴上,点 B在第一象限内, OA=2,AB=1,若将 OAB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则点 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答案:( -2, 1) 试题分析:作出图形,根据旋转变换的性质求出 OA, AB的长度,然后写出点 B的对应点点 B的坐标即可 试题:如图, OAB是由 OAB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 OA=OA, AB=AB,且 AB OA, OA=2, AB=1, OA=2, AB=1, 点 B( -2, 1), 即点 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2, 1)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 -旋转 如图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 ABC与 A1B1C1关于 E点成中心对称,则对称中心 E点的坐标是 答案:( 3, -1) 试题分析:连接对应点 AA1、 CC1,根据对应点的连线经过对称中心,则交点就是对称中心 E点,在坐标系内确定出其坐标 试题:如图: 连接 AA1、 CC1,则交点就是对称中心 E点观察图形知, E( 3, -1) 考点: 1.旋转; 2.中心对称图形 用半径为 10cm,圆心角为 216的扇形作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是 cm.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和扇形的弧长公式解答 试题: 圆的周长即为扇形的弧长, , 又 n=216, r=10, ( 21610)

    10、 180=2x, 解得 x=6, h= 考点:圆锥的计算 某厂 一月份生产某机器 100台,计划三月份生产 160台设二、三月份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 x,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答案:( 1+x) 2=160 试题分析:设二,三月份每月平均增长率为 x,根据一月份生产机器 100台,三月份生产机器 160台,可列出方程 试题:设二,三月份每月平均增长率为 x, 100( 1+x) 2=160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若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 答案: -1 试题分析: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等根,则根的判别式 =b2-4ac=0,建立关于 k的方程,求出 k的取值 试题: 方

    11、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2) 2-4(-m)=0, 即 4m=-4, m=-1. 考点:根的判别式 若直线 y=2x+b+c与 x轴交于点 (-3, 0),则关于 x的方程 2x+b+c=0的解是 . 答案: x=-3 试题分析:由于直线 y=2x+b+c与 x轴交于点( -3, 0),那么就说明,当 x=-3时, y=0,即 2x+b+c=0 试题: 直线 y=2x+b+c与 x轴交于点( -3, 0), 当 x=-3时, y=0, 故方程 2x+b+c=0的解是 x=-3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在一个 袋子中装有除颜色外其它均相同的 2个黑球、 3个红球和 5个白球,从中

    12、任意摸出一个球,则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答案: 试题分析:由在一个袋子中装有除颜色外其它均相同的 2个黑球、 3个红球和 5个白球,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试题: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除颜色外其它均相同的 2个黑球、 3个红球和 5个白球, 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考点:概率公式 分解因式: 答案:( a+2b)( a-2b) 试题分析:根据提取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可分解因式 试题:原式 =2( a2-4b2) =2( a+2b)( a-2b)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函数 y= 中,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x 2.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0, x-20,由

    13、此可求出 x的值 . 试题:根据题意知: ,解得: x 2. 考点: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 . 解答题 已知,等边 ABC边长为 6, P为 BC 边上一点,且 BP=4,点 E、 F分别在边 AB、 AC 上,且 EPF=60,设 BE=x, CF=y ( 1)求 y与 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 x的取值范围; ( 2) 若四边形 AEPF的面积为 时,求 x的值 四边形 AEPF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 ,请求出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 x的取值范围是 ;(2) 4, 存在, x=2, . 试题分析:( 1)求出 BEP CPF,得出比例式,代入求出

    14、即可; ( 2) 过 A作 AD BC 于 D,过 E作 EN BC 于 N,过 F作 FM BC 于 M,求出 AD=3 , EN= x, CF=y= , FM= ,根据 S 四边形 AEPF=S ABC-S BEP-S CFP 得出方程,求出 x即可; 四边形 AEPF的面积存在最大值,把 9 - x- 化成 - ( - )2+5 ,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 1) EPF=60 BPE CPF=120 B=60 BPE BEP=120 BEP= CPF又 B= C=60 BEP CPF , x的取值范围是 . ( 2) 过 A作 AD BC 于 D, 过 E作 EN BC 于 N,过 F作

    15、 FM BC 于 M B=60, AB=6,BE=x AD=sin606= , EN=sin60x= x C=60, CF= FM=sin60 . x2-5x+4=0 x1=1(舍去) ,x2=4 当 ,即 x=2时,四边形 AEPF的面积存在最大值,最大值是 .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3.二次函数的最值;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已知直线 与 x轴、 y轴分别交于 B点、 A点,直线 与x轴、 y轴分别交于 D点、 E点,两条直线交于点 C,求 BCD的外接圆直径的长度。 答案: . 试题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各点坐标,然后根据三形角各边之间的关系,推算出

    16、 DCB=90,确定 BD是 BCD的外接圆直径,利用各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直径的长度 试题: 直线 y x+1与 x轴、 y轴分别交于 B点、 A点, 当 y=0时, x=2,即与 x轴的交点 B是( 2, 0); 当 x=0时, y=1,即与 x轴的交点 A是( 0, 1); 又 直线 y=2x-2与 x轴、 y轴分别交于 D点、 E点, 当 y=0时, x=1,即与 x轴的交点 D是( 1, 0); 当 x=0时, y=-2,即与 x轴的交点 E是( 0, -2); OA=OD=1, OB=OE=2; AOB= DOE; AOB DOE; ABO= OED; ODE= COB; EOD= D

    17、CB=90; BD是 BCD的外接圆直径; BD=OB-OD=2-1=1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某厂工人小宋某月工作部分信息如下。 信息一:工作时间:每天上午 8:0012:00 ,下午 14:0018:00 ,每月 20天 信息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且按规定每月生产甲产品件数不少于 60件。生产产品的件数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信息三:按件数计酬,每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 1.5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得2.8元。 信息四:小宋工作时两种产品不能同时进行生产。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小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小宋该月最多能得多少元?此时生产的甲、

    18、乙两种产品分别是多少件? 答案:( 1) 15, 20;( 2) 1308, 60, 435. 试题分析:( 1)由已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 2)先设小宋该月生产甲种产品 a件,收入 y元,根据题意写出函数关系式求最大值,再求出生产的乙种产品 试题:( 1)设小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需要 x分钟,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需要y分钟,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 2)设小宋该月生产甲种产品 a件,收入 y元, y=1.5a+( 16060-15a)202.8( a60) =-0.6a+1344, k=-0.6 0 y随着 a的增大而减小, 当 a=60时, y取得最大值 =1308, 此时生产的

    19、乙种产品为:( 1308-1.560) 2.8=435, 考点: 1.一次函数的应用;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如图,某飞机于空中探测某座山的高度,在点 A处飞机的飞行高度是 AF3700米,从飞机上观测山顶目标 C的俯角是 45,飞机继续以相同的高度飞行300米到 B处,此时观测目标 C的俯角是 50,求这座山的高度 CD (参考数据: sin500.77, cos500.64, tan501.20) 答案 :米 . 试题分析:设 EC=x,则在 RT BCE中,可表示出 BE,在 Rt ACE中,可表示出 AE,继而根据 AB+BE=AE,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设 EC=

    20、x, 在 Rt BCE中, tan EBC= , 则 BE= , 在 Rt ACE中, tan EAC= , 则 AE= , AB+BE=AE, , 解得: x=1800, 胡可的山高 CD=DE-EC=3700-1800=1900(米) 答:这座山的高度是 1900米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仰角俯角问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一次羽毛球 单打比赛,要从中选出两位同学打第一场比赛 ( 1)请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 ( 2)若已确定甲打第一场,再从其余三位同学中随机选取一位,求恰好选中乙同学的概率。 答案: (1) ; (2) . 试题分析:( 1)此题需

    21、要两步完成,所以采用树状图法或者采用列表法都比较简单,求得全部情况的总数与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 2)由一共有 3种等可能性的结果,其中恰好选中乙同学的有 1种,即可求得答案: 试题:( 1)画树状图得: 所有等可能性的结果有 12种,其中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结果有 2种, 恰好选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概率为: ; ( 2) 一共有 3种等可能性的结果,其中恰好选中乙同学的有 1种, 恰好选中乙同学的概率为: .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小敏为了解本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从环境监测网随机抽取了若干天的空气质量情况作为样本进行统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2、(部分信息未给出)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计算被抽取的天数; (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优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 3)请估计该市这 一年( 365天)达到优和良的总天数 答案:( 1) 50天;( 2)补图见, 57.6;( 3) 292天 试题分析:( 1)根据扇形图中空气为良所占比例为 64%,条形图中空气为良的天数为 32天,即可得出被抽取的总天数; ( 2)利用轻微污染天数是 50-32-8-3-1-1=5天;表示优的圆心角度数是360=57.6,即可得出答案:; ( 3)利用样本中优和良的天数所占比例得出一年( 365天)达到优和良的总天

    23、数即可 试题:( 1) 扇形图中空气为良所占比例为 64%,条形图中空气为良的天数为32天, 被抽取的总天数为: 3264%=50(天); ( 2)轻微污染天数是 50-32-8-3-1-1=5天; 表示优的圆心角度数是 360=57.6, 如图所示: ; ( 3) 样本中优和良的天数分别为: 8, 32, 一年( 365天)达到优和良的总天数为: 365=292(天) 估计该市一年达到优和良的总天数为 292天 考点: 1.条形统计图; 2.用样本估计总体; 3.扇形统计图 如图,在直角梯形纸片 中, , , ,将纸片沿过点 的直线折叠,使点 落在边 上的点 处,折痕为 连接并展开纸片 (

    24、1)求证:四边形 是正方形; ( 2)取线段 的中点 ,连接 ,如果 ,试说明四边形 是等腰梯形 答案:( 1)证明见;( 2)说理见 . 试题分析: (1)由题意知, AD=DE,易证四边形 AFED是矩形,所以四边形AFED是正方形,连接 DG由于 BG与 CD平行且相等,所以边形 BCDG是平行四边形 (2)由( 1)知 CB=DG,在正方形 AFED中,易证 DAG EFG,所以DG=EG=BC,即四边形 GBCE是等腰梯形 试题:( 1) DEF由 DAF 折叠而得, DEF= A=90, DA=DE, AB CD, ADE=180- A=90 DEF= A= ADE=90 四边形

    25、ADEF是矩形 又 DA=DE, 四边形 ADEF是正方形 . ( 2)由折叠及图形特点易得 EG与 CB不平行, 连接 DG, BG CD,且 BG=CD, 四边形 BCDG是平行四边形 CB=DG 四边形 ADEF是正方形, EF=DA, EFG= A=90 G是 AF 的中点, AG=FG 在 DAG和 EFG中 , DAG EFG( SAS) DG=EG EG=BC 四边形 GBCE是等腰梯形 考点: 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2.正方形的判定; 3.等腰梯形的判定 化简代数式( -4) ,当 满足 ,且 x为正整数时,求代数式的值 答案: -1. 试题分析:先化简代数式,再解不等式

    26、组,然后取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代入化简的式子中即可求值 . 试题:原式 = 其中 x0且 x2 解不等式组得 ,且 x为正整数 x=1 原式 =1-2=-1. 考点: ( 1)计算: ; ( 2)解方程 . 答案: (1)1;( 2)原方程无解 . 试题分析: (1)根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绝对值、零指数幂的意 义进行计算即可; ( 2)按照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验根 ”的步骤解方程即可 . 试题: (1) 原式 =1; (2)3(5x-4)=(4x+10)-(3x-6) 15x-12=4x+10-3x+6 15x-4x+3x=10+6+12 14x=28 x=2

    27、检验:当 x=2时, 3x-6=0 x=2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 考点: 1.实数的混合运算; 2.解分式方程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为坐标原点,直线 y=x+n与 x轴、 y轴分别交于 B、 C两点,抛物线 y=ax2+bx+3(a0)过 C、 B两点,交 x轴于另一点A,连接 AC,且 tan CAO=3 (1)求抛物线的式; (2)若点 P 是射线 CB上一点,过点 P 作 x轴的垂线,垂足为 H,交抛物线于 Q,设 P点横坐标为 t,线段 PQ的长为 d,求出 d与 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 t的取值范围; (3)在 (2)的条件下,当点 P在线段

    28、BC 上时,设 PH=e,已知 d, e是以 y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y2-(m+3)y+ (5m2-2m+13)=0 (m为常数 )的两个实数根,点 M在抛物线上,连接 MQ、 MH、 PM,且 MP平分 QMH,求出 t值及点M的坐标 答案: (1) y=-x2+2x+3; (2) ;( 3) t=1, (1+ , 2)和 (1- , 2). 试题分析:( 1)当 x=0时代入抛物线 y=ax2+bx+3( a0)就可以求出 y=3而得出 C的坐标,就可以得出直线的式,就可以求出 B的坐标,在直角三角形 AOC中,由三角形函数值就可以求出 OA的值,得出 A的坐标,再由待定系数法建立二

    29、元一次方程组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 ( 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 P 在线段 CB上时,和如图 3 点 P 在射线 BN 上时,就有 P点的坐标为( t, -t+3), Q 点的坐标为( t, -t2+2t+3),就可以得出 d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而得出结论; ( 3)根据根的判别式就可以求出 m的值,就可以求出方程的解而求得 PQ和PH的值,延长 MP至 L,使 LP=MP,连接 LQ、 LH,如图 2,延长 MP至 L,使 LP=MP,连接 LQ、 LH,就可以得出四边形 LQMH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四边形 LQMH是菱形,由菱形的性质就可以求出结论 试题:( 1)当 x=0,则 y=

    30、-x+n=0+n=n, y=ax2+bx+3=3, OC=3=n 当 y=0, -x+3=0, x=3=OB, B( 3, 0) 在 AOC中 , AOC 90, tan CAO= , OA=1, A( -1, 0) 将 A( -1, 0), B( 3, 0)代入 y=ax2+bx+3, 得 , 解得: 抛物线的式: y=-x2+2x+3; (2) 如图 1, P点的横坐标为 t 且 PQ垂直于 x轴 P点的坐标为 (t, -t+3), Q 点的坐标为 (t, -t2+2t+3). PQ=|(-t+3)-(-t2+2t+3)|=| t2-3t | ; d, e是 y2-(m+3)y+ (5m2

    31、-2m+13)=0( m为常数)的两个实数根, 0,即 =(m+3)2-4 (5m2-2m+13)0 整理得: = -4(m-1)20, -4(m-1)20, =0, m=1, PQ 与 PH是 y2-4y+4=0的两个实数根,解得 y1=y2=2 PQ=PH=2, -t+3=2, t=1, 此时 Q 是抛物线的顶点, 延长 MP至 L,使 LP=MP,连接 LQ、 LH,如图 2, LP=MP, PQ=PH, 四边形 LQMH是平行四边形, LH QM, 1= 3, 1= 2, 2= 3, LH=MH, 平行四边形 LQMH是菱形, PM QH, 点 M的纵坐标与 P点纵坐标相同,都是 2, 在 y=-x2+2x+3令 y=2,得 x2-2x-1=0, x1=1+ , x2=1- 综上: t值为 1, M点坐标为 (1+ , 2)和 (1- , 2)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