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4届山东省无棣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948       资源大小:26.4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4届山东省无棣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4届山东省无棣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对水浒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 A水浒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美满家庭被高俅毁灭 ,本人也屡遭暗算 ,终于忍无可忍 ,百般无奈下 ,投奔梁山;鲁智深疾恶如仇 ,拳打镇关西 ,大闹五台山 ,醉打蒋门神 ,大闹野猪林。 B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译成英文时定名为 “四海之内皆兄弟 ”。 C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 “

    2、义 ”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 “义 ”,宋江私放晁盖也是 “义 ”。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名著水浒传的基本常识,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情节。 A项中 “醉打蒋门神 “是武松的情节,不是鲁智深的情节。平时要注意记忆,不要混淆人物和情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襁 褓 ( bo)桑 梓 ( z) 亵 渎( xi) 重 蹈覆辙( chng) B 聒 噪( gu)作 揖 ( j)名 讳 ( hu)成吉思 汗 ( hn) C扶 掖 ( y)妖 娆 ( ro)怒不可 遏 ( )一 g黄土( pu) D

    3、 睿 智( ru) 枘 凿( n) 恪 尽职守( k)气吞 斗 牛( du)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多音字读音和形近字读音的辨析与判断。 A 项 “梓 ”在此处读作 “z”;B项 “揖 ”读作 “y”, “成吉思汗 ”读作 “hn”;D项 “枘 ”此处读作 “ru”,“斗 ”在此处读作 “du”。要解答好此题就要在平时下功夫,加强对多音字及形近字误读字的识记。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 “敬业乐群 ”和老子里头 “安其居,乐其业 ”那两句话, 断章

    4、取义 造出来的。 B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 浩如烟海 的心胸。 C毛泽东的诗词有 气吞斗牛 的气概。 D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 重蹈覆辙 。 答案: B 试题分析: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用在此处是使用对象错误。因为此成语只能形容文献资料多,不能形容心胸宽广。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

    5、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问题在于,有了 “过 ”,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从“过 ”中吸取教训,变 “过 ”为前进的动力。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时代广场献血点, 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 200毫升鲜血。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辨析和使用能力。 A项 “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 ”和 “换个角度想一想 ”并列关系,复句内部之间的并列关系的停顿应该用分号。 C 项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引者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

    6、那么末尾的标点必须放在引号外面。但是叹 号和问号除外,所以问号应放在引号内。 D项中 “三四十岁 ”表示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 ,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

    7、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裙。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 凤腊子 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 “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 “嫂 ”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乃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

    8、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边用帕拭泪。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走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我见了一个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又连携黛玉之手,问 “妹妹几岁了?也可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吃什么 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东西行李都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紧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说话时,以摆上了

    9、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她: “月钱放过了不曾? ”熙凤道: “月钱以放完了。刚才带着人道后楼上好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道: “有没有,什么要紧。 ”因又说道: “改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熙凤道: “这倒是我闲聊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 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小题 1】王熙凤的出场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小题 2】 “一双三角丹凤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粉面含春威不露,单唇未启笑先闻 ”的肖像描写,从直觉

    10、上给人什么样的印象?( 3分) 【小题 3】王熙凤回答王夫人的问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答案: 【小题 1】出场的特点是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表现出王熙凤在贾府地位之特殊,性格之泼辣。 【小题 2】不仅表现了王熙凤的外在特征 年轻、貌美,而且表现了她的内在性格 刁钻,狡 诈。 【小题 3】不仅表现了王熙凤善于机变逢迎的性格,也表现了精明能干的特点。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分析能力。凤姐作为红楼梦中贾家大管家,这一重要角色,曹雪芹为其出场,做了精心安排。看她出场时,还没有看到容貌,先听到呵呵笑声。正所谓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这样写来突出她的与众不同,突出

    11、她性格的泼辣,她以一个小辈身份,敢在贾母等长辈面前这样放肆,并且不会受到责备,这就说明她有资本,她深得贾母等人喜爱的特殊身份。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 说人物描写中肖相描写的分析能力。我们看写凤姐 “丹凤眼 ”“柳叶眉 ”这是在写她的年轻、美丽、好看。而作者去故意加上 “三角 ”“吊梢 ”以做修饰。这就有了些深意。相书上说面带 “三角 ”之眼, “吊梢 ”之眉者,主人奸邪,狡诈。这里明显点明凤姐性格中的刁钻、奸邪、狡诈特点。所以脂砚斋曾作这样的点评 :“第一笔 ,凤姐的三魂六魄已被 著者拘定了 ,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 考点:分析作

    12、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人物分析的语言分析能力。回答王夫人的问话中,凤姐答言之快,不做任何思忖。这里明明是在突出她做事精明能干,什么都能做得干净利索,符合大管家的身份形象。另外王夫人只问月钱过了没有。去引出她答自己去寻绸缎来的话,这里我们看出凤姐好像猜出姑母不高兴了的意思,故意以此来回答。这就看出凤姐的机变逢迎之性格。另外看寻得结果是没有寻到,很明显照应前面的寻绸缎是骗人之语。也从中可以略微看出凤姐对一个要寄人篱下的表妹的态度。显现她势利的一面。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考点:欣赏作品的 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

    13、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目。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也许长时间以来,你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起色。你为改变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似乎你已无法跨越前方的障碍,但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的人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却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没有一些条件来助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其实, 他们应该去看看大海,看看海风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看看被礁石击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缩的继续努力。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地被

    14、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心灵受到一次次打击时,他们应当如海浪一般继续去尝试,去拼搏。 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 “火焰山 ”必不可少的精神。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无法克服所遇的障碍,那么在人生长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图? 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奋斗,厄运连连,屡战屡败,但坚持不懈的他最终成就了辉煌。 林肯也曾为他所遇的困难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 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再爬起来。林肯对自己的评价就是: “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15、 ” 在林肯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很不服气,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而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所以,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 “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台下的参议员立刻哄笑起来。 但林肯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 “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出色。 ” 接着,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 “就我所知,我父亲

    16、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的。 ”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 ,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古今中外,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他们都有着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

    17、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 、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那一天。 因此,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弃、不可能、没希望等字眼。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因为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人生的路还长,凡事需要靠自己。所以,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

    18、成大海。 【小题 1】选文作者论述的观点是: ( 2分) 【小题 2】根据自己的 积累,写出一句能作本文理论论据的名言警语。( 2分) _ 【小题 3】文中叙述林肯先生平静地面对别人的羞辱,其作用是什么? _ 【小题 4】体会下面这句话在选文论证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永不放弃,才汇成 大海。 _ 【小题 5】有人说当今部分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挫折的 “蛋壳心理 ”。当然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但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请联系当前中学生实际谈谈阅读本文后的感受。( 3分) _ 答案: 【小题 1】 “人生 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19、”或 “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 评分: 2分 ) 【小题 2】示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评分: 2分。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3】示例:作者选用这个故事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这一中心论点。说明人生处处有坎坷,只要你有勇气面对,再多的坎都能迈过。 【小题 4】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俗地阐释了 “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的道理。 【小题 5】示例:当前的确有一部分中学生常因一些不顺 心的小事就变得固执,任性,以致轻生,说穿了就是心理比蛋壳还要脆弱。这么脆弱的承

    20、受力,我们怎么能经得住漫漫人生中的狂风暴雨。文中林肯成功的事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寻找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中心论点经常出现的位置即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文章的中间。其次要注意句式,本文的标题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另外本文 第一段结尾也表明了作者观点立场。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理

    21、论论据的把握能力。文章第四段中提到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 “火焰山 ”必不可少的精神。所以理论论据的名言警语要体现这两点中的一点才可。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据的辨别和对论据作用的把握。首先确定“林肯先生平静地面对别人的羞辱 “属于事实论据;其次答出使用事实论据的作用即 “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 ”另外还要答出要证明的论点是什么。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别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首先判断出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 “小溪不放弃汇成江河,江河不放弃

    22、,汇成大海 ”采用的是比喻论证。然后分析论证法法的作用。比喻论证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具有说服力。另外要把阐述的道理答出来。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 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然后运用文本中的事例得出的启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

    23、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怫( f)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xin),以头抢( qing)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

    24、也。夫专诸之 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 gu)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 jn)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 go)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 头函,而秦武阳 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 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愿大王少 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25、! ” 轲既取图奉之,发 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 L( zh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 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 柱而走。群臣惊愕,卒 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 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 樊於期 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 国。 秦武阳 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 陛 殿前的台阶。 少 通 “稍 ”。 假借 在文中是 “原谅 ” 的意思。 (发 打开。 L

    26、用刀剑等刺。 绝 挣断。 (还 通 “环 ”,绕。 卒 “猝 ”,突然。 11郎中 宫廷的侍卫。 【小题 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长跪而 谢 之 ( ) (2)安陵君受地 于 先王而守之 ( ) (3)寡人 谕 矣 ( ) (4)图 穷 而匕首见 ( ) 【小题 2】用 “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2分) 方 急 时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小题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1)怀怒未发,休 降于天。 译文: (2)使毕使于前。 译文: 【小题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2分 )

    27、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 “色变振恐 ”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答案: 【小题 1】 道歉 介词,从、由 明白,懂得 穷尽,完结 【小题 2】 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 以故荆轲逐秦王。 【小题 3】 ( 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 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小题 4】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

    28、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掌握能力。 “谢 ”是古今异义的词语,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于 ”一词多义,在此处是 “从,由 ”; “谕 ”通假字; “穷 ”是词 类活用现象,形容词作动词 “穷尽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应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总结性的词语处应当断句。做题时还要 “瞻前顾后 ”,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平时要多朗诵文言文,形成较强的文言语感。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

    29、析:( 1)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 “怀 ”:心里; “发 ”:发作; “休 ”:吉祥和不祥; “降于天 ”状语后置句。 ( 2)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第一个 “使 ”:让;第二个 “使 ”:使命; “毕 ”完成;省略句式 “使(之)毕使与前 ”。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力。 B项中的其他臣子袖手旁观表述错误,文本中众人 “乃以手共搏之 ”,表明臣子虽然没有兵器但都用手来打荆轲。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

    30、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 “千骑卷平冈 ”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小题 2】在下阙中作者运用 “遣冯唐 ”“射天狼 ”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小题 1】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评分: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2】 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评分: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形象的鉴赏。此题的切入点是通过对重点字词

    31、的把握达到对场景的准确概括。 “千骑 ”表明人多, “卷 ”比拟手法,表明像狂风一样。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把握古诗词中典故并理解其作用的能力。 “遣冯唐 ”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委婉而含蓄地表明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来重新起用自己。 “射天狼 ”:这里的天狼是指天狼星。词中以之比喻为对北宋边境屡有侵犯的西夏国。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考点: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下面语段在表情达意上

    32、有两处毛病,请选出所在句子的序号并加以改正。 (4分 ) 自信来源于自知。 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在某些方面都拥有别人所不能拥有的东西,这些方面形成了自己的 “人生密码 ”。 一个人的生活也就是寻找和探索成功的过程。 只要自己的 “人生密码 ”和 “事业密码 ”对上号,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把锁。 接着徐徐开启的,便是成功的大门。 (1)病句序号为 ( ),改正: 。 (2)病句序号为 ( ), 改正: 。 答案: ( 1) 一个人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和探索成功的过程。 ( 2) 只要自己的 “人生密码 ”和 “事业密码 ”对上号,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把锁。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

    33、和修改能力。( 1)中主语 “生活 ”和宾语“过程 ”搭配不当,应该把主语改为 “一个人生活的过程 ”。( 2)句中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要 就 ”是一组关联词, “只有 才 ”是一组关联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 “光盘行动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已经成为一 种时尚。某中学也开展了校园 “光盘行动 ”的活动,请你来参与。( “光盘 ”:吃光盘子里的食物) 【小题 1】活动一:学校刊出了一期以 “光盘行动 ”为主题的校报,其中 “社会聚焦 ”栏目刊登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概括出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

    34、超过 30个字)(分) 材料一:新华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 500 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 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 材料二:某社区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发出了 “光盘行动 ”倡议,立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区的王 女士说: “生活好了,聚餐的机会多了起来,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社区发起在餐桌上节约的号召,我们一百个支持。 ” 材料三:目前,我市多家餐饮单位纷纷开展 “光盘行动 ”,向 “舌尖上的浪费 ”说“拜拜 ”,许多酒店推出了 “半份菜 ”“小份莱 ”“免费打包 ”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做 “光盘一族 ”。

    35、【小题 2】活动二:学校在餐厅内张贴了以下三句宣传标语,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分) A “盘中餐,皆辛苦 ”,请珍惜粮食吧 ! B做 “光盘一族 ”,成 “节约达人 ”。 C拒绝 “餐桌剩宴 ”,回归 “文明饮食 ”。 我喜欢 句,理 由是 【小题 3】活动三:学校 “光盘行动宣讲组 ”走出校园进行宣讲,市民积极响应,但有一位陈先生这样感慨: “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 ”针对这种感慨,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想对陈先生说些什么呢?(不超过 50个字)(分) 答案: 【小题 1】示例:我国浪费粮食现象严重,我市社区

    36、及餐饮单位开展 “光盘行动 ”。 【小题 2】示例:喜欢 A句,理由是:文白夹杂,以直白呼告的口吻感染人,既打动人心又引人深思。 喜欢 B句,理由是:用词新颖,同学喜闻乐见,易懂易记。说明 光盘行动 ”的本质是提倡节约。 喜欢 C句,理由是: “剩 ”与 “盛 ”谐音,意为因为 “丰盛 ”所以 “剩余 ”。同时也强调丁开展 “光盘行动 ”是提倡文明的行为。 【小题 3】示例: 陈先生您好,请客吃饭要吃好,喝好,但不必浪费,这跟面子无关, “光盘行动 ”正是文明用餐的体现。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中归纳出我国浪费粮食的现状,从材料二、三种归纳出 “

    37、光盘行动 ”得到了社区和餐饮业的支持。另外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宣传标语理解与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切入点是标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用词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就降低了难度。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有 “称谓 ”说话的语气要委婉,要紧扣内容向陈先生说明节约并非没面子,反而是文明的体现。语言的使用要得体,易于对方接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得体、

    38、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古诗文默写( 4分) 【小题 1】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 【小题 2】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小题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小题 4】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 5】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 6】诸葛亮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人们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中的 “ , ”来概括。 【小题 7】商山早行中,起点题作用并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 的句子是:晨起动征铎, 。 答案: 【小题 1】 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题 2】 斜晖脉脉水悠悠 【小题

    39、3】 燕然未勒归无计 【小题 4】 背灼炎天光 【小题 5】 莫道不消魂 【小题 6】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 7】 客行悲故乡 书写 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用正楷抄写在田字格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准确、工整、美观。( 2分) 心静,智慧的大门才会打开;心净,美德的芬芳才会绽开。 答案:心静,智慧的大门才会打开;心净,美德的芬芳才会绽开。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书写能力,须按照田字格规范美观书写。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责任 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改为

    40、 “天下兴亡,我有责 ”。意思是说, “我 ”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贵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产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 都应当问一问: “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 要求: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方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600字以上。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 完成作文。 站在篮下投一次篮,难吗 当然不难。但如果长年累月每天要你练习投篮 500 次,你能做到吗 有一个球队做到了,这就是美国 UCI_A篮球队

    41、,教练名叫约翰任顿。他要求每位球员每天站在篮下 5米处练习 500次基本投篮动作,他曾领导这支球队连续拿过 10次全美比赛冠军。对准高尔夫球挥起一杆,难吗 当然也不难。但如果要你坚持 50年,每天早上起来挥杆 1000次,你能做到吗 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美国高尔夫球名将布雷尔,在比赛中他能准确地挥出完美无缺的一杆。 投一次篮,挥一次杆,这都是很简单的事,也都是你我能做到的事, 但把这样简单的事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做下去,坚持 10年、 20年、 30年的又有几人呢 当然最后的成功者也就是这凤毛鳞角的凡人。 读完上述材料。结合你自身的经历、感受、认识和体验,以 “坚持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42、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600字以上。书写规范工整。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作文中不可引用材料中的资料。 答案: 责任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有一件行李便被安置在我们的背包中,无论经历多少长途跋涉,都不可能缺少它。这件行李被我们称为 责任。 责 任常常是双向的。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又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比如,社会有对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的责任。 能够承担责任的被称赞为勇者。古人常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训,才有历史上种种惊天动地之举,而不能承担责任的是懦夫。要承担责任,光有勇气是不够

    43、的,还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不信,让我讲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 11 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邻居愤怒不已,向他索赔 12。 5美元。这 12。 5美元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足够买下 125只生蛋的母鸡了。 男孩儿把闯祸的事告诉了父亲,并且忏悔。见儿子为难的样子,父亲拿出了 12。 5美元,说: “这笔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要分毫不差的还给我。 ”男孩赔了钱之后,便开始艰苦地打工。终于,经过半年的努力,他把这“天文数字 ”分毫不差地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罗纳德 李根。他还回忆说: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到底什么是责任。 ” 的确,承担责任是

    44、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有的责任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而不是可以逃避的。但是,承担责任也要有一定的原则,有的责任是不可以盲目地承担的,要量力而行。当我们在做事之前, 要对整件事有个大概的了解,正确地估计一下自己的能力。否则,你将会迎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有时候,也会常常发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它们往往会酿成悲剧。 1982年 5月 28日,一列火车向关内行驶,一位铁路工人把起道机放在路线上,没拿下来,便去买冰棍。结果造成了震惊中外的火车翻车事故。造成 10节车厢报废。三名旅客丧生。这次事故,原因无疑是这位工人没有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责任是诚信的表现。尽管它有苦有甜,但是,该承担的我们都必须承担。让我们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时,高呼一声: “扛起来吧,做一个坚强的勇者! ” 试题分析:是一道 命题作文。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改为 “天下兴亡,我有责 ”。意思是说, “我 ”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贵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产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 都应当问一问: “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注意事项

    本文(2014届山东省无棣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