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语文(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882       资源大小:132.3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语文(带解析).doc

    1、2013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语文(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亘 古 (gng)狩猎 挺 而走险 (tng)怒不可遏 B干 涸 ( g)炽热尽态极 妍 (yn)万恶不郝 C花 圃 (p)荫蔽锐不可 当 (dng)粗制烂造 D 恣 睢( z)取缔 鲜 为人知 (xin)眼花缭乱 答案: D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别以为这房间 杂乱无章 ,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 物竞天择 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 一见如故 。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 断壁残垣

    2、,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答案: C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答案: C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我们曾以为大自然

    3、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 B C D 答案: A 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_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

    4、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 风范 答案: B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 “课外书 ”,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 “课外书 ”,阅读范围

    5、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 “课外书 ”,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4分)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

    6、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 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

    7、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 的书信, “先生 ”“足下 ”“斧正 ”“雅教 ”“拜辞 ”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 “尺牍书疏,千里面目 ”, “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 “穿越剧 ”中,别人的父亲成了 “家父 ”,自己的爸爸却变为 “令尊 ”。经过 “反右 ”“文革 ”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

    8、念当道,肉麻成有趣, 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 不过是 “知道分子 ”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

    9、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 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 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 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

    10、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选自人民日报 2012.6.25,有删改) 【小题 1】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 “一种奢望 ”?( 2分) 【小题 2】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 ( 2分) 【小题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 4分) 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 2分) 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2分) 【小题 4】作者指出 “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

    11、道和钥匙 ”“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 ”,我们该如何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试从三个方面具体说说。( 3分) 【小题 5】 “云中谁寄锦书来 ”,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 3分) 答案: 【小题 1】(文字书写急剧退场,人们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现实中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所以很难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手写书信了。 【小题 2】第一类:蕴含着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和气质风神。( 1分) 第二类:格式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文辞浅陋。(大意相同即可)( 1分) 【小题 3】 因为当下杂乱无章的信息泛滥,许多人旧学功底差,社会

    12、上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而书信文明正在逐渐消失。(大意相同即可)( 2分) 网络人尽管接受了许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杂乱无章,如不加以整理,就收获不了多 少真知,头脑也就变成任意踩踏的场地。(大意相同即可)( 2分) 【小题 4】可从经典诵读、书法训练、文明礼仪等方面作答,一个方面 1分,言之成理即可。( 3分) 【小题 5】 a对当今文化现状的焦虑(惆怅);( 1分) b对一些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逝去的怀念;( 1分) c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企盼。( 1分) (答到要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整体感知文章,答案:应在第一自然段寻找,而且应在题干中的问题句之前。即 “电脑的普及,使文

    13、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 惯了无纸化的生存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确定题目的答案:范围。然后,在范围内,从前向后寻找中切题的语句。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作答。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文章中的两类书信的特点,第一类 “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 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第二类 “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 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 ”。由此可概括出答案:,即

    14、一类:蕴 含着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和气质风神。一类:格式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直白浅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确定题目的答案:范围。然后,在范围内,从前向后寻找中切题的语句。提取其中的词语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小题 3】试题分析: “已成远去的雅乐 ”是理解第一个句子的关键,即 “书信文明正在逐渐消失 ”。第二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因此,主要理解出 “跑马场 ”在句子中的语境义,即头脑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 “信息杂乱无章,收获不到真知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 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

    15、段,段不离篇 ”的原则,结合语句出现的语段及上下文,并结合全文内容,甚至联系文章主旨做出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句的真正内涵。 【小题 4】试题分析:从文章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倒数后四段中,我们可以看出 “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即要学习文明礼仪、懂得文明用词,要诵读经典,积沉素养,要进行书法训练、,提高自身书写水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及理解的能力。 点评:在认直审题的基础上,从前向后精读原文,找到答案:范围,抓住其中的关键 语句,并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5】试题分析:体会作者情感要根据文章所写的内容来揣摩。本文作者指出了文明消退的现象,表达

    16、了作者的忧虑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继承传统、不忘经典的方法与途径,表达了自己的企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能力。 点评: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根据文章内容,看写了什么样的景、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叙了什么样的事,事情的经过如何;有没有抒情议论性语句,如果有,可根据这些语句揣摩思想感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6分)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 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

    17、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 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 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 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

    18、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 “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

    19、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 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

    20、的头,问了问: “还没有走呀? ”然后,我再次郑 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 ”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小题 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小题 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4分) 【小题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中 “干净透明 ”的含义。( 2分) 【小题

    21、4】 “我 ”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2分) 【小题 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 “再次绽放出笑容 ”。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2分) 【小题 6】男孩子帮助 “我 ”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 “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 3分) 答案: 【小题 1】 “我 ”在邮局遇到两角钱的难题时( 1分),一个男孩子主动帮助了“我 ”( 1分),令 “我 ”感动难忘( 1分)。(大意相同 即可) 【小题 2】 “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 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 ”,通过外貌描 写点明男孩子生活的艰辛,以更好地表现他内心的善良。 “

    22、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 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 ”,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子 既想帮助 “我 ”又怕被 “我 ”拒绝的矛盾心理。 “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男孩子此刻的矛盾心理。 【小题 3】 “干净透明 ”是指男孩子内心纯洁,待人真挚。(大意相同即可)( 2分) 【小题 4】男孩子在帮助了 “我 ”之后非常开心, “我 ”不愿意打破他这种美好的感觉。 【小题 5】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 1 分)是快乐和自豪的( 1 分)。 【小题 6】男孩子在 “我 ”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 “我 ”;( 1分) 男孩子乐于助人的纯洁心灵打动

    23、了 “我 ”;( 1分) 男孩子的举动提醒 “我 ”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一定要伸手帮助他人。 【小题 1】试题分析:审题后从前往后读文章,梳理文章情节可知,主要人物是我和一个男孩子,主要事件是在我遇到两角钱难题的尴尬时,男孩子帮助了我,主动给了我两角钱。最后的结果是,我怎么也忘不了这个男孩,并时时提醒自己要伸手去帮助需要帮 助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点评:叙事性的文章,概括内容与事件时 ,一般模式为 :有关谁 ,什么事 .有的也要写出背景和事件的结果 . 【小题 2】试题分析:画线句中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都很明显,做答时要注意,一方面要把句子中的内容写出来,指出运

    24、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语境做出正确的分析。这个句子总体上看,写出了男孩子的质朴、善良和当时的矛盾和犹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及其效果的掌握情况。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知道人物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正面、侧面,其中正面描写有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出判断,并把句子放到文章段落中加以理解,分析出刻画的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小题 3】试题分析:结合语境 “干净透明 ”用来形容 “笑容 ”的,因此,这个词不只是写人物的 “笑 ”,更是通过 “笑 ”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真诚、纯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

    25、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的原则。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 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 ”这个语句可知,我认为男孩子因为帮助了我非常开心,如果还给他两角钱,他就没有这样开心的感觉了,不如真诚的 “谢谢 ”更能代表我的感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确定题目的答案:范围。然后,在范围内,从前向后寻找中切题的语句。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作答

    26、。 【小题 5】试题分析:他 “再次绽放出笑容 ”是因为 “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 ”,由此可见,他认为自 己付出的只是两角钱,却得到了我的尊重,因此内心是快乐和自豪的。把这种心理用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心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的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文内容,看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反应等。根据这些揣摩出人物的情感有哪些方面,最后用通顺的语句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 【小题 6】试题分析: “结合全文 ”之是拟答的具体要求,从前向后梳理文章情节,概括出答案: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 点评:结

    27、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 的全面的语言作答。一般要到题干中的问题句附近去寻找相关语句,或是根据情节和自己的理解概括作答。注意答案:一定要切题,不可所答非所问。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10分) 楚庄王欲伐越 。庄子谏日: “王之伐越,何也? ”日: “政乱兵弱。 ”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丧 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 明 。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 越:越国。 睫

    28、:眼睫毛。 庄 ( qi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小题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小题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 丧 ( ) 明 ( ) 【小题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小题 4】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小题 5】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2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丧失( 1分) 明智( 1分) 【小题 3】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

    29、军队弱小、政局不稳( 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 1分)。 【小题 4】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 【小题 5】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 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 【小题 1】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意思, “大王的军队自败给秦、晋两国后 ”,因此 “王之兵 ”是 句子的主语,后面应停顿,所以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和诵读能力。 点评: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给语段标出

    30、停顿,其实是把几个句子断开。所以要注意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 【小题 2】试题分析: “丧 ”“明 ”都可根据语境推断出其意思,分别译为 “丧失 ”“明智 ”。要学会根据语境用词语代替的解词方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 “弱乱 ”,根据语境可知, “弱

    31、 ”指军队弱小, “乱 ”指政局混乱。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的结尾有这样的语句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所以本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人要有自知之明 ”。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尤其是总结性的、议论抒情性的语句,把文章揭示的道理理解出

    32、来。 【小题 5】试题分析:对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要全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加以评析。楚庄王有目光短浅的一面,但更有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一方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 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7-8题。( 4分) 春泛若耶溪 唐 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注释】 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 q)毋潜,江西赣

    33、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小题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 “晚 ”字点明泛舟的时间, “花 ”字切合诗题中的 “春 ”。 C诗句 “潭烟飞溶溶 ”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 “愿为持竿叟 ”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小题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句 “此去随所偶 ”与与朱元思书中的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

    34、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 “泛 ”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 “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的说法不当, “潭烟 ”,是溪上的水雾: “溶溶 ”,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不是 “炊烟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 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诗歌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小题

    35、2】试题分析: “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 ”的说法不当,其诗幽意无限,流露出追慕隐逸之意。 D项的 “激越 ”用词不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点评:我们要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悬念、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实写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理解诗歌时,一定要结合全诗内容及写作背景等做综合的分析。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6分 ) 学校开展 “脚踏热土,爱我江西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 1】阅读并分析下面的 “江西省部分城市 19

    36、85年与 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表 ”,写出你 从中得出的两个结论。( 2分) 结论: _ _ 【小题 2】作者天 行在锦绣赣鄱赋中深情赞颂了江西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以下语句均选自该赋,请为下列 句分别找出一个正确对应句(只需填字母)。( 2分) 临川四梦出显祖, ( )。 宜春应星开天物, ( )。 A洪都排浪起滕王 B饶水弃疾领辞章 C安源声名耀湖湘 D窑火千年始昌江 E上清官里道教场 F天祥日歌零丁洋 【小题 3】在全国风景名胜推介会上,请你为秀美江西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 20个字)( 2分) 答案: 【小题 1】 ( 2005年与 1985年相比),江西省部分城市的耕地

    37、面积都呈减少趋势。 相比之下,南昌市耕地面积减幅最小,赣州市耕地面积减幅最大。 面对耕地面积的减少,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答到其中两个结论即可)( 2分) 【小题 2】 D B 【小题 3】示例:绿色赣鄱物华天宝,红色老区人杰地灵。( 2分)(围绕江西特色进行宣传,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表头可知,调查的是 “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从比较中可见,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减少最多的是赣州市,减少最多的是南昌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图表时一定要注意图表的表头,弄清楚是针对什么进行的调查,然后 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拟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38、 2】试题分析:第一句 “临川四梦出显祖 ”,的结构与 “窑火千年始昌江 ”一致。如前两个字是地名,三四个字表时间,第五个字为动词等。第二句 “宜春应星开天物 ”与 “饶水弃疾领辞章 ”结构一致。如前两个字是地句,三四个字是人名,第五个字是动词,后两个字是人物成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 点评:对联要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称,词性一致,节奏相应(到哪儿停顿要一致),平仄相谐。 【小题 3】试题分析:要注意 “全国风景名胜推介会 ”的主题,了解江西的风景名 胜及特色,另外,还要注意 “不超过 20个字 ”的基本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读

    39、、多看、多想、多思、多写的好习惯,要多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多注意身边的宣传语、标语等,对于好的语句要积累不来,以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 默写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 1分) 【小题 1】 _,君子好逑。 【小题 2】乡书何处达? _。 【小题 3】浩荡离愁白日斜, _。 【小题 4】 _,童稚携壶浆。 【小题 5】李 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小题 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 “_, _”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答案: 【小题 1】窈窕淑女 【小题 2】归雁洛阳边 【小题 3】吟鞭东指即天涯 【小题 4】妇姑荷箪食 【小题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小题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作文 写作( 50分)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 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 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 “带着 _出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不少于 600字。 带着 _出发 答案:略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语文(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umcourage2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