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届重庆市育才成功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289848       资源大小:25.0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届重庆市育才成功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重庆市育才成功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讪 (shn)笑挑衅 (xn)黄晕 (yn)吹毛求疵 (c) B菜畦 (q)炽 (zh)热哺 (f)育锲 (qi)而不舍 C冗 (yng) 杂吞噬 (sh)污秽 (su) 苦心孤诣 (y) D斑斓 (1n)惩 (chn) 罚蓦 (m)然相形见绌 (ch) 答案: A 试题分析: “炽 ”应读作 “ch”; “哺 ”应读作 “b”; “冗 ”应读作 “rng”; “秽 ”应读作“hu”; “惩 ”应读作 “chng”。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

    2、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阴霾赏心悦 目一代天娇响彻云宵 B诓骗脑羞成怒中流砥柱涕泗横流 C蓑衣人声鼎沸 润如油膏刻骨铭心 D哽咽与日俱增无可质疑更胜一畴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一代天娇 ”应写作 “一代天骄 ”

    3、; “响彻云宵 ”应写作 “响彻云霄 ”; “脑羞成怒 ”应写作 “恼羞成怒 ”; “脑羞成怒 ”应写作 “无可置疑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下列

    4、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 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形容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各的长处) B小平总是把老师的叮嘱当作是强聒不舍的空话。(形容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C这个人偏执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 ,真是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D 19世纪中期,化学元素已发现了 63种,这已发现的 63种元素,把化学家们搞得眼花缭乱。(化学家们因元素太多而杂乱就感到眼睛都看花了。) 答案: D 试题分析:眼花缭乱的意思是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应该是化学家们因元素复杂纷繁而 感

    5、到迷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泰 濉氛獠肯簿缍旱么蠹夜 笮 萌怂 械姆衬斩枷 梦抻拔拮倭恕 B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C莫言的长篇力作蛙,浓墨重彩地写了三个案例,描述三个产妇不同的心理。 D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为江南 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使它成为妇孺皆知的 “神曲 ”。 答案:

    6、 B 试题分析: “鳞次栉比 ”的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不符合语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B据调查,当今世界,近二百个左右的国家的青少年正在通过网络、影视等媒体来认识生活,由此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

    7、值观,思考并确认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C巫山的红叶,如霞似火,溢彩流丹,是一道最美的秋季里的风景线。 D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的心血。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语义矛盾,删去 “由于 ”或 “使 ”。 B.语义 重复,删去 “近 ”或 “左右 ”;C.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是秋季里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考查的病句类型有语义矛盾、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等。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

    8、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 现代文阅读 沥青阻尼片 2013年 3月,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了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释放有毒多环芳烃气体的沥青阻尼片 ,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事件,引起了国人对汽车产品质量的广泛关注。 阻尼片,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壁上,主要是为了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也就是说起到阻尼作用。所有小轿车里都安装有阻尼片,如奔驰、宝马等品牌汽车。此外,航天飞行器、飞机等其他需要减震降噪的机械也会用到阻尼片。 沥青是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炼后产生的残渣,因含有多环芳烃及硫、酚等多种对有害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

    9、症研究中心 (IARC),早在 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 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作为原材料,高分子树脂和橡胶都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使用这两种原材料制作的阻尼片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减振降噪性、耐热性、耐寒性、防老性和极强的粘接性。 对人体皮肤无任何刺激作用,对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无腐蚀作用。 而在中国则存在用沥青制作的阻尼片。这种阻尼片会持续散发臭味,导致车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以一辆车为例,需要贴这种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大多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 3平方米,沥青的总用量大约为十公斤

    10、。 由于太阳暴晒及 发动机散热,紧贴钢板的沥青阻尼片因受热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多环芳烃中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苯并芘。这是一种突变原,是一种致癌的、脂溶性比较强的物质。这种物质被吸入到人体内,可以停留在肺的粘膜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可能发生细胞变异,这种变异到最后会产生一些阴影或者肿瘤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的产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有专家指出,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进口品牌车国产后,之所以采用沥青而不采用树脂、橡胶等环保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 家标准,另一方面,使用沥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根据有关资料编写

    11、) 【小题 1】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央视质量报告节目写起?( 4分) 【小题 2】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 “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 ”一句中加点的 “一般 ”这个词语的作用。( 4分) 【小题 3】第 段和第 段将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和中国使用的不同的汽车阻尼片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4分) 【小题 4】第五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5】结合本文内容,请你为国家质监 总局提出两条解决本次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所曝光问题的建议。( 4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说明此节目所曝光的事件引起的关注度之广泛

    12、,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沥青阻尼片。 【小题 2】( 4分) “一般 ”表限制, 说明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通常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 但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其它材料。 “一般 ”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小题 3】( 4分)说明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造的汽车阻尼片的环保性能和优良性能以及使用沥青制造的汽车阻 尼片带给人们的危害,倡导人们使用环保和性能优良的原材料制造汽车阻尼片。 【小题 4】( 4分)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以一辆车为例,列出该车需要使用沥青阻尼片的部位、面积数量和沥青总重量, 具体准确

    13、地说明 用沥青制作的阻尼片会持续散发臭味,导致车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小题 5】( 4分) 尽快制定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 建议或强制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造汽车阻尼片。 【小题 1】试题分析: “2013年 3月,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了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释放有毒多环芳烃气体的沥青 阻尼片 ,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事件,引起了国人对汽车产品质量的广泛关注 ”,从央视质量报告节目写起,说明此节目所曝光的事件引起的关注度之广泛,同时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沥青阻尼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 点评:推测写作意图就要知道写文

    14、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两回事,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 。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详略安排。 【小题 2】试题分析: “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 ”一句中的 “一般 ”表示一种限制,是说同伙从那个情况下是这样的,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点评:文章中有些关键性的词句,如 “大概 ”

    15、、 “大约 ”、 “可能 ”、 “据说 ”等正是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它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小题 3】试题分析: “欧美国家使用的高分子树脂和橡胶都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使用这两种原材料制作的阻尼片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减振降噪性、耐热性、耐寒性、防老性和极强的粘接性。 对人体皮肤无任何刺激作用,对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无腐蚀作用 ”、 “在中国则存在用沥青制作的阻尼片。这种阻尼片会持续散发臭味,导致车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将两者进行比较的目的是倡导人们使用环保和性能优良的原材料制造汽车阻尼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 点评:推测写作意图就要

    16、知道写文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两回事,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详略安排。 【小题 4】试题分析: “以一辆车为例,需要贴这种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大多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 3平方米,沥青的总用量大约为十公斤 ”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用沥青制 作的阻尼片会持续散发臭味,导致车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析及其作

    17、用的分析。主要是打比方。 点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多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引用、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 5】试题分析:提建议就要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或措施,央视曝光的主要问题是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释放有毒多环芳烃气体的沥青阻尼片 ,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事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应的解 决措施,比如使用环保的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制造汽车阻尼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点评:提建议或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一个低智商的孩子 雁别翅 ( 1)

    18、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正在读读高二年级的加拿大少年琼尼 马汶被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叫到办公室。心理学家对他说: “琼尼,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对于你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仔细研究过了。 ( 2) “我一直很用功的。 ”马汶插嘴道。 ( 3) “问题就在这里, ”心理学家说, “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 ,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 ( 4)马汶立刻用双手捂住了脸: “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上大学。 ” ( 5)琼尼 马汶的爸爸是木匠,妈妈是家庭主妇。这对夫妇节衣缩食,一点一点地在存钱,他们是在为儿子上大学而作准备。这一点,马汶是最清

    19、楚不过的。 ( 6)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尽管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竞赛中名落孙山,但他并不灰心。人的美好特质是多种多样的,怎能以一份智力试验定夺?他始终相信在某一方面,他也许可以发挥他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一样可以使生活充满无尽的乐趣。可是既然父母希望他上 大学,他就只好十分用功地去读那些他显得非常吃力的课程。 ( 7)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说: “人们的才能各种各样,琼尼, ”他顿了一下,继续他的理论, “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叫你爸爸妈妈骄傲了。 ” ( 8)马汶从此再没去上学。

    20、 ( 9)那时城里活计难找。马汶找到一份替人整理园圃,修剪花草的活儿。他是个认真而又勤勉的孩子,整天忙忙碌碌地研究那些花草,想它们怎样才能更美丽地装点人们的生活。他常常替人出主意 ,帮助人们把门前那点有限的空隙精心装点;他对颜色的搭配更是行家,经他布置的花圃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 10)不久,顾主们开始注意到这小伙子的手艺, 他们称他为 “绿拇指 ” 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 11)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也许这就是机遇 马汶注意到有一块污泥浊水、满是垃圾的场地。作为一个园艺工个人,他似乎对这个地方更加敏感。于是,他

    21、走上前去,向参议员问道: “先生,你是否能答应我把这个垃圾场改为花园? ” ( 12)参议员告诉 他: “市政厅缺这笔钱。 ” ( 13)马汶说: “我不要钱,只要允许我办就行。 ” ( 14)这使参议员大为惊异 他从政以来,还不曾碰到过哪个人办事不要钱呢!但是,他马上从这孩子热诚的表情中得知:这不是玩笑。他把这孩子带进了办公室。 ( 15)马汶走出市政厅大门时,满面春风:他有权清理这块被长期搁置的垃圾场地了。 ( 16)当天下午,他拿了几样工具,带上种子、肥料来到目的地。他的行动马上得到了知情者的有力支持 一位热心的朋友给他送来了许多树苗;一些相熟的主顾请他到自己的花圃去剪玫瑰插枝;有的陌生

    22、人还提供 了篱笆用料。这消息传到本城一家最大的家具厂,厂主立刻表示要免费承做公园里的条椅。 ( 17)人们的热心相助更坚定了马汶的信心。他更勤劳地操作着,更精心地设计着。每天很早,人们便看到他那忙碌而敏捷的身影。不久,这块泥泞的污秽场地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 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 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 ( 18)这一下,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说一个年轻人办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小小的公园又是一个生动的展览橱窗,人们凭它看到了琼尼 马汶的才干,一致公认他是一个天才 的风景园艺家。 ( 19)现在的马汶已经是加拿大知名的风景园艺家。虽然至今他也

    23、没学会说法国语,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对他更是个未知数。但色彩和园艺是他的特长。他使他已年迈的父母感到了骄傲,这不光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为他能把人们的住处弄得无比舒适、漂亮 他工作到哪里,就把美带到哪里! (选自品读 2012.10.总 478期) 【小题 1】除了智商低的遗憾以外,文中的马汶拥有哪些长处?( 4分) 【小题 2】请概括( 5)( 6)两段的内容,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分) 【小题 3】联系文章 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4分) ( 1)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 2)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

    24、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 【小题 4】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 1)他们称他为 “绿拇指 ” 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 2)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 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 【小题 5】从马汶的人生经历中,你得到的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它让你由此而产生了哪些思考?( 4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做事认真而又勤勉; 手艺非常出色; 善于抓住机遇; 凭借自己的才干赢得人们支持; 给人们带去美好,成为了一个天才的风景园艺家。(答到一点 1分,答到 4点就可得 4分

    25、。) 【小题 2】( 4分) 交代马汶的家庭情况( 1分)、参加智力竞赛的结果和独特的心理活动( 1分)。 使用插叙( 1分),为下文写马汶不再去上学而改做园艺工人,最终成为一个天才的风景园艺家埋下伏笔( 1分,只答埋下伏笔,没答具体内容不得分)。 【小题 3】( 4分)( 1) “心理学家 ”使用 “有点 ”和 “恐怕 ”两个词,分别表示限制和猜测( 1分),他委婉地告诉马汶,从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马汶已经不适合继续上学了( 1分)。( 2)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1分),表面上是说后面机遇的到来是偶然的,实际上暗地里强调的是机遇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 1分)。 【小题 4】( 4分)( 1)使用

    26、借代( 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马汶的才能 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1分)。( 2)使用环境描写的方法( 1分),具体形象地展示马汶取得的成功 把一块泥泞的污秽场地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 1分)。 【小题 5】( 4分) 上学读书并不是每个人的唯一出路( 1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并勤奋努力地发展这个特长,每个人都会取得成功( 1分)。 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学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而 “因材施教 ”( 1分);我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我怎样为这个特长而努力 (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尽管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竞赛中名

    27、落孙山,但他并不灰心。人的美好特质是多种多样的,怎能以一份智力试验定夺?他始终相信在某一方面,他也许可以发挥他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一样可以使生活充满无尽 的乐趣 ”; “他是个认真而又勤勉的孩子,整天忙忙碌碌地研究那些花草,想它们怎样才能更美丽地装点人们的生活 ”;凭借自己的能力,赢得了周围的人的热心帮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小题 2】试题分析: 5、 6两段交代了马汶的家庭情况、参加智力竞赛的结果和独特的心理活动。同时,使用插叙, “他始

    28、终相信在某一方面,他也许可以发挥他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一样可以使生活充满无尽的乐 趣 ”为下文写马汶不再去上学而改做园艺工人,最终成为一个天才的风景园艺家埋下伏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1) “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句中的加点词 “有点 ”和 “恐怕 ”分别表示限制和猜测,其实是心理学家委婉地告诉马汶,从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马汶已经

    29、不适合继续上学了。( 2) “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 ”一句连用三个 “凑巧 ”,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后面机遇的到来是偶然的,实际上暗地里强调的是机遇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重要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 /表达了某种感情 /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 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

    30、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小题 4】试题分析:( 1) “他们称他为 “绿拇指 ” 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这句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马汶修建花木的技艺之精巧和高超。( 2) “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 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 ”这句属于环境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垃圾场经过马汶的修剪后,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公园的情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 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

    31、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5】试题分析:文中的马汶,因为在功课上并不是很出色,他离开了学校,可是 “他始终相信在某一方面,他也许可以发挥他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一样可以使生活充满无尽的乐趣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 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32、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 1)有仙则名( ) ( 2)谈笑有鸿儒 ( ) ( 3)可以调素琴( ) ( 4)孔子云 ( ) 【小题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字。( 4分,每小题 2分) (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 3】本文虽题为陋室铭,内容写的却是 、 和 ,以明作者高洁傲岸之志。( 3分)(答案:意合即可。) 【小题 4】请结合选文内容阐释 “铭 ”这种文体的特点。( 4分) 答案: 【小题 1】( 1) 出名,著名 ( 2)大 ( 3) 弹奏 (

    33、4) 说 【小题 2】( 1)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 2)(既)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文使我身心劳累。 【小题 3】清雅之景、高雅之人、风雅之事, (答案:意合即可。) 【小题 4】 “铭 ”本是古代刻于器具和碑文上用于警戒自己或陈述功德的文字。本文用寥寥数十字,借陋室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充分体现了 “铭 ”这种文体,文字简结、寓意深刻的特点。 【小题 1】试题分析: “名 ”,词类活用,出名,著名; “鸿 ”,一词多义,大;“调 ”,一词多义,弹奏; “云 ”,一

    34、词多义,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 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 1)时,要注意把 “斯 ”(这)、 “惟 ”(知识)、 “德馨 ”(品德高尚)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 2)时,要注意把 “丝竹 ”(嘈杂的)管弦乐声)、 “劳形 ”(繁杂的)官府公文)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

    35、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3】试题分析:概括主要事件首先要提取以下关键信息: “人物:两位国文老师、我;事件:生动的读书情景;结果:对我的一生产生了影响 ”,联系原文,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润色,便可概括出选文的故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小题 4】试题分析:关于 “铭 ”这种文体,课本的注释给出了明确的解释,解答本题时,也要结合本文的特点来

    36、进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体特点的理解能力。 点 评:文体特征就是指所写文章要符合自己选定文体的要求。常见的文体有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等,每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平时在阅读时要注意分析。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10分)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以后 “建设美丽中国 ”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现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 【小题 1】请你根据下面的三则材料,探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什么?( 3分) 材料一:绿色发

    37、展,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材料二: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 “资源 产品 废物 ”线性模式向 “资源 产品 废物 再生资源 ”循环模式转变。 材料三: 2008 年 “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 “低碳经济 ”提到 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

    38、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 【小题 2】温家宝总理在 2010年春节与广西人民群众共度佳节时,满怀深情写下了对联 “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 ”。请赏析温总理这幅对联,说说它的巧妙之处。( 4分) 【小题 3】下面是快板书低碳生活幸福多中的一小节,请你模仿画横线的句子创作两句,倡导大家都 来过低碳生活。(要求:前后连贯、念着顺口。) 说低碳,讲低碳,大家别嫌我 隆 低碳生活是什么,低碳生活有十多。 /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 /弃物多用环保袋,小区干

    39、净又利索 。 / 。 答案: 【小题 1】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1 分)、循环发展( 1 分)、低碳发展( 1 分)。 【小题 2】运用非常工整的对偶句( 1分),满怀深情、生动形象地( 1分)称赞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1分) 广西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分)。 【小题 3】( 3分)示例一:照明采用节能灯,利国利民利生活。 /办公纸张双面用,提高效益又节 约。 示例二:爱护花草大家做,美化小区快乐多。 /出行乘坐公交车,健康低碳好处多。(扣住 “倡导大家都来过低碳生活 ”,内容 2分,表达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

    40、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促进资源利用由 “资源 产品 废物 ”线性模式向 “资源 产品 废物 再生资源 ”循环模式转变 ” 循环发展; “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 低碳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 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

    41、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 2】试题分析: “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 ”,运用了非常的工整,既写出了广西的自然环境美,也写出了广西的人文环境美,真正实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赏析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

    42、仿照划线句,再写几句话,倡 导大家进行低碳生活, “购物多用小布袋,环保意识靠自觉。 /弃物多用环保袋,小区干净又利索 ”,仿写的时候可以从照明、出行方式等方面来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点评:仿句类题,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基本解题思路是: 析原型。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 定格式。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 关注句式和修辞。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应特别注意所采 用的句式是否和例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 请用一句

    43、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4分 ) 中国经济网北京 3月 24日讯(记者景远) 今日,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在以 “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主题的第 14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上指出,城市化将会帮助实现 “中国梦 ”,成为 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引擎,帮助建立一个繁荣的中国。 英卓华说,真正的 “中国梦 ”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拥有,他们的工作可以得到公平的回报,每个人都得到公平的对待,同时也可以公平的获得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国家需要支持这样 的改革,世界银行业做好了准备,为中国做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答案:世行副行长英卓华认为城市化会帮助实现 “中国梦 ”。

    44、 试题分析: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要求有必要的人物(对象)(世行副行长英卓华)、事件(认为城市化会帮助实现 “中国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消息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信息要全面,语言简练,使人一读就知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 默写 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 1分) 【小题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小题 2】蒹葭苍苍,白 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 蒹葭) 【小题 3】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小题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 5】 ,病树前头万木春。(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5、 【小题 6】忽如一夜春风来, 。(苏轼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 7】诗歌中蕴藉着的精神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拨开生活的迷雾。当你面对挫折时,李白行路难中的句子 “ , ”会鼓励你逆风飞扬,战胜困难;当你苦于反对者的强大时,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句子 “ , ”会告诉你有生命力的事物往往都是从旧事物中脱胎而出的。 答案: 【小题 1】学而不思则罔 【小题 2】在水一方 【小题 3】城春草木深 【小题 4】大漠孤烟直 【小题 5】沉舟侧畔千帆过 【小题 6】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题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试题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1)默写此句

    46、时要注意 “罔 ”的写法;( 5)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畔 ”的写法;( 7)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沧海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和经典现代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点评:诗文默写是语文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作文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

    47、: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字; 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 B、 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不得抄袭。 ( 1) 当我们记起某种感情时,回忆的筛子就在意识的深海里打捞起一缕一缕目光,于是我们忆起了目光后面的某一双眼睛,温柔的、潮湿的,或热烈的。 当我们记起某些往事时,未必能摸索到具体的场景和情节,事件已经淡成云雾,但是,隐约在事件上空的那些目光,往往如同闪电,已经扎根在过去的夜幕上。 当我们记起某个思想时,总是在一个眨眼的瞬间。一眨眼,突然眼前亮了起来,心中的某个角落亮了,精神的某个房间亮了,于是我们重新进入这个思想,并被这个 思想照亮。 我

    48、们的一生,积攒了一些目光,温暖着、影响着、改变着我们 请把 “ 的目光 ”一题补充完整后,按要求作文。 (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芦苇与橡树 芦苇与橡树为他们的耐力、力量和冷静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认输。橡树指责芦苇说他没有力量,无论哪方的风都能轻易地把它吹倒,芦苇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一阵猛烈的强风吹了过来,芦苇弯下腰,顺风仰倒,幸免于连根拔起。而橡树却硬迎着风,尽力抵抗,结果被连根拔掉了。 答案:略 【小题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 的目光 ”,比如 “妈妈的目光 ”题目中的关键词 “妈妈、目光 ”,可以写妈妈的目光给留给自己的印象或妈妈的目光的不同之处,等等。写作前先将题目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届重庆市育才成功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