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2-2013学年江苏徐州城北中学初二3月综合练习语文卷(带解析).doc

    • 资源ID:288991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2013学年江苏徐州城北中学初二3月综合练习语文卷(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江苏徐州城北中学初二 3月综合练习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字注音( 4分) 阻 箱 qi zng物 张 hung 失措 荒 谬 疟 子 仄 歪 锐不可 当 。 答案:遏 箧 赃 皇 mu yo z dng 试题分析: “箧 ”字形较为复杂,易写错。 “赃、皇 ”易写成同音字,写错偏旁。“当 ”易拼成三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和字形。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

    2、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修改下面的病句( 4分) 【小题 1】读书能够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小题 2】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意见。 答案: 【小题 1】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读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能力) 【小题 2】 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广泛听取了同学们意见 。 试题分析:第一个句子 “提高 ”与 “知识 ”搭配不当,应去掉 “和提高 ”。第二个句子语序不当,应把 “广泛 ”移到 “听取 ”的前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

    3、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 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阅读下面的三则有关战争的名言,概括它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 3分) ( 1)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 2)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 3)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答案:战争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类需要和平,不需要战争,要珍惜和平 若不珍惜

    4、和平,随时会引发战争。(大意对即可) 试题分析:理解第一句时,要注意句中的 “战争、地狱 ”的词语,由此可知,它指出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理解第二句,可得出战争与和平的 关系,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第三个句子则指出任何战争都是有害的,任何和平都是有益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理解几个句子的内容,抓住句中的关键,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句子的深层意思概括清楚即可。 现代文阅读 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奔方场,占领了那座桥。 隔了一两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红军的坦克紧跟着步兵过桥去了。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

    5、了。 这时候,连长派了几个士兵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打算把他和今天早上战死的战士一同埋葬。 那几个士兵到处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 可是找不着。突然,有一个士兵吃惊地大声叫了起来。 “看呀! ”那红军说。大家都朝他指点的方向看。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

    6、底下取 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

    7、珍爱的东西 她的结婚的花烛 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小题 1】仔细阅读文段,说一说文段中的南斯拉夫母亲心中有哪些情感?( 3分) 【小题 2】 “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这两句话中作者用 “行动很困难、把她扶了起来、颤巍巍地走了 ”来写这位母亲 ,有什么作用?( 3 分) 【小题 3】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分) 【小题 4】文中两次提到了老妇人的黑色大围巾,这里有什么用意?( 2分) 【

    8、小题 5】文中的母亲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揣摩倒数第四段,把此时老夫人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不少于 100字。( 4分) 答案: 【小题 1】对法西斯敌人的仇恨与抗争,对苏联红军士兵的关爱和敬佩,对红军士兵牺牲内心的哀痛。 【小题 2】写这位母亲年龄大,行动的艰难,是与她的行动作对比,从而更反映了她无所畏惧,不怕艰难,以母亲般深沉而强烈的爱对苏联红 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小题 3】火焰象征着两国人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将万古长存。建立在反侵略基础上的人类美好的感情将永不磨灭。烛光是精神的火花,象征着母亲对孩子的深情,激

    9、励着士兵们勇敢战斗 。 【小题 4】 “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小题 5】孩子们,我知道你们又失去了一位好战士,心里特别难过,我也同样心痛。你们这些孩子为了打击法西斯,年纪轻轻就离开了父母,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 以后的战斗将会更加凶险。勇敢些, 父母的心总伴随着你们冲锋陷阵;小心些,父母放不下的心还在等待你们的凯旋呀!我祝福你们!愿上帝保佑他们早日取得胜利,保佑他们能够平安活着。 ( 4分 【小题 1】试题分析:从文中对老妇人描写的相关语句,如 “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

    10、一鞠躬 ”,可知老妇人内心的哀痛,也可以知道这哀痛来自于对苏联红军士兵的爱和敬佩。同时她对敌人是 |痛恨的,结合全文内容及选文中的环境描写句,即可知道这一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的理解能力。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 答题的范围,然后从前向后精读并提取出符合要求的相关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结合题干要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不仅如此,揣摩人物情感必须要联系事件的全过程才能做出准确、全面的理解。 【小题 2】试题分析: “行动很困难、把她扶了起来、颤巍巍地走了 ”, 表明这位老妇人年岁已高,行动不便,即便这样,她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妥善安置了死去的苏联红军战士,这样更能反衬出她对苏联红军烈

    11、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句子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原 文内容,分析句子的深层内涵,理解出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以便对句子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认识。 【小题 3】试题分析: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中的 “火焰 ”指两国人民在战争中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 ”前句指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母亲般的深情,后者指苏联士兵们勇敢战斗的情谊。 “它将永远燃着、永垂不朽 ”意思明显,指这种情谊永不会磨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句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

    12、原则,放到语境中,结合全文内容及语段的意思、位置、在文中的作用加以分析。尤 其要注意,把句中的关键点解释透彻。 【小题 4】试题分析: “黑色大围巾 ”是一种外貌描写,写出了老妇人头上的装束。黑色,既渲染了肃穆的气氛,更表达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战士的哀悼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人物描写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不管什么描写方法,都是为表现人物的内心或性格服务的。 【小题 5】试题分析: “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 ”表现了老妇人对这些战士们的敬意, “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13、”是 一种坚毅,同时,也传达了对红军战士们的安慰与鼓励。 考点: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心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的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文内容,看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反应等。根据这些揣摩出人物的情感有哪些方面,最后用通顺的语句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 文言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 ! 【小题 1】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4分) ( 1)可爱者甚 蕃 ( )( 2)亭亭净 植 ( )( 3)不 蔓 不枝( )( 4) 濯 清涟而不妖( ) 【小题 2】下加线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予 谓 菊,花之隐逸者也 权 谓 吕蒙曰 B陶后 鲜 有闻 芳草 鲜 美 C可远 观 而不可亵玩焉 其纹理皆有可 观 者 D未 果 ,寻病终 果 如鹤立云端 【小题 3】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莲,花之君子者也 。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 【小题 4】本文主要写的是 “莲之爱 ”,为什么还要写 “菊之爱 ”、 “牡丹之爱 ”呢?(

    15、3分) , 。 【小题 5】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 2分) 答案: 【小题 1】( 1)多 ( 2)立( 3)长枝蔓 ( 4)洗涤 【小题 2】 C( 2分) 【小题 3】 (1)但我却独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 (2)莲花是花中的品德高尚者 (3)但对牡丹爱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了 ! 【小题 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通过 “菊之爱 ”的正衬和 “牡丹之爱 ”的反衬,尽情 描述和赞美莲,寄寓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3分) 【小题 5】君子应是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

    16、传扬,清高不可轻侮,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小题 1】试题分析: “蔓 ”是活用词,在此句中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 “长枝蔓 ”。其它三个都是注解里面的重点词,平时有识记自然能轻松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 A 项中的 “谓 ”,前 “认为 ”,后 “对 说 ”。 B 项中的 “鲜 ”,前 “很少 ”,后 “鲜艳 |。

    17、C 项中的 “观 ”译为 “看,欣赏 ”。 D 项中的 “果 ”,前 “实现 ”,后 “果真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 、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并经常联想与比较,对于易错、易混的词语还要进行积累,并常拿出来复习,这样,对于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的理解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小题 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牡丹之爱 ”等。 “牡丹之爱 ”应译为 “对于牡丹的喜爱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18、。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 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4】试题分析: “菊之爱 ”是正面衬托, “牡丹之爱 ”是反面衬托,表达了作者对 “菊、莲 ”的喜爱,对 “牡丹 ”的厌恶。这其实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及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与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 点评

    19、: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看题干中问题句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句子在文章的什么地方,它之后又写了什么内容,与文章中心有什么联系,文中有没有真抒胸臆的语句,寻找到这些关键语句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与同学、老师的讨论形成完整的认识,最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小题 5】试题分析:根据文章第一段关于莲的描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知,君子应是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可知,君子应是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知,君子应美名传扬,清高不可轻侮。 考点 :本题考

    20、查学生语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根据句子的大意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涵,结合文章的写作手法、主旨等,把切题的答案:概括出来。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 3次险情。 ( 3分) 答案: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试题分析:这是对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的考查,考查较为深入如果没有平时的阅读积累,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分的。如果有积累,则可以轻易回答出 “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 ”等相关情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21、,一些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对于课本上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默写 古诗文默写( 12分) 【小题 1】常恐秋节至, 。 【小题 2】少壮不努力, 。 【小题 3】树树皆秋色, 。 【小题 4】 ,猎马带禽归。 【小题 5】乡泪客中尽, 。 【小题 6】 ,波撼岳阳城。 【小题 7】坐观垂钓者, 。 【小题 8】晴川历历汉阳树, 。 【小题 9】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美景的句子是 , , 。 【小题 10】桃花源中人避乱到此的原因是: 。

    22、答案: 【小题 1】 j黄华叶衰 【小题 2】老大徒伤悲式 【小题 3】采菊东篱下 【小题 4】牧人驱犊返 【小题 5】孤帆天际看 【小题 6】气蒸云梦泽 【小题 7】徒有羡鱼情 【小题 8】芳草萋萋鹦鹉洲 【小题 9】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题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 j、犊、返、蒸、羡、萋、洲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词语等。写完后还要进行检查,看一看有没有出现笔误。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

    23、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作文 请以 “我与 的战争 ”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 600以上,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前后都没有提示语。审题可知,题目中的 “战争 ”一词不是实指,更多的应是虚指,它是矛盾的代名词,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想一想,和谁有过矛盾,是什么样的矛盾,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解决了没有,解决的方法是什么,经过是什么样的。当然,这个“战争 ”的对象不一定非是 “人 ”,也可以是物或是精神状态等,如 “自然 ”“惰性 ”等。审题之后首先要想一想,自己最想写的是什么,有什么相关的素材,写出来可

    24、以反映什么主题,所反映的主题是否 积极向上。当然可反映的主题可以有很多,如体现亲情、歌颂真情、发出呼吁等。但不管选什么,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 “熟 ”的原则,即:素材熟、主题熟、结构熟,要选择自己易于驾驭的材料,平时擅用的结构,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这样,思考周全之后再将题目补全,最后落笔成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 补全题目常用方法: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 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 “大 ”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 “小 ”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2012-2013学年江苏徐州城北中学初二3月综合练习语文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