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5届江苏扬州邗江美琪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288496       资源大小:39.1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届江苏扬州邗江美琪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5届江苏扬州邗江美琪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学校开展 “心理健康伴我行 ”活动,下面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4分) 答案: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意志力,情绪调控能力也相应提高,相反,人际关系状况却呈下降趋势。 试题分析:抓住要点,年级的增高,各种能力提高,但是人际关系如何?意思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拾 ( sh)级 惬 (qi)意地 壳 (qio)玲珑 剔 ( t)透 B怅 惘

    2、 ( wng) 褒 (bo)贬污 垢 (gu)泠 泠 (lng)淙淙 C 嶙 峋 (ln)崛 (ju)起干 涸 ( g) 销声 匿 ( n)迹 D 孕 ( yn)育古 刹 (ch)簌 (s)簌分道扬 镳 (bio)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玲珑 剔 ( t)透 B、 褒 (bo)贬 C干 涸 ( h)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

    3、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需谈之色变。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 凉拌菜的卫生情况不好把控,冷藏更容易变质。 熟的海鲜时间长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甚至产生毒素。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海鲜和凉拌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排列句子顺序:这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排列句子,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

    4、列 (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3分) A省城运会将在南京举 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城运会服务。 B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C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D据预测,柳州今年第三季度的房地产税收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十左右。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 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 语病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5、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A成分残缺,在 “服务 ”后加 “的想法 ”。 B:重复。 “之所以 ”和 “的原因 ” 去掉一个。 C:衣物不属于学习用品,把 “、 ”改为 “和 ”。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句是 ( ) (3分 ) A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报答 含辛茹苦 培育我们成长的父母和老师。 B美国著名作家谢尔曼兄弟,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迪士尼动画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 的歌曲。 C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红楼梦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 ,

    6、令人难忘。 D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 自强不息 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答案: C 试题分析: 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符合语境意思。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7分) 有一些花朵是为你开的 李雪峰 这个叫米家坪的小村庄的后面,是我曾经耕种过十多年的庄稼,农历四月时那毛绒绒青麦穗上一粒粒数也数不清的小麦花,五月时庭院里火焰一般的一朵朵石榴花,村巷里那歪歪斜斜一树一树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色或白色的槐树花 它们或许曾经把花瓣飘落在我的头发或衣襟上,也或许它们的花粉粘惹在我

    7、的鞋子或被露珠洇湿的裤角上,但我没有弯下腰来细细打量或关注过它们,甚至没有为它们稍稍地逗留过。 我知道那些花儿不是为我绽开的,它们是属于村庄所有来来往往荷锄掮镐的人们和那些被花色惹得兴奋地跳来跳去的鸟儿以及那些嘤嘤嗡嗡的蜜蜂的。 直到 20岁那年秋天,我一个人到庄西山坳里打柴,傍晚返回的时候,似乎突然被什么绊了一下,双腿一软就仰面跌倒在那金黄的厚厚落叶上,我索性信马由缰,就仰躺在那弥漫着枯叶焦香和厚厚落叶层下那腐殖质腥香交织的谧凉林地上。 在闭眼深深呼吸的时候,我忽然嗅到有一种淡淡的却又清新别致的暖暖馨香,那馨香比兰花清洌,比野梅甘饴,是我从未感知到的一种芬芳。循着花香,轻轻扒开厚厚的落叶,在

    8、蓬松的落叶下,我发现了一朵指甲大小的花朵。 这朵花瓣沿呈粉红,由瓣沿向内过渡成褐紫,但花蕊周围却是一圈清爽的天蓝色。尤其是花蕊,那针尖般大小又细密的蕊柱,红蓝紫相间,像用彩线绒一根根小心翼翼地绣上去的,在轻轻的晚风中,那奇异的芬芳涟漪一般从中弥漫开来,就像一掬掬暖暖的香水,柔柔地彻底淹没了我的心魂。 我远远地拢着手护着它,就像呵护着一只稍不留意就 翅飞走的蝴蝶,就像呵护着一只汪着惊恐的鹿眼,就像呵护着一缕风轻轻一拂就会飘散的弱弱云岫 。我静静地望着它,它也像温润的眼晴一样默默地望着我,直到夜幕从四周的涧谷深处不知不觉漫过来,我才用枯叶小心地覆遮住它,然后意犹未尽地荷柴离开了。 第二天我又赶到那

    9、里,但翻尽了枯叶,寻遍了周遭所有的石缝,却再也寻不到那一朵花儿了。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个人也不能两次同一朵花相遇。而只为我们一个人绽放的那一朵花在哪儿呢?我思忖,它可能在你于田塍间踽踽独行的低眉间,也可能在台阶缝隙中一次不经意注视间,甚至在你匆匆 忙忙来不及短暂驻足的旅途上。因为,真正的相遇是没有约期的,真正灵与灵的相逢是一种注定的却无法永恒的邂逅。 你寻觅到那朵为你才静静绽开的花朵了吗? (摘自新浪博客,原文有改动) 【小题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 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内容: 作用: 【小题 2】认真阅读第 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那朵小花的。( 3分

    10、) 【小题 3】研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4分) 我远远地拢着手护着它,就像呵护着一只稍不留意就 翅飞走的蝴蝶,就像呵护着一只汪着惊恐的鹿眼,就像呵护着 一缕风轻轻一拂就会飘散的弱弱云岫。 【小题 4】请指出题目 “有一些花朵是为你开的 ”的深刻含义。( 3分) 【小题 5】下文是鼎湖山听泉的选段,你认为作者谢大光在鼎湖山有没有寻觅到那朵为他绽开的 “花朵 ”?为什么?( 3分) 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

    11、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 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 答案:【小题 1】写村子里各种花都在开放,可自己从没有关注过( 2 分)。为下文终于找到一朵为自己开的小花作铺垫( 2分)。 【小题 2】从花色、花形、花香三个方面全面地描写了那朵小花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3】示例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那朵小花的柔弱,表达了我对它的珍爱之情 (语言特点 2分,表达效果 2分 ) 【小题 4】世上的美好事物有许多,你只要用心去感受,你就会真正拥有那些美好 【小

    12、题 5】在鼎湖山的夜晚,作者谢大光寻觅到了 那朵为他绽开的花朵,那就是泉声( 1分)。因为他在流动的泉声中听到了岁月的流逝,感受到生命在运动。听泉的过程就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他与泉水有了心与心的交流(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 1,设置悬念。 2激发读者的兴趣。 3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然后结合本文分析即可。本文是写出不关注村子里各种花都在开放,为下文终于找到一朵为自己开的小花作铺垫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相关文段,可知作者从形状大小,色彩,香味等方面进行描写的。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13、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不设统一答案:,从 “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两方面回答即可从修辞方面回答,采用了比喻和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然后结合语境回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 :围绕 “美,需要发现 ”回答即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会发现的眼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14、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5】 试题分析:与大自然的景色,声音产生共鸣,这就是发现的属于你的那朵花。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6分)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1)近年来 ,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 “总是喧嚣 ”的直观印象 ,虽不免以偏概全 ,但这仍引发思索 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 ,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 ,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 ,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 ,中国游客太喧嚣 ,说话声音特别大 ,像卢浮宫的画廊 ,中国游客一到 ,回音轰响 ,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

    15、快乐 ,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 ,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2)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 ,中国人 (不是所有 ,但为数不少 )嗓门大 ,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 ,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 ,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 ,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 ,这种文化更加普及 ,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 ,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 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 ,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3)在上个世纪前半叶 ,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 ,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推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 ,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 ,而这醒狮不是单个

    16、的人 ,是一个集体 ,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 ,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 ,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 ,发出共同的呐喊 ,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4)在上世纪中后期 ,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 ,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 “声境 ”。比如 1958年 “大跃进 ”时的民谣 ,后来被郭沫 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 ,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5)到 “文化大革命 ”时候 ,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 ,有时候也会播放 “特大喜讯 ”。 (6)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

    17、,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 “众声喧哗 ”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 ,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 ,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 ,也非主流 ,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 ,“我 是自己 ”的 “独立生命个体意识 ”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 ,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 ,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 (至少是薄情 )的竞争中的新喧嚣 ,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 ,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 ,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 ,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7)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

    18、,其实是 “老喧嚣文化 ”和“新喧嚣文化 ”嫁接出的怪胎 ,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 ,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 ,表现出 “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 ”;一种则是 “新富国民 ”的 “炫富 ”心理 ,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 什么地方 ,“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请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 【小题 3】如何理解 “老喧嚣文化 ”和 “新喧嚣文化 ”的不同内涵 请概述。( 4分) 【小题 4】纵观全文 ,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 6分) 答案:【小题 1】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小题 2】首先由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引

    19、入,提出 “喧嚣文化 ”话题,说明其由来已久接着论述 “暄嚣文化 ”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内涵,最后照应开头,指出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的实质 【小题 3】老暄嚣文化 :这种文化 以喧嚣呐喊方式鼓动民众达成集体、阶级等的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 (要点 :“喧嚣呐喊 ”“鼓动民众 ”“达成政治或经济生产方面的目的 ”,意思对即可 ) 新喧嚣文化 :这种文化是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 ,为寻求名利欲望而浮躁嘶喊 ,焦虑嚎叫。 (要点 :“在商业社会无情的竞争中 ”“为名利欲望 ”“浮躁嘶喊 ,焦虑嚎叫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4】 (1)上世纪前半叶 ,中国民众为革命需要而喧嚣呐喊 ,它推动了社会

    20、进步 ,有其历史价值 ,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 (2)上世纪中后期的一定阶段 ,喧嚣文化成为政治斗争和生产科研的工具 ,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 (3)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 ,文化趋向多元化 ,个性化程度提高 ,喧嚣文化成为非主流 ;商业社会所生产的为了名利欲望的新喧嚣 ,则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小题 1】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点,形式上一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有时是题目,有时含在第一段中,有时引出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从议论文的结构分析即可。引论:由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引入,提出 “喧嚣文化 ”话题,说明其由来已;本论: “喧嚣文化 ”在不

    21、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内涵。结论指出中国游客的喧嚣现象的实质。 考点:分析议论文 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课文中的二者的对比,写出二者本质的不同。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分别写出不同时期的 “喧嚣文化 ”的表象,然后写出作者的观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附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10分)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之阙下 , 适 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 “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

    22、题。 ”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 。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 ,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 晏殊。执政莫 谕 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 “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 “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 耳。 ”上益加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节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 阙下:殿下。 择胜燕饮:择胜景之处宴饮。 各为燕集:各

    23、自饮宴欢会。 批除:御点上任。 【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 适 值: 执政莫 谕 所因: 【小题 2】下列句中的 “于 ”与 “荐之于朝廷 ”中的 “于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者休于树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苛政猛于虎也 D余将告于莅事者 【小题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惟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2分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分 ) 【小题 4】选文中的晏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分析。( 2分) 答案:【小题 1】 正值、恰好 明白 ( 2分, 1分 1个) 【小题 2】 D 【小题 3】 只有

    24、晏殊闭门与兄弟读书,像这样谨慎忠厚的人,正可以做东宫官(教太子读书 ) (惟、如此、为 ) , (高山 )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的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小题 4】文段中晏殊不隐瞒自己曾经做过试题,请求另出题 ;受命后老实说出不能去宴游的原因可看出晏殊 是一个质朴、诚实、谨慎、忠厚的人 【小题 1】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总结 “适 ”常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25、】试题分析: “荐之于朝廷 ”中的 “于 ”翻译为:向。 A 项中的 “于 ”解释为:在。 B 项中的 “于 ”解释为:在。 C 项中的 “于 ”解释为:比。 D 项中的 “于 ”解释为:向。故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 1句中的 “惟殊、谨厚、为 ”的含义。 2句中 “轩邈、直指、千百 ”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课文,根据对晏殊的语言描写和

    26、关于其的侧面描写,对其进行评价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8分 ) 予少家汉东 ,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 氏者,其子尧辅 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敝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注】 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 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小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 多 游 其家 ( )

    27、见有 敝 筐 ( ) 发 而视之 ( ) 徒 见其浩然无涯 ( ) 【小题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 “以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 (3分 ) 例句:因乞李氏以归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 B扶苏以数谏故 (陈涉世家 ) C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 ) D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 ) 【小题 3】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 ) 徒 见 其 浩 然 无 涯 【小题 4】翻译下列句子。 (6分 ) (1) 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小题 5】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 “脱落颠倒,无次序 ”的书籍,竟

    28、然 “因乞李氏以归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 (3分 ) 答案:【小题 1】 交往、玩耍、游玩 破旧 打开 只 【小题 2】 C 【小题 3】徒见 /其浩然无涯 【小题 4】 (1) (3分 )但我还年少,不能全都探究出它的含义 (犹、悉、究三个字必须翻出来,一个 1分共 3分 )(2) (3分 )现在逃跑被抓回来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亡、等、死国三个词必须翻出来,一个 1分 ) 【小题 5】本题围绕欧阳修好学、爱书带给我们的启示回答即可。示例:欧阳修小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却这样刻苦好学,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正因为欧阳修小时候如此好学才有后来 的成就,所以

    29、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原文内容的提炼 1分,自己的感受 2分,共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总结 “敝 ”“徒 ”字,常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因乞李氏以归的 “以 ”字可不翻译。 A项中的 “以 ”解释为:解为 “比得上。 B项中的 “以 ”解释为:因为。 C项中的 “以 ”解释为:可不翻译。 D项中的“以 ”解释为:表修饰 “俯身倾耳 ”修饰 “请 ”这个动作。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

    30、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只是看见它的言论深刻 ,浩然无 边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 1句中的 “犹、悉、究 ”的含义。 2句中 “亡、等、死国 ”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 题分析:根据文中欧阳修少年时学习的艰难,无书,学习环境差,但是还能成才。围绕 “勤奋 ”回答即可。 考点:分析概

    31、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6分) 东栏梨花 /宋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 东栏:指诗人庭院门口的栏杆 【小题 1】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二句呈现的画面。 (3分 ) 【小题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 答案:【小题 1】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 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花絮淡白、繁茂两大特点各 1 分,语言 1分) 【小题 2】 (3分,只要涉及其中一个要点即可满分 )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

    32、,从失意惆怅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画面内容的把握。句中比较难理解的是 “深青 ”,花絮淡白、繁茂两大特点必须描绘出。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 “人生看得几清明 ”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 ,从失意惆怅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33、。(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4分) 答案:示例: 你循循善诱 ,像层层演变的进化历程 ,指引我们探索无穷奥秘 (生物老师 ) 你灵活多变 ,像奇妙活泼的英文字母 ,带领我们走进无限国度 (英语老师 ) 你怀才于心 ,像纵横世界的探测神眼 ,引领我 们饱览无边河川 (地理老师 ) 你深入浅出 ,有永不浩竭的高深智慧 ,指引我们永攀科学颠峰 (数学老师 ) 你慷慨激昂 ,像妙语连珠的散文诗篇 ,带领我们挖掘灵感领域 (语文老师) 试题: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

    34、内容必须符合科目教师的特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诗句默写。( 6分) ( 1)蒌蒿满地芦芽短, 。 ( 2)绿杨烟外晓寒轻, 。 ( 3)晓战随金鼓, 。 ( 4)羌笛何须怨杨柳, 。 ( 5)欲将轻骑逐, 。 ( 6) 陈涉在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 “_”一句表现了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答案:( 1)正是河豚欲上时( 2)红杏枝头春意闹( 3)宵眠抱玉鞍( 4)春风不度玉门关( 5)大雪满弓刀(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 1 小题都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小题 6属于理解性默

    35、写,根据提示,写出最佳答案:。小题1注意 “河豚 ”的写法。小题 2注意 “春意闹 ”的写法。小题 3注意 “宵 ”的写法 小题 4注意 “度 ”的写法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 “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书写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青春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字眼,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它的精 su( )?青春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催人奋进,青春如一杯香 chn( )的美酒,让人陶醉;青春如一缕和煦的春风,令人 惬 意。不必 ch( )笑曾经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奋斗过,一切都会成为 zh( )藏

    36、在内心深处最美丽的记忆。 答案: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 据要求作文。( 60 3分) 有人说:阅读并不局限于书本。有时也应该阅读山、阅读海、阅读花、阅读树、阅读清晨、阅读黄昏 有时也该阅读政治、阅读经济、阅读文化、阅读亲情、甚至阅读一只鸟、阅读一个人 请以 “阅读 ”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提示与要求: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自拟题目。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文章不要少于 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阅读山水 提到阅读,人们往往想起卷帙浩繁的书籍;想起昏黄的灯光下,手捧一卷书温馨的画面;想 起校园中黎明时朗朗的书声。

    37、阅读给人的感觉很美好。其实山水也是可以阅读的。她是如此令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大地之文章。它是如此轻盈的进入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沧桑的心田柔软而多情。那重重叠叠的山是翻动的书页,那泠泠淙淙的泉水可是书的内容。阅读山水是幸福的,阅读山水让我们认清自己,读懂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是倡导远游的,远游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爱国诗人陆游谆谆告诫子孙后代,知行结合,方为至善。被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记作 者司马迁,年轻时游历大江南北,遍访名山大川;以大地为书;被称为诗仙的李白,提剑壮游,遍观祖国大好河山;明代的徐

    38、霞客,踏访名山大川,徒步前行,风尘仆仆,终有皇皇巨著徐霞客游记问世。历史的烟尘远去,我仿佛看到岁月深处走来他们飘飘的长衫,匆匆的身影。 阅读山水,就是阅读历史,攀名山,涉大川。登高望远,吊古伤今。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曾演绎过多少故事。我们仿佛看到燃起的狼烟,和那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殊死搏杀;仿佛看到生灵涂炭,饿殍遍野,人们的血泪斑斑,仿佛看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易水河畔荆轲远行。而 今一切都归于静谧,只有这浩荡的雄风,亘古的长天,肃立的群山,湍急的河流。他们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启迪着什么。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时光易逝,建功立业,让生命绚丽,让人生多彩。 阅读山水,就是放飞

    39、心情。让情感的到最好的宣泄,让心灵归于宁静。面对空旷的野外,面对莽莽群山,你的精神为之一振,心胸为之开阔。大自然的一切何曾向人类索取什么,天不语而变四时,地不语而载万物。贪婪的人们在何处,只有这苍天和大地。亘古永恒。这时,你会为功名利禄的追索而惭愧,你会为蝇头小利而汗颜,你会为朋友间的那点小事而自责。比起这一切 ,哪又算得了什么。其实人生仿佛是从造物主那里借来的一段光阴,一切终有归还的时刻,还是让我们手手相牵,心心相连。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大地有无限的风景,我又不老的心情。我奉献的唯有匆匆的脚步,仆仆的身影。 试题分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扣住 “阅读 ”选材,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首先是把视觉材料变成声音,后达到对视觉材料的理解。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 ,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 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根据阅读的定义,我们阅读的对象很广泛。以 “阅读山水 ”为例:把对山水的感悟写出来即可。语言优美,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合理使用。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注意事项

    本文(2015届江苏扬州邗江美琪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