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3 T 324.4-2005 浙江蜜蜂 第4部分 蜂王浆生产与质量.pdf

    • 资源ID:279338       资源大小:170.8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3 T 324.4-2005 浙江蜜蜂 第4部分 蜂王浆生产与质量.pdf

    1、 ICS65.140 B47 备案号: 17352-2005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T 324.42005浙江蜜蜂 第 4 部分:蜂王浆生产与质量 Zhejiang bees Part 4 :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the royal jelly 2005-08-09 发布 2005-09-01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代替 DB33/T 324.42001DB33/T 324.42005 前 言 DB33/ 324-2005浙江蜜蜂分为五个部分: 第 1 部分:蜂种; 第 2 部分:饲养管理; 第 3 部分:疾病防治; 第 4 部分:蜂王浆生产与质

    2、量; 第 5 部分:优质蜜生产与质量。 本部分为DB33/ 324- 2005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DB33/T 324.4 2001浙江蜜蜂 第4部分:蜂王浆生产与质量。 本部分与DB33/T 324.4200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蜂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18932.32002; 增加了理化指标中链霉素的限量指标; 增加了理化指标检验链霉素的检验方法。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山市蜂业管理站、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江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汪礼国、胡群英、丁向英、柳刚。 DB33/T 324.4200

    3、5 1 浙江蜜蜂 第 4 部分:蜂王浆生产与质量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蜂王浆采收的术语和定义、蜂王浆生产、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等。 本部分适用于浙江蜜蜂蜂王浆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GB/T 5009.9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

    5、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无机汞的测定方法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9697 蜂王浆 GBT 18932.3 蜂蜜中链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SN 0205 四环素族抗生素的测定方法 SN/T 0854 出口蜂王浆及冻干粉中10-羟基-2-癸烯酸的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蜂王浆 是工蜂咽下腺(王浆腺、营养腺)和上鄂腺分泌的乳状物质。又名蜂皇浆、王浆、蜂乳、王乳。 4 蜂王浆生产 DB33/T 324.42005 2 4.1 基本条件 4.1.1 蜂群 蜂

    6、群应健康无病,群势达7框蜂以上,各龄子脾齐全,蜜粉饲料充足。 4.1.2 气温 外界气温应在15以上。 4.1.3 工具和设备 4.1.3.1 采浆框 采用巢框式采浆框,长448mm,高232mm,上梁长480mm,上梁、边条的宽度各为13mm,厚10mm,台基板条宽13mm,厚度约7mm8mm,一般每框安装4条5条台基条,蜂群强壮时也可双层安装5条8条台基条,可根据需要增减。 4.1.3.2 台基 使用无污染全塑台基条,每条有30、32、33个台基不等,台基高约12mm,内径为9mm12mm不等,可视蜂群状况及蜜源情况灵活选用。 4.1.3.3 移虫针 采用牛角舌片制成的弹簧移虫针。 4.1

    7、.3.4 取浆器 一般用竹片等无污染的器具,有条件的蜂场可用0.5马力1马力的小型真空泵吸浆器。 4.1.3.5 浆框盛放箱 可用木板或三合板自制,用于运送浆框。 4.1.3.6 巢脾承托盘 可用木板或金属板自制,尺寸略大于巢脾,用于移虫时承托巢脾。 4.1.3.7 其它用具及设备 镊子、刀片、盛浆瓶、清台铁片、冰箱或冰柜、纱布、毛巾、消毒酒精等。 4.2 蜂群的组织 4.2.1 组织时间 蜂群群势在7框以上,外界有蜜粉源,移虫前1d2d组织好蜂群,准备生产蜂王浆。 4.2.2 组织方法 用隔王板将蜂群隔成繁殖区和生产区,生产区内放1张2张蜜粉脾,1张2张幼虫脾,其余为新封盖子脾,采浆框插在幼

    8、虫脾与蜜粉脾或大幼虫脾之间,繁殖区放卵虫脾、空脾、即将或开始出房的蛹脾、蜜粉脾,使生产群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 4.3 蜂群的管理 4.3.1 春末夏初 刚开始生产蜂王浆,蜂群群势较弱,要让蜂群密集,蜂略多于脾,使用王浆台基数量适当减少,并集中安装在王浆框中心部位。 4.3.2 炎热季节 注意给蜂群遮阴或将蜂群放在树阴下,扩大巢门,保证空气流通。高温干旱时,要在每天上午11h和下午2h,用打湿的覆布或毛巾盖在铁纱副盖上,或在巢内加饲喂器喂水,以使蜜蜂吸水降温和保持巢内湿度。 4.3.3 检查调整群势 在以繁殖为主的时期,每隔5d7d检查调整一次蜂群,其他时间7d10d调整一次。检查调整时,将繁

    9、殖区的新封盖子脾和1张2张幼虫脾调到生产区, 将生产区内的正在出房子脾调到繁殖区。 检查时,及时清除自然王台,防止影响浆台接受率及发生自然分蜂。同时,要及时给生产区调入花粉脾。 4.4 生产工序 4.4.1 安装台基 DB33/T 324.42005 3 将无污染全塑台基条用细铁丝捆绑或粘到采浆框的台基条上。 4.4.2 清扫台基 开始生产蜂王浆时,将新组装好的采浆框插入生产群内,让工蜂清扫24h以上。 4.4.3 移虫 用承托盘承托幼虫脾,用移虫针把12h24h的幼虫从巢房中移出,放在台基底部的中央,每个台基放一只幼虫。 4.4.4 插框 移好虫的采浆框暂放在浆框盛放箱中,用洁净湿毛巾或纱布

    10、覆盖,移好1箱后,及时插入生产群内。 4.4.5 补虫 待采浆框插入蜂群后,过3h5h提出来检查,对于丢失幼虫的台基,应补移一次虫龄与原来相近或稍大些的幼虫。 4.4.6 提框 移虫后68h72h,将采浆框从蜂群中提出,将框上蜜蜂抖净后取浆。 4.4.7 割台 用割蜜刀将台基加高的部分平整地割去。不要将幼虫割破。 4.4.8 捡虫 用镊子将幼虫一个不漏地捡出来,不能夹破幼虫。不慎割破或夹破的幼虫,要把台基的王浆挖掉另作保存,不要与优质浆存放一起。 4.4.9 取浆 用刮浆片挖取,或用吸浆器吸取。王台内的王浆尽可能取净,取出的王浆暂存于盛浆瓶中。 4.4.10 清台 已接受的台基可继续移虫,未被

    11、接受的塑料台基要清除蜡瘤后再移虫。 4.4.11 装瓶 王浆采收装瓶后立即密封,然后贴上标签,注明皮重、毛重、生产日期、产地、浆种,并尽快将其放到冰箱或冰柜中冷冻保存,或及早送到收购单位销售。 4.5 提高蜂王浆产量和质量的技术措施 4.5.1 选用优质高产蜂种 引进优质王浆高产蜂种,杂交王只使用一代。 4.5.2 用健康蜂群生产 生产蜂王浆的蜂群必须健康无病。对蜂病要预防为主,在生产期决不能使用抗菌素、双甲脒等禁用药物。 4.5.3 强群生产 生产蜂王浆的蜂群一定要强壮,群内有一定数量的6日龄15日龄哺育蜂。 4.5.4 利用大流蜜期生产 在主要蜜源流蜜期,蜂群泌浆积极性高,蜂王浆质量好,要

    12、不失时机地生产蜂王浆。 4.5.5 保持饲料充足 外界粉源不足时,要及时补喂新鲜优质的消毒蜂花粉或花粉代用品。外界缺蜜时,在取浆的前1d和当天晚上,用含糖量30%40%的稀糖浆或蜂蜜水饲喂蜂群,每次每群300ml500ml。 4.5.6 量蜂定台 蜜源条件良好,有蜂8框11框时用150个300个王台; 12框14框时用300个450个王台;15框以上时用300个600个王台。 4.5.7 严格掌握移虫虫龄 间隔68h72h取浆,所移幼虫虫龄应在12h24h范围内,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蜂王浆产量和质量。 4.5.8 讲究卫生 DB33/T 324.42005 4 蜂王浆采收人员要健康无病,穿工作服

    13、,戴工作帽,保证手和工作服清洁,一切接触蜂王浆的用具,取浆前要用75%的酒精消毒。取浆房间要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 5 质量要求 5.1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优 等 品 合 格 品 状 态 粘稠浆状物质 粘稠浆状物质 颜 色 乳白色,有光泽 乳白色、乳黄色至黄红色,有光泽 气 味 具有蜂王浆特有的气味,气味纯正 具有蜂王浆特有的气味,气味纯正 滋 味 口尝有明显的酸、 涩带辛辣味, 回味略甜,不得有发酵、发臭等异味 口尝有酸、涩带辛辣味,回味略甜,不得有发酵、发臭等异味 杂 质 无幼虫、蜡屑等杂质,无气泡 无幼虫、蜡屑等杂质,无气泡 5.2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14、2的规定。 表2 鲜王浆理化指标 指 标 项 目 优 等 品 合 格 品 水分,% 62.567.5 蛋白质,% 11.0 酸度(1mo1/L NaOH),ml/100g 3053 灰分,% 1.5 总糖(以葡萄糖计),% 15.0 淀粉 不得检出 砷,mg/kg 0.3 铅,mg/kg 0.5 汞,mg/kg 0.3 链霉素,mg/kg 0.02 四环素族抗生素,mg/kg 0.05 10-羟基-2-癸烯酸,% 1.8 1.5 5.3 王浆冻干粉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王浆冻干粉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分,% 5.0 粗蛋白,% 30 酸度(1mo1/L NaOH),ml/1

    15、00g 95145 灰分,% 4.5 淀粉 不得检出 10-羟基-2-癸烯酸,% 4.2 链霉素,mg/kg 0.02 四环素族抗生素,mg/kg 0.05 DB33/T 324.42005 5 5.4 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微生物指标 项 目 指 标 菌落总数,cfu/g 300 大肠菌群,MPN/100g 30 酵母菌,cfu/g 25 霉菌,cfu/g 100 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 不得检出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检验 采用眼看、口尝、鼻闻的方法进行 6.2 理化指标检验 6.2.1 水分 : 按 GB/T 5009.3 规定执行。 6.2.2 蛋白质:

    16、按 GB/T 5009.5 规定执行。 6.2.3 酸度:按 GB 9697 规定执行。 6.2.4 灰分:按 GB/T 5009.4 规定执行。 6.2.5 淀粉:按 GB/T 5009.9 规定执行。 6.2.6 10-羟基-2-癸烯酸:按 SN/T 0854 规定执行。 6.2.7 砷:按 GB/T 5009.11 规定执行。 6.2.8 铅:按 GB/T 5009.12 规定执行。 6.2.9 汞:按 GB/T 5009.17 规定执行。 6.2.10 总糖:按 GB 9697 规定执行。 6.2.11 四环素:按 SN 02051996 规定执行。 6.2.12 链霉素:按 GB/T

    17、 18932.32002 规定执行。 6.2.13 粗蛋白:按 GB 9697 规定执行。 6.3 微生物指标检验 6.3.1 菌落总数:按 GB/T 4789.2 规定执行。 6.3.2 大肠菌群:按 GB/T 4789.3 规定执行。 6.3.3 霉菌和酵母:按 GB/T 4789.15 规定执行。 6.3.4 致病菌:按 GB/T 4789.4、GB/T 4789.5、GB /T 4789.10、GB /T 4789.11 规定执行。 7 标签、标志、包装、贮存、运输 7.1 标签、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注明下述内容:产品名称,花种、产地、净含量、生产日期、收购日期、检验人等,其他按GB 7718、GB/T 191有关规定执行。 7.2 包装 包装应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带盖塑料瓶或 桶。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75%的食用酒精消毒,晾干后再用。 7.3 贮存 蜂王浆采收后,应及时冷冻贮存。产品应按生产日期、花种、产地分别存放。产品不得与有异味、有毒、有腐蚀性和可能产生污染的物品同库存放。 7.4 运输 DB33/T 324.42005 6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净,产品应低温运输,不得与有异味、有毒、有腐蚀性和可能发生污染的物品同车混运。发运前应对包装箱进行检查,转运过程中要避免高温、日晒、雨淋。


    注意事项

    本文(DB33 T 324.4-2005 浙江蜜蜂 第4部分 蜂王浆生产与质量.pdf)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