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HB 7262.3-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线束和电缆的制作.pdf

    • 资源ID:271147       资源大小:123.4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HB 7262.3-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线束和电缆的制作.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工业标准HB 7262. 3-95 产品电艺线束和电缆的制作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航空产品中线束和电缆制作的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航空产品中线束和电缆的制作。2 引用标准HB 6438 90 飞机线束加工通用要求HB 7262.1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件的安装HB 7262.2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电子元器件的焊接3工具和设备a.电缆绑扎枪,b.热枪(带反射器); c打号机;d.万向虎钳,通用导通性能检查仪;f. 500V兆欧表pg. ,!明放大镜;h剪切工具。4 技术要求4. 1 一般要求4. 1. 1 线束和电缆制作的环境条件应符合HB7262.1中4.1.14. 1

    2、. 4条的要求回4.1.2 线束或电缆制作所用的材料、元器件、零件应符合HB6438的规定。4. 2 详细要求4. 2. 1 用于线柬或电缆装配的绝缘导线,其两端应作识别标记囚4. 2. 2 线束内导线应清洁、平直,各单根导线与线束的袖线应平行,不允许交叉。交流电源线应绞合,可扎在线束内。4.2.3 线束内导线每端应留13次重焊备用长度。屏蔽套不应松散,在1m长度内,只允许有一处断丝,且不超过二根。4.2.4 线束应按最短路线敷设.屏蔽线放在线束下面,线束分支一般应从侧下方分出,打结处配置在下方,以保持线柬上部平整。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5-12-13发布1996-01-01实施97 HB

    3、7262. 3-95 4.2.5 电缆插头中的备份导线应王军上热缩套管,用热枪加热,使套管端头粘合,然后绑扎到线束中间。4. 2. 6 线束的弯曲半径要比线束直径大2倍以上。4.3 线束制作方法4. 3. 1 样板布线法样板布线法是将线束图按1, 1的比例制作样板,并在样板k布线,见图1, 木板图1样板布线4. 3. 2 按图续绑法按工艺文件规定的扎线方向和续线、甩线顺序,按图样扎线的方法,见图2,一l 图2按图续绑98 HB 7262. 395 a.编制续线表,标注主干(或分支)甩线和续线的导线号:b.按导线号的顺序和续线前留出的导线长度进行屏蔽处理和绑扎。4. 3. 3 机上绑线法直接在电

    4、子设备上绑扎导线束的方法,即先将导线按工艺要求连接到线路或接线端子上,然后把相邻的导线绑扎成线束。4.4绑扎4. 4. , 用线、绳绑扎4.4. 绑扎结扣要求a.结扣应配置在导线束下方,结扣应拉紧,但不得勒伤导线的外绝缘层sb.始端和终端结扣应涂胶;c.绑扎间距一般为2030mm或按工艺文件规定sd.紧挨线束分叉处两侧均应扎结扣,见图3,图3线束分叉处的绑扎4.4.2 绑扎结扣的方法绑扎结扣的方法按HB6438中4.4. 5条要求。4.4.3检查a.检查始、终端结扣是否符合要求:b.检查分叉处的绑扎是否符合要求gc.检查绑扎间距是杏均匀;d.检查绑扎处线束有无损伤。4. 4. 2 用塑料绑扎带

    5、绑扎4.4.2. 绑扎要求a.两个塑料绑扎带之间距离不大于10mm;b.根据塑料绑扎带的型号,调节电缆绑扎枪的张力,箍紧塑料箍。99 4. 4. 2. 2检查a.检查塑料箍是否箍紧pb.检查线束和塑料箍是杏受损伤gc检查塑料箍间距是否均匀。4.5 线束或电缆与电连接器的暴配4. 5. 1 装热缩套管HB 7262. 3-95 a.平放线束,在线束每个分叉上套入符合长度的热缩套管。考虑到套管的纵向收缩,切套管时要加长10%左右sb.使用热怆加热,加热应从套管中间部位开始,朝线端方向移动,一直加热到导线接点末端,在线端应留一段不套住,以便与电连接器连接pc.将模塑套管套入己套有热缩套管的线束,一直

    6、移到导线束交叉连接处,如果交叉连接处不只一个,那就要把外套管放到恰当位置后,才能加热;d.不用反射器只用热枪加热外套管,要确保内外套管重迭一部分。4.5.2 导线端头处理a.普通导线端头处理应按HB7262.2中的5.1. 2. 1条规定进行Pb.屏蔽导线的屏蔽层非接地端处理应按HB7262.2中的5.). 2. 2条规定进行Fc.屏蔽导线的屏蔽层接地端的处理应按HBM38中的4.7. 3条要求进行。4.5.3 线束或电缆与电连接器端接线束或电缆与电连接器端接应符合HB6438中的4.5条要求。4. 5. 4 装热装套管4.5.4.1 装配步骤sa.把电连接器固定到夹具上;b.依次将热装套管、

    7、后罩或套管保护罩装到线束上,注意零件装入方向zc.束缚导线,将其插入后罩或套管保护罩,并端接到电连接器上Ed.将后罩或保护罩拧到电连接器上ge.将热装套管套在后罩或保护罩上;f用热枪加热,必须从热装套管靠后罩或保护罩的一侧开始进行加热收缩,在热装套管的大端完全覆盖住后罩或保护罩后,再将热枪移向热装套管的小端,直到热装套管包住线束为止。4. 5. 4. 2 检查热装套管是否套住后罩或保护罩p检查热装套管是否套住线束,检查热装套管是否变色;检查线束或电缆的绝缘层是否熔化。4. 5. 5 标记4.5.5.1 电连接器打标记a.将电连接器的项目代号打在标记箍上;b.靠近电连接器装上标记箍,安装位置按工

    8、艺文件的规定:c.将拉窄端穿过位于标记面自由端的孔,箍紧标记,见图40100 HB 7262. 3-95 标记箍E 自由端图4标记箍4. 5. 5. 2 电缆打标记a在电缆中间或工艺文件规定的部位安装标记牌;b.电缆标记内容如下:电缆名称、电缆项目代号:C.用两个塑料箍将标记牌固定在电缆上,见图50塑抖箍标记牌图5电缆打标记4. 5. 4. 3 细电缆打标记a打字或用标记笔或类似形式的笔,在热缩套管上作标记pb.电缆标记内容如下电缆名称、电缆项目代号gC.将标记套管套在电缆中间或工艺文件规定处,d.用热枪加热热缩标记套管g拉窄端e.再在标记套管主套上透明热缩套管,其两端均应超出标记套管边缘5m

    9、m以上,见图6;f.加热使其收缩。套管尺寸按工艺文件规定。101 HB 7262. 3-95 电缆黄色透明图6细电缆打标记5 质量控制除非另有规定,线束和电缆应作如下检测。5. 1 导线下料前检查导线应具有合格证,使用期限符合有关规定。外绝缘层光滑、平直、无气泡、凸瘤、凹陷、伤痕和老化现象,线芯光亮、无氧化痕迹。5. 2 线束或电缆检查线束或电缆的形状、尺寸和绑扎质量应符合设计、工艺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5. 3 导通检验a使用通用导通性能测试仪,根据接线表检查电缆中的导线的导通性能,b.使用通用导通性能测试仪,检查电缆中每根屏蔽线的屏蔽网都与地线相通。5.4 绝缘性能检验a.用500V兆殴表检查线柬或电缆中导线间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详细规范要求。b.用500V兆欧检查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与芯线、芯线与芯线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符合产品详细规范要求。102


    注意事项

    本文(HB 7262.3-1995 航空产品电装工艺.线束和电缆的制作.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