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ICS 13.310 A 91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1212-2014 安防人脸识别应用防假体攻击测试方法Face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in security systems Testing methodologies for anti-spoofing 2014-12-22发布2015-01-01实施r吨帧闵窍,、!.飞即舍.”帽”句m挖喝.1)0向民,雪需U:J二,1.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GA/T 1212-2014 前一日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
2、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00c 2)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像素数据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公安部安全防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中科奥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李子青、雷震、易东、谢剑斌、姚若光、刘琳、戎玲、刘君平、苏光大、王睿、杨春宇。I GA/T 1212-2014 1 范圄安防人脸识别应用防假体攻击测
3、试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安防人脸识别应用中防假体攻击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安防人脸识别系统防人脸照片、人脸视频和仿真人脸面具攻击的测试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AIT 893 安防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术语3 术语和定义3.1 3.2 GA/T 89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假体人脸fake face 冒充真人身份的人脸仿冒品。注s仿冒品如人脸照片、人脸视频和仿真人脸面具。活体人脸live face 有生命的真实人脸4 测试方法4.1 概述本
4、标准针对人脸照片、人脸视频和仿真人脸面具三种假体人脸攻击,制定人脸识别系统防假体攻击性能的测试方法。4.2 环境条件在测试和视频制作过程中,采用050光源,环境光照不低于300Ix,不高于3ooo Ix. 4.3 假体人脸测试样本用于测试的假体人脸样本按下述方法制作za) 人脸照片采用25.4cm 30.48 cm胶版纸全幅打印的彩色照片,打印分辨率为300dpi.照片无边框,人脸图像应清晰,光照均匀且无阴影。数字相片尺寸规格按图1,图1中l3和h尺寸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优先保证归不小于1656像素。1 GA/T 1212-2014 2 l1 l2 3 000 3 600 说明El3 828土
5、56町、z. 眼睛所在位置距相片下边沿距离Fls 一头顶发迹距相片上边沿距离。图1人脸数字相片尺寸规格b) 人脸视频z. 注1656 1) 视频制作环境和测试环境一致,视频背景与测试场景一致32) 视频制作过程中,摄像机参数固定不变p3) 视频录制帧率不低于25fps,每段视频时长不少于10s; 单位为像素ls 56 168 的视频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分纵向和横向两种拍摄方式,纵向视频图像尺寸规格按图2,图2中la和L.尺寸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优先保证h不小于343像素,横向视频图像尺寸规格按图3,图3中L和人尺寸不能同时满足要求时,优先保证h不小于335像素z说明El1 720 lz
6、 1 280 l,一眼睛所在位置距相片下边沿距离zh一一头顶发迹距相片上边沿距离Ii l3 166士11N z. 二343圄2纵向拍摄人脸视频图像尺寸规格单位为像索ls 注100、., 1 280 说明s国 l2 720 Ii 166士11坷 t, 二主335GA/T 1212-2014 单位为像素ls 注30l, 一眼睛所在位置距相片下边沿距离;ls 一头顶发迹距相片上边沿距离。圄3横向拍摄入脸视顿圄像尺寸规格5) 视频中的人脸图像应清晰g的视频中的人脸图像应为中性表情,不应戴墨镜或口罩,戴幅者帽沿或发喜不应遮挡眉毛及前额部分,人脸无遮挡;7) 视频中人脸按照“正面脸左侧脸正面脸右侧脸正面脸
7、”顺序转动,包含水平转动角从一90到90。或从90。到一90)连续变化的人脸图像序列,示例见图4,人脸水平转动时,人脸转动轴距摄像机距离固定不变,从一90。到90转动一次耗时2s左右z的视频中人脸图像俯仰角不超过土30,倾斜角不超过士200 -90 。90 部圄4水平转动角90i!J90变化示意图c) 仿真人脸面具采用树脂等材料制作的可穿戴仿真人脸三维面具,面具尺寸与活体人脸一致。4.4 测试样本选取测试样本中男女比例1: 1,年龄在1660岁占80%,小于16岁占10%,大于60岁占10%0活体人脸测试对象不少于50人。针对不同假体人脸攻击类型,假体人脸测试样本选取按表1.假体人脸身份信息无
8、需与活体人脸一一对应。3 GA/T 1212-2014 表1假体人脸测试样本选取假体人脸攻击类型说明人脸照片取自200个不同对象的人脸照片200张,每人1张人脸视频取自50个不同对象的人脸视频500段,每人在两种拍摄方式下各5段仿真人脸面具取自50个不同对象的仿真人脸面具50个,每人1个4.5 活体人脸检测测试测试对象面对摄像机,摄像机采集得到的正面人脸图像两眼中心距离不小于60像素。人脸水平转动士90。,转动过程中俯仰角不大于士30,倾斜角不大于士20。,人脸从90。到90转动一次耗时2s左右。重复“正面脸左侧脸正面脸右侧脸正面脸”动作3次,记为一次测试过程。若一次测试过程中系统输出至少一次
9、活体信号,则判定系统正确检测出活体每个测试对象进行10次以上测试。4.6 人脸防假体攻击测试4.6.1 人脸照片将人脸照片依次正面展示在摄像机前,摄像机采集得到的正面人脸图像两眼中心距离不大于60像素。依次将照片沿其竖直轴左右转动,转动幅度不大于士30,沿其水平轴上下转动,转动幅度不大于士20,重复上述动作3次,记为一次测试过程。若一次测试过程中系统至少输出一次活体信号,则判定系统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4.6.2 人脸视频将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像素的显示设备正面展示在摄像机前,依次播放全部人脸视频,摄像机采集得到的正面人脸图像两眼中心距离不大于60像素。视频内容从开始到结束记为一次测试过程
10、。若测试过程中系统至少输出一次活体信号,则判定系统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4.6.3 仿真人脸面具测试人员依次戴上测试用仿真人脸面具,面对摄像机,摄像机采集得到的正面人脸图像两眼中心距离不大于60像素。人脸水平转动士90,转动过程中俯仰角不超过土30,倾斜角不超过士20。,人脸从一90。到90。转动一次耗时2s左右。重复“正面脸左侧脸正面脸右侧脸正面脸”动作3次,记为一次测试过程。若一次测试过程中系统至少输出一次活体信号,则判定系统防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每个仿真面具进行10次以上的测试。4.7 测试结果统计4.7.1 活体人脸检测率按式(1)计算活体人脸检测率。L号m. ( 1 ) 式中zL一一
11、一活体人脸检测率sG1一一活体人脸正确检测次数s4 G一一活体人脸测试次数。4.7.2 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率按式(2)计算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率。式中zF1一一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率zP1一一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次数sP一一防人脸照片攻击测试次数。4.7.3 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率按式(3)计算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率。式中zF2一一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率;Y1一一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次数FV一一防人脸视频攻击测试次数。4.7.4 肪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率F1号mF2号m按式(4)计算防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率。F3号m式中zF3 防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率;M1 防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次数zM 防仿真人脸面具攻
12、击测试次数。4.7.5 测试结果说明GA/T 1212-2014 ( 2 ) ( 3 ) ( 4 ) 活体人脸检测率越高,表明系统正确检测活体人脸的能力越强。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率、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率、防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率越低,表明系统相应的抵御人脸照片、人脸视频、仿真人脸面具攻击的能力越强。5 立ONlNFNFH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防人脸识到应用肪假体攻击副试方法GA/T 1212-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墨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日网址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读者服务部1(010)68523946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0.75字数13千字2015年3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12301/16 2015年3月第一版* 书号:155066 2-28481 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定价GAIT 1212-2014 打印日期:2015年4月16日F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