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9.1一-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at飞vorkplacesPm吃1:Occupational exposuTC to ndustrial dust 2010-03斗。发布2010咀夺-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GBZ!丁229.J-2 010 fjlJ 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GBZ厅2295m且长度与直径比3:1的纤维。4 分级4. 1 分级原则与基本要求4. 1. 1 分级基础
2、分级应在综合评估生产性粉尘的健康危害、劳动者接触程度等的基础上进行。劳动者接触粉尘的程度应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劳动者接触粉尘的作业时间和劳动者的劳动强度综合判定。生产工艺及原料无改变,连续3次监测(每次间隔l个月以上),测定粉尘浓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且无尘肺病人报告的作业可以直接确定为相对无害作业。4. 1. 2 分级前的准备应确定作业是否需要进行分级。可根据现场巡杏,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的性质和产生过程、分布范围辨识,以及采取的控制和防护措施,结合对既往尘肺发病和事故资料的分析后确定。作业分级应与日常监测相结合。4. 1.3 分级结果和效果评估应定期对作业分级结果和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
3、进行评估,连续三次定期监测发现劳动者接触浓度有变化,提示可能与原分级结果不一致的,或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分级,并提出新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4.1.4 分级资料管理4. 1. 4. 1 分级完成后应编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应包括分级依据、方法、结果以及分级管理建议和应告知的对象。4.1 . 4. 2 分级结果应告知用人单位负责人、管理者和相关劳动者。4.1 . 4.3 分级过程的全部资料应归档保存。4. 2 分级依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等要素的权重数。4.
4、2. 1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M)的分级和权重数(WM)取值列于表10表1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分级和取值游离Si02含量(M), % 权重数(WM)M80 6 4. 2. 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8)分级和权重数(WB)取值列于表2。2 表2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分级和取值接触比值(B)权重数(WB)B2 B 4. 2.3 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和权重数(WL)取值列于表30表3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和取值体力劳动强度级别权重数(WL)1 (轻)1.0 II (中)1.5 III(重)2.0 IV(极重)2.5 4. 3 分级级别生产性粉尘作业按危害梧度分为四级:相对无害
5、作业(0级)、轻度危害作业(1级、中度危害作业(II级和高度危害作业(III级)。4.4 分级方法和计算4.4.1 分级指数G按式(1 )计算:O=WMxWBxWL ( 1 ) 式(1 )中:G一一分级指数;WM一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权重数:WB一一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职业接触比值的权重数:WL一一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权重数。4. 4. 2 根据分级指数0,将生产性粉尘作业分为如下四级,见表40表4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分级指数(0)作业级别。级(相对无害作业)016 III级(高度危害作业)4. 4. 3 汩IJ得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丁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和体力劳动强度分
6、级后,也可直接查阅表5进行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J 游离Si02含量(M)表5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表粉尘的职业接触比值权重数(WS)体力劳动强度M80 I-H-m-w 80%一类。A. 7 接触比值B按式(2)计算:B= 式(2)中:CTWA PC-TWA B一一生产性粉尘的接触比值;X 100% (2) CTWA一一工作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实测值,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Cmg/m3);多次检测得到的CTWA不一致时,以最大值计算接触比值;PC-TWA一工作场所空气中该种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Cmgim3)。A. 8 工作场所存在两种以上粉尘时,参照OBZ2.1标准中附录A.12进行粉尘浓度计算,游离二氧化硅权重数取各种粉尘中最大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