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8364-2003 热双金属比弯曲试验方法.pdf

    • 资源ID:258964       资源大小:153.3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8364-2003 热双金属比弯曲试验方法.pdf

    1、GB/T 8364-2003 前言本标准代替GB/T8364-1987(热双金属比弯曲试验方法儿本标准与GB/T8364-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适用范围调整为O.6 mml. 25 mm(l987版第一悬置段;本版第一章);增加测量基准点(M,)的计算公式(本版6目2.1、6.2.2条k增加试样的夹持力的要求(本版6.3条);增加附录A热双金属热处理制度。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陕西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钢铁研究所、佛山精密电工合金有限公司、承德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

    2、梳、朗云芝、张忠民、霍志文、赵凌云、严德福。本标准1987年12月首次发布。GB/T 8364-2003 热双金属比弯曲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量热双金属比弯曲的基本原理、测量装置、试样的制备与要求、试验程序和结果计算、试验报告和精度与误差。本标准采用悬臂梁法,适用于厚度。.6 mml. 25 mm、温度20C130C范围内热双金属带材的比弯曲性能的测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e凡是不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900.4 电工术语电工合金GB/T 4461 热双金属带材3 基本原理3.1 曲率(R-)厚度为a,长度为L的狭长条形热双金属片在某一温度T,时,为平直状态,自由端中心线位置在M,。当温度为T,和T2时则产生弯曲,曲率半径为Rl和儿,其自由端中心线的位置分别在M1和M自由端的位移挠度)分别为J,和元,如图1所示。曲率按照公式(1)计算。R, 5 2 图1热双金属弯曲示意图式中:R-1 =一_y_一一L十尸+JR-一一曲率,单位为每毫米(mm-I);f一一挠度,单位为毫米(mm);L一试样长度,单位为毫米(mm);s一一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

    4、)。.( 1) GB/T 8364-2003 3.2 比弯曲(K)比弯曲(K)是单位厚度的热双金属在每变化单位温度时,纵向中心线的曲率变化的二分之一。按照公式(2)计算:几-U一一-LT R一 82 K .( 2 ) 将公式。)代入公式(2)得2K=一(., 1:. j+j, j 1 c c ,1町(.1) T2-T,飞L十(l:.j+f,)2+(l:.j十五)X I + j ,2 + f x I 式中zK一一比弯曲,单位为每摄氏度(C), s一一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j,一一温度为T,时的挠度,单位为毫米(mm),L一一试样测量长度,单位为毫米(mm),T, 测量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

    5、度(C),T2一一测量终了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t:.f-一一测量温度为T,和毛时试样的挠度差,单位为毫米(mm)。3.3 测量原理由试祥、试样夹持器、位移测量杆和电子接触指示器组成个闭合回路。测量装置示意图见图2,热双金属的曲率随温度变化的基本特性,将试样与位移测量杆作为闭合电路的开关来测量试样自由端的位移-挠度变化。4 测量装置测量装置由测烧仪、恒温治槽和高灵敏电子接触指示器所组成,如图2所示。副微头串槽试样图2装置示意图4.1 高灵敏电子接触指示器用来判别测量杆的尖端与试样表面接触,测量杆与试样表面相接触时,能迅速准确的发出信号。4.2 测挠仪由4J36低膨胀合金制成的试佯夹持器、

    6、支架、测量杆及测微头和温度计构成。4.2.1 试样夹持器:将试样一端夹紧,另一端自由,呈水平状态。4.2.2 支架:用于支撑、固定试样夹持器和测量杆,以避免测量过程中测量杆中心与试样夹持器端面之间的测量长度(L)发生变化。4.2.3 测微头:用于测定试样自由端的位置,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001mm。4.2.4 温度计:用于测定浴槽的温度,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O.C。4.3 浴槽4.3.1 浴槽应可以调整和保持测量温度,并有加热和搅拌装置,必要时可增加冷却降温装置。GB/T 8364-2003 4.3.2 浴槽宜用甲基硅油作介质。4.3.3 试祥夹持器放置在浴槽内后,应保证试样浸人深度不小于80

    7、mm。4.3.4 在设定的温度下,沿整个试样长度上的温度差应不超过试验所设温度的0.5%。5 试样的制备与要求5.1 沿热双金属带材的轧制方向取样,使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晶粒延伸方向一致。5.2 试样采用直条彩,外形平直,元明显的原始的不规则弯曲。5.3 试样的厚度均匀一致,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差,不大于最小厚度的1%。5.4 试样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之差应不大于最小宽度的2%。5.5 试样的尺寸按表I规定。表1热双金属带材比弯曲试样尺寸试样厚度试样宽度测量长度占b L o. 6aO. 8 10 75 0.8三1.25 10 100 注也可按下列要求制样8;b/占20;80;Lj200;IL+30

    8、o单位为毫米试祥总长度l 105 130 5.6 试样经粗切或冲剪后,应通过机加工或挫加工对试样宽度进行修整,去除粗加工可能造成试样的损伤及毛刺。可在测量长度以外作明确、永久的标记,但不应对以后的试验结果产生影响。5.7 加工成彩的试样应进行稳定化热处理,热处理制度参见附录A.或由供需双方协商。5.8 不允许对经稳定化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任何外形校正。5.9 用最小分度值为0.001mm、测量端平面直径不大于6.5mm的千分尺或其他相同等级精度的方法测定试样厚度。每件试样至少在其宽度中轴方向上测量三点,取其平均值。6 试验程序6.1 试样经热处理后,若表面产生氧化或存在污物,应仔细清除,以提高电

    9、子接触指示器的灵敏度。6.2 用试样夹持器将平直的标准板(单金属材料制成)一端夹紧后,用千分尺测量夹持器侧面至测量杆中心的距离(L).该距离的测量精度为0.05mm;旋动泪j挠仪的测微头,测量基准点(Mo)位置。6.2.1 当试样夹持器是由下往上夹紧时,测微头读数(D)与基准点(Mo)的关系见公式(4)Mo D.( 4 ) 6.2.2 当试样夹持器是由上往下夹紧时,标准板厚度(H)、试样厚度份)、测微头读数(D)与基准点(Mo)的关系见公式(5)MO D十H-8(5 ) 6.3 试样低膨胀层向上,安放在试样夹持器中夹紧。在般情况下,试样厚度不大于1mm时夹紧力宜大于20始,试样厚度大于1mm时

    10、夹紧力宜大于35kg。6.4 将预j挠仪的试样部分放入温度为20.O-.oT的浴槽内.待温度稳定后旋动测微头,测定温度矶时试样自由端的挠度(f,).同时记录此刻试样的温度(T,)。当试样自由端位于水平位置以上时.!,为正值;当试样自由端位于水平位置以下时.!,为负值。6.5 测试温度T,和7飞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6 将测挠仪的试样部分放入温度为130.0C的浴槽内,按6.4条规定测定(!,)和(T,)。并计算出(I:;)。6.7 最后将试样冷却至T,或附近,按6.4的规定复核试样自由端的挠度,并按式(的或式(3)验算比弯曲,如果误差超过了。.5%.则按供需双方协商在下列条件中选项重做试

    11、验GB/T 8364-2003 在相同温度范围内试验同一试样;在不同温度范围内试验同一试样;一一在相同温度范围内试验另一试样g一在不同温度范围内试验另一试祥。7 结果计算7.1 比弯曲(K)按公式(6)计算2K=fx8 1 z L十4尸+6.jX8川T2-T,.( 6 ) 式中:K比弯曲,单位为每摄氏度CC-),/;j-测量温度为T,和T,时试样的挠度差(/,-j,),单位为毫米(mm),S 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mm),L 试样测量长度,单位为毫米(mm),z 测量初始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z 测量终了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7.2 按公式(6)计算出(K)值后,若j,/6.j的绝对值

    12、为纵坐标、K成为横坐标的点,位于分界曲线(图3、图4)的上方,则应按公式(3)重新计算(K)值。7.2.1 仲裁试验应按公式(3)计算(K)值。10 1 L=100 mm i 飞 飞卜-一30 L=15 mm |飞i 卜扣30 25 25 05 21 创O、主叫一05 21 。同司、可一10 o 5 10 15 20 25 30 35 K/(lo-6C.mm) o 7.5 15 22.5 30 37.5 45 52.5 K/8/(JQ-6-C .mm) 圈3分界曲线(L=lmm)图4分界曲线(L=75mm) 8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2a)热双金属的牌号和批号;b)制造者,c)热处理制

    13、度;d)试祥尺寸;e)试验温度范围$0比弯曲;GB/T 8364-2003 g)试验员gh)试验日期;i)试验报告编号。9 精度与误差本试验方法误差为1%。GB/T 8364-2003 附录A(资料性附录)热双金属推荐热处理制度A.l.l 各种牌号热双金属的稳定化热处理温度参照表A.l的规定。A. 1. 2 按表A.l的温度保温时间1h2 h,必要时可在保护气氛的炉内进行热处理。表A.1 热双金属的稳定化热处理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温度180200 250-270 260280 300320 380400 400-420 5J1413 51306A/B 514140 51017 5J1320A/B 510170 5J0756 51416 51309A/B 515120 51380 吕J1325A/B51075 热514I1A/B 5J20110 51480 5J1430A/B 双金51417A/B 5J1580 51 433A/B 属号牌51435A/B 5J1440A!B 5J1445A/B 注:本表数据选自GB/T4461-1992(热双金属带材附录A.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8364-2003 热双金属比弯曲试验方法.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