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913020K 32 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688-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 式温 度控制器Pressuretype temperature control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use2008-12-31发布 2009110 1实施丰瞀擞鬻黼警矬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促19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符号-4分类与命名5要求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图1图2图3图4图5表1表2表3表4表5表6表7表8表9风门最大开距温度控制器型号编制规则支架优选形式调节轴优选形式及尺寸温度控制器测试简图目
2、次制冷器用温度控制器调整点动作温度(风门开距)最大允许偏差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耐久次数端子轴向力 一耐久性试验的条件额定电流和对应的冲击电流-一检验项目一抽样方案检验和样本分组数GBT 22688-2008,040加M0i6如,00坨地n坫坫坫刖 蟊GBT 22688-2008本标准的安全要求按GB 145361 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和GB 1453610-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温度敏感控制器的特殊要求,性能要求根据国内厂家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并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C 8367 1997压力式温度控制器制定。本标准为家用和类似用途
3、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的安全和性能标准,是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生产厂家产品出厂时应满足的技术要求,是采购单位认定该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佛山通宝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浙江中雁温控器有限公司、常州西玛特电器有限公司、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鑫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佛山九龙机器(温控器)厂、江西浔阳电子仪器厂、广州金通仪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西比家电控制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卓云、黄开云、陈永龙、杜立、柯赐龙、朱洲阳、张继泽、黄洛兮、刘运强。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GBT 2
4、2688-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压力式温度控制器(简称温度控制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额定rgEi,N大于690 V、额定电流不大于63 A制冷器具和制热器具等温度控制及类似用途通常带毛细管的温度控制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l一2008,IsO
5、 780:1 997,MOD)GBT 762标准电流等级Tb;b)毛细管感温长度不小于150 men。513端子形式、尺寸端子形式、尺寸按照GB 14536i-2008中1024规定。514支架优选形式支架优选形式、安装尺寸参见图3。单位为毫米b)图3支架优选形式515调节轴优选形式、尺寸图4列出调节轴优选形式和典型尺寸、未注尺寸可根据需要确定。乒砂斛 邶单位为毫米b) c)图4调节轴优选形式及尺寸GBT 22688-2008单位为毫米些 Bd) e)用于Y系列图4(续)516毛细管长度其长度由制造厂与用户共同商定,其偏差不大于50 mm。52性能要求521外观要求5211温度控制器部件不应有
6、损于性能的破裂、损伤、变形、凹坑。调节轴和端子牢固不松动,毛细管无影响泄漏的损伤,粘结剂无流向其他部位,铭牌清晰。5212毛细管长度、方向;调节轴角度、尺寸;端子尺寸、安装支架尺寸等应符合图样要求。5213对黑色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不锈钢除外。防锈件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斑点、针孔和气泡。5214塑料件外露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应有气泡、裂纹、夹缝及明显夹色和缩孔等缺陷。522动作温度特性对制冷型温度控制器调整点动作温度或风门开距最大允许偏差不大于表1所列数值。调整点可指定为正常点、冷点或热点。其非调整点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不大于25 K。对制热型温度控制器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不大于表2
7、所列数值。523重复性温度控制器调整点动作温度连续测试后允许偏差:对制冷型温度控制器,应不大于1 K;对制热型温度控制器,应不大于表2所列调整点温度偏差的绝对值。表1 制冷器用温度控制器调整点动作温度(风门开距)最大允许偏差型 式最大允许偏差P、D、H、C S X K MON土15 土15 土15 土20 士25K0FF15 土15 15 土15KDIFF土15KDEF士25KSON士20KA山。士25mm7GBT 22688-2008表2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动作温度最大允许偏差温度范围E最大允许偏差55 75 ioo :150 120K 55 25075 100 i50 120 250调整点o
8、FF值 士4 土4 土5 土6 7 士8 9非调整点OFF值 土6 土7 土8 土9 士10 土11 士12DIFF 29 29 210 215 220 225 230524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50 Mn。525电气强度试验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试验结果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5251对I类温度控制器额定电压250 V及以下、36 V以上的产品,在端子与支架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1 500 V历时1 min,在对判断不生疑的情况下,用l 800 V历时1 s代替。在同极开路端子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600 V历时1 rain,或750 V历时1
9、s代替。5252对I类温度控制器额定电压690 V及以下、250 V以上产品,在端子与支架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2 000 V历时1 min在对判断不生疑的情况下,用2 400 V历时i s代替。在同极开路端子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交流电压900 V历时1 rain,或1 080 V历时1 s代替。5253对类温度控制器,额定电压690 V及以下、130 V以上产品,在端子与调节轴柄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3 800 V历时1 rain,在对判断不生疑的情况下,用4 600 V历时1 s代替。开路端子之间试验电压同5251和52
10、52。5254对类温度控制器AC 36 V及以下、DC 40 V及以下产品,在端子与支架之间和同极开路端子之间应能承受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500 V历时1 rain,在对判断不生疑的情况下,用700 V历时1 s代替。526泄漏电流此条仅适用于制热器的温度控制器,对用于制冷器的温度控制器和类温度控制器不提出此项要求。在主体部最大允许工作温度条件下,端子与支架之间施以额定电压的106倍,其泄漏电流应不大于025 mA。527耐湿热试验后,开路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 MQ。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应符合525要求,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风门型温度控制器无此项要求
11、。风门型温度控制器进行湿热试验,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应不大于15 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其他各型式不作动作温度变化测试前后的比较。528耐低温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大于15 K;高温型和体胀型应不大于5 K;其余各型应不大于3 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529耐高温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大于15 K;高温型和最高动作温度T不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 K,最高动作温度T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T;其余各型应不大于3 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8GBT 22688-20085210耐冲击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
12、大于15 K;高温型和最高动作温度T不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 K,最高动作温度T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T;其余各型应不大于3 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5211耐振动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大于15 K;高温型和最高动作温度T不超过i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 K,最高动作温度丁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T;其余各型应不大于3 K。且不产生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5212接线端子强度试验后,接线端子应无损坏及影响使用的弯曲,且不得松动,绝缘物不得破坏。5213调节轴终端强度调节轴终端位置应能承受1 Nnl力矩,历时5 S的扭矩强度应无损伤。5214调节轴操作力矩操
13、作力矩应不大于055 N-m。5215除霜轴强度除霜轴轴向应能承受98 N的力,历时5 S而无明显影响使用的变形或弯曲。5216除霜轴系统耐久性能经3 000次试验后,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应不大于3 K,且不产生机械和电气故障。5217耐久性按温度控制器的使用要求,对温度控制器调整点主触头进行阻性电流或冲击电流(或堵转电流)和额定负载电流(或满负载电流)的耐久性试验,其电气和机械寿命次数应不小于宣称的要求或表3所列数值,比较试验前后调整点动作温度变化:风门型应不大于15 K;高温型和最高动作温度T不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 K,最高动作温度T超过100的体胀型应不大于5T;其余
14、型应不大于3 K,且不产生机械和电气故障。表3耐久次数级别标记 A B C D E F开闭次数 5lo toxlO 4 20104 30】o 40104 501045218温升触头温升值应不超出下列数值:a)银及其合金材料:65 K;b)其他材料:40 K。开关绝缘体最大温升不应超过20 K,否则5221a)的耐热试验温度应是在7k条件下所测得的最高温度再加上20 K。5219标志耐磨性对铭牌进行耐磨性试验后,其表面应无明显字迹脱落,标志应保持清晰可见,但轻微脱色可忽略不计。用刻、铸、钢印等办法制成标志,可不做此项试验。5220耐腐蚀性对防锈零部件进行耐腐蚀试验,其表面应无生锈的痕迹,但在锐边
15、上的锈迹和任何能够擦掉的淡黄色膜,可以忽略不计。不锈钢和铜、银合金零件不进行此项试验。5221耐热、耐燃、耐漏电起痕性能开关绝缘体(陶瓷绝缘体除外)应能经受:a) 耐热:125(高温型和体胀型应取图样或说明书规定主体部许用温度T二。;+40);或在7、眦;条件下所测得的最高温度再加上20 K(见5218);取二者中较高者。b)耐燃:FV一0级;0GBT 22688-2008c) 耐漏电起痕:175 V、250 V、400 V、600 V四挡(根据图样或说明书确定)试验结果无击穿和燃烧。6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611环境条件6111环境温度:一般:2510特殊:C充人、L充人动作温度环境温度测试条
16、件为:25-4-5G充人、L-G充入动作温度测试条件为:T,一Tb5。6112相对湿度:4585。6113标准试验大气压:10132 kPa。612主要测量仪器和设备要求6121电工仪表精度:型式试验应不低于05级,出厂试验应不低于10级。6122测温计分辨度:型式试验应不大于01,出厂试验应不大于02。6123 温度试验槽:温度分布均匀,其偏差小于0z。其变化速率:对于G充人为不大于1 Krain;对c充人、L-G充入、L充人为不大于05 Krain。62试验方法621外观检查6211以目视观察。6212以通用或专用量具测量。622动作温度特性测试6221 在611环境条件下,把温度控制器感
17、温管(包括感温筒全部)浸入612要求的温度试验槽中150 mm深度以上,对卜G充人式,感温筒需水平放人槽中,浸入时间不少于30 s(见图5)。5101一感温介质;2测温计;3一搅拌器;4感温包;5温度控制器主体部。图5温度控制器测试简图接点输出到涮试台GBT 22688-20086222检查调整点温度特性:温度由达到触头断开或风门全闭时的低温开始上升(对高温型和体胀型为达到触头断开时的高温开始下降),按温度从低到高上升(或从高到低下降)到触头接通或风门全开,此后温度下降(或温度上升)到触头断开或风门全闭作为一次,记录各次开点和停点温度,连续测三次,取后两次算术平均值。风门型温度控制器温度特性测
18、试时,令调节轴成水平,风门盖板成垂直向上状(或按制造商说明书或图样规定的状态)。允许风门盖板全闭时有不大于15 mm不平度。当大气压偏离标准值时,应按制造商的说明书或安装接线图提供数据进行补偿。当环境温度偏离标准值时,对C充人式和L充人式产品应按说明书或图样提供数据进行补偿。6223检查非调整点温度特性,同法做三次取后两次算术平均值。6224对化霜复合型温度控制器,应测定除霜温度。每次测定开点和停点温度之后进行。温度由低温开始上升,当接近和低于摄氏零度时,立即按下除霜按钮,继续升温即可测得相应点的除霜温度。6225对信号复合型温度控制器,测定信号接通温度,应在测定主触头开点温度之后进行。622
19、6对和动型和差动型,置两个感温包于两个不同温度试验槽中,在试验条件下按622方法,或按其说明书和图样要求进行测试。623重复性试验在622动作温度特性测试后进行。置温度控制器于调整点位置,按622方法连续测试10次,舍去第一次值,比较动作温度前后最大变化值。624绝缘电阻测试按GB 145361 2008中131绝缘电阻测试方法,对温度控制器开路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用DC 500 V兆欧表进行测量。625电气强度试验按GB 145361 2008中132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对温度控制器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同极开路端子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626泄漏电流试验按GB 1453612008中1
20、33泄漏电流试验方法,在主体部最大允许工作温度条件下,对温度控制器接线端子与支架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627湿热试验按GBT 24233规定程序,置温度控制器于恒温恒湿箱中,预热4 h后,将温度调到402,相对湿度到9096,经过48 h试验后(此过程不允许温度控制器出现凝露),按624和625方法在箱内进行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测试。对于风门型温度控制器,试验后置其于试验环境条件中,放置不少于60 rain,再进行动作温度测试,求取试验前后变化。628低温试验按GBT 24231规定程序,置温度控制器于一303,持续16 h,然后在试验环境条件中放置不少于60 rain,再进行调整点动作温度测试,
21、求取试验前后变化。629高温试验按GBT 24232规定程序和产品图样要求,对用于制热器温度控制器,置温度控制器于主体最高允许温度2的恒温箱中,持续16 h,然后在试验环境条件中放置不少于60 rain,再进行调整点动作温度测试,求取试验前后变化。用于制冷器温度控制器,置温度控制器于60士2的恒温箱中,持续16 h,按上法进行测试比较。6210冲击试验按GBT 24235规定程序,对温度控制器施以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各一次500 ms2加速度冲击,再进行调整点动作温度测试,求取试验前后变化。】1GBT 22688-2008为避免感温管和气室部分共振,应对温度控制器主体和感温管、风门
22、等在适当位置加以固定。6211振动试验按GBT 242310规定程序,对温度控制器施以可变频率为10 Hz55 Hz,振幅为l mm,往复时间为5 rain,作上下、左右和前后三个方向,历时各1 h的振动,再进行调整点动作温度测试,求取试验前后变化。同样,须对温度控制器各部分加以适当固定以防共振。6212接线端子强度试验把主体固定,分别施加于接线端子4个方向与端子垂直的力lo N,5 s。沿接线端子轴向施以表4所列轴向力,5 s检查端子有否松动,绝缘物有否破坏。表4端子轴向力接线端子尺寸mm 48o5 48o8 6308轴向推力N 60 60 80轴向拉力N 50 50 706213调节轴终端
23、强度试验把温度控制器主体固定,将调节轴朝规定方向旋转到终端位置,对调节轴施以规定值的扭矩一次。6214调节轴操作力矩试验在611条件下,使调节轴左右回转,在调节范围内取3至5点,通过转矩计测定其转矩,最大不得超过规定值。6215除霜轴强度试验沿除霜轴轴向施加一次规定的力,在规定时间内除霜轴应不产生机械故障。6216除霜系统耐久试验将温度控制器调到调整点,不带负荷,以周期性气压改变法强制触头通断,当每次触头断开时,立即按下除霜轴,气压回升到触头接通为一次,此后气压下降进行第二次循环。操作频率应不大于20次min,试验次数为规定次数,比较试验前后动作压力特性的变化值,再加以动作温度换算求取试验前后
24、动作温度变化值。6217耐久性试验在试验条件下,将温度控制器置于调整点,按各类温度控制器的要求,施以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额定电压值和施以电感性负载电流(制冷器用,包括热泵)或电阻性负载电流(制热器用)作冲击电流(或堵转电流)和或额定电流(或满负载电流)的开闭试验,并且可以用周期性气压交变法强制触头通断。其功率因数大小、开闭次数、开闭速率见表5,冲击电流大小见表6,求出试验前后变化值。或参照GB 145361 2008中第17章进行试验。表5耐久性试验的条件开闭速率s 动作时间6分 类 动作电流 负载功率因数cos 开闭次数 次rainoN 冲击电流4 045士o05 表3次数 l制
25、冷器用 60FF 额定电流 o75005 或按宣称值 9ON 表3次数 1制热器用 额定电流 095土005 6OFF 或按宣称值 9直流用 oN 表3次数 1额定电流 6(阻性负载)OFF 或按宣称值 9表5(续)GBT 22688-2008开闭速率6 动作时间5分 类 动作电流 负载功率因数cos, 开闭次数 次rainON 冲击电流 1直流用 表3次数额定电流 6(电感性负载)oFF 或按宣称值 9(或按规定)8冲击电流在ON动作后01 so3 s内切换到额定电流。b速率和动作时间是采用周期性气压交变法的值;采用加热和冷却感温包法时,速率和动作时间不得快于表中值。表6 额定电流和对应的冲
26、击电流 单位为安培额定电流冲击电流耄霉 制冷器用直流电路J喾 251,、ioi。(或按规定)注I:I、非电机电感性负载额定电流;注2:I。电动机负载额定电流;注3:更大的额定电流和对应冲击电流由供需双方商定使用直流电压的温度控制器,则施以额定电压值和表6所列冲击电流和额定电流作开闭试验,其开闭次数、开闭速率见表5。周期性气压交变法,是把温度控制器感温管末端切开,放掉感温工质,充以变化的压缩空气压力,以模拟温度的变化,而达到推动开关通断的目的。触头接通所需的压缩空气压力,可按式(I)计算:P。一P。+005 -(1)式中:P。感温工质在调整点触头接通时饱和蒸汽相对压力计算值,由供方提供所用工质,
27、从制冷手册查出,单位为兆帕(MPa)。触头断开所需的压缩空气压力:可按式(2)计算:P。“一P。ff。一004 -(2)式中:P。ffc感温工质在调整点触头断开时饱和蒸汽相对压力计算值,单位为兆帕(MPa)。在试验过程中,允许触头有多次轻粘接,但不允许有一次重粘接。所谓轻粘接,就是通过切断电源开关可恢复触头的分断的粘接。重粘接就是通过切断电源开关不能恢复的分断的粘接,应检查波纹管或膜盒,不允许因疲劳破坏而造成泄漏。对风门型温度控制器,同样在试验环境条件下,把感温筒切除,将温度控制器置于调整点,用周期性气压交换法进行试验,使温度控制器风门从全闭和打开到最大开距A一的往复动作。动作速率不大于20次
28、rain,动作次数为图样规定值。加压范围:全闭工作压力应取小于或等于调整点全闭动作温度所对应的动作压力减去002 MPa;全开工作压力应取大于或等于调整点全开动作温度所对应的动作压力加上002 MPa。1 3GBT 22688-2008制热器用温度控制器,可用加热和冷却感温包办法,使温度控制器触头分断和接通,其试验方法同前且符合表5和表6。在试验开始时,1万次、5万次、10万次各取数点,测量温度控制器调整点触头接通(或风门全开)和触头断开(或风门全闭)的动作压力,每点测量三次,求出各次平均值。求取动作压力时,应调整充气和排气空气压力的速率应小于001 MPamin。求取试验前后动作压力的变化值
29、,再换算成动作温度变化值。6218温升试验在6217耐久性试验之后进行。按GB 145361 2008第14章温升试验方法,在试验环境条件下,令感温部处于OFF温度相差5土1的温度下(或对应的压力条件下)而触头仍处于闭合位置,给主触头接线端子之间通以说明书或图样规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持续通电,待各部分温度大致稳定时,用热电偶法测定触头温升。若直接测量触头温升有困难,可以测量端子温升代替,测量点在端子上尽量靠近触头位置,端子温升不应超过55 K。其他有可能过热的部件和表面温度的测量,参照GB 145361 2008第14章进行。6219标志耐磨性试验按GB 145361 2008中741的标
30、志的耐磨性试验、附录A1和A2进行试验检查。6220耐腐蚀性试验按GBT 242317规定程序进行,对防锈处理件连续雾化16 h,然后在纯水中漂洗,在常温下放置1 h,再按5220条判定。6221耐热、耐燃、耐漏电起痕试验按GB 145361 2008要求应对温度控制器微动开关绝缘体进行耐热、耐燃、耐漏电起痕的试验,陶瓷材料的开关绝缘体不必做该试验。a)耐热试验按GB 1453612008中2125和2126所述球压试验方法进行试验。b)耐燃试验取被试温度控制器开关盒试样,按GBT 2408进行垂直燃烧试验或按GB 145361 2008中2123 D类进行灼热丝试验。c)耐漏电起痕试验取被试
31、温度控制器开关盒,按GBT 4207 2003进行试验。试验溶液采用溶液A,将两电极置于开关盒表面相距40 mm01 mm,电极压力10 N士005 N,电极两端接50 Hz或60 Hz正弦波交流电压,从零开始施加氯化铵水溶液从表面上空30 mm40 mm高处从两电极中间滴落,水滴容量203 mm3,两滴间隔30 s5 S。调整回路电流为10 A士o1 A,cos为09-1,电路中应放置释放时间至少为05 S过流继电器。边滴边检查绝缘件表面,直到滴完50滴,应无击穿和燃烧产生。7检验规则温度控制器按本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温度控制器经设计和工艺评审、样机和小批试制鉴定合格后,才
32、能批量投产。温度控制器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附有质量合格证。71 出厂检验711 温度控制器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按GBT 282812003一般检验水平,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执行。712温度控制器出厂检验是在生产车间提交的经测试合格的产品中任意抽取样本数,检验项Et按表7展开。】4表7检验项目GBT 22688-2008项 目 检验内容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AQL 不合格类别 备 注外观 5 211 6211 25 C安装尺寸 5212 6Z1,2 2S C 符舍图样结 构金属件 5213 621i 25 C塑料件 5214 6211 25 C动作温度 5 22 622 15 B 符合图样
33、性 能 绝缘电阻 524 624 0010 A 常态电气强度 525 625 O0】0 A 常态713需方按出厂检验验收,若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需方可向供方在出厂检验项目中提出重点和重复检验项目,可按GBT 28281中有关规定抽样检验。检验批的批量和抽样方案,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72型式检验721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a) 作为新产品投产前;b)连续生产产品,每年不少于一次;c) 间隔一年以上再生产时;d)在设计、结构、工艺、材料有重大改变时;e) 型式试验主检标准更新换版且内容有重大变化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722抽样方式采用GBT Z829-2002规定:判别水平:
34、I;不合格质量水平:RQL-50采用二次抽样方案(见表8)。表8抽样方案抽样数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Re一次抽样25只 0 z二次抽样25只 1 z723检验项目、顺序和样本分组数按表9逐项分类分组进行,并按产品的品种不同,有所区别。风门型wM,序号4、5、6、15、16、18、2l、22、23不进行试验;制冷型序号6不进行试验,序号15、1 6只限于化霜复合型WS进行试验;制热型序号15、16不进行试验。根据供需双方议定可增减检验项目。表9检验和样本分组数样本分组符号 检验项目 样本数 I5 610 11i5 1620 2125 要求 试验方法分组检验顺序l 外观 25 1 l 1
35、1 1 521 62 12 动作温度 25 2 2 2 2 2 522 62 23 重复性 25 3 3 3 3 3 523 62 35GBT 22688-2008表9(续)样本分组符号 检验项目 样本数 15 610 1115 1620 2125 要求 试验方法分组检验顺序4 绝缘电阻 25 4 4 4 4 4 5 2 4 6245 电气强度 25 5 5 5 5 5 525 6256 泄漏电流 25 6 6 6 6 6 526 6267 湿热试验 5 7 527 6278 低温试验 5 7 52 8 6289 高温试验 5 8 529 6Z910 冲击试验 5 7 52 10 6210ll
36、 振动试验 5 8 52 11 621112 端子强度 5 7 52 12 621213 调节轴终端强度 5 8 52 13 62 1314 调节轴转矩 5 9 52 14 621415 除霜轴强度 5 10 521S 6Z151 6 除霜系统耐久试验 5 1l 5216 6 21617 耐久试验 5 7 52 17 621718 温升试验 5 8 5218 621819 耐磨性试验 5 9 5219 621920 耐腐蚀性试验 防锈件各5件 52 20 6Z2021 耐热试验 取开关盒或试样5件 5 221a) 6ZZIa)22 耐燃试验 取开关盒或试样5件 52 21b) 6221b)23
37、 耐漏电起痕试验 取开关盒或试样5件 5 2 21c) 6221c)72,4判别方式表9第4、5、6、21、22、23项为致命缺陷,需全部通过;第1、2、3、71 9项样品数之和25只,为考核样品数,按表8判别;第2023项各防锈件不合格判别的Ac,Re值均为o,1。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每只温度控制器在适当位置上固定铭牌,铭牌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厂商名称或注册商标;b)产品名称或型号;c)安全认证标志;d)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工作频率;e)产品批号或出厂Et期。82包装821 温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按GBT 22685家用和类似用途控制器的包装和标志的规定。】6G
38、BT 22688-2008822温度控制器连同检验合格证一齐装入内有纸板分隔的塑料薄膜袋中,再装入大包装箱内,或采用其他合适的包装方式,合格证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厂名称或注册商标;b)产品名称或型号;c)检验员代号;d)出厂日期。823温度控制器包装应符合下列要求。8231包装箱应有防潮防雨措施。8232箱外表面应有下列标志:a)制造厂名、厂址;收货单位、地址;b)产品名称、型号;c)认证标志;d)产品出厂批号;e)净重、毛重、数量;f)体积(长X宽高);g) 出厂日期;h)有“易碎物品”、“怕雨”、“怕晒”、“向上”等标记,并符合GBT 191有关规定。8233温度控制器应辩有使用说明书或使用安装(接线)图,它们应包括下列内容:a)制造厂名、厂址;b)产品名称和型号;c)动作温度特性;d)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开关形式;e)使用温度条件、主体部和感温部最大允许工作温度;f) 冷点、正常点、热点等标志位置和调节位置;g)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h)安装使用方式;i)耐久次数(机械和电气寿命次数);j)防触电保护类别,没有特别说明即是I类温控器;k)外形和安装尺寸;1)使用、维修和保管常识或附加说明及气压修正曲线。83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重压、受潮、受热、曝晒、雨雪淋袭。84贮存包装后温度控制器应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无腐蚀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