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865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pdf

    • 资源ID:256254       资源大小:169.6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865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pdf

    1、ICS 6714010X 55 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8650-2008代替GB 18650-2002地理标 志产品,I:、J 日口 龙井茶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Longjing tea200807-15发布 200810-01实施宰瞀粥鬻瓣警麟瞥霎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刖 置GBT 1 8650-2008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2005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T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代替GB 18650-2002原产地域产品龙井茶。本标准与GB 18650 200

    2、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属性由强制性国家标准改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将标准名称改为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质量安全指标采用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相关规定;加工技术中增加“机械加工应符合龙井茶加工工艺要求”;删除了“注:碎末茶为推荐指标”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省供销合作总社、浙江大学、杭州西湖龙井茶商会、新昌县名茶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祖法、陆德彪、刘新、王金

    3、贤、龚淑英、戚国伟、赵玉汀、王春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8650 2002。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GBT 18650-2008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龙井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和生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龙井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It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4、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 2008,ISO 780:1997,MOD)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茶取样GBT 8304茶水分测定(GBT 8304 2002,eqv ISO 1573:1980)GBT 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5-2002,eqv ISO 9768:1994)GBT 8306茶总灰分测定(GBT 8306 2002,eqv ISO 1575:1987)GBT 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

    5、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787茶叶感官评审通用方法SBT 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第15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龙井茶Longjing tea在本标准第4章范围内采摘的符合521茶树品种要求的茶树鲜叶,按照传统工艺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加工而成,具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扁形绿茶。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6、规定批准的范围,即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现辖行政区域为西湖产区;杭州市萧山、滨江、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为钱塘产区;绍兴市绍兴、越城、新昌、嵊州、诸暨等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以及上虞、磐安、东阳、天台等县(市)现辖部分乡镇区域为越州产区。1GBT 18650-2008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附录A。5自然环境与生产51自然环境511龙井茶产区地处钱塘江、曹娥江流域的山地、丘陵间。温暖多雨,空气湿润。512茶园土壤多为红黄壤及其变种,pH4365。513茶园环境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52栽培技术521茶树品种应选用龙井群体、龙井43、龙井

    7、长叶、迎霜、鸠坑种等经审(认)定的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良种。522茶园耕作5221浅耕:在茶树生长季节进行,深度10 cm15 cm。5222深耕:在秋季茶园停止采摘后进行,深度20 cm30 cm。523茶园施肥5231施肥时期:春茶前施催芽肥,一般在2月中下旬进行;夏茶前追肥,一般在春茶结束后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秋茶前追肥,一般在6月下旬至9月中旬分期进行;秋冬季施基肥,一般在10月至11月上旬结合深耕进行。5232肥料种类:基肥以有机肥与磷、钾肥为主,追肥以无机氮肥为主。5233施肥配比:一般按氮:磷:钾为3:1:1比例配施。524农药的使用使用农药应严格遵循GB 4285、GBT

    8、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53鲜叶531鲜叶采摘5311开采要求:当茶树蓬面每平方米有10个15个茶芽符合鲜叶质量要求时即可开采。5312间隔时间:春茶每日或隔日采,夏茶和秋茶间隔期可适当延长。5313采摘方法:分批分次,提手采摘,不得掐采、捋采、抓采和带老叶杂物采摘。532鲜叶质量芽叶完整,色泽鲜绿,匀净。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鲜叶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应符合表1的要求。低于四级的以及劣变鲜叶不得用于加工龙井茶。表1茶鲜叶质量分级要求等级 要 求特级 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夹角度小,芽长于叶,芽叶匀齐肥壮,芽叶长度不超过25 cm一芽一叶

    9、至一芽二叶初展,以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二叶初展在10以下,芽稍长于叶,芽叶完级整、匀净,芽叶长度不超过3 cm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一芽二叶在30以下,芽与叶长度基本相等,芽叶完整,芽叶长度不超二级过35 C1T,_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芽三叶不超过30,叶长于芽,芽叶完整,芽叶三级长度不超过4 cm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一芽三叶不超过50,叶长于芽,有部分嫩的对夹叶,长度不超过四级45 cm533鲜叶运输、贮存5331应使用透气良好的篮篓盛装鲜叶,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时不得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2GBT 18650-2008昧、有毒物品混运。5332鲜叶采摘后应及时运到加工场

    10、所。5333盛装、运输、贮存鲜叶,应轻放、轻翻,不得加压。54加工541加工器具:可选用传统炒茶灶、电热炒茶锅和其他加工机械。542加工工艺:鲜叶摊放、青锅、摊凉回潮、辉锅。543加工技术:手工加工采用“抓、抖、搭、榻、捺、推、扣、甩、磨、压”等传统手法,机械加工应符合龙井茶加工工艺要求。6要求61分级按感官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62感官品质各级龙井茶感官品质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各级龙井茶的感官品质要求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扁平光润、挺直尖扁平光滑尚扁平挺直,尚扁平、尚光 扁平,稍有宽外形 削;嫩绿鲜润;匀润、挺直;嫩 滑,尚挺直; 扁条;绿稍 尚扁

    11、平,有宽扁绿尚鲜润;匀光滑;绿润;尚绿润;尚匀 深;尚匀;稍条;深绿较暗;尚整重实;匀净 匀整;尚洁净 整;有青壳碎片整有锋;洁净 整;尚洁净 有青黄片香气 清香持久 清香尚持久 清香 尚清香 纯正 平和滋味 鲜醇甘爽 鲜醇爽口 尚鲜 尚醇 尚醇 尚纯正汤色 嫩绿明亮、清澈 嫩绿明亮 绿明亮 尚绿明亮 黄绿明亮 黄绿芽叶细嫩成朵,匀 细嫩成朵,嫩 尚细嫩成朵, 尚成朵,有嫩 尚嫩匀稍有 尚嫩欠匀,稍有青叶底 单片,浅绿尚齐,嫩绿明亮 绿明亮 绿明亮 青张,尚绿明 张,绿稍深明亮无霉变,无劣变,无污染,无异味其他要求产品洁净,不得着色,不得夹杂非茶类物质,不含任何添加剂63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

    12、表3的规定。表3理化指标项目 特级、一级、二级 三级、四级、五级水分 65 7o总灰分 65 7o水浸出物 36o粉末和碎荼 1o64质量安全指标641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642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65净含量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3GBT 18650-2008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3第75号)的规定。7试验方法71感官品质按NYT 787的规定执行。72理化指标721水分按GBT 8304的规定执行。722粉末和碎茶按GBT 8311的规定执行。723总灰分按GBT 8306的规定执行。

    13、724水浸出物按GBT 8305的规定执行。73质量安全指标按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执行。74净含量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的规定执行。8检验规则81组批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批(唛),同批(唛)产品的品质规格和包装应一致。82抽样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83交收(出厂)检验831 每批产品交收(出厂)前,生产单位应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的产品方可交收(出厂)。832交收(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品质、水分、净含量、粉末和碎茶及包装标签。84型式检验841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正常生

    14、产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b)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原材料或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c)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842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6章规定的全部项目。85判定规则851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技术要求的产品,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852凡劣变、有污染、霉变、有添加剂或质量安全指标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853感官指标其他项目、理化指标和净含量任一项目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用留存样对不符合的项目进行复检。若留存样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留存样检验结果有任何一个项目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49标志、标签、包装、运输

    15、、贮存GBT 1 8650-200891标志911获得批准的企业,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标示龙井茶产区名称。标志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151号的要求。912产品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92标签龙井茶销售的包装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93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SBT 10035的规定。94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曝晒;装卸时应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95贮存成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阴凉、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内(用生石灰收灰或冷藏),库房温度以5左右为宜,避免阳光直射与高温潮湿存放。GBT 18650-2008附录A(规范性附录)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6图A1 龙井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865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pdf)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