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8318.5-2009 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 纯弯曲法.pdf

    • 资源ID:255939       资源大小:86.4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8318.5-2009 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 纯弯曲法.pdf

    1、ICS 5908030W 04 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1852009纺织品2009-09-30发布弯曲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纯弯曲法Textiles-Determination of bending behaviour-Part 5:Pure bending method2010-03-01实施宰瞀徽紫瓣訾糌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113刖 吾GBT 1831852009GBT 18318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包括以下部分:第1部分:斜面法;第2部分:心形法;第3部分:格莱法;第4部分:悬臂法;第5部分:纯弯曲法;第6部分:马鞍法。本部分为GBT 18318的第5部分。

    2、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SACTC 209SC 1)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纺标(北京)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晓雯、王宝军。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纯弯曲法GBT 18318520091范围GBT 18318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纯弯曲法测定织物弯曲性能的方法。通过试样的单位宽度弯距和曲率关系曲线图,计算抗弯刚度和弯曲滞后距来反映其弯曲性能。本部分适用于各类织物,尤其适用于薄型织物。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831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韵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6529纺织品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6529 2008,ISO 139:2005,MOD)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8318的本部分。31抗弯刚度flexural rigidity单位宽度材料的微小弯矩变化与其相应曲率变化之比。32弯曲滞后距bending hysteresis试样在受力弯曲和回复过程中,弯曲至规定曲率时的单位宽度弯矩与回复至该曲率时的单位宽度弯矩之差。4原理试

    4、样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由移动夹头夹持并在一定的角度中沿着固定的轨道以恒定转速转动,得到试样的单位宽度弯矩和睦率的关系曲线图,由此计算试样的抗弯刚度和弯曲滞后距。5仪器及用具51仪器511纯弯曲法试验仪,示意图如图1,需满足以下条件:使试样在一定的曲率弧形中作准确的弯曲,且曲率能以速率05 cm-1s连续变化;能测定出试样微小弯矩;能记录试样的单位宽度弯矩和曲率的关系曲线。GBT 1831852009移动夹头一。 汐?, l。龄f 黼Jf固定夹头 二I B A+1试样;2卷绕装置;3移动夹头;4固定夹头;5曲率指示盘。图1纯弯曲法测试仪示意图512具有固定夹持器和移动夹持器,两夹持器问夹持距离1

    5、0 rnm,移动夹持器可沿固定轨道绕固定夹持器左右旋转各不小于135。;夹持试样的宽度不小于200 mm;单位宽度弯矩测量精度为满刻度的02。513能达到相同效果的仪器均可使用。52用具剪刀、尺子。6取样按产品标准的规定或有关协议取样。7试样的准备和调湿71 在样品上避开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和褶皱,裁取宽200 mlTl、长200 mm的试样,经、纬(纵、横)向各3块,试样应距布边至少150 mm均匀分布在样品上,保证每块试样不在相同的纵向和横向位置上。72在GBT 6529规定的大气中调湿和试验。8试验步骤81选择与试样厚度相应的夹片间距,将试样如图1所示安装在固定夹头与移动夹头上,保证测试方

    6、向与夹持口垂直,且两夹头之间的夹距为10 mm。将剩余长度的试样卷绕在夹持器外侧的卷绕装置(见图1)。82调节仪器和记录仪指示到零位。开启开关,移动夹头带动试样一端在一定的角度中沿着固定的轨道朝上极限曲率+K。移动,当它达到+K。后返回,并通过零点朝下极限曲率K。移动,最后再回到零位,关闭开关,整个循环结束,得到试样单位宽度弯矩和曲率关系曲线图(见图2)。2GBT 1831852009单位宽度弯距(cNcmcm)。-2-1y 1 2曲率叫Bf试样由零点朝上极限曲率+K。转动过程中,单位宽度弯矩和曲率关系曲线上近似直线部分的斜率,单位为厘牛平方厘米每厘米(cNcm2era);B-试样由零点朝下极

    7、限曲率一K。转动过程中,单位宽度弯矩和曲率关系曲线上近似直线部分的斜率,单位为厘牛平方厘米每厘米(cNcm2cm);Hf在曲率为+1时弯曲滞后距,单位为厘牛厘米每厘米(cNcmcm);风在曲率为一1时弯曲滞后距,单位为厘牛厘米每厘米(cNcmcm)。图2单位宽度弯矩和曲率关系曲线示意图83重复8182,直至测完所有6块试样,得到各试样的单位宽度弯矩和曲率关系曲线。9结果和计算91通过单位宽度弯矩和曲率关系曲线,计算每块试样两面的抗弯刚度B,、Bs和弯曲滞后距Hr、Hs。92按式(1)计算每块试样的抗弯刚度:BI(Bf+Bb) (1)式中:B试样抗弯刚度,单位为厘牛平方厘米每厘米(cNcm2cm)。93按式(2)计算每块试样的弯曲滞后距:H一言(Hf+Hb)式中:H试样弯曲滞后距,单位为厘牛厘米每厘米(cNcmcm)。94分别计算试样各个方向抗弯刚度和弯曲滞后距的平均值,修约至0000 1。10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试验是按GBT 18318的本部分进行的GBT 1831852009b)样品的描述;c)试验的试样数量;d)所使用的仪器型号;e)各方向抗弯刚度和弯曲滞后距平均值f)任何偏离本部分的细节;g)试验日期。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8318.5-2009 纺织品.弯曲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 纯弯曲法.pdf)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