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JB T 6277.2-1992 胶轮力车.技术条件.pdf

    • 资源ID:249877       资源大小:78.9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JB T 6277.2-1992 胶轮力车.技术条件.pdf

    1、 T 99JB/T 6277.21992胶轮力车 技术条件1992-06-10 发布1993-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发 布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胶轮力车整车和车轮、轮座部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本标准适用于整车额定负荷为110kN的胶轮力车,外径为80400mm的实心车轮和外径为365698mm的充气车轮及轮座部件。2 引用标准GB 1800 公差与配合 总论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3 技

    2、术要求3. 1 胶轮力车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3. 2 整车3. 2. 1 外观不得有伤痕、裂纹、变形、焊接或铆接不良及涂装不良等缺陷。3. 2. 2 连接处不得有超过图样规定的间隙、松动及其他缺陷。3. 2. 3 装配精度:具有三个车轮(不包括浮动轮)以上的胶轮力车装配精度,应在空载状态下,将其置于平面度不大于0.5mm的检验平台上测定,全部车轮与平台的间隙应不大于3mm。3. 2. 4 行走性能:在载货面上施加额定负荷,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前进、后退以及左右各转弯360,胶轮力车应行走平稳、运转灵活、无阻滞感。3. 2. 5 起动性能:在载货面上施加额定

    3、负荷,沿车轮前进方向使之起动,按起动阻力系数判定。当车轮用滚动轴承时,起动阻力系数应不大于0.035,用滑动轴承时应不大于0.06。对于装有逆止装置的胶轮力车,在逆止状态下施加2倍起动力时不转动。3. 2. 6 承载性能:在载货面上均匀施加1.5倍额定负荷保持10min卸载,卸载10min后检查各部位,不得有挠曲、变形及其他缺陷。3. 2. 7 手把强度:对于单帮和两帮型胶轮力车应测试手把强度,将车体固定,并在手把上施加水平拉力,卸载后检查各部位,不得有挠曲、变形及其他缺陷。3. 3 车轮3. 3. 1 外观不得有伤痕、铸造缺陷、焊接缺陷、涂装及装配不良等缺陷。3. 3. 2 车轮外缘的径向和

    4、轴向跳动量应不超过表1的规定。表 1mm车轮外径D 80100 125250 315400400500500600600700实心车轮1.5 2.0 3.0跳动量充气车轮4.0 4.5 5.0 6.0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2-06-10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胶轮力车 技术条件JB/T 6277.219921993-07-01 实施JB/T 6277.2199223. 3. 3 滚动性能对轮轴施加额定负荷测定车轮滚动阻力系数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 2车 轮滚 动 轴 承滑 动 轴 承实心车轮或充气车轮0.0330.0553. 3. 4 静载性能3. 3. 4. 1 实心车轮静载性能以轮轴

    5、为支点,沿径向加1.5倍额定负荷后保持10min卸载,卸载10min后测定轮胎外径的径向变形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 3mm车 轮 外 径80,100 125,160 200 250 315 400变 形 量11.52.02.53.04.03. 3. 4. 2 充气车轮轮体静载性能a以轮轴为支点,在轮体外径处径向加2倍额定负荷后保持5min卸载,卸载5min后测受力处的永久变形量不大于被测轮辋外径的1/1000。b固定轴承的轴向位置,在轮辋外径端面的垂直方向上加0.35倍额定负荷后保持5min卸载,卸载5min后测受力处的永久变形量不大于被测轮辋外径的1/1000。3. 3. 5 动载性能3.

    6、 3. 5. 1 实心车轮动载性能在轮轴上沿径向加额定负荷,并使车轮回转承受凸块冲击,试验后被测车轮应满足下列要求:a轮胎不得产生裂纹及剥离;b轴承应转动灵活、正常,不得产生异常杂音。3. 3. 5. 2 充气车轮动载性能以两个车轮为一组,沿径向加额定负荷,按3km/h的速度经过规定的冲击和倾斜扭转后,轮辋外径处径向永久变形量不应超过轮辋外径的1/300;轮辋端面永久变形量不应超过轮辋外径的1/200;轮轴弯曲或径向圆跳动变动量不应超过轴径的1/30。3. 3. 6 滚动轴承副疲劳寿命轴承副沿径向加额定负荷,在试验台上以130150r/min的速度运转,当轴承副零件疲劳剥损面积达到1.0mm2

    7、时,轴承副寿命应达到下列规定:a单轮额定负荷不大于3.25kN的轴承寿命应不少于300万转;b单轮额定负荷大于3.25kN的轴承寿命应不少于220万转。3. 3. 7 轴承内径尺寸偏差应符合GB 1800规定(见表4)。表 4轴 承 内 径 偏 差车 轴 直 径 偏 差(参考)力车专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力车专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H9 H11 m9、g10 d11JB/T 6277.2199233. 4 轮座3. 4. 1 外观按第3.3.1条规定。3. 4. 2 连接处按第3.2.2条规定。3. 4. 3 承载性能在轴孔处垂直施加3倍车轮额定负荷后保持3min,卸载后轮座不得产生回转不良(仅对回转

    8、轮座)及变形缺陷。3. 4. 4 回转性能把回转轮座固定在回转盘上,在车轮轴上沿垂地方向施加车轮额定负荷,测出回转盘的回转阻力,其回转阻力系数应不大于0.04。4 试验方法4. 1 整车起动性能试验测定2轮以上整车的起动性能在LXS1000型力车综合性能试验台(以下简称综合试验台)上进行,将整车置于综合试验台上,在载货面上施加额定负荷,沿车轮的行走方向在轮座安装部位附近的高处施加水平力使之起动。由式(1)求得起动阻力系数:1=211WWF+(1)式中:1起动阻力系数;F1起动力,kN;W1额定负荷,kN;W2整车自重,kN。4. 2 手把强度试验手把强度试验在综合试验台上进行。将车体固定,在手

    9、把上水平施加按式(2)求得的拉力负荷。F2= 61(W1+W2)(2)式中:F2拉力负荷,kN;1起动阻力系数(车轮采用滚动轴承时1为0.035,采用滑动轴承时1为0.006)。4. 3 车轮径向和轴向跳动量测定车轮在没有轴向窜动的情况下旋转一周,在轮胎外径附近花纹连续处进行径向测量,在轮胎断面宽度最大处附近花纹连续处进行轴向测量,取跳动量的最大值。4. 4 车轮滚动性能试验车轮滚动性能试验在综合试验台上进行。按图1所示,从被试车轮的轴心引出牵引绳,调整定滑轮的高低位置,使其与试验台面平行,在被试轮轴的吊具上施加额定负荷,在砝码盘里徐徐增加砝码,直到车轮滚动半周,此时砝码的重量即为测得的车轮滚

    10、动阻力。并按式(3)求得滚动阻力系数:2=433WWF+(3)式中:2滚动阻力系数;F3滚动阻力,kN;JB/T 6277.219924W3额定负荷,kN;W4车轮组自重,kN。图14. 5 实心车轮静载性能试验按图2加1.5倍的额定负荷后保持10min卸载,卸载10min后测定轮胎外径处的径向变形量。图24. 6 充气车轮轮体径向静载性能试验按图2先施加0.2kN初负荷,并将百分表调至“0”点,然后施加2倍的额定负荷后保持5min卸载,卸载5min后测定受力处的永久变形量。4. 7 充气车轮轮体轴向静载性能试验按图3先施加0.1kN初负荷,并将百分表调至“0”点,然后施加35%的额定负荷后保

    11、持5min卸载,卸载5min后测定受力处的永久变形量。JB/T 6277.219925图34. 8 实心车轮动载性能试验实心车轮动载性能试验,在综合试验台进行。按图4所示,在车轴上施加额定负荷,使车轮承压在装有凸块(凸块尺寸见表5规定)的工作轮上,以3km/h的圆周速度旋转,经冲击1万次后,对车轮进行检查。图4b凸块宽度;h凸块高度;r凸块半径;D被试车轮的外径表 5 m车 轮 外 径 D凸 块 宽 度 b凸 块 高 度 h80100 6 3125200 9 4.5250315 12 6400 15 7.54. 9 充气车轮动载性能试验4. 9. 1 倾斜扭转试验倾斜扭转试验,在综合试验台进行

    12、。先调整试验台两侧工作轮,使其外圆表面高度差符合表6的规定,对车轮组旋加额定负荷并将其承压在工作轮上,使车轮组以3km/h的圆周速度旋转,对2个车轮各倾斜扭转15次。JB/T 6277.219926表 6 m单 轮 车工作轮外圆表面高度差=0.15轮距双 轮 车工作轮外圆表面高度差=0.25轮距4. 9. 2 冲击试验冲击试验在综合试验台进行。先调整试验台两侧工作轮与驱动轴同心,工作轮上安装的冲击凸块高度按表7规定,对车轮组施加额定负荷并将其承压在工作轮上,两侧工作轮以3km/h的圆周速度同时旋转,对车轮组冲击30次。完成上述两种试验后测定轮辋、轮轴的永久变形。表 7 m单 轮 车冲击凸块高度

    13、=0.23车轮外径双 轮 车冲击凸块高度=0.14车轮外径4. 10 胶轮力车专用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试验在JS型快速疲劳寿命试验台上进行。如图5所示,将两套轴承装入滚轮两端轴承孔内,用双螺母锁住,施加强化载荷P(P1.85W),滚轮转速为1900r/min,试验中油温不得超过70。强化试验轴承疲劳寿命N按式(4)计算:N2=1.054N1PW33 (4)式中:N1第3.3.6条中规定的轴承副疲劳寿命,r;P试验用强化负荷,kN。图5JB/T 6277.2199274. 11 回转轮座回转性能试验试验在回转性能试验台上进行。如图6所示,试验前先调整回转轮座,使回转轴线与回转盘同轴,并将其固定在

    14、回转盘上,在吊具上加载,载荷按杠杆原理计算,通过牵引绳使回转盘回转,测得这时的最大回转阻力。回转阻力系数按式(5)计算:3=34WF(5)式中:3回转阻力系数;F4回转阻力,kN。图65 检验规则5. 1 胶轮力车整车、车轮、轮座必须经过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并签发合格证后,方能出厂。5. 2 产品出厂前必须逐个检验整车的外观、连接处和空载状态行走性能,车轮和轮座的外观,轮座的连接处,应分别符合本标准第3.2.1条、第3.2.2条、第3.2.4条和第3.3.1条的规定。5. 3 每半年从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2辆整车或2个部件,按本标准第3条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5. 4 订货单位有权按本标准的

    15、有关规定对产品的制造质量进行抽检,抽检方法、抽检数量、合格质量水平应按GB 2828或GB 2829由供需双方商定。5. 5 用户在遵守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使用保管规则条件下,从用户提货之日起6个月内,产品确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时,制造厂应负责包修、包换、包退(易损零件除外)。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6. 1 标志6. 1. 1 胶轮力车整车应在明显部位固定产品铭牌,内容如下:JB/T 6277.219928a产品名称和商标;b产品型号;c额定负荷;d出厂日期;e制造厂名称。6. 1. 2 车轮、轮座应有制造厂商标、产品标记。6. 1. 3 包装出厂时其包装物外露面上应有下

    16、列标志:a产品名称;b产品型号;c数量;d体积(长宽高);e毛重;f出厂日期;g制造厂名称。6. 2 车轮、轮座可组装出厂,应使用中性材料包装。包装应牢固可靠,必要时应有防震、防潮措施,保证产品完好无损。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6. 3 整车应随带下列技术文件:a产品使用说明书;b产品合格证。6. 4 运输要求按订货合同规定。6. 5 产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无有害气体的场所,并注意防潮、防蚀。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青岛车辆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宝生、谭志、宓弼群、石雅明、杨宝珍等。JB/T6277.2199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机 械 行 业 标 准胶轮力车 技术条件JB/T 6277.21992*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 邮编 100044)*开本8801230 1/16 印张3/4 字数16,0001993年3月第一版 1993年3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 定价 2.40元编号 0897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www.JB


    注意事项

    本文(JB T 6277.2-1992 胶轮力车.技术条件.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