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6587.4-1986 电子测量仪器 振动试验.pdf

    • 资源ID:246987       资源大小:108.9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6587.4-1986 电子测量仪器 振动试验.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Vibration tests for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UDC 621.317.7 : 620.1 GB 6587.4-86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测量仪器(以F简称仪器)在非包装状态下振动试验的要求及方法。确工E仪器的坚固耐久程度,通过试验来观察仪器构造能否经得起正常工作时的应力以及装卸、运输时的应力,并均产品设计提供共振、共振传递率等方面的数据。1 组别的划分仪器的振动试验分为三组,见下表。:忘三主I组E组皿组非_Llt状态工作状态频率循环范围5 - 33 - 5 Hz 5 - 55- 5 Hz 5 -

    2、55 - 5 Hz 共振搜索扫频速率小于旦:宇于1倍频程mln驱i;)振幅(峰i直)O.075mm O.075-0.19mm* O.19mm 1.59mm (5 IIz;jlOHz) 共振保跨驱功振幅峰自0.19mm 0.76mm (lOHz 、f飞25Hz)0.19mm (25Hz 气f飞55Hz)时间5 min 10min 20mi n 频率循环范围5 -33- ii Hz ; -55- ; Hz 5-55-5Hz 驱动振幅(峰鱼)。.075mm O.19mm 振动循环扫频速来小T或写f1 1厅频fEmin 次数1次2次3次顿2仨循环范围5 -33- 5 Hz 5-55-5Hz 5-55-

    3、5Hz 重复J飞振搜东扫频速率,J、或1d三1倍颇丰旦min | 驱动j振幅(峰11自)0.075 mm 0.075 - 0.19* mm O.19mm *根据仪器的啊!,rJ但度,可在O.075-0.19mm范罔内轩取值。国家标准局1986-07-23发布1987-07-01实施GB 6587.4-86 Z 试验要求受试仪器必须经受三个轴向上的振动试验,且图1。注g如果暂时受振动设备的限制,不能满足三个轴向的试验条件时,对允许改变仪器正常放置位置的仪器,可借助于改变位置的方法,实现三个轴向振动的试验。f Z轴激振方向/ / - X袖激振方向/ / 向刀振/激a/轴/FE 图13 试验方法3.

    4、1 固定受试仪器时,应模拟仪器iE常工作时的位置紧固在振动台上受试仪器的重心应位于振动台面的中心区域)。应使撒振力宣接传给受试仪器机休而不允许经过减振脚、把手或其他缓冲装置。台式仪器按图2方式固定z不带导轨的七架式仪器按图3方式固)l,带导轨的上架式仪器按图4方式固定。压中巨来压条受试仪器口固l1i彷台面正视刚性f牛【钢或钥(IJIIJ视罔2GB 6587.4-86 。o。正视侧视图3。II 0 0。 i 。正视撮动台面(恤j视1图43.2 应避免紧因受试仪器的装置件(螺栓、压板、压条等)在振动试验中产生日身共振。3.3 为了观察机内共振部位和测量其撮幅,只有在外壳上开孔或使用透明塑料窗口。当

    5、必须脱去外壳或卸掉盖板后才能观察和测量机内构件的状态时,允许脱去外壳或卸掉盖板。3.4 工作状态下的振动试验,应使受试仪器处于一种能够很容易确认其正常工作(如频率计数、电压指示、信号振荡等的方式。3.5 试验次序为2共振搜索、共振保持、振动循环、重复共振搜索。3.5.1 共振搜索分别在三个轴向上,接表中的规定对受试仪器进行扫掘,并记录每一个轴向上的共振点。扫频次数以满足记录需要为原则。3.5.2 共振保持对受试仪器在三个轴向上的共振点,分别按表中规定的振幅与时闯进行共振保持试验。当共振点较多时,每个轴向上只取4个较大的共振点,记录下主要元器件或组件的共振辰幅值,并按下式计算共振传递率1直:Q=

    6、乞式中:Q一一共振传递率;A一一一共振部位的振幅值(峰值),mm; A2一一-驱动振幅值(峰值),mm。当仪器在规定的扫频范围未出现共振点时,则应在其所属组别的上限频率上加0.19mm的报幅,分别保持50组)、10Cll组)、20(II组)min的持续振动。3.5.3 振动循环按表中的规定受试仪器进行振动循环试验,并注意观察受试仪器在连续循环过居中有无异常现象。GB 6587.4-86 3.5.4 重复共振搜索搜表中的规定对受试仪器进行重复共振搜索,并观察共振点的频率和共振部位。与首次共振搜索时的记录对比,共振频率和共振部位均不应有较大的变化。4 试验结果4.1 上述试验结束后,应对受试仪器进行目测检查,机械构件不应有破裂、明显变形或紧固件松动等现象。4.2 受试仪器的性能特性,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附加说明2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6587.4-1986 电子测量仪器 振动试验.pdf)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