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2474-2008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pdf

    • 资源ID:244192       资源大小:109.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2474-2008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pdf

    1、ICS 1322001C 80 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 2474-2008代替GBT 12474-1990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Meth od of test for explosion limits of combustible gases in air(ISO 10156:1996,Gases and gas mixtures-Determination of fire potential andoxidizing ability for the selection of cylinder valve outlets,NEQ)2008-06-24发布 2009-03-

    2、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磐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仲刖 昌GBT 124742008本标准对应于ISO 10156:1996气体和气体混合物气瓶阀I:I选择用潜在燃烧性和氧化能力的测定第二版(英文版),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删除了“空气中气体和气体混合物易燃性”中的计算方法;删除了“气体和气体混合物氧化能力”试验及计算;删除了附录;本标准可以将整个装置加热到最高50进行试验。本标准代替GBT 12474-1990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本标准与GBT 1247419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中的条目

    3、;增加了试验原理;增加了其他配气方式;一一增加了爆炸现象的判定;一一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 11 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的内容。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1)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晋、张网、孙金香、张欣、马玉河、王婕、吴彩虹、果春盛、王钢、任常兴、吕东。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24741990。GBT 12474-2008引

    4、 言爆炸极限应用于可燃气体危险性分类。有爆炸性危险的工艺设备内允许可燃气体的浓度,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通风和供热系统的计算,动火作业时安全浓度的确定都同爆炸极限这一参数有关。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点燃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后未形成火焰传播,不能完全认为该混合气不会爆炸。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与以下因素有关:a) 可燃气体的种类及化学性质;b)可燃气体的纯度;c)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均匀性;d)点火源的形式、能量和点火位置;e)爆炸容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f)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压力和湿度。1范围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

    5、常压下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2474-2008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907 1986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3术语和定义GBT 5907 198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爆炸下限lower explosion limit可燃气体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体最低浓度。32爆炸上限upper

    6、explosion limit可燃气体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体最高浓度。4试验方法41 试验原理将可燃气体与空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用电火花进行引燃,改变可燃气体浓度直至测得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最高浓度。42试验装置爆炸极限测定装置主要由反应管、点火装置、搅拌装置、真空泵、压力计、电磁阀等组成,见图1。反应管用硬质玻璃制成,管长1 400 mm土50 mill,管内径60 mm士5 mm,管壁厚度不小于2 inm,管底部装有通径不小于25 mm豹泄压阀。装置安放在可升温至50的恒温箱内。恒温箱前后各有双层门,一层为钢化玻璃,一层为有机玻璃,用以观察试验并起保护作用。可燃气

    7、体和空气混合气利用电火花引燃,电火花能量应大于混合气的最小点火能。放电电极距离反应管底部不小于100 mm,并处于管横截面中心,电极间距为3 mm4 mm。注:可采用300VA电压互感器作为点火电源,产生电压为10 kV(有效值),火花持续时间宜为05 s。43试验步骤431检查试验装置的密闭性将装置抽真空至不大于667 Pa(5 mmHg)的真空度,然后停泵。5 rain后压力计压力降不大于267 Pa(2 mmH:g),则认为密闭性符合要求。432配制混合气用分压法配制混合气,也可使用其他能准确配气的方式。GBT 12474-2008单位为毫米1安全塞;2反应管;3电磁阀;4真空泵;5干燥

    8、瓶;6放电电极;7电压互感器;8泄压电磁阀;9搅拌泵;lO压力计;11Ml电动机;12Mz电动机。图1 爆炸极限测定装置示意图433搅拌为了使反应管内可燃气在空气中均匀分布,配好气后利用无油搅拌泵搅拌5 min10 min。434点火停止搅拌后打开反应管底部泄压阀,然后点火,观察是否出现火焰。点火时恒温箱的玻璃门均应处于关闭状态。2GBT 12474-2008用渐进法通过测试确定极限值。测定爆炸下(上)限时,如果在某浓度下未发生爆炸现象,则增大(减少)可燃气体浓度直至测得能发生爆炸的最小(大)浓度;如果在某浓度下发生爆炸现象,则减少(增大)可燃气体浓度直至测得不能发生爆炸的最大(小)浓度。测量

    9、爆炸下限时样品改变量每次不大于上次进样量的10,测量爆炸上限时样品改变量每次不大于上次进样量的2。每次试验后要用湿度低于30的清洁空气冲洗试验装置。反应管壁及点火电极如有污染应进行清洗。新组装的测定装置应进行不少于10次预试验,再进行正式测定。44爆炸现象的判定试验中出现以下现象均认为发生了爆炸:a) 火焰非常迅速的传播至管顶;b)火焰以一定的速度缓慢传播;c)在放电电极周围出现火焰,然后熄灭,这表明爆炸极限在这个浓度附近。在这种情况下,至少重复这个试验5次,有一次出现火焰传播。注:由于可能会出现无色火焰的情况(如氢气的火焰),可使用温度测量探针(如热电偶)。5试验结果通过43的重复性操作,测

    10、得最接近的火焰传播和不传播两点的浓度,并按下式计算爆炸极限值:1p=寺(P,+亿)式中:9爆炸极限;纯传播浓度;吼一一不传播浓度。6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 可燃气体种类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质;b)试验时环境条件;c) 试验时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d)爆炸极限值;e)若试验操作与本标准规定有偏离应加以说明;f)试验日期。7装置的标定安装后的装置进行正式测定前,用纯度不低于999的乙烯标定(乙烯的爆炸下限值为27,爆炸上限值为36),如测定结果符合82规定,即认为装置运转正常。8试验结果说明8j重复性同一实验室测得的重复试验结果,误差不应大于5。82再现性不同实验室测得的重复试验结果,误差不应大于10。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2474-2008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pdf)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