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97.200.40 Y57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8152010 大型玩具 通用 技术 要求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layground equipment ( EN 1176:2008, Playground equipment and surfacing, NEQ) 2010 - 12 - 31 发布 2011 - 01 - 3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8152010 I 目 次 前言 .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通用技术要求 . 6 4
2、.1 材料 . 6 4.2 设计和制造 . 7 5 测试方法 . 23 5.1 总则 . 23 5.2 大型玩具材料和部件中可迁移元素的含量测试方法 . 23 5.3 锐利边缘和尖端的测试方法 . 24 5.4 结构强度测试方法 . 24 5.5 头部和颈部挤夹的测试方法 . 24 6 安装、检查和管理维护 . 31 6.1 一般要求 . 31 6.2 安装 . 32 6.3 检查和管理维护 . 32 7 产品标识和使用说明 . 3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秋千 . 3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滑梯 . 44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旋转木马 . 54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摇摆设备 .
3、 64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各类挤夹情形 . 73 DB33/T 815201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重新用起草法参考 EN 1176: 2008游乐场设施和安装地面编制,与 EN 1176: 200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采用。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 位: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教玩具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浩、范红伟、顾航、郑希俊、张杰、朱瑞毅、陈佳静、来雨霏、章常义、吴建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
4、这些专利的责任。 DB33/T 8152010 1 大型玩具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玩具的 通用技术 要求和测试方法,某些特定类型大型玩具的 通用技术 要求在本标准附录中给出。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在公共场所供 14岁以下儿童单独或集体活动的大型玩具,但不适用于冒险类的大型玩具及有动力的游艺机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296.5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 5部分:玩具 GB 6675 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 GB 8408
5、-2008 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 15706(所有部分)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GB/T 20306 游乐设施术语 GB/T 20946 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 GB/T 21328 纤维绳索通用要求( ISO 9554:1991, IDT)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3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型玩具 playground equipment 安装在公共场所可供儿童单独或集体玩耍的户外或室内设备,包括秋千、滑梯、旋转木马、跷跷板等。 3.2 攀爬设备 climbing equipment 使用者通过手和脚的支撑在表面或内部移动的大型玩具。 3.3
6、碰撞区域 impact area 使用者经由下落空间跌落后,可能碰撞的区域。 3.4 场地表面 playing surface DB33/T 8152010 2 游乐场中大型玩具的玩耍场地表面,至少应包括碰撞 区域。 3.5 自由空间 free space 使用者在进行大型玩具(例如滑梯、秋千、旋转木马)本身设定的受力运动时所占用的大型玩具内部、上部或周围的空间。 3.6 自由下落高度 free height of fall 从明显用于预定支撑身体的位置至下方碰撞区域的最大垂直距离。 注: 预定用于支撑身体的位置包括那些可作为出入口的表面。 3.7 下落空间 falling space 使用者
7、从大型玩具上跌落时穿过的大型玩具内部、上部或周围的空间(见图 1)。 说明 : 1 大型玩具占用的空间 ; 2 下落空间 ; 3 自由空间 。 图 1 下落 空间 3.8 最小空间 minimum space 安全使用大型玩具所需要的最小空间,包括下落空间、自由空间和大型玩具占用的空间。 3.9 集体使用 collective use 同时可供一人以上使用。 3.10 DB33/T 8152010 3 挤压点 crushing point 大型玩具上某些部件相向运动或朝向固定区域移动,可能导致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被挤压的位置。 3.11 剪切点 shearing point 大型玩具上某些部件的
8、运动需要经过其他部件或经过一个固定区域时,身体或身体某些部位可能被切割的位置。 3.12 梯子 ladder 进入大型玩具的方式,包括横档或台阶,使用者通过手的辅助可以上升或下降(见图 2)。 图 2 梯子的示例 3.13 楼梯 stairs 进入大型玩具的方式,包括横档或台阶,使用者可以上升或下降。 图 3 楼梯的示例 3.14 DB33/T 8152010 4 斜坡 ramp 进入大型玩具的方式,包括一个使用者用以上升或下降的倾斜表面(见图 4和 4.2.9.3)。 注: 最大倾斜角见 4.2.9.3。 图 4 斜坡的示例 3.15 握持 grip 手握住支撑物的整个周围(见图 5)。 图
9、 5 握持 3.16 抓持 grasp 手抓住支撑物周长的一部分(见图 6)。 图 6 抓持 3.17 挤夹 entrapment 因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衣服被挤夹、钩挂而产生的危险。 3.18 障碍物 obstacle DB33/T 8152010 5 大型玩具占据的空间、下落空间或使用者自由空间内部影响使用者活动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 注: 大型玩具障碍物相关的风险根据大型玩具内部、表面或周围位置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 : 在自由空间内,使用者进行受力运动时运动路线上的物体; 在下落空间内,使用者在从高处跌落时可能撞击坚硬和尖锐的物体; 对其他类型的运动,使用者在大型玩具内部、表面或周围
10、运动时可能碰撞的其他物体。 3.19 大型玩具组合 cluster 两个及以上的大型玩具按设计要求紧密地安装在一起,以提供玩耍活动所需要的连续性。 3.20 平台 platform 可供一个或多个使用者无需手的辅助即可站立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平面。 注: 使用者只能通过手的支撑才能站立的表面不认为是平台。 3.21 扶手 handrail 用于协助使用者保持平衡的横杆。 3.22 护栏 guardrail 用于防止使用者跌落的横杆。 3.23 围栏 barrier 用于防止使用者跌落或从下方穿越的装置。 3.24 易进入 easily accessible 仅需要基本的技能即可进入大型玩具,允许使
11、用者 在大型玩具上面或内部自由迅速地移动。 3.25 例行目视检查 routine visual inspection 识别由于正常使用、故意破坏或气候状况原因导致的明显危险的检查。 注: 明显危险可能包括断裂的部件等。 3.26 运行检查 operation inspection 比例行目视更详细的检查,观察大型玩具的运行和稳定性。 3.27 DB33/T 8152010 6 年度总体检查 annual main inspection 确定大型玩具、地基和场地表面的整体安全水平的检查。 注: 总体检查包括天气的影响、腐烂或腐蚀的迹象和由于维护、零件的增加和更换引起 的大型玩具安全水平的变化。
12、 3.28 陡峭的玩耍元件 steep play element 玩耍元件出入口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大于 45。 3.29 层叠平台 tiered platforms 不同高度的连续平台,允许使用者在大型玩具表面或内部上升或下降。 注: 楼梯不认为是层叠平台。 3.30 临界跌落高度 critical fall height 能提供合适撞击缓冲表面的最大自由下落高度。 3.31 表面闪烁 surface flash 火焰在材料表面迅速蔓延,但同时基体结构未燃烧。 4 通用技术 要求 4.1 材料 4.1.1 一般要求 材料应符 合 4.1.2至 4.1.5给出的要求,材料的选取和保护应使得使用这
13、种材料制造的大型玩具的结构完整性在下次相关维护检查前不受影响。 材料的选取和使用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特别是与使用者直接接触的材料表面涂层不应含有对健康有害的物质,可迁移元素的含量应符合 GB 6675给出的相关规定。 4.1.2 可燃性 大型玩具的制造材料应符合 GB 6675中燃烧性能的相关规定。 4.1.3 木材和相关产品 大型玩具的木制部件应避免积水。若大型玩具与地面接触,应有良好的防腐或其他保护措施。 4.1.4 金属 金属部件应能抵抗天气条件的影响,易产生脱落或剥落有 毒氧化物的金属应被无毒的涂层所覆盖。 4.1.5 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应能抵抗紫外线。若在维护时难以判断哪个位置
14、的材料损坏,制造商应指明更换大型玩具或部件所需的时间周期。 DB33/T 8152010 7 4.2 设计和制造 4.2.1 一般要求 4.2.1.1 大型玩具的尺寸和难易程度应适合适用儿童的年龄,设计大型玩具时应考虑到儿童玩耍可能产生的明显风险。 4.2.1.2 除预定供水中玩耍的大型玩具外,大型玩具所有部件的设计应防止积水。 4.2.2 结构强度的设计要求 4.2.2.1 基本要求 4.2.2.1.1 大型玩具的设计应规定其整体及主要部件设计使用寿命,整机使用寿命应为 5年。 4.2.2.1.2 大型玩具的设计应符合 GB 8408-2008和 GB/T 15706(所有部分)的规定。 4
15、.2.2.2 大型玩具的载荷 4.2.2.2.1 大型玩具的载荷包括永久载荷(用 Gk表示)、变载荷(用 Qk表示),均应符合 GB 8408-2008中 4.2 的规定。 4.2.2.2.2 参照 GB 8408-2008 中表 1的规定,冲击系数 K取 1.1。设计计算时,不受加速度变化影响的载荷(永久载荷和活载荷除外)不乘以冲击系数。已设计定型的常用大型玩具的活载荷按制造厂技术文件规定的额定载荷值选取。 4.2.2.2.3 载荷组合按 GB 8408-2008中 4.2.4 的规定并结合大型玩具的实际工作状况选取。 4.2.2.3 人员活动区域均布活载荷的取值 应符合 GB 8408-2
16、008中 4.3的规定。 4.2.2.4 人员活动区域水平推力的取值 应符合 GB 8408-2008中 4.4的规定。 4.2.2.5 设计计算 大型玩具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结构作相应计算:应力计算、刚度计算、疲劳强度计算等应符合 GB 8408-2008中 4.5的规定。大型玩具应按 GB 8408-2008中 4.5.5、 4.5.6、 4.5.7的规定作相应计算。 4.2.3 成人可进入性 设计大型玩具时应确保成人可以进入大型玩具内部扶助儿童。若大型玩拥有两个独立的出入口,且两个出入口位于大型玩具的不同位置,则允许有从进入点算起内部距离大于 2 000 mm的全封闭式大型 玩具,例如管道和
17、玩具屋。这些出入口不应被封闭,并且在没有任何附加帮助情况下可以自由出入。这些出入口的尺寸不应小于 750 mm。为防止发生火灾,这两个出入口应允许使用者通过不同的通道离开大型玩具并达到地面。 4.2.4 防跌落保护 4.2.4.1 防护类型 图 7给出了不同高度大型玩具所适合的防护类型。 安装在斜坡或楼梯上的扶手、护栏或围栏,应从斜坡或楼梯的最低位置处开始安装。DB33/T 8152010 8 单位为毫米 a)所有年龄段儿童均易进入的大型玩具 b)不易进入的大型玩具 说明: 1 符合 4.2.8.5 规定的平面 ; 2 围栏 ; 3 护栏 。 图 7 跌落防护 4.2.4.2 扶手 扶手不应低
18、于 600 mm,不高于脚踩面 850 mm(见图 8),扶手应至少符合 4.2.4.7的规定。 单位为毫米 说明: 1 站立面(踏板) ; 2 扶手 。 图 8 脚踩面上方扶手高度 4.2.4.3 护栏 除容易进入的大型玩具外,若平台高于场地表面 1000 mm至 2000 mm时应安装护栏。从平台、楼梯或斜坡表面处开始测量,护栏顶部的高度应不小于 600 mm,不大于 850 mm。 DB33/T 8152010 9 除每个玩耍元件必需的出入口外,护栏应完全围绕在平台四周。对除楼梯、斜坡和桥状物以外的出入口处护栏,最大开口宽度 应为 500 mm。对楼梯、斜坡和桥状物,出入口处护栏开口宽度
19、不应超过这些玩耍元件的宽度。 4.2.4.4 围栏 除每个玩耍元件必须的出入口外,围栏应完全围绕在平台四周。出入口处的围栏最大开口宽度为 500 mm,除非有横跨开口处的护栏(见图 9b)和图 9c))。对楼梯、斜坡和桥状物,出口处护栏的宽度不应超过这些元件的宽度。 围栏不应有水平或近似水平的栏杆或横杆,围栏顶部的设计不应鼓励儿童在上面站或坐立,也不应有任何鼓励攀爬的填充部件。 平台表面和围栏下边沿之间,任意填充部件间不应允许探头 C通过。 对于容易进入的大型玩具,若平台 高于场地表面 600 mm以上应提供围栏。 除容易进入的大型玩具外,若平台高于场地表面 2000 mm以上应提供围栏。 从
20、平台、楼梯或斜坡表面开始测量,围栏顶部的高度应至少为 700 mm。 供进入陡峭的玩耍元件,且位于容易进入的大型玩具或大型玩具部件的围栏上的开口,应符合4.2.9.4的规定。对其他所有大型玩具,供进入陡峭的玩耍元件,且带有护栏的围栏上的开口宽度不应大于 1200 mm(见图 9c)。 单位为毫米 图 9 围栏上的出入口 4.2.4.5 握持要求 任何设计用于握持的支架横截面(见图 5),通过它的中心开始测量,在任意方 向的尺寸应不小于16 mm且不大于 45 mm。 4.2.4.6 抓持要求 任何设计用于抓持的支架横截面(见图 6)的宽度不应大于 60 mm。 4.2.5 突出物 木制大型玩具
21、应使用不易碎裂的木材制造。由其他材料制造(例如玻璃纤维)的大型玩具表面不应碎裂。 大型玩具不应有突出的钉子、伸出的金属绳索末端或有尖端或锐利边缘的部件。粗糙表面不应有任何能导致受伤的危险。大型玩具可触及部件内突出的螺栓应被永久覆盖。突出小于 8 mm的螺母和螺栓不应有毛刺。所有的焊缝应平整光滑。 DB33/T 8152010 10 注: 图 10 给出了螺母和螺栓的保护示例。 使用者占用的空间内角、边和突出超过 8 mm的部件,且未被邻近区域(该区域距突出部件末端不超过 25 mm)覆盖的部分,均应圆滑,最小曲线半径应为 3 mm。 半径小于 3 mm的非锐利的角、边和突出部件,可用于大型玩具
22、其他可触及部件上。 单位为毫米 图 10 螺母和螺栓的保护示例 大型玩具可触及部分范围内的凸出超过 8 mm的角、边和突出部件,以及从突出部件末端起不超过 25 mm且没有被邻近区域保护的角、边和突出部件均应圆滑,最小曲线半径应为 3 mm。 大型玩具可触及部分范围内不应有边缘锐利的坚硬部件。 4.2.6 活动部件 符合 4.2.7规定的大型玩具上活动 部件与 /或静止部件间不应有挤压点或剪切点。 能产生高冲击力的部件应有结构。 若大型玩具上活动部件可能危及身体,距地面的间隙应大于或等于 400 mm。 4.2.7 挤夹保护 4.2.7.1 一般要求 选取材料的时,制造商应考虑到在使用中因材料
23、的扭曲变形而造成的挤夹危险。 注: 附录 E中给出了可能出现的挤夹情况。 开孔的边界线不应交汇形成方向朝下且小于 60的角。 4.2.7.2 头部和颈部的挤夹 大型玩具不应有可能导致头部和颈部挤夹的开孔。 在下述结构可能导致头部和颈部挤夹: 使用者可能脚部或头部先滑入的完整边界开孔; 部分边界或 V 型开孔; 其他开孔(例如 剪切或移动开孔)。 4.2.7.2.1 完整边界开孔 下边沿距地面距离大于 600 mm的可触及完整边界开孔应按 5.5.2的规定进行测试。 探头 C或 E不应通过任何开孔,除非开孔也允许大的头部探头 D通过。 4.2.7.2.2 部分边界和 V 型开孔 对入口高于地面
24、600 mm及以上的部分边界和 V型开孔应: a) 按 5.5.3的规定进行测试时,开孔不可触及;或 DB33/T 8152010 11 b) 按 5.5.3 的规定进行测试时,若可触及的部位超过地面 600 mm 及以 上,在开孔角度方向范围内,开孔应符合下述要求: 1) 范围 1:(模板中心线距垂线 45);若测试模板的顶点接触到开孔的底部,开孔的深度应小于 模板肩部以下部分的长度; 2) 范围 2:(模板中心线距水平线 +45)若测试模板的顶点接触开孔的底部,开孔的深度应小于模板的 A部分。若开孔的深度大于模板的 A部分,开孔所有在 A 部分上方的部件也应允许模板肩部或探头 D插入。 3
25、) 范围 3:无模板测试要求。 4.2.7.2.3 其他开孔(例如剪切或移动开孔) 若非刚性部件(例如绳索)因交叠而产生不符合完整边界要求的开孔,则部件不应交叠。 在最不利的载荷条件下,悬挂桥的柔性部件与刚性侧面部件之间的开孔直径不应小于 230 mm。载荷与非载荷情况均应考虑。 注: 本规定涉及桥的柔性支撑物(例如金属丝)因拉伸 导致尺寸可能随时间改变。一种典型的悬挂桥如图 11所示。 说明: 1 刚性侧面部件 ; 2 悬挂桥 ; 3 刚性侧面部件 ; 4 直径最小 230 mm。 图 11 悬挂桥 4.2.7.3 衣物 /头发钩挂 大型玩具的结构应避免出现下述危险情况: a) 在使用者进行
26、受力运动前,衣物的一部分被缺口或 V 型开孔钩住; b) 突出物;和 c) 心轴 /旋转部件 注 1: 套索钉测试(见 5.5.4)应限制在自由空间内进行,自由空间的定义(见 3.5) 不包括发生下落运动时的三维区域。 应特别注意在下落空间内使用圆形横截面部件时应避免衣物钩挂,例如圆形管道或圆杆。 注 2: 通过使用隔离 板或类似的装置可满足本规定。 DB33/T 8152010 12 滑梯和消防员杆的结构应确保按 5.5.4的规定进行测试时,位于自由空间内的开孔不应卡住套索钉。 屋顶的结构应确保按 5.5.4的规定进行测试时不应卡住套索钉。 心轴和旋转部件的结构应能防止衣物或头发的钩挂。 4
27、.2.7.4 整个身体的挤夹 大型玩具的结构应避免出现下述可能导致挤夹的危险情况: a) 儿童整个身体可以在内部爬行的管道;和 b) 质量较大或有刚性悬挂物的悬挂部件。 管道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管道的要求 线性尺寸(单位为毫米) 一端开口 两端开口 倾角 5 且仅能从上部进入 15 15 最小内部尺寸 a 750 400 500 750 750 长度 2 000 1 000 2 000 无 无 其他要求 无 无 无 无 关于攀爬的条款,例如台阶 和把手 注: 管道式滑梯见附录 B a 在最窄点测量 4.2.7.5 脚或腿部的挤夹 大型玩具的结构应避免出现下述可能导致挤夹的危险情况:
28、a) 儿童在有完整边界刚性开孔的表面跑或攀爬;和 b) 从这些表面延伸出的立足点、手扶点等。 注: 在 b)所述情况下,若使用者跌倒可能会对脚或踝造成严重伤害。 预定供跑 /行走的表面不应包含任何可能造成脚或腿部挤夹的间隙。在移 动方向上横向测量,在主要移动方向上的间隙宽度应小于或等于 30 mm(见图 12)。 本规定不适用于倾斜角大于 45的表面。 单位为毫米 图 12 限制在 30 mm 以内的缝隙宽度测量 4.2.7.6 手指挤夹 大型玩具的结构应避免出现下述可能导致挤夹的危险情况: a) 当身体其他部位正在移动或继续受力运动时(例如滑动、摆动),手指可能被挤夹的间隙;和 DB33/T
29、 8152010 13 b) 可变间隙(不包括链条)。 在按 5.5.5的规定进行测试时,在使用者进行受力运动的自由空间内的开孔,和 /或最下边沿超过潜在碰撞区域 1 200 mm以上的孔洞均应符合下述要求: a) 直径 8 mm 的测试杆(见图 33)不应通过开孔的最小横截面,并且开孔的轮廓应确保手指杆如5.5.5.2 所示在任一方向运动时不应被卡住;或 b) 若直径 8 mm 的手指杆可以通过开孔,则直径 25 mm 的手 指杆也应通过开孔,只要从这个开孔不能进入其他的手指挤夹位置。 管道的末端应封闭以防止手指夹伤风险。 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封闭物应不可移除。 在大型玩具使用过程中,尺寸会
30、改变的缝隙,在任一位置的最小尺寸应为 12 mm。 4.2.8 在移动和跌落过程中的伤害保护 4.2.8.1 自由下落高度的测定 除非在其他地方有声明,自由下落高度在表 2中给出。在测定自由下落高 度时,应考虑到大型玩具和使用者可能发生的移动。 对屋顶或其他具有非预定供玩耍的部件,这些位置不应鼓励使用者接近,自由下落高度的规定不适用。 注: 可 能 便于使用者攀爬 的 结构 如下 : 可能从屋顶接近的玩耍部件 ; 供攀爬的手和脚支撑部件 ; 手臂和腿能够到的距离 ; 屋顶的倾斜角度 ; 屋顶表面的粗糙度。 自由下落高度 (h)应小于或等于 3 m(见图 13)。 表 2 不同使用类型下的自由下
31、落高度 使用类型 垂直距离 站立 从脚踏点至下方平面 坐 从座位至下方平面 悬挂 (仅用手支撑全部身体重量和整个身体能被提升至手支撑点以上时 ,见图 13b) 从手支撑点高度至下方平面 a 攀爬 (脚 /腿和手协调应用支撑身体时,例如攀爬绳或滑竿) 脚踏点最大高度:至下方表面 3 m 手支撑点最大高度:至下方表面 4 m (手支撑点最大高度至下方表面减去 1 m为自由下落高度) a 设计供攀爬的大型玩具不应有供进入自由下落高度超过 3 m的位置的结构。 DB33/T 8152010 14 单位为毫米 说明: h自由下落高度 。 图 13 自由下落高度的示例 4.2.8.2 空间和区域的测定 4
32、.2.8.2.1 一般要求 当有座位的大型玩具的运动范围较大时,如秋千和特定类型的摇摆大型玩具,设计应考 虑不鼓励 玩耍区域周围的使用者无意中 接触大型玩具。 4.2.8.2.2 小空间 最小空间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DB33/T 8152010 15 a) 大型玩具占用的空间; b) 自由空间 (若有 ); 和 c) 下落空间。 4.2.8.2.3 自由空间 自由空间是一系列代表使用者的圆柱形空间(见图 14),垂直于承载表面,以承载面为起点,沿着使用者受力的路径。 圆柱形空间如图 15所示,空间尺寸在表 3中给出。在测定自由空间时应考虑大型玩具和使用者可能发生的移动。 可通过一个平台或其他
33、起始点进入的消防员杆,杆与相邻部件边缘的间距应大于或等于 350 mm。 注: 这个要求目的是允许使用者安全地抓住消防员杆,降低头部撞击到相邻部件的风险。 图 14 测定自由 空间,以滑梯为例 单位为毫米 a) 悬挂的使用者 b) 站立的使用者 图 15 圆柱形空间 DB33/T 8152010 16 表 3 自由空间内圆筒的尺寸 单位为毫米 使用类型 半径 高度 站立 1000 1800 坐 1000 1500 悬挂 500 悬挂拉手位置上方 300,下方 1800 注: 在悬挂时, h=300 mm,因为使用者可能将自己向上拉(见图 15a) 4.2.8.2.4 碰撞区域的范围 碰撞区域的
34、尺寸如图 16所示。 4.2.8.2.5 下落空间的范围 除非在其他地方有说明,测量下落空间的范围时应从大型玩具下方的垂直投影水平向外延伸,应至少为大型玩具周围 1.5 m的区域。 对 自由高度超过 1.5 m且带有碰撞区域范围的大型玩具,下落空间应增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下落空间可以重叠,包括碰撞区域。除非在本标准其他地方有特别说明,有受力运动的地方下落空间不应重叠。 图 17和 图 18中给出了下落空间的例子。 4.2.8.3 防止使用者进行由大型玩具引起的受力运动时在自由空间内受伤 除非在标准其他地方有说明,相邻的自由空间或自由空间和下落空间不应重叠。 注: 本规定不适用于大型玩具组合各
35、部分间的公共空间。 使用者在进行受力运动时,自由空间内不应有任何妨碍使用者通过的障碍物,例如树枝、绳索、横杆等。在自由空间内,自 由空间内允许有用于承载或容纳使用者,或帮助使用者保持平衡的大型玩具部件,例如带有消防员杆的平台(见 4.2.8.2.3)。 自由空间内不应与大型玩具上或穿过大型玩具的主要活动路线交叉(例如步行道)。 单位为米 说明: 若 0.6 y 1.5, 则 x=1.5; 若 y 1.5, 则 x=2/3y+0.5; Y 自由下落高度 ; X 碰撞区域的最小尺寸 ; a 撞击缓冲地面( 4.2.8.5.2) ; b 表面无要求,除非有受力运动( 4.2.8.5.3) 。 图 1
36、6 碰撞区域的范围 DB33/T 8152010 17 说明: 1 碰撞区域 ; 2 下落空间 ; X 下落空间的范围 ; y 下落空间的高度 。 图 17 平台碰撞区域和下落空间的示例 说明: 1 消防员杆的下落空间 ; 2 消防员杆的自由空间 ; 3 平台的下落空间 。 图 18 消防员杆下落空间和自由空间的示例 4.2.8.4 防止在下落空间中受伤 下落空间内不应有导致使用者跌落并受伤的障碍物,例如与邻近部件不平齐的柱子或外露的地基(见 4.2.14)。 4.2.8.5 防止在碰撞区域表面受伤 4.2.8.5.1 一般要求 碰 撞区域表面不应存在具有锐利边缘的部件或突出物,安装时不应出现
37、任何的挤夹状况。 注: 允许在使用中出现移位。 4.2.8.5.2 自由下落高度大于 600 mm 或有受力运动的大型玩具 DB33/T 8152010 18 自由下落高度大于 600 mm的所有大型玩具和 /或可能导致使用者身体进行受力运动的大型玩具(例如秋千、滑梯、摇摆设备、旋转木马等),这些大型玩具的下方应安装撞击缓冲地面,并覆盖整个碰撞区域。 安装地面的临界下落高度应等于或大于大型玩具的自由下落高度。 表 4中给出了常用的撞击缓冲材料和相应临界下落高度的例子。 碰撞区域的范围在 4.2.8.2.4中给出。 注 1: 具有观 赏价值的草坪也具备部分撞击缓冲的功能。经验表明,若能较好对草坪
38、进行维护,对于最大 1 m 的下落高度通常是有效的,可以不需要测试即可用作撞击缓冲地面。若下落高度超过 1 m,草坪的撞击缓冲性能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注 2: 在特定条件下测试撞击缓冲材料。 注 3: 撞击缓冲材料应进行适当的维护,对这些地面维护不当可能会降低撞击缓冲性能。 表 4 常用撞击缓冲材料、深度和相应临界下落高度 单位为毫米 a 材料 描述 b 最小深度 临界下落高度 草坪 /表层土 d 1000 树皮 20 80 200 2000 300 3000 木屑 5 30 200 2000 300 3000 c 沙子 0.2 2 200 2000 300 3000 C 砂砾 2 8 2
39、00 2000 300 3000 a 用于儿童大型玩具的合适材料 b 对于松散的颗粒材料,在最小深度的基础上增加 100 mm以补偿材料移位造成的偏差(见 4.2.8.5.1) c 不应是淤泥或粘土颗粒。 d 见 4.2.8.5.2中的注 1。 4.2.8.5.3 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 600 mm 且无受力运动的大型玩具 对于自由下落高度小于 600 mm且不会导致使用者身体受力运动的大型玩 具,不需要测试大型玩具下方安装地面的临界下落高度。 4.2.8.5.4 相邻平台 若相邻平台间的自由下落高度超过 1 m,较低平台的上表面应提供必要的撞击缓冲功能。 4.2.8.6 防止因其他类型活动产生
40、的伤害 可能被使用者占用的大型玩具内部、表面或周围的空间,不应包含任何使用者不期望的障碍物。 注: 这种障碍物的示例如图 19所示。 DB33/T 8152010 19 图 19 不期望的障碍 4.2.9 进入方式 4.2.9.1 梯子 4.2.9.1.1 横档或台阶间的间隔应符合 4.2.7.2 中关于头部挤夹的规定。横档和台阶不应旋转且间隔距离应相等。横档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相等。最高的横档和平台之间的间隔距离或第一级横档与地面之间的间隔距离不 要求相等。间隔距离相等的规定不适用于绳梯。 4.2.9.1.2 木制部件应有牢固的连接,连接不应松动或移位。不应把钉子或木螺钉作为唯一的连接方式。与梯
41、子成 90夹角处开始测量,梯子后方距横档或台阶中心至少 90 mm 的空间范围内应无阻碍。横档和台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在 3范围内。 4.2.9.1.3 梯子应安装符合 4.2.4.7 中关于抓持要求的横档,或梯子应安装符合 4.2.4.6 关于握持要求的扶手。 4.2.9.2 楼梯 4.2.9.2.1 楼梯应符合 4.2.4 中关于防止跌落的规定 。 对用于到达最高 1 m的平台的楼梯,可以用护栏替换围栏,只要护栏下方的间隙小于 600 mm(从踏板 中线开始测量)。 应从第一级台阶就提供护栏和 /或围栏,并应符合 4.2.4.7给出的抓持的规定。 当楼梯高度超过 1 m且倾斜角大于 45时,
42、围栏应符合抓持要求或提供扶手。 注: 厚度小于 60 mm的板条形围栏可认为符合抓持的要求。 4.2.9.2.2 楼梯的倾斜角应保持不变,应至少有三个梯级板。开孔应符合 4.2.7 中有关挤夹的规定。踏板间的间距应相等,且结构一致,与水平面的夹角在 3范围内。 4.2.9.2.3 踏板的最小突出距离应为 140 mm,最小深度应为 110 mm(见图 20)。 单位为毫米 图 20 踏板最小突出距离和深度 DB33/T 8152010 20 若楼梯的整个高度超出水平 地面 2 000 mm,在不超过 2 000 mm的高度间隔 范围内应设置 中间平台。楼梯的轮廓线不应连续,但应至少偏移一个阶梯的宽度,或方向应改变至少 90。中间平台应至少与楼梯的宽度 相等 ,且长度应大于或等于 1 000 mm。 4.2.9.3 斜坡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