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7607-1995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pdf
-
资源ID:221764
资源大小:116.3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GB T 7607-1995 柴油机油换油指标.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东标准柴油机油换油指标Crlterla for dlallge of ellgllle 。11used III dlesel e吨恤e1 主题内害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柴油机泊在使用过程中的换油指标.GB/T 7607-1995 代事.GB/T 7607-87 本标准适用于车用柴油机、固定式柴油机和船用柴油机不包含使用重质燃袖的第油机所用各质量等级柴油机袖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当使用中的荣油机油有一项指标达到换油指标时应更换新油.2 引用极准GB/T 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 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和j夫兰开口杯法GB/T 7304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
2、和值测定方法电位滴定法GB/T 8926 用过的润滑油不槽物测定法GB/T 11137 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施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SH/T 0077 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197 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SH/T 0251 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SH/T 0473 使用过的润滑油沉淀物含量测定法离心分离法3 撞术内事3.1 技术要求换泊指标项目试佳方法L-ECA L-ECC L-ECD 1运动粘度变化率.%超过+25或一15+25或-25GB/T 11137和本标准3.2 民碱值.mgKOH/g低于新泊的50%SH/T 0251 石油醺不癖物.%大于2.5
3、 SH/T 0473 正戊绵不榕物.%大于3.0 GB/T 8926 B法1.51) 大于200 150 SH/T 0197或铁含量.mg/kg400 1001) 1001) SH/T 0077 注,1适用于固定式巢汹饥.技术监督局1995-06-12批准1995-12-01实施GB/T 7607 1995 续费换油指标项L-ECA L-ECC 酸值增值,mgKOH/g大于2.0 一闪点(开口),c 低于单级油180 多级油160 水分,%大于0.2 3.2 100C运动柏度变化率(%)按下式计算i=平X100 式中:Vl一使用中油的帧实测值,mm2/s,Vz一新油柏度实测值,mm2/s04
4、取样LCD 4.1 取样前的200km或运转4h内不得向机油箱内补加新油,试验方法GB/T 7304 GB/T 3536 GB/T 260 4.2 取样应在发动机处于热状态时,在量抽只孔抽取油田中下部的抽样,或从发动机主油遭取样,4.3 取样容器要求清洁、干嫌,4.4 每次取样最以满足分析项目要求为准,A1 基本要求GB/T 7607-1995 附最A换油墨槌蜡换油期(参考件)A1- 根据发动机的型号及其工作环境温度,选择合适或更高质最等级和合适粘度等级的柴油机袖。A1.2 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情况正常,各部位工况良好。A1.3 根据有关规定对发动机进行各级维护。A2 换油盟辑或换油期:年型
5、或机型|使用拙晶| 使用条件换袖愿程或换油期车用110、120、135系列蜡油机及L蛐ECA3、4级路面9 000-12 000 km 间类非增压柴油机黄河N162,N1633、4银路酣12000-15000 km 解放CA-15K3、4级路面20000 km 五十铃TXD50,NPR5953、4级路回8000-10000 km 日野FC164/166L-ECC 3、4级路面6000-8000 km 船用6135Z蝇袖机航运300 h 12V190系列柴油机野外固定式作业800 h 12V190系列柴油机野外固定式作业900 h 日野FCI64/166,FC100 L制ECD3、4级路面10000-15000 km 船用6135Z柴捕机航运400 h 挫t如发动机使用比囊中商一质量等级的油晶,真换袖里程或换捕期可延i:.如抽品实际使用条件不在本亵列出的部围内,其换油恩程或换袖期可根据使用条件的优劣适当延长成缩短。对于同类型发动机,其换油里程或换油期可参照执行。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石化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技术归口。本标准由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东学、向永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