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T 337. 1 2002 前星兰t二丰标准非等效采用日卒标准J1SK 1308 , 1983 (1 989) (硝酸).对GH:137 1984 (浓硝酸和l(;H!T 4117.14147.4-1984(浓硝酸试验方法进行修订,并将其合并为个标准。将标准更名为上业硝酸,分为两个部分GH/T337. 1-2002(工业硝酸浓硝酸和GH/T337. 2-2002(工业硝酸稀硝酸。本部分为工业硝酸浓硝酸。本标准与f1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根据我国生产及使用情况,增设了97酸规格,删除了密度指标,因为密度与硝酸含量有对应关系.l二设置了硝酸含量指标.闪而没有必要设密度指标。主含量测定中指
2、示剂改为采用以甲基橙指示电亚硝酸含量测定改为采用高锺酸例间接滴定法。本标准与原因家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将浓硝酸更名为(.1二业硝酸).分为两部分.GH!T 337. 1为工业硝酸浓硝酸hGH/T 337. 2为工业硝酸稀硝酸。将GH337一1984(浓硝酸和GH!T4147. 14147. 4-1984(浓硝酸试验方法合并。技术指标设98酸和97酸两种规格,亚硝酸的质量分数98酸为不大于0.50%,97酸为不大于1.0%。其指标值为保证指标。本标准自实施之H起,替代GB337-1984和GB/T4147.14147. 4-1984。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
3、技术委员会无机化丁一分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夭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氮肥厂、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泸天化.1:(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4厂负责起草。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东风化工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晓波、苏培基、楚天舒、姚锦娟、孔凡姊、姜密、杨运德。本标准于1964年首次发布,1984年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委托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负责解释。1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37.1-2002 工业硝酸浓硝酸代替6日3371984 CB/T 4147.1 4147. 4
4、 .-198.4 Concentrated nitric acid for industrial use 1 范围卒标准规定了工业确酸浓硝酸(简称浓硝酸、下同)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本标准适用于浓硝酸该产品主要用于火药、炸药、染料、油漆等工业。分子式:日:/1125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6 标志、标签6. 1 浓硝酸包装上!占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以及GB190-1990中规定的氧化剂标志和腐蚀性物品标志。6.2 每批tii厂的浓硝酸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等级、净含
5、量、批斗J或生产11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编号。7 包装、运输、贮存, 7. 1 王业浓硝酸应装在铝制槽车或铝制容器中,封口严密。7. 2 号业浓硝酸在压输中应防止烈日曝辆和猛烈撞击,并经常检查,确保容器严密不漏。7.3 工业浓硝酸宜单独存放在低温干燥通风的级防火建筑库房。防止日光直晒,不得与各种酸、碱、氧化剂、可燃物、有毒物品混贮。8 安全要求8. 1 浓硝酸系强氧化剂。遇有机物能引起着火燃烧。严防与木屑、稻草、纸张、木材及有机物接触。8.2 浓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凡接触浓硝酸的生产人员,应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如过滤式防毒面具、耐酸手盒放l作服等以防灼伤。取样时必须有人监护。8.3 凡因浓硝酸引起的燃烧成用砂土、二氧化碳扑灭,并用大量水冲刷,同时须防止氧化氮气体中毒。8.4 如被浓硝酸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或小苏打水清洗并送医院。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