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97.97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GB 5701-85 Optl mum temperature n alr-conditlonng room 为使人们对所在室内空调环境的微小气候感到不冷不热的适宜温度而制订本标准。本标准是评价室内整调环境气象条件的主要指标,可作为工作环境卫生管理的标准,亦可作为室内空调工程技术设计的依据。1 至适温度1. 1 以干球温度为指标,根据季节不同,室内呼吸带高度的温度应符合下表要求z至适温度季节夏季冬季气温24 - 28 19 - 22 1.2 室内的空调工程技术设计,可采用相应的计算温度,计算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其范围是z夏季为24
2、-29C,冬季为19.5-22C。2 适用条件2.1 室内清洁度应符合常规卫生要求(指通风换气量、二氧化碳含量、粉尘浓度及细菌数。2.2 室内工作人员体力劳动强度在GB 3869-8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所规定的E级以下(不包括E级。2.3 劳动强度超过H级时,每增加半级应降低气温1.5-2.0C。2.4 室内风速,夏季不大于0.6m/s,冬季不超过0.15m/s.2.5 室内垂直温差(指工作地点呼吸带高度的温度与地面0.1m高度的温度差应小于3C。2. 工作人员的服装隔热值(估算值),夏季为0.25-0.SSclo,冬季为1.2 -1. 8clo. S 测定a.l 测定项目测定气温、气湿、平
3、均辐射温度和风速。在测定时,应记录室内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并估算其服装隔热值。估算方法见附录B(参考件。8.2 测定仪幡气温和气湿的测定采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平均辐射温度的测定采用黑球温度计,风速的测定采用热球凤速仪。8.3 测定方法3.8. , 将仪器置于工作地带工作人员背侧呼吸带高度坐姿1.1m,立姿1.5m)进行测定。同时,国家标准周185-12-015发布t8 88 -01 -01实施GB 5701-85 测定同4地点O.lm高度的气温。均按常规方法测定。3.3.2 测定时间应为工作人员上班后第1、3、6小时。GB 5tOl-85 附录A计算温度的计算方法补充件)计算温度(pera
4、tiveTemprature)是评价热环境的综合指标,根据干球温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的测定结果计算,公式如下zlo=A I.f- (1 -A) 1. 式中:10一一计算温度,摄氏度,A一一系数,随风速大小取值z风速m/s0.2 0.2-0.6 0.6- 1. 0 1. 干球温度,摄氏度,tg一一黑球温度,摄氏度。A值0.5 0.6 0.7 GB 5701-85 附录B 服援隔热值估算法(参考件采用重量法开参考ISO/TC159 DlS 7730的估算法,具体应用见下表s我国有代表性的成年男女单件服装的隔热值单位clo 男女男女内裤三角裤0.04 0.03 半身薄0.09 短布裤0.06 0.05
5、 半身厚0.12 背心0.03 0.03 全身0.20 内衫汗杉0.05 0.04 *白大衣0.25 0.20 0.05 0.05 背心0.16 0.14 外衬衣长袖0.07 0.06 薄0.2 0.18 厚0.10 o. 10 厚0.3 0.25 0.1 O. 1 0.4 0.4 针织在绒衣0.15 0.15 0.35 0.35 单衫0.15 0.12 0.3 0.3 (春装)0.20 0.15 0.4 0.4 0.12 0.09 绒裤0.35 0.35 *裤0.15 0.12 0.3 0.3 0.20 O. 15 0.2 。.18毛钱裤0.25 0.25 0.25 0.2 帆布线裤0.08 0.20 0.20 0.1 工作服0.25 0.25 。.150.15 拖鞋0.10 O. 10 工作裤中0.20 0.20 0.15 0.15 附加说明z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由国家标准局归口。本标准由武汉医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教研室、武汉市职防院与鞍钢劳研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镜琼、张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