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032-201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pdf

    • 资源ID:208024       资源大小:3.03M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032-201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pdf

    1、ICS 29.160.01 K 22 GB 才示2住家国国不日-+1: -、民华人中GB/T 1032-2012 代替GB/T1032二200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Test procedures for three-phase induction motors (lEC 60034-2-1: 2007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s Part 2-1 : Standar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losses and efficiency from tests (excl uding machines for traction vehicl

    2、es) ,NEQ) 2012-06-29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11-01实施发布G/T 1032一2012、hL人目mm 前言.范围.I 规范性引用文件2 主要符号3 试验要求概述3试验电源3测试仪器与测量要求4. 1 4.2 4 4.3 试验准备绝缘电阻的测定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端电阻和相电阻的测定65.1 5 5.2 热试验9目的一般性说明. 热试验冷却介质温度的测定6.4 试验结束时冷却介质温度的确定6. 5 电机绕组及其他各部分温度的测量106.6热试验方法.10 6. 7 温升146.8 额定负载下绕组工作温度氏的确定6. 9

    3、 计算效率用规定温度。到的确定6. 1 6.2 6. 3 6 15 负载特性试验.概述负载试验. 转矩读数修正值1的确定轴转矩.轴功率7.2 7.3 7.4 7.1 7 7.5 空载试验18nxunHdnHU 足捆似的耗损定载确定MA椭流pd电耗P载摩耗空风铁8. 1 8.2 8 堵转电流和堵转转矩的测定20额定频率堵转试验20低频堵转试验. 各项损耗的确定方法. 8. 3 9 9.1 I 9.2 10 GB/T 1032-2012 10.1 概述2110. 2 规定温度下定子2R损耗的确定2210. 3 规定温度下转子绕组2R损耗的确定2210.4 风摩耗PfW的确定23 10. 5 铁耗P

    4、Fe的确定23 10. 6 负载杂散损耗P,的确定 23 10.7 总损耗及输出功率的确定291 效率的确定11. 1 概述11. 2 A法一一输入输出法3011. 3 B法测量输入和输出功率的损耗分析法3511. 4 C法一一成对电机双电据对拖回馈试验损耗分析法4111. 5 E法或E1法一一测量输入功率的损耗分析法 45 11. 6 F法或F1法一一等值电路法4911. 7 G法或创法一一降低电压负载法5611. 8 H法一一一圆图法5912 其他试验项目6412.1 最大转矩的测定6412.2 最小转矩的测定6612. 3 转动惯量的测定6712.4 短时过转矩试验6912.5 阻间冲击

    5、耐电压试验6912. 6 工频耐电压试验6912. 7 转子电压的测定7012.8 超速试验7012.9 噪声的测定7012.10 振动的测定7012.11 轴电压的测定7012.四轴承电流的测定71附录A(规范性附录)仪器仪表损耗及误差的修正方法72附录B(规范性附录)绕组星接不对称电压空载试验(Eh-star)法测试值的计算75附录C(资料性附录)线性回归分析78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E GB/T 1032一2012目。自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03220

    6、0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与GB/T1032-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一修改了兆欧表的选择(见5.1.1.2,表1),增加了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测量方法;一一增加了5.1.2其他绝缘电阻的测定;一一增加了6.6.3.4其他热试验方法,GB/T21211-2007中规定的其他适用方法,如感应电动机叠加法(见GB/T21211-2007的第6章),感应电动机等效负载法(见GB/T21211-2007的第10章); 增加了绕组星接不对称电压空载试验(Eh-star)法测定感应电动机的负载杂散损耗(见10.6.6); 增加了试验方法与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见11.1.2);增加

    7、了轴承电流的测定(见12.12) ; 一一删除了额定负载时负载杂散损耗P,值按电动机额定输入功率的0.5%确定的全部内容(见2005版的9.5.4.3);一一删除了额定负载时负载的杂散损耗P,值按9.5.4.2确定的全部内容(见2005版的9.5.4.2); 删除了附录D(见2005版)。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与IEC60034-2-1: 2007(旋转电机(牵引电机除外)确定损耗和效率的试验方法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

    8、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达电机有限公司、江苏清江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江展电机厂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锡安达防爆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电机有限公司、浙江金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江南电梯(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西玛电机有限公司、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利莱森玛电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浙江华年电机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交直流电机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测试中心、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

    9、、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大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泰富西玛电机有限公司、湖南天能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博山特型电机有限公司、开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中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SEW电机(苏州、1)有限公司、安徽明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山市威特电机有限公司、威海泰富西玛电机有限公司、浙江永发机电有限公司、重庆赛力盟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安波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曼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环球特种电机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惟伟、王传军、倪立新、富立新、李素平、王庆东、吴国华、周国保、杨钟杠、田

    10、GB/T 1032-2012 刘权、崔剑、陆进生、:XtJ征良、叶叶、任寿宣、自祖辉、杨仙方、王庆中、程建全、吴志凌、高明会、张健、王学智、刘国平。N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GB/T1032-1968; GB/T 1032-1985; 一一-GB/T1032-2005。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G/T 1032一2012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 755-2008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 10068-2008 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GB/T 10069. 1-2006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GB/T 21211-2007 等效负载和叠加试验技术间接法确定旋转电机温升GB/T 22715-2008 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GB/T 22719. 1-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匣间绝缘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 22719. 2-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臣间绝缘第2部分:试验限值JB/T 7836. 1-2005 电机用电加热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12、JB/T 10500. 1一2005电机用埋置式热电阻第1部分:一般规定、测量方法和检验规则IEC 60034-2-1: 2007 旋转电机(牵引电机除外)确定损耗和效率的试验方法3 主要符号cos伊一一功率因数f 一一电源频率(Hz)1, 一一定子线电流(A)I。一一空载线电流(A)1K 堵转线电流(A)1N 一一额定电流(A)K, 定子绕组导体材料在o.C时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铜K,=235;铝K,=225,除非另有规定;如用其他材料,另行规定。K2 一转子绕组导体材料在o.C时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铜K2=235;铝K2=225,除非另有规定;如用其他材料,另行规定。J 一一转动惯量(kg.m

    13、2) n 一一试验时测得的转速(r/min)GB/T 1032-2012 ns 同步转速(r/min) 极对数P1 输入功率(W)P2 一一输出功率(W)PN 额定(输出)功率(W)PFe 铁耗(W)Prw 风摩耗(W)PL 剩余损耗(W)p , 负载杂散损耗(W)P。 RN R , R R。R S, 5 5黑Tc T , TdO T TK 堵始时在牛队叫二二二、飞飞T max一一最大转矩(N.m) _ -:-二一一-Tmax,一一一在试验电压U,下测得的最大转矩(N.m) Tmin一一最小转矩(N.m) Tmnt一一一在试验电压U,下测得的最小转矩(N.m) U 端电压(V)Uo 空载试验端

    14、电压(V)UK 堵转试验端电压(V)UN 额定电压(V)8c 测量Rc时绕组的实际温度(C)。1一测量初始(冷)电阻R1时的绕组温度(C)8, 试验时测得的定子绕组最高温度(C)。a负载试验时冷却介质温度(C)2 8 一一热试验时冷却介质温度CC)8,ef 二一标准规定的基准温度CC)风-一计算效率用的规定温度CC)。w一一额定负载热试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定子绕组工作温度(C)0。一一空载试验时定子绕组温度CC)? 一一效率注:更多的符号和下标,在相关条款中说明。4 试验要求4.2.2 频率4.3 测试仪器与测量要求4.3. 1 概述GB/T 1032-2012 4.3)且仔细正确测量大多数仪器

    15、的准确度等级通常以满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因此,应尽量按实际读数的需要,选择低量程仪表。影响仪器测量结果准确度的因素:a) 信号源负载;b) 引接线校正;c) 仪器的量程、使用条件和校准。3 GB/T 1032一20124.3.2 电量测量4.3.2.1 有效值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所有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均为有效值(rms)。4.3.2.2 电量测量仪器电量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o.5级(兆欧表除外)。用低不确定度试验方法(见11.1. 2) 测定电机效率时,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2级。电子仪器是多用途的,与无惊仪器(非电子式)相比,有非常大的输入阻抗,无需

    16、因仪器自身损耗而修正读数。但高输入阻抗仪器对干扰更为敏感。应依实践经验,采取减少干扰的措施。4.3.2.3 仪用互感器(或传感器)测量用仪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0.2级。4.3.2.4 电压测量测量端电压的信号线应接到电机绕组引出线端子,如现场不允许这样连接,应计算由此引起的误差并对读数作校正。应同时测量端电压Uuv、Uvw、U啊,取其算术平均值计算电动机的性能。4.3.2.5 电流测量应同时测量电动机的每相线电流,用三相线电流的算术平均值计算电动机的性能。使用电流互感器时,接入二次回路仪器的总阻抗(包括连接导线)应不超过其额定阻抗值。对INn , - 2 X (n, - nN) 如果此

    17、条件不满足,则增大Reh的电阻值重新试验。如果电机在低于100%额定相电流时运行仍然不稳定,可将这些试验点删除。10.6.6.2 计算程序10. 6. 6. 2. 1 中间过程值计算根据10.6. 6. 1试验,对每一个试验点的数据按附录B计算中间过程值。10.6.6.2.2 负载杂散损耗P,的确定10.6.6.2.2. 1 PL试验数据修匀剩余损耗PLr对Ii(2)/1, J2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按附录C所述的方法求取PLr的线性回归方程:B + 1iIll-ldI川il- A 一-P ( 54 ) 式中:Ij(ZJ 内相电流的逆序分量,单位为安培CA),按B.8确定;1,一一试验电流,单位为

    18、安培(剖,见10.6. 6. 1; A 斜率,按附录C确定;B一一截距,单位为瓦特CW),按附录C确定。10.6.6.2.2.2 相关系数按附录C所述的方法求取相关系数r,r应不小于0.90。-卢GB/T 1032-2012 10.6.6.2.2.3 负载杂散损耗Ps(W)111iI丁!lll A 一-P . ( 55 ) 10.7 总损耗及输出功率的确定10. 7. 1 总损耗PT(W)PT =P,uj,十Pcu2,+ PFe十Prw十P,(56 ) 式中:Pcu1s -规定温度下定子J2R损耗,单位为瓦特(W),按10.2. 2确定;Pc山规定温度下转子J2R损耗,单位为瓦特(W),按10

    19、.3. 3确定;PFe 铁耗,单位为瓦特(W),按8.3确定;Prw -一一风摩耗,单位为瓦特(W),按8.2确定;P,一一负载杂散损耗,单位为瓦特(W),按10.6确定。10.7.2 输出功率P2(W)P2=Pj -PT ( 57 ) 式中:Pj -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见7.2;PT-一一总损耗,单位为瓦特(W),按10.7.1确定。门效率的确定11. 1 概述效率是以同一单位表示的输出功率矶和输入功率Pj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输出功率P2等于输入功率Pj减去总损耗PT,若已知3个变量(输入、总损耗和输出)中的两个,就可用式(58)、式(59)求取效率平:市=去X100%.(58)

    20、 1)=(1-)X1州(59 ) 除非另有规定,应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确定效率。若电压没有显著偏离额定值且符合4.2.1的要求,则由此求得的效率值是准确的。11. 1. 1 确定效率的试验方法确定效率的几种试验方法如下:(1) A法一一输入输出法;(2) B法一一测量输入和输出功率的损耗分析法;(3) C法一一成对电机双电源对拖回馈试验损耗分析法;(4) E法或El法一一测量输入功率的损耗分析法;(5) F法或Fl法一等值电路法;(6) G法或Gl法降低电压负载法;(7) H法一一圆图法。29 GB/T 1032-2012 不同试验方法确定的效率值不直接比较。11. 1.2 试验方法与效率的

    21、测量不确定度效率的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实际效率值的不确定度,通常应以数值表示,这需要足够多的试验样本来确定其具的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数据。本标准采用相对不确定度,以区分不同试验方法效率测试结果的相对准确性,见表40低不确定度表示完全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效率。表明效率测试值的不确定范围小,此法较准确。中不确定度表示依据部分试验结果和简化物理模型确定效率。表明效率测试值的不确定范围为中等大小,此法的准确性为中等;唱不确定度W依据部分试验结果精干假设确定效吨以率测试值的不确定范围较大,此法的准确性较差。石:二/己二Jf主4丰、试验方法xi/ 条款队送/ 11. 2 -一一-84/ / 、11. 3 C法l!

    22、! 11. 4 , y , E法或E1法11. F法或F1法/ f G法或G1法, 11.7 Hi.去11:也 、飞、岛4 确剩余损耗法10.6.2 -、定、p约皮哦法、/ 10.6.3 的推荐胖、-寸。二号.-5-_-一一一-方法川吨、f 11.2 A法一一-输入,输出法11. 2. 1 概述10.6.6 推荐适用范围注队、相对不确定度不大于1kW川、低一- -一-、h不大于400kW 入明川中、飞、j 中J高 在静、大型电机/ 中1,自! 中/高! /阳、式型电机高 /不夭子100kW , 飞1中、大型电机/ 用/高-中飞犬型电常t-_/ /f中/高1 kW 150 kW /; (1- /

    23、 中A法的特点是由测得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就可知电机的效率。此直观效率值与测试时的冷却介质温度值有关。为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便于分析比较,需用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 C)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计算电机的放率。11. 2. 2 试验程序11. 2. 2. 1 定子绕组初始(冷)端电阻的测定被试电机在冷却介质温度下(按5.2.1中的规定)测量并记录定子绕组端电阻Rl(按5.2.2.4确30 -GB/T 1032-2012 定)和绕组温度。1(按5.2.1确定)。11. 2. 2. 2 额定负载热试验a) 试验方法,按6.6的规定;b) 绕组工作温度此,按6.8确定;热态端电阻Rw,按6

    24、.8. 1. 1确定。11. 2. 2. 3 负载特性试验试验方法按7.2的规定;测量并记录:UJ、1、P1、n(或S,)、T,8.(或R,)、民。11. 2. 2. 5. 2 二-Prw按,8.2确定。ij j/一. 飞J/PFe的确走三飞二/ / / . ( 60 ) 式中:8,一一各负载点处绕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见11.2. 2. 3; R厂一绕组初始(冷)端电阻,单位为欧姆(0),见11.2. 2. 1 ; 81一一一测量Rl时的绕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见11.2. 2. 1 ; 1一一定子电流,单位为安培(剖,见11.2. 2. 3 0 11. 2. 3. 1. 2 修

    25、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定子2R损耗Pc四川W)Kl +25 Pcu1c =Pcu1 X一一一一一lc -. cul /-Kl +()a . ( 61 ) 式中:Pcu1一一一见11.2. 3. 1. 1; 31 GB/T 1032-2012 民一一负载试验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口,见11.2.2.3。11. 2. 3. 1. 3 定子12R损耗增量APcu(W) t.P cul = P cul - P culc ( 62 ) 式中:Pcu1一一一见11.2. 3. 1. 1; Pcu1c一一一见11.2.3.1.2011. 2. 3. 1. 4 试验温度下转子12R损耗Pcu

    26、2CW) 11. 2. 3. 1. 4. 1 试验温度下转差率sn , -n s=一一一一一-ns . ( 63 ) 式中:n只一一同步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n, =60 f/p f一一频率,单位为赫兹(Hz),见11.2. 2. 3; n一一-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见11.2.2.30注:如实视转差S,则n=ns-sto11. 2. 3. 1. 4. 2 试验温度下转子12R损耗Pcu2(W) P cu2 = (P 1 - P cul - P Fe) X S ( 64 ) 式中:P1一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见11.2. 2. 3; Pcu1一一试验温度下定

    27、子J2R损耗,单位为瓦特(W),见11.2. 3. 1. 1; PFe一一-铁耗,单位为瓦特(W),见11.2.2.5.3;5 一一试验温度下转差率,见11.2.3.1.4.1011. 2. 3. 1. 5 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转子12R损耗Pcu2c(W)Ed-a ?古U十一+2二2K-K 2 u c p c 2 u c p ( 65 ) 式中:Pcu2一一试验温度下转子2R损耗,单位为瓦特(W),见11.2. 3. 1. 4. 2; 吼一一负载试验时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见11.2.2.3011. 2. 3. 1. 6 转子JZR损耗增量APcu2(W) t.P

    28、 cu2 = P cu2 - P cu2c . ( 66 ) 式中:Pcu2一一一见11.2. 3. 1. 4. 2; P cu2c一一一见11.2. 3. 1. 50 11. 2. 3. 1. 7 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输入功率Pc(W)P1c = P1 - t.Pcu1 - t.Pcu2 . ( 67 ) 32 -G/T 1032-2012 式中:Pj 一一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见11.2. 2. 3; .Pcu1一一-按11.2. 3. 1. 3确定;.Pcu2 按11.2. 3. 1. 6确定。11. 2. 3. 2 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输出功率P2

    29、c11. 2. 3. 2. 1 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转差Stc(r/min) K内+2只Sc = (n,一的X一-一K 2 + 8a . ( 68 ) 式中:nS一一同步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按11.2.3.1.4确定;n一一实测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见11.2. 2. 3; 民一一负载试验冷却介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见11.2.2.3。11. 2. 3. 2. 2 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转速nc(r/min)nc =n衍-Stc. ( 69 ) 11. 2. 3. 2. 3 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输出功率P2c(W

    30、)L-9 ;一A哇-Fhu T-9 一-P ( 70 ) 式中:T一一轴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 m),见11.2.2.4;l1c一一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见11.2.3.2.2011. 2. 3. 3 效率FE1 ( 71 ) 式中:PZc 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见11.2.3.2.3;Fjc -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见11.2. 3. 1. 70 11. 2. 3. 4 功率因数cos凡一也 ( 72 ) 式中:Pjc一一修正到基准冷却介质温度(25OC)的输

    31、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见11.2. 3. 1. 7 ; U一一端电压测试值,单位为伏特(V),见11.2. 2. 3; Ij一一定子电流测试值,单位为安培(剖,见11.2. 2. 3。11.2.3.5 负载特性曲线作定子电流Ij(A)(见11.2.2.3)、修正后输入功率Pjc(W)(见11.2. 3. 1. 7)、修正后的转速l1c(r/min)(见11.2. 3. 2. 2)、效率水见11.2. 3. 3)及功率因数coscp(见11.2.3.4)对修正后输出功率P2c(W)(见11.2. 3. 2. 3)的关系曲线。33 、GB/T 1032-2012 11.2.3.6 指定负载点特

    32、性参数从负载特性曲线上求取150%、125%、100%、75%、50%和25%额定负载时的11C A)、PlCW)、n,Cr/min)、平和co叩的值。11. 2. 3. 7 A法计算格式型号频率计压设电相数工作制Hz 机座号V极数定额温升限值一一一一产品编号序号反乒于二千法哼户、二队二1刘2|?了?|5飞lI1 补丁、6 2 定子绕组初卢价)彤在阻Rj/O测量Rj位组阱j/C定子绕怕再有/。c(负载试验冷却介质温度比/C端电ltuj料见11.2.2.1见11.2.2.13 /十注2丘之/牛街l11:问iJ 定子钱电流川/ j/ Ir11年3 川年11价3j/二三之;二飞(r/minl凸出fA

    33、ifj/ 1 /1 ! 实测帷n咱m,/,见223或(川=(忏(叽1/1/ 实测转地/(训ln);二一二二二十见-+J.2.-2.-咄1).=(.如刊的I!rJI;I 转差率s、飞1 (叶(11)/(9)# 1 Ir tiJV吧!的叫:(川(吵与yrr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转矩读数T,/Nm 转矩读数修正值T,/N.m 轴转矩T/N.m 见11.2.2.3见11.2. 2. 3. 1 (7)=(1日+(6)16 17 18 修正到25c冷却介质温度的输出功率P2, /W (8) = (1 7) X (4)/9. 549 19 铁耗PF,/W各负载点铁耗,

    34、见11.2. 2. 5. 3 20 试验温度下定子绕组端电阻(R,)/0 (20)= (1) X (Kj十(3)/Kj十(2)J 21 试验温度下定子IR损耗P,J/W(21)=1. 5X (6) X (20) 34 -GB/T 1032-2012 表5(续)负载点序号项目数据来源或计算l 2 3 4 5 6 修正到25.C冷却介质温度定子IR损耗(22) = (21) X (K1十25)/K1十22 PI/W (4)J 23 定子2R损耗增量l1P,I/W(23) = (21)-(22) 24 试验温度下转子IR损耗P2/W(24) = (7) - (21) - (19)J X (2) 儿修

    35、正/到W25冷却J介质F温L劳/辛卢IR损耗(25) 凹的二tPFF二、写盯句/、K2+ 25 (4) 26 转子川损在用矶冽/(2) -(2古、修ft庐俨温度定叫人率(22) - (26) 飞27 P1 28 张苓户V/ -一-_一一千一一-一-2盯-=IOOX口l)rrzn - 、气、29 叫陆片呻、飞、JA3LO)=(27)/Cd (5) (6) 注:带捐J号数学指本表序号所指的参量。/rj飞、产1、, 、 飞、飞飞、 j/ / / 11. 3 11. 3. 1 11. 3. 1. 2. 1 试验方忠、飞子-飞-二飞按6.6的规定。-._与11. 3.1.2.2 绕组工作温度。wCC)。

    36、w按6.8确定,热态端电阻Rw按6.8. 1. 1确定。11. 3. 1. 2. 3 绕组规定温度矶CC)f),按6.9.Z的川、b)或c)确定。11.3.1.3 负载特性试验试验方法按7.Z的规定。测量并记录:UJ,11、Pj、n(或川、T,、民(或R,)、民。35 G/T 1032-2012 11. 3. 1. 3. 1 转矩读数修正值Tc的测定Tc按7.3确定。11. 3. 1. 4 轴转矩T的确定轴转矩T按7.4确定。11. 3. 1. 5 空载试验11. 3. 1. 5. 1 试验方法及试验要求按8.1的规定。11. 3. 1. 5. 2 凤摩耗PfW的确定PfW按8.2确定。11.

    37、 3. 1. 5. 3 铁耗PFe的确定PFe按8.3确定。11. 3.2 计算11. 3. 2. 1 凤摩耗Pfw(W)见11.3.1.5.2011.3.2.2 铁耗PF,(W)见11.3.1.5.3。11. 3. 2. 3 负载杂散损耗PS的确定11. 3. 2. 3. 1 试验温度(J下定子12R损耗Pcu1(W) 式中:KI十(),P cul = 1. 5I; Rl X一一-1 - io V Jl. l .l. -1 /, Kl十()I吭一一各负载点绕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见11.3.1.3;RI 绕组初始(冷)端电阻,单位为欧姆(,0,),见11.3.1.1;。1一一测量R,时

    38、绕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见11.3.1.1;II 定子电流,单位为安培(A),见11.3.1.3。11. 3. 2. 3. 2 试验温度下转子12R损耗Pcu2(W) 11. 3. 2. 3. 2. 1 试验温度下转差率s式中:ns -n s=-一一一一n , ns 同步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 ns =60 X f/ 36 1 . ( 73 ) . ( 74 ) -一f 频率,单位为赫兹CHz),见11.2. 2. 3; n 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Cr/min),见11.2.2.3。注:如实测转差5川则11=11:-;-Sto11. 3. 2. 3. 2. 2 试验温度下转子

    39、2R损耗P叫p叫=CPj-Pcuj-PFe)Xs 式中:Pj一一输入功率测量值,单位为瓦特CW),见11.3.1.3;Pcuj一一试验温度下定子J2R损耗,单位为瓦特CW),见11.3. 2. 3.1; PFe一一铁耗,单位为瓦特CW),见11.3.2.2; S 一一试验温度转差率,按11.3. 2. 3. 2.1确定。注:如实测转差St则n=纯St 0 11. 3. 2. 3. 3 轴功率Pm础式中:Pm.eh = T兰卫-mcch - 9.549 T一轴转矩,单位为牛顿米CN.m),见11.3. 1. 4; 一一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Cr/min),见11.3.1.3。11. 3. 2. 3

    40、. 4 视在总损耗PSTCW)P ST = P 1 - P mech 式中:Pj 一一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CW),见11.3.1.3;Pmecl、轴功率,单位为瓦特CW),见11.3.2.3.3。11. 3. 2. 3. 5 剩余损耗PL(W)GB/T 1032一2012C 75 ) C 76 ) C 77 ) P L =P ST一(Prw+ PFe + Pcuj十Pcu2)( 78 ) 式中:PST、-一一视在总损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 2. 3. 4; Prw一一风摩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 2. 1 ; PFe 铁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 2. 2; PC

    41、U1一一试验温度下定子J2R损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 2. 3. 1 ; Pcu2一一试验温度下转子J2R损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2.3.2011. 3. 2. 3. 6 剩余损耗P1对俨的线性回归分析由于PL与T2呈线性关系,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见附录。得到:斜率A;截距BCW);相关系数r。如果相关系数r(按附录C求取)小于0.95,剔除最差的一点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如果r二三0.95,则用第二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如果r仍小于0.95,说明测试仪器或试验读数,或二者均有较大误差,应查明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校正,再重新做试验。37 1 GB/T 1032-2012 11

    42、. 3. 2. 3. 7 负载杂散损耗Ps(W)P, =AXT2 . ( 79 ) 式中:A一一斜率,见11.3. 2. 3. 6 ; T一一轴转矩,单位为牛顿米(N.m),见11.3.1.4。11.3.2.4 规定温度(8,)下定子12R损耗Pcu1s(W)( 80 ) 式中:11.3.2.5.3 c = (1- s,) X民. ( 83 ) 式中:n 同步转速,单位为转每分钟(r/min),见11.3. 2. 3. 2. 1; Ss一一规定温度(8乓)下转差率,见11.3.2.5.1。11. 3. 2. 6 总损耗PT(W)P T = Prw + P Fe + P , + Peul + P

    43、 eu2,( 84 ) 式中:Prw 风摩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 2. 1 ; 38 -PFe 一一铁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 2. 2; P, 一一负载杂散损耗,单位为瓦特(W),按11.3. 2. 3. 7; Pcu1,一一规定温度下定子FR损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2.4;Pc山一一规定温度下转子FR损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2.5011. 3. 2. 7 输出功率P2(W)P2 =P 1 - PT 式中:P1 -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见11.3.1.3;PT一一总损耗,单位为瓦特(W),见11.3.2.6。11.3.2.8 效率 / _-一乒工7rn 飞可=去x100% 式中:效率平(见11.3. 2. 8 11. 3.2.12 B法计算格式表6B法计算格式GB/T 1032一2012. ( 85 ) 川、.(86 ) 序号项目数据来源或计算1 定子绕组初始(冷)端电阻R,/n见11.3.1.12 测量R,时绕组温度。,FC见11.3.1.13 额定负载热试验绕组工作温度。w/C见11.3.1.2.24 热试验冷却介质温度仇/C见11.3. 1. 2. 1 L_ 39 飞GB/T 10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032-201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