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YD T 1845-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pdf

    • 资源ID:206123       资源大小:9.34MB        全文页数:30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YD T 1845-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pdf

    1、ICS 3307099M 37 Y口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 845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 PA)U 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HSDPA Uu Interface RRC in 2GHzTDS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3GPP IU TS 2533 1 v7C0 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NEQ)200906-1 5发布 2

    2、009-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 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缩略语4概述-5 RRC功能以及提供给上层的服务6期待低层提供的服务”7协议状态8 RRCi童程-一9未知的,不可预见的和错误协议数据的处理lO消息及信息元素的功能性描述及内容11消息及信息元素的抽象语法(无效)12消息转译语法13协议定时器、计数器、其他参数和缺省配置-14特定功能附录A(资料性附录)USIM参数附录B(资料性附录)RRC状态跃迁的描述附录C(规范性附录)消息和信息元素抽象语法(ASN l描述)参考文献-YD厂r 1 845-2009I1;589929466l88085焉薯篙曩篙篇黑嘶享

    3、享喜兰享圣薰兰刖 昂YD,T 1 8452009本标准对应于3GPPTS25331,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a)删除了与FDD相关的内容;b)删除了MBMS组播相关的功能;c)删除了MBMS计数功能;d)删除了MBMS PTP的承载方式;e)删除了MBMS MSCH信道;f)增加了MBSFN和MBMS UTN功能。本标准是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a)YDT 1843-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l部分:总则第2部分

    4、: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第4部分:扩频和调制第5部分:物理层过程第6部分:物理层测量b)YDT 1845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VIRRC层技术要求C)YD厂r 1846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层二技术要求第1部分:MAC协议第2部分:RLC协议d)YDfr 1847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层一第3部分:信令传输第4部分:NBAP信

    5、令第5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第6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第7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第8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泌第9部分:执行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建立和维护IIYD厂r 1 845-2009e)YDT 1848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测试方法f)YDT 1849-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g)YDT 1850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

    6、SU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河、陈慧、刘隽、全海洋、严杲、李文宇、徐菲、王浩然、沈东栋、王梅、李静ItiYDI 1845-20092G 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上的

    7、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本标准规定了在源RNCH目标RNC之问以透明方式传输的与SRNC重定位有关的信息;在目标RNC与其他系统之间以透明方式传输的信息。本标准适用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 18433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

    8、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复用和信道编码YDT 18434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4部分:扩频和调制YDT 18435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5部分:物理层过程YDT 18436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6部分:物理层测量YDT 18461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第l部分:MA

    9、C协议YDFf 18462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第2部分:RLC协议3GPPTS 25301一无线接口协议结构3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CK Acknowledgement 确认AICH Acquisition Indicator CHannel 捕获指示信道AM Acknowledged Mode 确认模式AS Access Stratum 接入层ASC Access Service Class 接入业务级别ASN1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1 抽象语法符号BCCH Broadcast

    10、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YD厂r 1 8452009BCFE Broadcast Control Functional EntityBER B“Error RateBLER BLock Error RateCCCH Comrrlon Control ChannelCCPCH Comlnon Control Pbysical ChannelCH Conditional on historyC。RNTI CeU RNTICTCH Comnlon 1hmc ChannelCTFC Calculated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CV Conditio

    11、nal on vallieDCA Dynamie Channel Allocation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DCFE Dedicated Control Funcfional EntityDCH Dedicated ChannelDCSAP Dedicated Control SAPDGPS 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L DownlinkDSCH Downhnk Shared ChannelDTCH Dedicated Trame ChannelEAGCH EDCH Absolute Grant Chan

    12、nelEDCH Enhanced uplink DCHE-mCH E-DCH HARQ Acknowledgement Indicator Channel2EPUCHERNTIERUCCHETFCIEUCCHFACHFDDGCSAPGERANGRAGRNTIHCSHFTqHRNrIEnhanced Upfink Physical ChannelEDCH RNnEDCH Random Access Uplink Control ChannelEDCH Transport Fol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EDCH Uplink Control ChannelForward

    13、Aceess Channel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General Control SAP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GERAN Registration AreaGERAN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Hierachical Cell StructureHyper Frame NumberHSDSCH RNTI广播控制功能实体误码率误块率公共控制信道公共控制物理信道视历史而定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公共业务信道传输格式组合计算值视值而定的动态信道分配专用控制信道专用控制功能实体专用信道专用控制业务接入点

    14、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下行链路下行共享信道专用业务信道E-DCH绝对授权信道增强上行专用信道EDCH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指示信道增强上行物理信道EDCH无线网络临时标识EDCH随机接入上行控制信道EDCH传输格式组合指示EDCH上行控制信道前向接入信道频分复用通用控制业务接入点GSMEDGE无线接入网GERAN注册区域GERAN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层小区结构超帧号HSDSCH无线网络临时标识HSDSCH)NNSm汀FIM:EIIMSImISCPL1L2L3LAIMACMBMSMBSFNMCCMCCHMDMICHMMMSCHMTCHMNCMPNACCNASNtSAPNW0PPCCHPCHPDCPPDSC

    15、HPDUPLMNPNFE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IdentifierIntra Domain NAS Node SelectorInformation ElementIntem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hltemet ProtocolInterference on Signal Code PowerLayerlLayer2Layer 3Location Area Iden

    16、tityMedia Access Control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 over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obile Country CodeMBMS point-to-multipoint Control ChannelMandatory DefaultMBMS notification Indicator ChannelMobility ManagementMBMS point-to-multipoint Scheduling ChanneMBMS pointto-multipoint 1Yamc

    17、ChannelMobile Network CodeMandatory PresentNetwork Assisted Cell ChangeNon Aecess StratumNotification SAPNetworkOptionalPaging Control ChannelPaging Channel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rotocol Data Unit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aging and Notification Control Func

    18、tional EntityYD厂r 1845-2009高速下行共享信道标识域内非接八层节点选择器信元互联网工程工作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国际移动用户标识互联网协议干扰信号码功率层1(物理层)层2(数据链路层)层3(网络层)位置域标识媒质接入控制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单频网方式承载MBMS业务移动国家代码MBMS点到多点控制信道带缺省值的必选项MBMS通知指示信道移动性管理MBMS点到多点调度信道MBMS点到多点业务信道移动网络代码必须存在网络协助小区改变非接入网络层通知业务接入点网络可选寻呼控制信道寻呼信道分组数据会聚协议下行共享物理信道协议数据单元公共陆地移动网寻呼通知控制功能实体YD厂r 1845

    19、2009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SI Packet System InformationP-TMSI Packet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QoS Quality of ServiceRAB Radio Access Bearer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RAI Routing Area IdentityRA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RB Radio BearerRFE Rou

    20、ting Functional EntityRL Radio LinkRLC Radio Link Control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TI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RSCP 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SAP Service Access PointSCFE Shared Control Function EntitySCTD Space Code Trans

    21、mit DiversitySF Spreading FactorSHCCH Shared Control ChannelSI System InformationS瓜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RNC Serving Radio NetworkControllerSRNTI SRNCRNllTDD Time Division DuplexTDMBMS TDSCDMA Multimedia BroadcastingTF Transport FormatTFCS 1Y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SetTFS Transport Format

    22、 SetTM Transparent ModeTME Transfer Mode EntityTMSI 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r TransparentTx 1tansmission4随机接入物理信道分组系统信息分组域移动用户l临时标识上行共享物理信道业务质量无线接入承载随机接入信道路由域标识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承载路由功能实体无线链路无线链路控制无线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无线资源控制接收信号码功率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业务接入点共享控制功能实体空码发送分集扩频因子共享控制信道系统信息信扰比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SRNC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时分复用TDsc

    23、DMA多媒体广播业务传输格式传输格式组合集传输格式集透明模式传输模式实体移动用户临时标识透明的发送UE User EquipmentUL UprinkUM Unacknowledged ModeURA I兀RANRegistration AreaURNTI UTRANRNTIUSCH UDUnk Shared ChannelUTR AN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4概述YD厂r 1845-2009用户设备上行链路非确认模式UTRAN登记区uTRAN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上行共享信道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其描述仅针对TDSCDMA。41综述本标准的

    24、组织结构如下所述。一4,2节描述RItc协议层模型;一第5章列出了提供给上层的RRC功能和服务;一第6章列出了期待从低层获得的服务,并详细说明了可供RRC消息使用的无线承载;第7章详细说明了接入层的各种UE状态,以及相应状态下UE中所运行的各种进程;一第8章详细说明了RRC过程,包括UE状态转移;一第9章详细说明了接收实体对未知、不可预见及错误的协议数据的处理过程;第10章以表格的方式描述了各种消息;这些消息描述可见第8章;一第1l章简单说明了RRC协议消息的编码内容章节与附录C的关系;一第12章描述了ASN 1编码生成的RRC PDU的转义语法:一第13章列出了UE所使用的协议定时器、计数器

    25、、常量及变量;一第14章详细说明了应用于UTRA RRC连接模式下的一些过程,比如测量;此外还详细说明了网络节点之间传输的RRC信息。注意到并非UTRA RRC连接模式下的所有过程都在本章中有详细说明,其中一些UTRA RRC连接模式进程在3GPP TS 25304中描述,比如小区重选;一附录A列出了建议在USIM中储存的网络参数;一附录B描述了第二阶8tRRC协议状态和状态转移,供参考;一附录C详细说明TRRC协议消息的编码。这是基于第10章的表格描述的。图l概括了“包括G洲在内的各种1E状态”与“相应描述uE操作的各种Ir豫A、GsM规范”之间的映射。R磊GSM空闲态OSMTS 05|08

    26、UE空闲态卜再百习匿篓到图1 uE状态与相应描述uE操作的各种uTRA、GsM规范之间的映射YDI 1845-200942 RRC层协议RRC层功能实体的描述如下所述。一路由功能实体(RFE)用于处理高层消息到不同的移动管理,连接管理实体(uE侧)或不同的核心网域(IrrRAN侧)的路由。一广播控制功能实体(BCFE)处理广播功能。BCFE用于传输GCSAP上所请求的RRC业务。BCFE可以使用Tr-SAP和UMSAP所提供的低层业务。一寻呼及通知控制功能实体(PNFE)用于控制对那些无RRC连接的UE的寻呼。PNFE用来传输NtSAP上所请求的RRC业务。PNFE可以使用Tr-SAP和UMS

    27、AP所提供的低层业务。一专用控制功能实体(DcFE)用于处理特定的某个UE的各种功能。DCFE用来传输DCSAP上所请求的RRC业务;根据有待发送的消息以及当前UE业务状态,DCFE可以使用UMAMSAP和Tr-SAP所提供的低层业务。一位于C,RNC的共享控制功能实体(SCFE)作为DCFE的辅助实体,用来控f#IIPDSCH和PUSCH的分配。SCFE使用UMSAP和TrSAP所提供的低层业务。一传输模式实体(mE)用于处理“RRC层内的不同实体”与“RLC所提供的SAPs”之间的映射。注1:RRC子层功能实体之间也需要逻辑信息交互。这些交互大部分是与具体实现相关的,在规范中无需进行详细描

    28、述。图2描述了UE的RRC模型,图3和图4描述了1ITRAN的RRC模型。注2:图2、图3、图4中仅描述了用到的SAP。Tr-SAP、UMSAP和AM-SAP可以有多个实例。特别地,不同的功能实体通常使用不同的SAP类型实例。6图2 UE侧的RRC模型YD厂r 1 845-2009-一一_-_-_-_-_-_-一_-_-_-_-_-_-_-_-接八层图3 UTRAN侧的RRC模型(DSMAP系统)图4 UTRAN侧的RRC模型(DS-41系统)43协议规范原理本标准是基于3GPP TR 25921中所给出的常规准则。本标准中,使用了变量符号。在134节中定义了这些变量。变量的典型用法是用来表示

    29、某一操作之后的一种状态或结果,比如收到一条消息中的某一信元,这一信元用于说明规范中其他某处的一项操7YD厂r 1 845-2009作,诸如设定一个被传送消息中的信元的值。变量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详细说明协议,因此不应该强加任何特殊的具体实现。当描述UE收到消息后的行为时,8 6节中详细规定了接收到或未接收到单个信元(某些情况下是信元的组合)时的行为。5 RRC功能以及提供给上层的服务51 RRC功能RRC执行以下功能,3GPPTS 25301中提供了对这些功能更为详细的描述:一广播与非接入层(核心网)相关的信息;一广播与接入层相关的信息:一建立、维护和释放UE和UTRAN之间的一个RRC连接;一无

    30、线承载的建立、重配置和释放;一分配、重配置和释放用于RRC连接的无线资源;一RRC连接移动性功能:一控制所请求的QoS;一uE测量报告以及对报告的控制;一外环功率控制;一加密控制:一慢速动态码分配;一寻呼;一初始小区选择及小区重选;一上行链路DCH上无线资源的仲裁;一RRC消息完整性保护;一定时提前;一CBS控制。52提供给上层的RRCI日务PdlCN上层提供以下服务,3GPP TS 25 301和3GPP TS 24007提供了这些服务的描述和原语。一常规控制;一通知:一专用控制。RRC层向上层提供了uE_IrrRAN部分的信令连接以便支持上层之间信息流的交互。在用户设备和核心网之间使用信令

    31、连接来传输上层信息。对于每个核心网域,同一时刻最多存在一个信令连接。RRC层将某个uE的多个信令连接映射为单独一个RRc连接。为了在信令连接上传递上层数据,RRC层要能区别两种不同的类别,即“高优先级”(对于基于GSMMAP的核心网而言,对应其“SAPl 0”)和“低优先级”(对于基于GSMMAP的核心网而言,对应其“SAPI 3”)。53 RRC与上层之间的原语3GPPTS 24007中描述了RRC与上层之间的原语。YD厂r 1 845-20096期待低层提供的服务61 期待层2提供的服务3GPP TS 25301、yDrI18461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

    32、入(HSU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第1部分:MAC协议和YDT 18462(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第2部分:RLC协议描述了层2提供的服务。6 2期待层1提供的服务3GPP TS 25301中描述了层IN_供的服务。63信令无线承载如下所述,用于传输RRC消息的可用无线承载(RB)被定义为“信令无线承载”。根据下述规则,UE和UTRAN应为在DCCH和CCCH上使用RLC-TM、RLC-UM和RLCAM的RRC消息来选择信令无线承载:一所有在CCCH上传送的消息使用信令无线承载RB0(上行:RLCTM,下行:RLCuM)。

    33、一所有使用RLc非确认模式(RLCUM)在DCCH上传送的消息使用信令无线承载RBl。一除了承载高层(非接入层)信令之外,所有使用RLC确认模式(RLCAM)在DCCH上传送的RRC消息使用信令无线承载RB2。一RLC确认模式(RLCAM)下,在DCCH上发送的用于承载高层(非接入层)信令的RRC消息将使用信令无线承载RB3,也可选择信令无线承载RB4,如818节、819节和8110节所述。一另外,以RLC透明模式(RLCTM)在DCCH上发送的RRC消息可以选择编号5至32之间的RB作为信令无线承载”。一上行SHCCH上TM模式的RRC消息映射l-IRACH或USCH上;下行UM模式则映射至

    34、FACH或DSCH上。这些消息仅适用于TDD模式。在136节、136a节、136b节和136c节中详细描述了用于“信令无线承载RB0、BCCH映射NFACH,PCCH映射到PcH”的无线承载配置。信令无线承载RB0或者使用RLC TM模式信令无线承载不使用加密。7协议状态71 包括GSM在内的RRC状态及其状态转移之综述图5描述了UTRA RRC连接模式下的各种RRc状态、电路域业务UTRA RRC连接模式与GSM连接模式之间的转移以及分组域业务UTRA RRC连接模式与GSMGPRS分组模式之间的状态转移。该图还描述了空闲模式与UTRA RRC连接模式之间的状态转移,以及UTRA RRC连接

    35、模式内部的各种RRc状态之间的转移。RRC连接被定义为UEntrrRAN对等RRC实体之问的一个点到点的双向连接,以是否分配URNTI作为区别。一个UE要么没有,要么只有一个RRC连接。注:在第八章中详细说明了各种状态的转移。7 2 UE模式状态下的过程注:本节详细说明了在不同的RRC模式状态下UE应该执行哪些过程。第8章或相关过程定义详细说明了相关的过程及其触发条件。0YD厂r 1 845-2009注:空闲模式内的内部划分仅仅是为了便于阐述,不应被理解为多种状态。图5包括GSM在内的各种RRC状态以及状态转移7121 UE空闲模式3GPP TS 25 304中详细说明了UE空闲模式下应激活的

    36、过程。如3GPP TS 23122中所述,除了接收PT-M承载的MrBMS业务,UE应执行个周期性的搜索以找到优先级更高的PLMN。驻留在MBSFN模式的小区上的能够接收MBMS业务的UE,处于空闲模式并接收该MBSFN模式小区的RRc消息和系统广播消息。这意味着除非在规范中明确地指明之外,UE执行过程时仅根据MBSFN模式小区的p,gc消息和系统广播消息而不会受lJNonMBSFN模式小区的RRC消息和系统广播消息的影响。注l:这意味着LrE在根据章节8 1 I 63所规定的MBSFN mode的小区上接收MBMS业务使用单独的资源。注2:对于128Mcps TDD,如果小区为MBSFN m

    37、ode,系统信息块在MBSFN Special Timeslot(见YDT 1843 2(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上发送。722 UTRA RRC连接模式本标准中,除非特别说明,连接模式都是指“UTRA RRC连接模式”。722 1 URAPCH或CELLPCH状态URA_PCH或CELLPCH状态下,UE应执行以下操作:注:在这两种状态下,不能使用DCCH和DTCH。一如果UE“在服务区域内”: 保存当前服务小区最新的系统广播消息,如811节所述; 执行小区重选进程,女F13G

    38、PPTS 25304所述: 周期性搜索更高优先级的PLMN,!Z13GPP TS 23122所述;10YD厂r 1 845-2009注:如果DRX周期长度为80ms,由于有当前服务小区寻呼时段与所搜索小区的MIB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存在,即使有优先级更高的PLMN,UE也没法识别。 监听寻呼时段和寻呼指示信道上的监听时段,这两个时段可根据86 3 la节和8632节确定:UE根据8519描述的过程选择SCCPCH,并在映射到此SCCPCH的PCH上接收寻呼信息; 对PCCH和BCCH上所接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处理; 根据测量控制信息来执行测量过程,如84节和144节所述; 如果UE支持3GPP T

    39、S 25 324中所述的小区广播业务,则保存最近的BMC数据; 如果UE支持MBMS业务,则根据MCCH上承载的RRC消息执行操作,并根据章节8 7激活MBMS业务; 若UE处于URA_PCH状态中,则启动定时器T305以便进行周期性的URA更新;若UE处于CELL PcH状态,则启动定时器T305以便进行周期性的小区更新。一若UE“在服务区域外”: 执行小区更新进程,jII:13GPPTS 25304中所述; 启动定时器T316; 启动定时器T305; 如果对UE所支持的所有RAT和所有的频段进行了搜索之后,小区选择过程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小区,那么从进入“在服务区外”状态开始,LIE在最

    40、少TimerOutOfService(默认值为30s)之后: 向NAS指示所有可用的PLMN,以便选择一个新的PLMN。如果NAS指示了新PLMN的选择,UE应在变量SELECTED_PLMN中存储新PLMN的信息并且根据8524节执行所述操作; 如果找到一个可接收的小区,那么UE应驻留在该小区中以便得至13GPP TS 25304中所定义的有限服务,并且根据8524节执行所述操作。如果由于驻留到一个可接收的小区而使得RRC连接被释放,那么应通知上层; 否则,如果没有找到可接收的小区,UE应继续寻找一个女13GPP TS 25 304中所定义的可接收的小区。7 2_22 GELLFACH状态C

    41、ELLJlACH状态下,UE应执行以下操作:注:在此状态下可以使用DCCH,如果配置了DTCH的话也可使用。一如果UE“在服务区域内”:保存当前服务小区最新的系统广播消息,如811节所述;执行小区重选进程,如3GPP TS 25304中所述;根据测量控制信息来执行测量过程,如84节和144节所述;启动定时器T305(周期性的小区更新);选择并配置应用于此RRC状态下所使用的传输信道的RB复用选项;uE根据8519节所述过程选择出SCCPCH后,监听所有映射到该SCCPCH的FACH传输信道;YD厂r 1 845-2009对BCCH、CCCH和DCCH上所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处理;如果UE支持M

    42、BMS业务,则根据MCCH上承载的RRC消息执行操作,并根据章节87激活MBMS业务;如果SHCCH可用的话,对SHCCH上所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处理。如果UE是“在服务区域外”:执行小区选择进程,3k13GPPTS 25304所述:启动定时器T305(周期性的小区更新)和T317(当重新进入“在服务区内”状态时的小区更新)或T307(转移到空闲模式):启动定时器T314和J:T315:如果对UE所支持的所有RAT和所有的频段进行了搜索之后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小区,那么从进入“越出服务区”状态开始,UE应在最少TimerOutOfService(默认值为30s)之后:l自NAS指示所有可用的

    43、PLMN,以便选择一个新的PLMN。如果NAS指示了新PLMN的选择,UE应在变量SELECTED_PLMNhh存储新PLMN的信息并且根据8524节执行所述操作;-如果找到一个可接收的小区,那么uE应驻留在该小区中以便得到3GPP Ts 25304所定义的有限服务,并且根据8524节执行所述操作。如果由于驻留到一个可接收的小区而使得RRC连接被释放,那么将这一点指示给上层;_否则,如果没有找到可接收的小区,UE应继续寻找一个如3GPP TS 25304中所定义的可接收的小区。7 223 CELL_DCH状态CELL_DCH状态下,UE应执行以下操作:注:此状态下可以使用DCCH,并且如果配置

    44、了DTCH的话,也可使用。一读取系统信息,如811节所述;一根据测量控制信息来执行测量过程,如84节和第14章所述;一选择并配置应用于此RRC状态下所使用的传输信道的RB复用选项:一对在DCCH上所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处理;一如果UE支持MBMS业务,则根据MCCH上承载的RRC消息执行操作,并根据章节87激活MBMS业务(仅用于UE在某些能力下支持MBMS业务);一对在BCCH上及SHCCH上(如果SHCCH可用的话)所收到的RRC消息进行处理:注:以上任何过程导致UEI拘HSDSCH服务小区和EDCHJ艮务小区不同时,uE的行为未定义。8 RRC过程uE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RRC过程。当收到

    45、一条触发某一过程的消息后,UE应准备接收并处理有可能触发另一过程的其他消息。在本节以及8631 1节(RRC转移事务标识)中描述;UE是否应接收或拒绝“同一过程(转移事务)的二次触发”。收到一条消息后,UE应:一检查该消息受主是否是本UE(比如,通过检查CCCH上的消息的信元“Initial UE identity”或信元“U-RNTI”):一丢弃那些面向其他UE的消息。12YD厂r 1 845-2009然后,UE应:一恰当地应用完整性校验;一如第9章所描述的那样,对错误情况进行处理;一对信元RRC transaction identifier”进行处理;一继续该过程,如相关章节所述。注:因为

    46、Release99 ASN1中存在一个错误,导致Release99的UE无法确定与Release99之后的协议版本相关的下行CCCH消息是发给哪个UE的。因此,Release99 UE就无法返回9 3a节里描述的协议错误。这样,UTRAN需要单独给UE发送一条Release99消息版本,通过IE”Access stratum release indicator”指示保持与Release99兼容。在UE中,一旦PDu被传递给下层发送,RRC便认为这些PDU已经被发送。如果UE中的RRC实体递交了一个消息用确认模式发送,只有在收至URLC对所有相关的PDU都己确认之后,才认为该消息已成功发送。在LIE中,若在无线接口上使用CCCH发送PDU,则需启动定时器。81 RRC连接管理过程811 系统消息广播图6系统消息广播图7在空闲模式、CELLPCH状态以及URAPCH状态下通知UE系统消息更改图8 CELL_FACH状态:jIICELLDCH(仅TDD)状态下通知UE系统消息更改8111概述这一过程的目的是从UTRAN向一个小区中的所有UE广播系统消息。81111系统消息结构系统消息元素是被放在“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中进行广播的。一个系统信息块将具有同样性质的系统信息元素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系统信息块


    注意事项

    本文(YD T 1845-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RRC层技术要求.pdf)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