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雹毛!CS * * * p * 备案号z3南I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3007-2014 代替SHIT3007 2007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tank farms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014-07-09 发布2014一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SHIT 3007-2014 目次前言.III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基本规定.4 储罐选用.24. 1 储罐容量.斗4 2 储罐选型.54
2、 3 储罐个数.5 5 常压和低压储罐区.5 1 储罐附件选用.75.2 储罐附件布置与安装.10 5 3 管道布置与安装. 10 5 4 仪表选用与安装.115.5 储罐内液体加热设计原则.6 压力储罐区.6. 1 储罐附件选用及安装. 12 6.2 管道布置与安装.1z 6.3 储罐仪表选用和安装. 12 6 4 储罐安全防护. 12 7 储罐防腐及其他. 13 本规范用词说明. 14 附条文说明.15“ SHIT 3007一2014Contents Foreword. III 1 Scope. 1 2 Normative references .1 3 Basic requirement
3、.1 4 Tank selection-2 4. 1 Tank capability2 4 2 Tank type select10n .5 4 3 Tank number-. 6 5 Atmospheric storage tank farm and low pr白surestorage tank.7 5. 1 Tank accessories selection-. 7 5. 2 Tank accessones缸Tangementand installaton-.10 5. 3 Pipeline a町angementand installaton-. 10 5. 4 Instruments
4、 selection and installaton.11 5 5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inside-tank liquid heating. 11 6 Pressurized storage tank farm .12 6. 1 Tank accessones select10n and installaton-12 6. 2 Pipeline arrangement and installaton-.12 6. 3 Instruments selection and installaton- . 12 6. 4 Tank safe守.四7 Tank anttco
5、rrosion and others issues.13 Explanat10n of wordmg m this spec1ficat1on- .14 Add Explanat10n of articles.15 II SHIT 3007 2014 目IJS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12年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2119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本规范共分7章。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储罐选用、常压和低压储罐区、压力储罐区、储罐防腐及其他等。本规范是在
6、SH/T3007 2007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一一增加了可燃液体储罐的操作压力确定原则:一一增加了储罐的设计储存低液位规定:一一细化了储罐选型要求:对储存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I级和高度危害(II级的甲B、乙A类液体储罐提出了更严格的安全防护要求:一-I!是改了安全阀设置规定:一一提高了对可燃液体储罐的安全监控要求。本规范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泊化工集团公司储运设计技术中心站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日常管理单位和主编单位。本规范日常管理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储
7、运设计技术中心站通讯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中外西路27号邮政编码:471003电话:037964887302 传真:0379-64857177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国21号邮政编码:100101 本规范参编单位g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2韩钧何跃华王惠勤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何龙辉葛春玉戴杰孟庆海李津周红儿张玉海杨森王育富王金良童伟东罗武平莫崇伟柳林桂孙新字夏喜林唐洁本规范1988年首次发布,1999年第1次修订,2007年第2次修订,本次为第3次修订。III SHIT 3007-2014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
8、定了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储罐的选用和常压、低压、压力储罐区的设计原则及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石泊化工和煤化工企业的液体物料包括原料、中间原料、成品及辅助生产物料储运系统储罐区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设计,不适用于液化;庭和液氮的低温常压储罐区、液化天然气储罐区设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GB 150 压力容器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T 3022石泊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
9、防腐蚀设计规范SHIT 3074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 3136 液化经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 基本规定3. 1 罐区应结合液体物料的流向布置,宣利用地形使液体物料自流输送。储罐的分组和布置应符合GB 5016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原则:a) 原料罐区和中间原料罐区宜靠近相应的加工装置;b) 成品罐区宜靠近装车台或装船码头:c) 性质相近的液体物料储罐宜集中布置,d) 连接管道根数较多或管径较大的储罐,宜布置在靠近罐组管道进出口处。3.2储罐罐底标高应符合下列要求:a)满足泵的吸入要求,b) 满足罐前支管道与主管道连接所需安装尺寸的要求。
10、3.3 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a)应高于可燃液体的凝固点(或结晶点),低于初馆点:b应保证可燃液体质量,减少损耗;c)应保证可燃液体的正常输送;d)应满足可燃液体沉降脱水的要求:e) 加有添加剂的可燃液体,其储存温度尚应满足添加剂的特殊要求:f)应考虑热能的合理利用;g需加热储存的可燃液体储存温度应低于其自燃点,并宜低于其闪点:h对一些性质特殊的液体化工品,确定的储存温度应能避免自聚物和氧化物的产生。3.4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宜按表3.4确定。1 SHIT 3007-2014 表3.4可燃液体的储存温度可燃液体名称储存温度 原油主主(凝固点5)苯7 40 对二甲苯15 40 液化娃
11、、汽油、其他芳经、溶剂油、煤油、喷气燃料等三三40柴油三三(闪点5)轻质润滑油、电器用油、液压泊等40 60 重质润滑油60 80 润滑油装置原料泊55 80 重泊(含燃料油三三90或120180沥青130 180 石油蜡高于熔点1520环氧乙i院-6 0 环氧丙炕.;25 丁二烯三三27苯乙烯5 20 异戊二烯20 双环戊二烯35 45 3.5 可燃液体储罐的操作压力应按下述原则确定:a) 低压储罐和压力储罐的操作压力,应为液体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或工艺操作所需要的最高压力;b) 采用氮气密封保护的储罐,其操作压力宜为0.2kPa0.5kPa。其他设置有呼吸阀的储罐,其操作压力宜为l
12、kPa1.5kPa; c) 其他储罐的操作压力宜为常压。3.6 压力储罐的设计压力,应符合TSGR0004和SH/T3074的有关规定。3. 7 液化;腔球形储罐安全设计,应符合SH3136的有关规定。4储罐选用4. 1 储罐容量4. 1. 1 原油和原料的储存天数,宜根据以下原则按表4.1. 1确定:2 a)如有中转库时,其储罐容量宜包括在总容量内,并应按中转库的物料进库方式计算储存天数zb) 进口原料或特殊原料,其储存天数不宜少于30天zc) 来自长输管道的原油或原料,其储存天数尚应结合长输管道输送周期和石油化工企业检修方案考虑,d) 易聚合、易氧化等性质特殊的化工原料,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3、其储存天数;e) 当装置在不同种工况条件下对一些小宗化工原料有间断需求时,其储存量除要符合上述要求外,尚需满足对该原料的一次最大用量的需求:f 对于船运进厂方式,储罐总容量应同时满足装置连续生产和一次卸船量的要求。SHIT 3007一2014表4.1. 1 原油和原料储存天数进厂方式储存天数适用情况管道输送5 7 适用于原泊,指来自油田的管道7 10 适用于其他原料,指来自其生产厂的管道铁路运输10 20 公路运输7 10 内问及近海运输15 20 远洋运输二三30注如果原料生产厂与原料使用装置属同开同停情况,可降低储存天数至5天7天。4. 1. 2 中间原料的储存天数,宜根据以下原则按表4.
14、1. 2确定:a) 某一装置的原料同时又是其他装置的原料或可用其物料储罐储存时,储存天数宜取下限;b) 不同装置的同种或性质相近的原料罐,可考虑合并设置;c) 有特殊需要的装置原料罐,其储存天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表4.1.2 中间原料储存天数类别储存天数同时开工、停工检修的装置或联合装置之间的原料2 4 不同时开工、停工检修的联合装置或不同检修组装置之间的原料15 20 不同时开工、停工检修的装置之间的原料10 15 多组分切换操作的装置的原料不宜小于切换周期4. 1. 3 成品的储存天数,宜根据以下原则按表4.1. 3确定a) 按表4.1. 3确定容量的储罐,应包括成品罐、组分罐和调合罐,
15、b) 如有中转库时,其储罐容量应包括在按表4.1. 3确定的储罐总容量内;c内河及近海运输时,其成品罐与调合罐的容量之和,应同时满足连续生产和一次装船量的要求:d若有远洋运输出厂时,其储存天数不宜少于30夭。其成品罐和调合罐的容量之和,应同时满足连续生产和一次装船量的要求。表4.1. 3 成品储存天数成品名称出厂方式储存天数管道输送5 7 汽油、灯用煤油、柴油、重泊(燃料油铁路运输10 20 内河及近海运输15 20 公路运输5 7 管道输送5 7 航空汽泊、喷气燃料、芳娃、军用柴油、铁路运输15 20 液体石蜡、溶剂泊内问及近海运输20 25 公路运输5 7 铁路运输25 30 润滑油类、电
16、器用泊类、液压泊类内?可及近海运输25 35 公路运输15 20 3 -, SH/T 3007 2014 表4.1. 3 成品储存天数(续成品名称出厂方式储存天数管道输送5 7 液化经铁路运输10 15 内河及近海运输10 15 公路运输5 7 管道输送5 10 石油化工原料铁路运输10 20 内1可及近海运输10 20 公路运输7 15 铁路运输15 20 醇类、醒类、醋类、酣类、腊类等内河及近海运输20 25 公路运输10 15 4. 1. 4工厂用自产燃料泊的储存天数,宜取3天;外购燃料泊的储存天数可按表4.1. 1确定。4. 1. 5 当一种物料有不同种迸出厂方式时,宜按不同方式的进出
17、厂比例确定其综合储存天数。4. 1. 6 酸、碱及液氮的储存天数,宜按表4.1. 6确定。储罐容量尚应满足一次装(卸车(船量的要求。表4.1. 6 酸、碱及液氮的储存天数物料名称运输方式储存天数管道输送5 10 酸、碱铁路运输15 25 内河及近海运输20 30 公路运输10 15 管道输送7 10 液氮铁路运输10 20 公路运输10 15 4. 1. 7确定储罐容量时,各种物料的计算日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 各种物料的日储量,应按全厂总工艺流程规定的年处理量或年产量计算gb) 原料、中间原料的日储量,应为装置年开工天数的平均日进料量,c) 连续生产的成品泊的日储量,应为350天的平均日产量
18、:d) 液体化工成品日储量,应为相应装置年开工天数的平均日产量:e)对小宗化工原料,其日储存量应满足该原料一次最大用量周期对平均日储量的需求。4. 1. 8 储罐的设计储存高液位应符合下列规定4 a固定顶罐的设计储存高液位宜按下式计算2h=H,(h,h,+h,)式中zh一一俯罐的设计储存高液位,m;H,罐壁高度,mh,泡沫产生器下缘至罐壁顶端的高度,m;h,一lOmin15min储罐最大进液量折算高度,mh,一一安全裕量,m,可取0.3m (包括泡沫混合液层厚度和液体的膨胀高度;( 4. 1. 81SH/T 3007 2014 b) 浮顶罐、内浮顶罐的设计储存高液位宜按下式计算:h=h(h2h
19、,)式中zh一一浮顶设计最大高度(浮顶底面),m; h一安全裕量,m,可驭。.3m(包括液体的膨胀高度和保护浮盘所需裕量;c) 压力储罐的设计储存高液位宜按下式计算zh=H,-h, 式中品液相体积达到储罐计算容积的90%时的高度,m,4. 1. 9 储罐的设计储存低液位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满足从低液位报警开始lOmin15min内泵不会发生汽蚀的要求,b浮顶储罐或内浮顶储罐的设计储存低液位宜高出浮顶落底高度。.2m;c) 不应低于罐内加热器的最高点。4. 2 ji者罐选型4.2. 1 储罐应地上露天设置,有特殊要求的可采取埋地方式设置。4.2.2 易燃和可燃液体储罐应采用钢制储罐。4. 2.
20、3 液化经等甲A类液体常温储存应选用压力储罐。. (4.1.8 2. ( 4. 1. 8 3) 4.2.4储存沸点低于45或在37.8时饱和蒸气压大于88kPa的甲B类液体,应采用压力储罐、低压储罐或降温储存的常压储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选用压力储罐或低压储罐时,应采取防止空气进入罐内的措施,并应密闭收集处理罐内排出的气体:b) 选用降温储存的常压储罐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一一选用内浮顶储罐,设置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控制储存温度使液体蒸气压不大于88kPa;选用固定顶储罐,设置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控制储存温度低于液体闪点5及以下;选用固定顶储罐,设置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21、密封保护系统,控制储存温度使液体蒸气压不大于88kPa,密闭收集处理罐内排出的气体。4.2.5 储存沸点大于或等于45或在37.8时饱和蒸气压不大于88kPa的甲B、乙A类液体,应选用浮顶储罐或内浮顶储罐。其他甲B、乙A类液体化工品有特殊储存需要时,可以选用固定顶储罐、低压储罐和容量小于或等于lOOm的卧式储罐,但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一一设置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密闭收集处理罐内排出的气体;一一设置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控制储存温度低于液体闪点5及以下。4.2. 6储存乙B和丙类液体可选用挥顶储罐、内浮顶储罐、固定顶储罐和卧式储罐。4.2. 7 容量小子或等于lOOm的储罐
22、,可选用卧式储罐。4.2. 8浮顶储罐应选用钢制单盘式或双盘式浮顶。4.2. 9 内浮顶储罐的内浮顶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a 应采用金属内浮顶,且不得采用浅盘式或敞口隔舱式内浮顶;b) 储存I、II级毒性液体的内浮顶储罐和直径大于40m的甲B、乙A类液体内浮顶储罐,不得采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c) 直径大于48m的内挥顶储罐,应选用钢制单盘式或双盘式内浮顶。5 SHIT 3007-2014 4.2. 10储存I、II级毒性的甲B、乙A类液体储罐不应大于10000旷,且应设置氯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4. 2. 11 设置有固定式和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固定顶储罐直径不应大于48mo4.2.
23、 12酸类、碱类宜选用固定顶储罐或卧式储罐。4. 3 it击罐个数4.3. 1 原泊和原料储罐的个数,应符合下列规定:a)一套装置加工一类原油时,宜设3个4个;分类加工原油时,每增加一类原油宜再增加2个3个;b)一套装置加工一种原料时,宜设2个4个;加工多种原料时,每增加一种原料宜再增加2个3个。4. 3.2 中间原料储罐的个数,应符合下列规定2a) 装置是直接进料或部分由储罐供料时,宜设2个3个;b)装置是由储罐供料时,宜设3个4个:c)对于精制装置,每种单独加工的组分泊宜设2个3个zd 对于重整装置,可根据装置要求另设一个预加氢生成泊罐;e) 对于润滑泊装置,每种组分泊宜设2个:同一种组分
24、泊,残炭值不同或加工深度不同时,应分别设罐。4.3.3 每个原油及原料罐的容量,不宜少于一套装置正常操作一天的处理量。4.3.4成品泊储罐的个数,应符合下列规定:a)汽泊和柴油的每种组分的储罐,宜设2个。每生产一种牌号汽泊和柴油,其调合与成品罐之和不宜少于4个。每增加一种牌号,可增加2个3个,b) 航空煤油的每种组分罐宜设2个3个。调合与成品罐之和,不宜少于3个:c) 军用柴油罐宜设3个4个:d溶剂油罐和灯用煤泊罐,每种牌号宜设2个;e) 芳短罐,每一种成品宜设2个;f) 液化石油气罐,不宜少于2个。4. 3.5 重泊(含燃料泊储罐的个数,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生产一种牌号燃料泊,其调合与成品罐
25、之和不宜少于3个。每增加一种燃料泊牌号,可增加2个,b) 进罐温度小于或等于90的重油与进罐温度大于或等于120C的重泊,应分别设置储罐;c) 工厂自用燃料油储罐宜设2个:d沥青罐不宜少于2个。4. 3. 6 润滑油类、电器用泊类和液压泊类储罐的个数,应符合下列规定a) 每种组分宜设2个z同一种组分泊,残炭值不同或加工深度不同,应分别设罐:b) 每一种牌号的成品罐宜设1个2个,成品罐宜兼作调合罐;c) 一类泊的调合与成品罐,应按牌号专罐专用。二、三类泊的调合与成品罐,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互用。4.3. 7 污泊罐的个数,应符合下列规定:a) 轻、重污泊罐宜各设2个:b) 催化裂化泊浆罐宜
26、设1个2个。4. 3.8化工装置的原料、中间原料及产品储罐个数均不宜少于2个。4. 3.9 酸类、碱类及液氮的储罐,每种物料不宜少于2个。6 SHIT 3007 2014 5 常压和低压储罐区5. 1 储罐附件选用5. 1. 1 浮顶罐和内浮顶罐应设置量泊孔、人孔、排污孔(或清扫孔和排水管,其数量和规格宜按表5.1. 1确定。表5.1. 1 浮顶罐和内浮顶罐量油孔、人孔、排污孔(或清扫孔及排水管的数量和规格储罐容量y量油孔人孔排污孔(或清扫孔排水管个数公称直径DNm 个个个三三2000I I I (! l 80 3 000 5 000 I 2 I (! l 100 10000 I 2 I (2
27、) IX 100 20 000 30 000 I 2 2 (2) 2 100 50000 I 3 2 (2 2XIOO 50000 I 3 3 100 注1原油和重泊储罐宜设置清扫孔,轻质泊晶储罐宜设置排污孔注2轻质泊品储罐设有带排水槽的排水管时,可不设置排污孔汪3,内浮顶罐宜至少设置l个带芯人孔。i主4,6一”表示不应设置。5. 1. 2 固定顶储罐(包括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的内浮顶储罐)宜设置量泊孔、透光孔、人孔、排污孔(或清扫孔、排水管和通气管。量泊孔、透光孔、人孔、排污孔(或清扫孔)、排水管的数量和规格宜按表5.1. 2确定。通气管的数量和规格宜按5.1. 7条确定。表5
28、.1.2 固定顶储罐量泊孔、透光孔、人孔、排污孔或清扫孔和排水管的数量和规格储罐容量y量泊孔透光孔人孔排污孔(或清扫孔)排水管个数X公称直径DN盯1 个个个个主主2000 I I I I (!) 1 80 3 OOJ 5 000 I 2 2 I (!) !X!OO 10 ODD I 3 2 2 (2) IX 100 20000 30000 I 3 2 3 (3) 2 100 50000 I 3 3 3 (3) 2 100 50 000 I 3 3 2 100 ;王1原油、重池和易聚合的液体储罐宜设置清扫孔,轻质泊品储罐宜设置排污孔。轻质泊品储罐设有带捐水槽的排水管时,可不设置排污孔。;主2,“
29、一”表示不应设置。5. 1.3 下列储罐通向大气的通气管上应设呼吸阀:a) 储存甲B、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和地上卧式储罐:b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的储罐。5. 1. 4 呼吸阀的排气压力应小于储罐的设计正压力,呼吸阀的进气压力应高于储罐的设计负压力。5. 1. 5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的储罐应设事故泄压设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事故泄压设备的开启压力应高于呼吸阀的排气压力并应小于或等于储罐的设计正压力;b事故泄压设备应满足氮封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管道系统或呼吸阀出现故障时保障储罐安全的通气需要:c事故泄压设备可直接通向大气:7 SHIT 3007-2014 d) 事故
30、泄压设备宜选用直径不小于DN500的紧急放空人孔盖或呼吸人孔。5. 1. 6 通气管或呼吸阀的通气量,不得小于下列各项的呼出量之和或吸入量之和:a) 液体出罐时的最大出液量所造成的空气吸入量,应按液体最大出液量考虑:b) 液体进入固定顶储罐时所造成的罐内液体气体呼出量,当液体闪点(闭口)高于45c时,应按最大进液量的1.07倍考虑;当液体闪点(闭口低于或等于45时,应按最大进液量的2.14倍考虑。液体进入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的内湾顶储罐时所造成的罐内气体呼出量,应按最大进液量考虑,c) 因大气最大温降导致罐内气体收缩所造成储罐吸入的空气量和因大气最大温升导致罐内气体膨胀而呼出的气
31、体,宣按表5.1. 6确定。表5.1. 6 储罐热呼吸通气需要量呼出量(正压储罐容量吸入量(负压)m/h 盯1 m/h 闪点二三37.8闪点37.sc 100 16.9 10. 1 16.9 200 33.8 20.3 33.8 300 50.4 30.4 50.4 500 84.5 50. 7 84.5 700 118. 0 71. 0 118. 0 1000 169.0 101. 0 169.0 2 000 338.0 203.0 338.0 3 000 507.0 304.0 507.0 4 000 647.0 472.0 647.0 5 000 787.0 538.0 787.0 10
32、 000 1210. 0 726.0 1210. 0 20000 1877. 0 1126. 0 1877. 0 30000 2 495. 0 1497. 0 2 495. 0 5. 1. 7 通气管或呼吸阀的规格应按确定的通气量和通气管或呼吸阀的通气量曲线来选定。当缺乏通气管或呼吸阀的通气量曲线时,可按表5.1. 7 1和表5.1. 7-2确定,但应在呼吸阀规格表中注明需要的通气量。表5.1. 7 1 设有阻火器的通气管(或呼阪阀规格和数量储罐容量进(出储罐的最大液体量通气管(或呼吸阀)个数X公称直径DN盯1 m/h 100 ,;50 l 50 (1 80) 200 罢王50l 50 (1
33、80) 300 150 1 80 ox 100 400 ,; 135 l 80 (1 100) 500 三三260lX!OO C!Xl50) 700 运2201 100 (1 150) 8 SHIT 3007-2014 表5.1. 7-1 设有阻火器的通气管(或呼吸伺规格和数量(续储罐容量进(出储罐的最大液体量通气管(或呼吸阀)个数公称直径DNm m/h I 000 运520IX150 (!200 2 000 ,;330 l 150 (2X 150 3 oco 三三690IX200 (2 200) 4000 三三6602X 150 (2 200) 5 000 罢王16002 200 (2X25
34、010000 三三26002X250 (2X300) 20 000 三三3500 2X300 (3X300) 30000 三三55003 300 (4X30050000 三三64003 300 (4X350注:实际设计中,储罐容量所对应的通气管(或呼吸阀与进(出)储罐的最大液体量所对应的通气管(或呼吸阀)不一致时,应选用两者中的较大者。表5.1. 7-2 未设阻火器的通气管规格和数量储罐容量进(出)储罐的最大液体量通气管个数公称直径DN四1 m/h 100 三三60IX50 200 ,;50 IX50 3日。运1601 80 400 三三140I 80 500 三三130IX80 700 运2
35、701 100 I 000 运220I 100 2 000 三三750IX 150 3 00日主主550IX 150 4000 三三15002 150 5 000 运14002 150 10000 ,;3 400 2X200 20000 .;2 700 2X200 30000 运5200 2X250 50000 .;s 500 2X300 注:实际设计中,储罐容量所对应的通气管与进出)储罐的最大液体量所对应的通气管不一致时,应选用两者中的较大者。5. 1. 8 需要从罐顶部扫入介质的固定顶储罐,应设置罐顶扫线接合管,其公称直径可按表5.1. 8确定。表5.1. 8 罐顶扫线接合管罐壁迸出口管道
36、公称直径DN罐顶扫线接合管公称直径DN运15050 200 350 80 4日D500100 550 600 150 600 200 9 SHIT 3007一20145. 1. 9 下列储罐通向大气的通气管或呼吸阀上应安装阻火器a储存甲B、乙、丙A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和地上i:ir式储罐:b) 储存甲B、乙类液体的覆土卧式储罐;c) 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密封保护系统的储罐:d) 内存顶储罐罐顶中央通气管。5. 1. 10 当建罐地区历年最冷月份平均温度的平均值低于或等于O时,呼吸阀及阻火器应有防冻功能或采取防冻措施。在环境温度下物料有结晶可能时,呼吸阀及阻火器应采取防结晶措施。5. 1. 11
37、 有切水作业的储罐宜设自动切水装置。5. 1. 12 储存I级和II级毒性液体的储罐,应采用密闭采样器。5. 1. 13储存I级和II级毒性液体的储罐,其凝液或残液应密闭排入专用收集系统。5.2 储罐附件布置与安装5. 2. 1 量泊孔应设置在罐顶梯子平台附近,距罐壁宜为800mm1200mm。从量泊孔垂直向下至罐底板这段空间内,不得安装其他附件。5. 2.2通气管、呼吸阀宜设置在罐顶中央顶板范围内。呼吸人孔和紧急放空人孔盖可兼做透光孔。5.2. 3 透光孔应设置在罐顶并距罐壁800mmlOOOmm处。透光孔只设一个时,应安装在罐顶梯子及操作平台附近:设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可沿罐圆周均匀布置,并
38、宣与人孔、清扫孔或排污孔相对设置,但应有一个透光孔安装在罐顶梯子及操作平台附近。5.2.4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罐顶附件,应设置在平台附近。5.2.5 从罐顶梯子平台至呼吸阀、通气管和透光孔的通道应设踏步。5.2. 6 人孔应设置在进出罐方便的位置,并应避开罐内附件,人孔中心宜高出罐底750mmo5.2. 7 排污孔(或清扫孔)和排水管应安装在距储罐液体物料迸出口较近的位置。若设有两个排污孔和放水管时,宜沿罐圆周均匀布置。排水管可单独设置亦可和排污孔(或清扫孔结合在一起设置。5. 2.8 罐下部采样器宜安装在靠近放水管的位置。5.2. 9 梯子平台应设置在便于操作及检修的位置。5. 3 管道
39、布置与安装5. 3. 1 管道宜地上敷设。采用管墩敷设时,墩顶高出设计地面不宜小于300mm。5.3.2主管道上的固定点,宜靠近罐前支管道处设置。5.3.3 防火堤和隔堤不宜作为管道的支撑点。管道穿防火堤和隔堤处宜设钢制套管,套管长度不应小于防火堤和隔堤的厚度。套管两端应做防渗漏的密封处理。5.3.4储罐需要蒸汽清洗时,应设不小于DN20的蒸汽甩头,蒸汽甩头与罐排污孔(或清扫孔、人孔)的距离不宜大于20mo采用软密封的浮顶罐、内浮顶罐,应至少设1个不小于DN20用于熏蒸软密封的蒸汽管道接口。5. 3.5在管带适当的位置应设跨桥,桥底面最低处距管顶(或保温层顶面的距离不应小于80mmo5.3.
40、6 可燃液体管道阀门应采用钢阀;对于腐蚀性介质,应采用耐腐蚀的阀门。5. 3. 7 储罐物料迸出口管道靠近罐根处应设个总的切断阀,每根储罐物料迸出口管道上还应设一个操作阀。储罐放水管应设双阀。5. 3.8浮顶罐的浮顶排水装置出口管道应安装钢闸阀。5.3.9 罐前支管道应有不小子5%,。的坡度,并应从罐前坡向主管道带。5. 3. 10储罐的主要迸出口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方式,并应满足地基沉降和抗震要求。5. 3. 11 温度变化可能导致体积膨胀而超压的液体管道,应采取泄压措施。5. 3. 12 罐内若设有调合喷嘴时,应另设调合喷嘴用的罐进口接合管。5. 3. 13储罐的进料管,宜从罐体下部接入;内浮顶储罐的扫线管道及温度大于或等于120的可燃液体进罐管道,应从罐顶或罐体上部接入储罐。从罐顶或罐体上部接入时,甲B、乙、丙A类液体的进10 SHIT 3007 2014 料管应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丙B类液体的进料管应将液体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