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236-2002 黄山毛峰茶.pdf

    • 资源ID:199975       资源大小:130.8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236-2002 黄山毛峰茶.pdf

    1、 ICS DB34X55 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 2362002黄山毛峰茶 2002-08-08 发布 2002-08-08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 2362002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地范围 . 1 4 定义 . 2 5 分级 . 2 6 技术要求 . 2 7 试验方法 . 4 8 检验规则 . 4 9 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 5 DB34/ 2362002 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和GB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并参照

    2、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50172001无公害食品 茶叶及黄山市地方标准DB3410/T0052001黄山毛峰茶编写。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黄山市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家雯、黄利义、王屯青。 DB34/ 2362002 1 黄山毛峰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山毛峰茶的产地范围、定义、分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黄山市境内生产的黄山毛峰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3、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T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2 茶 取样 GB/T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4、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9679 茶叶卫生标准 GB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指标 GB/T14456 绿茶 GB/T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14876 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17332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方法 SB/T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 SB/T10157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 产地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黄山市境内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各产茶乡镇。 DB34/ 2362002 2 4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黄山毛峰茶 以产自黄山市境内茶区茶树新梢的芽叶,经过杀青

    5、、做形、干燥等制作工艺制成的茶叶。 5 分级 黄山毛峰茶按感官品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特级分一、二、三等。每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特级实物标准样设在二等,每三年换样一次。 6 技术要求 6.1 鲜叶要求 芽叶完整,色泽嫩绿、新鲜匀净。 6.2 工艺要求 黄山毛峰茶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做形(理条或揉捻)毛火摊凉足火。特级二等以下黄山毛峰茶可采用机械生产。 6.3 基本要求 6.3.1 具有该茶类应有的品质,无劣变,无异味。 6.3.2 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 6.3.3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香味物质。 6.4 感官要求 各级茶叶的感官品质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6、 1 黄山毛峰茶感官品质要求 内 质 级 别 外 形 香气 汤 色 滋味 叶 底 特级一等 芽头肥壮,匀齐,形似雀舌,毫显,嫩绿泛象牙色,有金黄片 香馥郁持久嫩黄绿, 清澈明亮 鲜爽回甘 嫩匀肥壮,嫩黄鲜活特级二等 芽头肥壮,匀齐,形似雀舌,毫显,嫩绿润 嫩香高 嫩黄绿 明亮 鲜爽 嫩匀,嫩绿明亮 特级三等 芽头肥壮,匀齐,毫显,嫩绿润 嫩香 嫩绿明亮 鲜爽 嫩匀,绿亮 一 级 芽叶肥壮,匀齐,显毫,绿润 香高长 嫩绿明亮 鲜醇 嫩匀,黄绿亮 二 级 芽叶肥嫩,匀整,显毫,条稍弯,绿润 香高 黄绿亮 醇厚 较嫩匀,黄绿亮 三 级 芽叶较肥嫩,条略卷,尚匀,尚绿润 清香 黄绿尚亮 尚醇厚 尚匀,

    7、黄绿 DB34/ 2362002 3 6.5 理化指标 黄山毛峰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黄山毛峰茶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分 6.5 粉末 0.5 总灰分 6.5 水浸出物 37 粗纤维 14 6.6 卫生指标 黄山毛峰茶卫生指标应符合表 3 规定。 表 3 黄山毛峰茶卫生指标 单位: mg/kg 项 目 指 标 铅(以 Pb 计) 5 铜(以 Cu 计) 60 六六六 0.2 滴滴涕 0.2 三氯杀螨醇 0.1 氰戊菊酯 0.1 联苯菊酯 5 氯氰菊酯 0.5 溴氰菊酯 5 甲胺磷 0.1 乙酰甲胺磷 0.1 乐果 1 敌敌畏 0.1 杀螟硫磷 0.5 喹硫磷 0.2 DB3

    8、4/ 2362002 4 6.7 净含量负偏差 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单件定量包装茶叶的净含量负偏差见表 4。 表 4 净含量负偏差 负偏差 净含量 m m 的百分比 g 5g50g 9 50g100g 4.5 100g200g 4.5 200g300g 9 300g500g 3 500g1kg 15 1kg10kg 1.5 10kg15kg 150 15kg25kg 1.0 7 试验方法 7.1 取样按 GB/T8302 规定执行。 7.2 感官品质检验按 GB/T14487 和 SB/T10157 规定执行。 7.3 理化指标检验 7.3.1 水分检验按 GB/T8304 规定执行。 7

    9、.3.2 水浸出物检验按 GB/T8305 规定执行。 7.3.3 总灰分检验按 GB/8306 规定执行。 7.3.4 粗纤维检验按 GB/T8310 规定执行。 7.3.5 粉末检验按 GB/T8311 规定执行。 7.4 卫生指标的检测 7.4.1 铅检测按 GB/T5009.12 规定执行。 7.4.2 铜检测按 GB/T5009.13 规定执行。 7.4.3 六六六、滴滴涕检测按 GB/T5009.19 规定执行。 7.4.4 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检测按 GB/T17332 规定执行。 7.4.5 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检测按 GB14876 规定执行。 7

    10、.4.6 乐果、敌敌畏、杀螟硫磷和喹硫磷检验按 GB/T5009.20 规定执行。 7.5 净含量检测按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执行。 8 检验规则 8.1 产品应以批(唛)为单位,同批(唛)产品的品质规格和包装单位重量应相同。 8.2 出厂检验 8.2.1 出厂检验内容为感官品质、水分、粉末、净含量和包装标签。 8.2.2 每批产品出厂时,均需进行出厂检验,由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 8.3 型式检验 8.3.1 型式检验为全项目检验 DB34/ 2362002 5 8.3.2 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下进行 a)企业首次批量生产前; b)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11、; c)投产后,如原料、工艺、机具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8.4 检验结果判定 8.4.1 凡劣变、有污染、有异味和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 8.4.2 除卫生指标外,其他指标不合格的,应在原批中加倍抽取样本检验,检验中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8.5 复检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的,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唛)产品中重新按GB/T8302规定加倍抽样,对有争议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9 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9.1 标签应符合 GB7718 规定。 9.2 包装 9.2.1 包装材料应干燥、清洁、无异气味,不影响茶叶品质。 9.2.2 包装要牢固、防潮、整洁、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 9.2.3 包装用纸应符合 GB11680 规定。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191 规定。 9.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曝晒;装卸时轻装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9.4 贮存 9.4.1 茶叶应贮存于清洁、干燥、阴凉、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 9.4.2 贮存仓库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灭鼠剂及防霉剂。 9.4.3 在本标准规定的运输、贮存条件下,黄山毛峰茶的保质期不得低于 12 个月。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236-2002 黄山毛峰茶.pdf)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