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8204.14-2000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pdf

    • 资源ID:197207       资源大小:101.3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8204.14-2000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pdf

    1、GB/T 18204.14-2000 前主主t二为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GB96639673-1996、GB16153-1996(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中的方法是与GB9663 9673-1996、GB 16153-1996相配套的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第一法为仲裁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卫生防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吴世安、李延虹、朱颖俐、唐旭、石岩。257 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ir humidi

    2、ty in public places 本标准规定了空气湿度(简称气湿)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气湿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场所气湿的测定。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 1 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气的质量,称为绝对湿度,单位用g/m3来表示。2.2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GB/T 18204.14-2000 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同一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气压之比值,称为相对湿度(RI门,用%表示。3 监测点的确定和要求3. 1 室内面积不足16m2,测室中央一点;16 m2以上但不足30m测二点(居室对角线三等分,其二个等分点

    3、作为测点)j 30 m2以上但不足60m测三点(居室对角线四等分,其三个等分点作为测点l;60 m 以上测五点(二对角线上梅花设点)。3. 2 测点离地面高度O.8 ml. 6 m,应离开墙壁和热源不小于0.5ffio 第一法通凤干湿表法4 原理将两支完全相同的水银温度计都装入金属套管中,水银温度计球部有双重辐射防护管。套管顶部装有一个用发条或电驱动的风扇,启动后抽吸空气均匀地通过套管,使球部处于二月.5m/s的气流中(电动可达3m/sl,以测定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度,然后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差,计算出空气的湿度。5 仪器5. 1 机械通风干湿表:温度刻度的最小分值不大于0.2C,测量精度士3%,

    4、测量范围为10%100%RH 5. 2 电动通风干湿表:温度刻度的最小分值不大于O.2C .测量精度土3%,测量范围为10%100%RHo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30批准2001 - 01 -01实施258 GB/T 18204.14-2000 6 J定步骤6. 1 仪器校正通风器作用时间的校正将纸条止动风扇,上足发条,抽出纸条,风扇转动,开动秒表,待风扇停止转动后,按下秒表,其通风器的全部作用时间不得少于6mino 通风器发条盒转动的校正挂好仪器,上弦使之转动。当通风器玻璃孔中条盒上的标线与孔上红线重合时以纸棒止动风扇。上满弦,抽掉纸棒,待条盒转过一周,标线与玻璃孔上红线重合时,

    5、开动秒表.当标线与红线重合时,停表。其时间即为发条盒第二周转动时间。这一时间不应超过检定证上所列时间6 s 0 6. 2 用吸管吸取蒸饱水送入湿球温度计套管内,湿润温度计头部纱条。6.3 t满发条,如用电动通风干湿表则应接通电源,使通风器转动。6. 4 通风5min后读干、湿温度表所示温度。7 结果计算?1 水气压的计算见式()。e = B - AP(t - t) 式中,e一一监测时空气中的水气压,hPa;Bt 湿球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hP的P 监测时大气压,hPa;. ( 1 ) A 温度计系数,依测定时风速而定,与湿球温度计头部风速有关,风速0.2m/s以上时为。.00099,2.5m/s

    6、时为0.000677; t一一干球温度,-c ; t 湿球温度,C。7.2 绝对湿度的计算见式(2)。K = 28ge/T 式中K一一绝对湿度(即水气在空气中的含量,g/m勺,e 空气中的水气压,hP的T-监测时的气温K。7.3 相对湿度的计算见式(3)。式中zF 相对湿度,%; r一一空气中的水气压,阳的F=e/EXIOO% E 干球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气压,hPa。第二法毛发湿度表法8 原理. ( 2 ) . ( 3 ) 毛发湿度计是根据毛发长度随空气湿度的变化而伸缩的原理制成,仪器主要由一个小金属框组成,在其中心垂直方向牵引数根脱脂毛发,发一端固定不动,另端系于滑车上以细线拉紧,指针固定在

    7、滑车上。空气湿度的改变引起毛发的伸缩,牵动滑车使指针在固定的金属刻度板上移动,刻度为相对湿度239 GB/T 18204.14 - 2000 百分数,可在刻度板上读当时的空气湿度。9 仪器毛发湿度表z气湿刻度表的最小分值不大于1%.测量精度士5%。10 测定步骤10. 1 打开毛发湿度表盒盖,将毛发湿度计平稳地置于欲测地点。10.2 如果毛发及其部件上出现雾淤或水滴,应轻敲金属架使其脱落,或在室内使它慢慢干燥后再使用。10.3 经20min,待指针稳定后读数,读数时视线需垂直刻度面,指针尖端所指读数应精确地读到0.2 mm。11 结果计算毛发湿度表所测得的是在当时气温条件下空气的相对湿度,其绝

    8、对湿度可按公式(4)计算2e=FXE ( 4 ) 式中e空气中的水气压,hPa;F一一相对湿度,%; E一一监测时气混条件下的饱和水气压.hPa。第三法氯化组混度计法12 原理氯化铿原件的测湿原理,是通过测量氯化铿饱和溶液的水气压与环境水气压平衡时的温度来确定空气露点。氯化铿湿度计的测头在通电流前或开始通电流时,测头温度和周围的空气温度相等。测头上氯化键的蒸气分压低于空气的蒸气分压时,氯化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成为溶液状态,两电极间的电阻很小.通过电流很大,通电流后,测头逐渐加热,氯化铿溶液中的水气分压逐渐升高,水气析出。当测头温度升至一定值后,氯化鲤的水气分压测头不再加热,维持在一定温度上。由

    9、于空气中水气分压的变化,测头有一对应的温度,所以测得测头的温度,即可知空气中水气分压的大小、水汽分压是空气露点的函数,因此得出测头的温度,即可知空气的露点温度。知道了露点温度和空气温度后,即可按式(5)计算出空气的相对湿度。式中zF相对湿度,%; h一一露点温度时的饱和水气分压$2 空气温度时的饱和水气分压。13 仪器F=于X1 . ( 5 ) 氯化铿露点湿度计: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可直接在仪器上显示,测定精度不大于士3%,测定范围为12%100%RHo14 测定步骤14. 1 打开电源开关观察电压是否正常。260 GB/T 18204.14-20 14.2 测量前需进行补偿,用旋钮调满度,将补偿开关置测量位置,即可读数。14.3 通电10min后再读值。14.4 氯化铿测头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必须清洗。湿敏元件不要随意拆动,并不得在腐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酸、碱蒸气)浓度高的环境中使用。注,本标准中所用气压单位换算关系,1标准大气压1013. 25 hPa101 325 Pao 261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8204.14-2000 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