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SN T 1703-2006 出入镜口岸脊髓灰质炎监测规程.pdf

    • 资源ID:194627       资源大小:1.52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SN T 1703-2006 出入镜口岸脊髓灰质炎监测规程.pdf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703-2006 出入境口岸脊髓灰质炎监测规程Codes of surveillance for poliomyelitis at entry-exit port 2006-01-26发布060712000104 2006-08-1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SN/T 1703-2006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画.L._ 目。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佳木、危玲、段东平、熊

    2、国欢、高思维、李平航、周天喜、胡江雯、谭晖。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 SN/T 1703-2006 出入境口岸脊髓灰质炎监测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入境口岸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对象、内容、方法、结果判定与处置以及监测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境口岸脊髓灰质炎的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诲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6394 脊髓灰质炎诊断标

    3、准及处理原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可有瘫痪后遗症。3.2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cases of acute f1accid paralysis 任何5岁以下儿童出现急性软瘫,包括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以及任何年龄的疑似脊髓灰质炎病例。3.3 高危地区high-risk areas 与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流行国家毗邻的地区或常规免疫工作障弱、可能发生野病毒输入或疫苗衍生病毒循环的地区。4 监测对象4. 1 在入出境人员及人

    4、出境口岸人员中发现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4.2 来自疫区的人出境人员特别是15岁以下儿童。4.3 高危地区入出境口岸食品、饮用水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4 高危地区饮用水、生活污水及来自脊髓灰质炎暴发流行地区人出境交通工具上的生活垃圾、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压舱水。5 监测内容5. 1 传染源监测5. 1. 1 调查首例病例的来源和暴发原因。1 SN/T 1703-2006 5. 1. 2 对来自疫区的入出境人员实施监测,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人、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5. 2 流行病学特征监测5.2. 1 监测人群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5.2.2 监测人群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率。5.2

    5、.3 监测人群脊髓灰质炎的死亡率。5.2.4 监测脊髓灰质炎流行在人间的分布特征,如不同年龄、性别发病率。5.2. 5 监测脊髓灰质炎5.2. 6 监测脊髓灰质炎5. 3 病原学监测监测脊髓灰质炎流5.4 易感人群与防控措施监测5.4.1 监测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5. 4.2 监测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覆盖率。5.4.3 监测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效果5.4.4 监测脊髓灰质炎疫情控6 监测方法6. 1 疫情收集、分析和6. 1.1 收集、整理和掌制度、主动监测制度和零炎疫情流行趋势,有针亡率。健全AFP病例快速报告,预测本口岸地区脊髓灰质6. 1. 2 加强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以

    6、形成监测网络,建立本口岸地区脊髓灰质炎疫情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及疫情应对联动机制。6.2 外环境监测6. 2. 1 流行季节,高危地区分离、定型和毒株性质的鉴A6.2. 2 发生局部流行时26.2. 3 对来自脊髓灰乓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6. 3 人群瘟情监测6.3. 1 设立监测点选取本口岸地区内等医疗单位为哨点,开展病例)。6. 3.2 现场监测飞在人出境口岸人出境现主医学观察、体温监测、健康咨询并讲6. 3.3 预防接种率监测及人群免症水平监测生活污水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高危地区入出境口岸对入出境人员特别是15岁以下儿童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监测,在有脊髓灰质炎暴发流行危险

    7、时对口岸有关从业人员开展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调查。6. 4 个案调查6. 4. 1 对报告病例必须在48h内由负责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6. 4. 2 病例调查者应与病例住院治疗或在门诊看病的经治医生联系,确定报告病例是否为AFP病例。2 SN/ T 1703-2006 6.4.3 病例调查者应向病例双亲、看护人、经治医护人员询问病史,了解发病过程、治疗情况、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史,填写个案调查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参见附录A。6. 4. 4 在麻痹出现60d后,应对病例进行随访,确定是否存在残留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60d后随访表参见附录B。6. 5 病毒学监测6.

    8、5.1 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送应在麻痹出现14OOC80C冷藏条件下6.5.2 实验室检测方法见GB16394。6. 5.3 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对省级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或国家脊髓灰7 结果判定15岁以下儿童一一粪便标本中分-一发病60d后7. 1. 2 临床排除病例J 48 h,每份标本量5g8 g,在质炎实验室。发病60d后随访无残留麻痹,粪便标本中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7. 2 病毒学分类标准与结果判定7. 2. 1 确诊脊髓灰质炎病例AFP病例粪便标本野病毒纷离阳也L。7.2. 3 临床符合病例一无粪便标本斗P病倒一一-不合格粪便标排除;一一不合格粪便标合病例。8 结果处置8.

    9、 1 疫情报告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发现脊髓访对贵、病原携带者或j痹,经专家组会诊排除。后残留麻痹,专家组会诊未,专家组会诊确定为临床符12 h内以最快方式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通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后确诊或排除者再作进一步确诊或排除报告。8.2 疫情评估与风险预警根据收集的疫情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对疫情的传入与传出以及扩散的危险性做出风险评估,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疫情风险预警。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应根据疫情风险预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疫情控制措施。3 SNjT 1703一20068.3 监管措施8.3. 1 脊髓灰质炎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至发病后40d

    10、。8.3.2 密切接触者应接受20d的医学观察。8.3.3 带病毒者按脊髓灰质炎病例的要求加以隔离。8.4 免瘟预防8.4.1 根据病例及病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对周围易感人群实施应急免疫。8.4.2 对有禁忌症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8.4.3 应向前往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流行国家的旅行者提供有关疫情信息和健康建议,推荐其全程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8.5 消毒处理8.5. 1 脊髓灰质炎病例的粪便及其污染物应及时消毒处理,对疫点应实施终末消毒。8.5.2 来自脊髓灰质炎暴发流行地区的人类排泄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压舱水,应实施消毒处理。9 监测报告9. 1 监测结果报告对入出境口岸地区AFP病例监测

    11、、病毒学监测资料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主管部门应对报告进行核对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9.2 流行趋势分析及防控措施建议根据对监测结果的定期统计分析,预测入出境口岸地区脊髓灰质炎疫情流行趋势,及时发现监测系统出现的盲区和高危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预防及控制措施,井为制定和调整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提供依据。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急性弛辑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编号病例编号调查日期调查单位调查人二、基本情况病人姓名年月日性别国籍1.男2.女出生日期病人详细住址家长姓名家长电话号码病例报告单位名称病例报告日期年月日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麻痹出现前症状发热1.有2.无腹泻1.有

    12、2.无颈项强直1.有2.无肌肉疼痛1.有2.无3天内注射史1.有2.无麻痹出现日期年月日b) 麻痹部位及程度左上肢1.不能运动4.能垂直运动7.不详右上肢1.不能运动4.能垂直运动7.不详左下肢1.不能运动4.能垂直运动7.不详右下肢1.不能运动4.能垂直运动3.不知道3.不知道3.不知道3.不知道2.轻微运动5.能抵抗外力运动2.轻微运动5.能抵抗外力运动2.轻微运动5.能抵抗外力运动2.轻微运动5.能抵抗外力运动SN/T 1703-2006 3.能水平运动6.能正常运动3.能水平运动6.能正常运动3.能水平运动6.能正常运动3.能水平运动6.能正常运动5 SN/T 1703-2006 7.

    13、不详呼吸困难1.严重2.中等3.轻微4.正常肢体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巴彬斯基氏反射躁阵孪深部臆反射最初麻痹时伴发热1.有1.有1.有四、麻痹后就诊情况(含本次就诊)a) 就诊次数1. 1次b) 本次就诊日期c) 本次就诊的诊断结d) 麻痹后第一次就诊单位就诊日期一一一年L毕JI日诊断结果1. AFP 2.无2.无2.无是否报告1.是2.否e) 麻痹后第一次到县及县以上医院就诊情况就诊日期一一一年月诊断结果是否报告。如住院治疗医院类别医院名称病案编号五、初步调查结果是否AFP病例如是如否2. 斗长AFP5.其他(请注明)六、免疫史累计服脊灰疫苗次数1. 次2.不详3.不详服苗依据1.接种卡2.接种

    14、证最近一次服茵:6 3.无临床诊断3.县级医院3.县级医院3.横贯性脊髓炎6.待查3.瘟孪性麻痹3.询问日期年服苗形式月日1.常规免疫2.强化免疫4.不详2.生病不能接种5.其他(请注明)3.其他(请注明)未全程免疫主要原因1.未接到通知4.家长拒绝七、实验室资料a) 第一份粪便标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采集人单位省级实验室收到粪便日期标本是否带冰运送1.是标本状态标本量I型病毒E型病毒田型病毒其他肠道病毒检验结果报告日期国家实验室收到分离物日否否-否9由跑矗囚。IHb) 第二份粪便标采集日期标本是否带冰运标本状态标本量标本接种日期是否进行病毒分型I型病毒E型病毒1.是2.否田型病毒1.是2.否其他

    15、肠道病毒1.是2.否检验结果报告日期年月日国家实验室收到分离物日期年月日收到国家实验室结果日期年月日SN/ T 1703-2006 3.无接种人员6.不详7 SN/T 1703-2006 c) 国家实验室鉴定结果毒株性质I型脊灰野病毒1.是z.杏E型脊灰野病毒1.是z.否皿型脊灰野病毒1.是z.否I型脊灰疫苗病毒1.是z.否E型脊灰疫苗病毒1.是z.否皿型脊灰疫苗病毒1.是z.否其他肠道病毒1.是z.否待定1.是z.否国家级实验室鉴定报告日期年月日八、最后诊断及分类1.脊灰确诊病例z.脊灰排除病例3.临床符合病例4.待定如为临床符合病例,依据1a) 无合格粪便标本或无标本.是z.否b) 发病6

    16、0天后无其他病因仍残留麻痹.是z.否c) 病例失访1.是z.否d) 病例死亡1.是z.否e) 省级专家诊断小组认定.是z.否如为脊灰排除病例,依据t1.临床不怀疑为脊灰(专家小组认定);z.合格粪便标本,脊灰野病毒分离阴性。如为脊灰确诊病例,依据z1.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z.输入脊灰野病毒病例;3.输入脊灰野病毒再传病例;4.待定。九、临床诊断1.恪林-巴利综合征2.非脊灰肠道病毒3.横贯性脊髓炎4.创伤性神经炎5.其他(请注明)8 一、编号病例编号二、基本情况病人姓名附录B(资料性附录)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麻事60天后随访表性别1.男2.女出生日期一一一一年一一一一月一一一日病人详细住址三、麻

    17、痹60天后随访是否进行病例随访随访单位随访日期随访人姓名病例死亡病例失访1.是年月日1.是1.是2.否2.否2.否是否残留麻痹1.是(麻痹部位:2.否左上肢1.不能运动2.轻微运动4.能垂直运动5.能抵抗外力运动右上肢1.不能运动2.轻微运动4.能垂直运动5.能抵抗外力运动左下肢1.不能运动2.轻微运动4.能垂直运动5.能抵抗外力运动右下肢1.不能运动2.轻微运动4.能垂直运动5.能抵抗外力运动肢体感觉障碍1.有(部位:2.无如有大小便失禁,持续时间天巴彬斯基氏反射1.有2.无躁阵孪1.有2.无肌肉萎缩1.有(部位:2.无深部臆反射异常1.有2.无如果异常眼脏1.消失2.减弱4.亢进5.不详膝

    18、1.消失2.减弱4.亢进5.不详肢二头肌1.消失2.减弱SN/T 1703-2006 3.能水平运动6.正常运动3.能水平运动6.正常运动3.能水平运动6.正常运动3.能水平运动6.正常运动3.不知道3.不能判断3.不能判断3.不能判断3.不能判断3.正常3.正常3.正常9 SN/T 1703-2006 行走能力检查医师10 4.亢进1.不能行走4.未到行走年龄,不能判断5.不详2.协助下行走2.正常行走3.不需协助但眼行6.不详CON-伺ohFHZ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出入境口岸脊髓灰质炎监测规程SN/T 1703 2006 峰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9峰开本880X12301/16 印张l字数19千字2006年4月第一版2006年4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2000峰书号:155066.2-16759 定价10.00元SN/T 1703-2006


    注意事项

    本文(SN T 1703-2006 出入镜口岸脊髓灰质炎监测规程.pdf)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