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pdf

    • 资源ID:188885       资源大小:767.1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pdf

    1、ICS 13.100 057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2002一04一08发布Specifications of individual monitoring for occupational external exposure 2002一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GBZ 128-2002 目:次前育.,:忏今叫.).:. 1 甜圈让川坷川引吮。f忏&叫叭1.川d仆巾f.川.、4川T2飞规i拖!性理|周文件3 术谐和定!义.,.酌4 总则-5 监测方法.: . . . . . . . . . . . 2 6 个人剂量计.

    2、 3 7 剂量评价.,.,.4 8 质量保证.5 9 记艇、档寨和报告7附录A(规拖性附录)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记录和报表.9 GBZ 128+2002 前本标准第4.1条、第4.2条和第9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原标准GB5294一2001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本标准起草时主要依据卫生部令第52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并参考IC即第60号出版物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1990年建议书、ICRP第75号出版物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的一般原则和LAEA安全丛书115号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等资料的有关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

    3、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荣林、王建超。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GBZ 128一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业照射中外照射(以下简称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原则、方法、剂量评价以及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4、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ZIT 151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职业照射occupationalexposure 除了国家法规、标准所排除的照射和已规定予以豁免的实践或源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3.2 个人监测individualmonitoring 利用工作人员佩带剂量计进行的测量,或对其体内或排泄物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活度进行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解释。3.3 最低探测水平(如IDL)minimum detectable level 在辐射监测中,用于评价探测能力的一

    5、种统计量的值,指在给定的置信度下,一种测量方法能够探测出(检出)的区别于零值的最小样品贡献。3.4 异常照射abnormalexposure 当辐射源失去控制时,工作人员或公众中的成员所接受的可能超过为他们规定的正常情况下的剂量限值的照射。异常照射可以分为事故照射和应急照射。3.5 参考水平referencelevel 为决定采取某种行动而规定的水平。对于辐射防护实践中可测定的任一种量都可以建立参考水平。达到或超过该水平时,则应采取某种相应的行动。这种行动可以是把测量值记录存档,或进一步调查,乃至进行干预,相应的参考水平分别称为记录水平、调查水平和干预水平。3.6 名义剂量notionaldo

    6、se 个人监测中,当工作人员佩带的剂量计丢失或因故得不到读数时,用其它方法赋予该剂量计应有的剂量估算值。4 总则4.1 监测原则4. 1. 1 任何放射工作单位都应根据其从攘的棋雕和源的自具体情况,负责安排职业照射监测和评价,职业照射的评价主要应以外照射个人监测为基础。1 GBZ 128-2002 a)对于任何在控制区王作,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且可能受到显著职业外照射的工作人员,或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rnSv/a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b)对于在监督区工作或偶尔进人控制区工作、预计其职业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在lmSv/a-5mSv /a 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进行外照

    7、射个人监测。c)对于职业外照射年剂量水平可能始终低于法规或标准相应规定值的工作人员,可不进行外照射个人监测。4. 1. 2 所有从事或涉及放射工作的个人,都应接受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4.2 监测的量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所要测量的量是个人剂量当量Hp(d),d指人体表面指定点下面的深度。根据d取值的不同,Hp(d)可分成:a. Hp(O. 07),适用于体表下0.07mm深处的器官或组织,多用于皮肤。b. Hp(3),适用于体表下3mm深处的器官或组织,多用于眼晶体。c. Hp(10),适用于体表下10mm深处的器官或组织,在特定条件下也适用于有效剂量评价。4.3 监测类型4.3.1 常规监测常规

    8、监测是为确定工作条件是否适合于继续进行操作、在预定场所按预定监测周期所进行的一类监测。常规监测与连续操作有关,这类监测是要指明包括个人剂量水平和场所逗留满意度在内的工作条件,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审管要求。确定常规监测的周期应综合考虑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所受剂量的大小、剂量变化程度及剂量计的性能等诸多因素。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也可视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4.3.2 任务相关监测任务相关监测是为用于特定操作提供有关操作和管理方面即时决策支持数据的一类监测。它也能证明操作是否处于最佳状态。4.3.3 特殊监测特殊监测是为阐明某一特殊问题而在一个有限期间所进行的一类监测。特殊

    9、监测本质上是一种调查,常适用于有关工作场所安全是否得以有效控制的资料缺乏的场合。这类监测旨在提供为阐明任何问题以及界定未来程序的详细资料。4.4 监测程序a)监测计划制定,特别要规定监测的类型和范围;b)监测方法选定;c)监测仪器准备,包括仪器选择、调试、校准和维修;d)监测实施,包括监测数据判读和初步处理;e)剂量结果计算和评价;f)监测记录及其保存;g)对上述程序实施全面质量保证。5 监测方法5.1 光子辐射飞5. 1. 1 对于单一成份已知能量的y或X射线,可用元能量鉴别功能的普通个人剂量计测定个人剂量当量。5. 1. 2 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应使用能量鉴别式个人剂量计测定个人荆量菌量非科

    10、J.a)单一成份未知能量的或X射线;2 b)多种成份已知能量的或X射线;c)多种成份未知能量的或X射线。5.2 强贯穿辐射和弱贯穿辐射混合辐射场GBZ 128一20025.2.1 对于弱贯穿辐射(如R射线和低能X射线)不明显的强、弱贯穿辐射混合辐射场,一般可只监测Hp(10)。5.2.2 对于弱贯穿辐射很明显的强、弱贯穿辐射混合辐射场,应使用能识别两者的鉴别式个人剂量计,或用躯体剂量计和四股剂量计分别测量H/10)、Hp(3)和Hp(0.07)。5.3 中子和y射线混合辐射场5.3.1 中子剂量与y剂量的比值不论为多大,且此比值是否已知,原则上都应使用能分别测量中子剂量和光子剂量的鉴别式个人剂

    11、量计,测定中子和光子的个人剂量当量,然后计算总剂量。5.3.2 中子剂量与剂量的比值不超过10%且该比值已知时,也可只用光子剂量计测定光子剂量,然后根据光子剂量监测结果和两者比值计算总剂量。5.4 不均匀照射从事可能受到复杂和非均匀照射的操作时,工作人员除应佩带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在身体可能受到较大照射的部位,或与主要器官相对应的体表部位佩带局部剂量计(如头箍剂量计、腕部剂量计、指环剂量计或足躁剂量计等),例如在进行密封源操作时,需要在手指上另外佩带指环剂量计。5.5 异常照射5.5.1 在预期外照射剂量大大超过剂量限值的情况下(例如从事有可能发生临界事故的操作或应急操作时),工作人员除应佩

    12、带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佩带报警式个人剂量计或事故剂量计。5.5.2 当工作人员受到事故照射或应急照射时,除了根据其佩带的剂量计所提供的结果外,估算事故剂量还应参考其它方法测得的剂量资料,例如受到中子照射后工作人员体内感生的24Na和38Cl,头发和羊毛衫中的32p,或其它感生放射性核素的测量资料。此外,基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的生物剂量计也是有价值的。事故剂量估算的原则参见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f1510 6 个人剂量计6.1 基本性能要求a)应只对欲测的一种或几种辐射响应,且其响应应不受诸如温度、湿度、灰尘、风、光和磁场等环境因素,以及诸如电源电压披动和频率涨落等作业因素的重大影

    13、响。b)应具有能覆盖监测范围的宽量程。对于常规监测,量程上限一般应达lSv;对于特殊监测,量程上限应达lOGy。c)监测Hp(10)时,对于常见的X或射线,测量的能量范围通常应宽至20keV一1.5MeV;对于那些可能产生高能或X射线的场合,能量上限应达9MeV。监测Hp(0.07)时,测量的能量范围应宽至10keV一1.5MeV。d)应具有足够高的灵敏鹰,成是够低的探测下限。e)因能量响应和角响植棋。同寻1,的模差应不大于30%(95%置信度,下同)。f)在一个监测周期内累积剂量的损失应不大于10%。g)应具有容易识别的标惧和!编码。h)剂量计应具有足够糊的机械强度,且其大小、形状、结构和重

    14、量应不得影响个人的工作。6.2 佩带要求6.2.1 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杨4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应佩带在人体躯干前方中部位置,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6.2.2 对于工作啦靡麟鹅围裙的场合(如医院放射科),通常应藉佩带在围裙里面躯干上的剂量计估算3 GBZ 128-2002 工作人员的实际有效剂量。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如介人放射学操作).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只有当受照剂量很小且个人监测仅是为了获得剂量上限估计值时,剂量计才可佩带在围裙外面胸前位置。6.2.3 对于短期工作和临时进入放射工作场所

    15、的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和检修人员等).应佩带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并按规定记录和保存他们的刑量资料。6.2.4 当上级主管部门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发放质量控制个人剂量计时,放射工作人员有义务按要求将其与常规监测的个人剂量计同时佩带在同一位置。6.3 校准6.3.1 应使用合适的人体模型对个人剂量计进行校准。6.3.2 应定期对个人剂量计进行校准。6.3.3 校准用的标准源或参考辐射,其标定的发射率量值应能追溯到国家基准或国际标准。7 剂量评价7.1 实用量至防护量的转换7. 1. 1 辐射安全分析或剂量评价应依据吸收剂量Dr、当量剂量HT或有效剂量E等防护量。7. 1. 2 在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中,由一

    16、系列测量直接得到的仪器响应进而经校准和计算获得的个人剂量当量Hp(d)是实用量,为用于辐射安全评价,应将Hp(d)转换为防护量。7. 1. 3 转换方法a)在或X辐射的监测实践中,当人员的年受照剂量低于限值20mSv时,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得到的个人剂量当量Hp(10).可以认为是既不低估也不过分高估的有效剂量值E。b)在年剂量监测结果超过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相应限值时,应进一步估算主要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HT和有效剂量值E。这时,可利用多个局部剂量计分区测得主要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HT再按下式估算有效剂量E:E= L;WTHT . (1) T 式中:E一有效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mSv)

    17、; WT一一-组织权重因子;HT -主要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mSv)。7.2 剂量评价一般原则7.2.1 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小于5mSv时,只需记录个人监测的剂量结果。7.2.2 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达到并超过5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进一步进行调查。7.2.3 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大于年限值20mSv时,除应记录个人监测结果外,还应估算人员主要受照器官或组织的当量剂量;必要时,尚需估算人员的有效剂量,以进行安全评价,并查明原因,改进防护措施。7.3 内、外照射并存条件下的剂量评价原则7.3.1 任何放射工作人员,在正常情况下的职业照射水

    18、平应不超过以下限值:4 a)连续5年内年均有敖剂量,20mSv;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SOm$v;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jd)四肢(手和脚)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oGBZ 128-2002 7.3.2 职业照射的总剂量,包括在规定期间内职业外照射引起的剂量,以及在同一期间内因摄入放射性核素所致内照射的待积剂量之和。计算待积剂量的期限,对成年人的摄入一般应为50年,对儿童的摄人应算至70岁。7.3.3 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来确定是否符合有效剂量的限值要求:a)按下式计算所得的年总有效剂量E不大于20mSv时,被认为不超过剂量限值:E=Hp(d)+鸟,吨XIj,i鸣+:&

    19、j,i出XIj,i出.(2) 式中:Hp(d)一一-:亥年内贯穿辐射所致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单位为毫希沃特(mSv); ej,吨一一工作人员单位食人量放射性核素j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每贝克(mSv在问); Ij,ing一一该年内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核素j食入量,单位为贝可(Bq); ej,inh一一工作人员单位吸入量放射性核素j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每贝克(mSv句); Ij,inh一一该年内工作人员的放射性核素j吸人量,单位为贝可(Bq); b)满足下式时被认为不超过剂量限值:Hn (d) . Ii. in . Ii. inl + L; ;以理一+L; :,:nn 1

    20、. (3) DL . j ALIj,吨jALIj,抽飞式中:DL一一有效剂量年限值,单位为毫希沃特(mSv);ALIj,ing一一食人放射性核素j的年摄入量限值,单位为贝可(Bq);ALIj,inh一一-吸人放射性核素j的年摄入量限值,单位为贝可(Bq); 8 质量保证8. 1. 1 质量保证是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质量保证始终贯穿于从监测计划制定到结果评价的全过程。8.1.2 在制定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制定质量保证计划一般应考虑:a)健全的个人监测和质量保证组织机构;b)标准方法、标准器具、标准物质和参考辐射的应用与保持;c)仪器、装置的性能与

    21、质量,及其蒋期校准和经常维护;d)监测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质囊始,制措施;e)监测结果的量值必须能溯源到国家基准并符合不确定度要求;f)技术人员的选择和培训。8. 1. 3 主管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上级部门应:a)对负责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单位的技术人员有计划、较系统地进行有关外照射个人监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并对藉夺战食悔眉束允许上岗。b)制定和执行核轩啼,梳蠢监测单位有无质量保证计划,以及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情况。8.1.4实施脚棚r瞅唰仰阳:a)设(配囊相库前事靠在保证管理机构或人员,并由其负责质量保证工作。b)对接受外照费1贫挣茹涮的职业受照人员经常进行有关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以及正确使

    22、用个人剂量计等知识嗨锵事辑们8. 1. 5 除了质量b糊鹏在员外,监测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所有人员都应重视和做好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质量保脚蜘脚操川队8.2寸唰懒懒躏黯脯!拉5 GBZ 128一-20028.2.1 个人剂量计除应满足本标准第6.1条的基本性能要求外,还应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其它相应要求。8.2.2 监测时应使用能提供本底资料的对照剂量计。8.2.3 监测时应使用质量控制剂量计,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8.2.4 作为个人剂量计组成部分的探测器应:a)具有良好的组织等效性,否则应配置合适的材料使之组织等效。b)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c)在每次监测实施前进行筛选,筛选合格后方可使

    23、用。8.3 实验室和剂量测量系统的质量控制8.3.1 应制定和严格遵守实验室剂量测量的标准操作规程。8.3.2 应特别注意对剂量测量系统的质量控制:a)剂量测量系统应稳定可靠。b)应对剂量测量系统的每一设备编写性能说明书和标准操作规程,并对其性能经常进行校验和维护;设备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c)在每次剂量测量前后,应对剂量测量系统的校准值进行验准,以保证测量系统的稳定和测量结果的可靠。d)对剂量测量系统的最低探测水平至少每年应核准一次。8.3.3 应尽量使用质量控制图对测量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图的上下警戒限和控制限,一般可取测量值的平均值加上与减去2倍和3倍标准偏差。8.4 监测实施

    24、的质量保证8.4.1 应制定和严格遵守剂量计发放、佩带、运输、回收和保存等每一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8.4.2 个人剂量计在非工作期间应避免受到任何人工辐射的照射。8.4.3 对从事开放型放射糠的操作进行监测时,剂量计应加密封套,以防止放射性污染。剂量计回收后应作放射性表面污染检查,若发现污染应及时去污,并在剂量读数记录上加注说明其对测读值的影响。8.5 不确定度基本要求8.5.1 在好的实验室条件下,剂量测量的不确定度应优于10%。8.52 对于现场测量:a)当监测的剂量水平接近剂量限值时,对光子辐射其不确定度应不超过1.5倍因子,亦即监测值与真值应在一33%一+50%范围内相符;对电子和能量

    25、未知的中子其不确定度的要求可允许更宽些。b)当监测的剂量水平更低时,对任何辐射,可进一步放宽对不确定度的要求,直到不超过2倍因子,即监测值与真值应在一67%一+100%范围内相符。8.6 相互比对8.6.1 主管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上级部门,应定期或适时地组织监测实施单位实验室间的外照射个人监测的相互比对。8.6.2 负责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单位,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实验室间的相互比对,以发现本实验室自己难以发现的误差或问题,并应分析查明原因和采取校正措施。8.7 数据处理8.7.1 数据处理应使用适宜的统计学方法(如数据修约方法,均值及标准差计算和表示方法等),以尽量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和积

    26、累的计算误差。8.7.2 应注意测量数据有效数字的正确表示,数据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恰当反映该测量值的准确度。8.7.3 对异常数据的剔除必须谨慎,应在现场用复查的方法,或使用适宜的统计学方法剔除异常数据。6 在剔除异常数据的同时,还应检查和分析其产生原因,并记录在案。9 记录、档案和报告9.1 记录9. 1. 1 一般要求GBZ 128-2002 a)记录应有利于操作管理,有利于放射卫生防护主管部门监管,有利于放射防护和医学监护使用,有利于工作人员查询。b)记录应包括监测计划、预处理、测量、校准、个人监测结果、质量保证和评价方法等内容,有时可能还要包括工作场所监测的结果。c)应清楚、扼要、准确地

    27、记录自剂量计发放起至监测结果评价止的整个监测全过程中的每一操作情况。d)应特别注意记录重要的原始测量数据,以便将来剂量估算方法有变动时,可根据它们重新估算剂量。e)应准许工作人员和医学监护主管人员查询职业照射记录及有关资料。9.1.2 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应记录在统一的表格上。a)职业照射的分类应参考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表Al的分类方法。b)常规监测结果应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表A2的格式记录。c)工作人员因事故或应急受到的过量照射结果应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表A3的格式进行记录。9. 1. 3 当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可疑时,应对其受照情况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附在其相应的个人监

    28、测记录中。复查项目至少应包括:a)监测日期;b)异常情况概述;c)辐射场复查结果;d)复查结论;e)复查人员签名。9. 1. 4 当剂量计丢失、损坏或因故得不到读数时,应尽量确定其名义剂量,并将名义剂量及其确定方法记入监测记录。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以下方法之一确定名义剂量:a)用同时间佩带的即时剂量计记录的即时剂量估算剂量;b)用同时间场所监测的结果推算剂量;c)用同一监测周期内从事相同工作的同事接受的平均剂量;d)用工作人员前十二个月中受到的平均剂量;的用年管理限值的一个适当分数。9.1.5 当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小于岛岱L时,可记录为112MDL。9.2 档案9.2.1 所有从事

    29、或涉及职业外照射工作的单位应:a)为本单位工作人员建立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该档案是职业卫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格式参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表A4;b)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c)在工作人员调换工作单位时向新用人单位提供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档案的复制件;d)在工作人员停止放射工作时与放射卫生防护主管部门或他们指定的部门协商,为保存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作出安排。9.2.2 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除了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平时正常工作期间的个人剂量记录外,还应包括7. GBZ 128一-2002其在异常情况(事故或应急)下受到的过量照射记录。9.2

    30、.3在工作人员年满时之前,放射工作人捕他输机监测档案应妥善保存;在工作人员停止放射工作后,其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至少锵阱30年。9.2.4 主管个人监测的上级部门有权检查和调阔费屠放射工作单位的职业照射个人监视啪案。f;. 9.3 报告9.3.1 负责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单位在唐脚卅监测周期的监测任务后,应将监测结果通知单及时送交被监测单位,通知单的格式参见附;某LX藏仁附和中的表必二J9.3.2 负责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务辑(捕中央、省、地区)单位,应将负责范围内本年度放、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数据及时整飞贺址计算和分析,以便誉混个人剂量和棠时J茸的发化趋势及其分布情况。9.3.3 负

    31、责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的各磷单位,应将本地区本年度的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最终结果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中表A6格式填好后按规定逐级报告上级主管部OP寸监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丘仨! t. 8 GBZ 128一2002附录A(规范性附录)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记录和报表A.l 职业照射的职业分类参见表A.l。表A.l职业照射的职业分类职业分类代号铀矿开采lA 铀矿水冶lB 铀的浓缩和转化lC 1核燃料循环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燃料后处理核燃料循环研究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其它工业辐照工业探伤.发光涂料工业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测井加速器运行其它民用航空煤矿开采其它矿藏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工业DEFG-A

    32、BCDE-ABCDEFG-ABCD 111AE22222-33333334444 2医学应用3工业应用4天然源5国防活动m如何一队m-uM创阮一骂一扛一一川一统俨A-1-珠笔-8一响哦一角一扎理一说,一到处一传a动一石一支1活一矿一及卫一和一艇防一学物它一舰它一育医它矿其一核其一教兽其6其它一气,川蜂错?9 GBZ 128一-2002A.2 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记录表参见表A.2。表A.2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记录表工作人员姓名:翩号:A, ;t:i 工作单位:职业类别:个人剂量计类型及型号:剂量测量仪型号: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监测年份t& 冉、崎崎咽于-. 监测个人剂量当量Hp(lO)l), (

    33、mSv) 最大受照器官当量剂量2), (mSv) 周期总有效剂量3)(月)X,-y射线快中子热中子其它器官名称当量剂量(mSv) . 合计时填表人:(签名)负责人:(签名)填表日期:主和月臼注1):本表仅列出Hp(lO)的结果,它们足以满足常规监测的一般要求。如儒壁赞曹H崎f非却主声(.、.07别制表列出。测量人员注2):仅当人员受照剂量大于20mSv且是不均匀受照时填写,所填器官应是受照最严重的器官,其官受照指宵的当量剂量可在表末或添页加注给出。正常情况下可不作这种监测。注3):在人员受照剂量小于20mSv的常规监测中,本项般可用Hp(lO)代在l若辐射成份复杂,以及受照不均纸,JlU、可按

    34、本标7.1.3条的公式计算本项。A.3 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异常情况下过量照射记录表参见表A.3-1。放射工作人员事故照射年统计表参见表A.3一2。10 GBZ 128-2002 褒A.3-1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异常情况下过量照射记录褒编号:工作单位:从事工作种类:过量照射事件发生日期:辐射源种类或辐射装置名称:过量照射发生原因:涉及人员及其过量受照情况:调查方法概述:测量结果:有效剂量或稽宫当量剂量(mSv):处理意见:调查人员:填表人:(签名)负责人:(签名)填表臼朔:年月日11 GBZ 128-2002 袋A.3-2x X x )(华抽倒也像人员事故照射统计襄省、直辖市、自治区就地区r飞1白

    35、血命拖剧也,1lU事故时间事故设施和机事故(月日)地点辐射源类型r原因、3倍严强填表人:(签名)鲸盼叭(脱)填表日期:!守t飞;e12 : h - , 受照人员姓名哺九td1沁 ,Ptr有,f 年月日旬叫v品4二泯泞川人资赞f辩# 制关键受吸收剂量照器官(Gy) 、户、:院将增lik飞i, f:jt 1. . . d t,i伊GBZ 128-2002 A.4 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参见表A.4。表A.4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编号:工作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川月日工作单位:起始从事放射工作时间:j 1.马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监测职业个人剂量当量(mSv)内照射待积总有效剂量1)累积有效剂量年份

    36、类别有效剂量E 2:E Hp(O.07) Hp(7) Hp( lO) (mSv) (mSv) (mSv) l与制表人:(签名)负责人:(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注1):近似计算公式:E=问(10)+瓦。13 GBZ 128-2002 A.5 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通知且在见衰A.5。表A.5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通知单(被监测单位名称)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b伽J棍沁人员从事剂量计起始剂量计监视t编号姓名性别工种佩带日期佩带时间监测结果总评价:监测人:(签名)校核人:(签名)负责人:(签名)14 (月日)二、监测单位:(监测单位公章加盖处)年月日GBZ 128-2002 A.6 职业

    37、外照射个人监测结果年度报表参见表A.6-1至表A.6一30袋A.6-1x X地区XXXX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监测人数分布褒MDL 在下列有效剂量(mSv)区间内的监测人数(人)职业类别(mSv) MDL 肌1DL-1. 0- 5.0- 10.0- 15.0- 20.0-注30.0t口h 计填表人:(签名)负责人:(签名)填表日朔:年月日袋A.6-2X X地区XXXX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年集体剂量分布褒如;,L 飞,1在下列有效剂量(mSv)区间内的年集体剂量(人Sv)职业类别, MDL MDL- 1. 0- 5.0- 10.0- 15.0- 20.0-注30.0 t十填表人:(签名

    38、)负责人:(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15 GBZ 128-2002 褒A.6-3X X地区XXXX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汇总褒职业应监测受监测可测到受照人均年有效剂量E(mSv)年集体人员总数人员总数人员总数监测率有效剂量NRESRE 类别No Nm Nd 凡1每受监每可测量到S (人)(人)(人)( %) 测人员受照射人员(人mSv)填表人:(签名)负责人:(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注1:关于职业类别可参见表Al。注2:应监测人员总数(No),指统计年份内所有受到职业外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总数。注3:受监测人员总数(Nm),指统计年份内接受了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剂量档案的放射工作人员总

    39、数。注4:可测量到受照人员总数(Nd),指受监测人员中剂量测量结果超过最低探测水平的那部分人员的总数。注5:监测率(Rm),指受监测人员总数与应监测人员总数之比,即Rm=Nm斤o。注6:人均年有效剂量,指统计年份内每个受监测人员(或可测量到受照射的人员)全年平均受到的有效剂量,该量与个人危险的平均水平有关,它一般可作为衡量职业外照射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E=S斤1m(或E=SlNd)。注7:年集体有效剂量,指统计年份内结定辐射源所致给定群体内每个人员所受有效剂量的累计值。按定义:S二年式中:E一一第i个工作人员接受的年有效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mSv);N一一受监测人员总数(此处即Nm),单位为

    40、人。实际上,S通常使用以下替代公式计算:S=如E1式中Jr一-因填写监测人数分布表和年集体剂量分布表需要而将年有效剂量测定结果人为划分的区间数;叫一一第j个年有效剂量区间内的人员总数,单位为人;R一一第j个年有效剂量区间内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每年(mSv/a)。拉8:NRE称人数分布比,指年个人剂量超过E(mSv)的工作人员数与受监测人员总数的比值。目前,E多取15,今后可能会附加较低的值。注9:SRE称集体剂量分布比,指年个人剂量超过E(mSv)的年集体剂量与年总集体剂量的比值。目前,E多取15,今后可能会附加较低的值。16 NOON-N-N阁。华人民共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外

    41、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 国中乒b.、. 、,制悔法律出版社出版北京市西三环北路甲105号科原大厦A座4层邮政编码:100037传真:(010)88414115 电话:(010)88414136ot 1il4晴等优句4J(印刷中国法律图书公司发行新华书店经销传真:(010)88414897电话:(010)88414899商务网址:Iwww.chinalaw-bk.m * 开本880 x 1230 1116 印张1.5字数3千字2002年5月第1版2002年5月第1次印刷定价:15.00元1如书号:65036129版权专有健权.现举报电话:(010)88414121 白、,明-_0-.臂.酌-_.-、町、.叫i,.、h飞屿,、叫、4俨飞


    注意事项

    本文(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