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L/r 698-1999前言本标准是参照国家标准及IEC有关标准,结合我国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的特点制定的.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电力工业部综合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委员会归日。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参加起草单位有: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深圳小希软件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邵源、卢和平、李学永、居念梅、俞盛荣、章欣。参加人:潘之凯、赵兰普、赵宁。43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DL/T 698-1999Automatic meter reading for LV c
2、ustomer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和使用验收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无线、有线、电力线载波等信道的低胀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使用、检测和验收。高、中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423. 1一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4-1993
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5 -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a:冲击试验方法GB/T 2423. 10-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GB/T 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GB/T 6113-1995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八15127-1994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双扭线多点互连GB/T 15844.1-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7215-1998 1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DL/T 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DL/T 533-1993无线电负荷控
4、制双向终端技术条件JB/T 6214-1992仪器仪表可靠性验证试验及测定试验(指数分布)导则YD 514-1992非话用户终端设备与公用电话网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IEC 1000-4-2:1995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侧量技术第2单元静电放电的抗扰性试验IEC 1000-4-3:1995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3单元辐射电磁场的抗扰性试验IEC 1000-4-4:1995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4单元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抗扰性试验IEC 1000-4-5:1995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5单元浪涌的抗扰性试验中华
5、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02一24批准2000一07一01实施DL/r 698-19991000-4-11:1995电磁兼容性(EMC)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短时中断试验电磁兼容性(FMC)第3部分:限制第8单儿号的电平、频带和电磁骚扰电平第日单元电压降落和61000-3-R.1997低1+电力设备!了专输f11集中抄表系统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集中抄表系统是指由上站通过传输媒体(无线、集中器、有线、电力线载波等信道或IC r,等介质)将多个电统。该系统主要田采集用户电能表电能员信0!,1的采成。集中器数据可通过信道远距离传送到主站或经3.
6、2卞站。caster station主站是指通过信道对集中器中的信息采集,并进行处理和管理的设备。13 +:站抄收I p1隔reading interval of master station主站抄收间隔是指主站定时抄收集中器中信息的周期时间,以下简称为抄收间隔3.4集中器抄读间隔reading interval of concentrator集中器抄读问隔是指集中器定时抄读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中用户电能表电能量信息的周期时间,以下简称为抄读间隔.15采集模块。cquisition module采集模块是指用于采集单个用户电能表电能量信息,并将它处理后通过信道将数据传送到上一级设备(中继器或
7、集中器)的专用模块。3.6采集终端acquisition terminal unit采集终端指用于采集多个用户电能表电能量信息,并经处理后通过信道将数据传送到系统F. -.级了中继器或集中器)的设备17集中器concentrator集中器是指收集各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或多功能电能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储存,同时能和主站或手持单元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3.8信道channel信道是指信号(数据)传输的媒体,如无线电波、电力线、电话线等、集中器、采集终端等设备的信道有土行信道和下行信道集中器的上行信道是指集中器和主站之间的信道,下行信道是指集中器和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之问的信道。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
8、)的上行信道是指采集终端(或采集w块)和集中器之间的信道,下行信道一般是指采集终端和用户电能表之间的信道。4系统构成及型号4.1系统构成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基本结构见附录A4.2型号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系统型号由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包括系统代号、采集设备代号、集中器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类型代号及生产少代号;第二部分为产品设计序号。uL/T 698-1999口|匕系统型号:C口11l产品设计序号一连接符号一生产厂代号(3位)只火|匕火口!集中器下行信道类型代号集中器上行信道类型代号采集设备代号系统代号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设备型号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代号、分类设备的卜行和下行信道类型代
9、号及生产厂代号,第二部分包括产品序号及分类设备代号。xxx】口 匕-分类设备代号一一产品设计序号下行信道类型代号上行信道类型代号系统代号L一口1一|卜设备型号:C一上述型号中各代号的表示和含义如下:采集设备代号:C代表采集终端;M代表采集模块。信道类型代号:W代表无线电;Z代表电力线载波;C*代表公用电话线月代表专用电缆:H代表混合型。分类设备代号:。代表采集终端;i代表集中器;m代表采集模块。生产厂代号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5技术要求5.15.1.1功能主站功能主站功能只规定与抄表有关的功能,其他要求参照相关标准5.1门门抄收功能:按设定抄收间隔以及抄表周期(当地电力部门规定的自动抄表时间)
10、自动抄收集中器中的各用户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及其他信息并具有实时随机召读及按地址选抄功能。5.1.1.2设置功能:设置设备初始参数,即可对集中器设备自动抄表周期、抄收间隔、抄读间隔等,井有防Jr-非授权人员操作的措施。5.1门,3校时功能:可实现系统校时5.1.1.4自诊断功能:可自动进行系统自检,发现设备(包括通信)异常应有记录和报警5.1.1.5扩展功能:可发布冻结命令,实现指定时间电能表累计电能量的冻结5门.2采集模块5.1. 2.1电能表电能量信息的采集、处理及储存。5.12.2通过信道与上一级的集中器通信,将储存的电能鼠信息送至集中器5.1.2.3可当地设置设备初始参数、并有防if-.
11、非授权人员操作的措施Dl./r 698-19995门.3采集终端5门.3门电能表电能量信息采集、处理和储存:采集终端接收多个电能表的电能量信息,经处理后储存在采集终端5.1-3 .2设置和通信:(1)可当地设置设备初始参数,并有防止非授权人员操作的措施,(2)与集中器通信。5. 1.4集中器5门.4. 1数据采集、处理及储存:根据设定的抄读间隔自动采集各用户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并根据设定的抄收间隔及抄表周期自动生成各用户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至少保存两个抄表周期、两个抄收间隔和两个抄读间隔的各用户电能表的累计电能量数据。应有补抄功能,在规定时间t内补抄失败,应记录为抄读失败规定的时间取值为;当抄读
12、间隔成24 h时.t24 h时,t999997有线无线电力线载波)98)9o805. 4. 2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按下列公式计算系统对所有用户电能表的累计电能数据抄读的总差错率,在6.5.1条的试验条件下和在附录s的现场验收条件下都应等于零。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不满足5z要求的数据个数抄读到的数据总个数5.5电气性能5.5门电源影响DL/r 698-19995.5门.1电源参比僚及允许偏差:频率:50H:,允许偏差一5%一+51/1电压:220 V/380 V,允许偏差-20%一十2 o 0,/(也可按用户协议定)。55.1.2电压降落和短时中断:电压降落和短时中断不应使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
13、备损坏或死机,试验后,内存数据及程序不改变、并能正常工作(包括时钟)。5.5.2功率消耗采集模块消耗的视在功率应不大于5 VA,有功功率应不大于o. 5 w;采集终端消耗的视在功一率在非传输状态下应不人于0.5 VA/户,有功功率应不大于0.3 W/户;传输状态下功耗的增量应不大梦5 VA,3 Wo集中器功耗一般不大于15 VA.10 W,采用Z几控机时功耗应不大于25 W采用发射功率人于20 w的无线电台,发射时功耗应不大于50 W5.5,3停电数据保持电源瞬时及氏时间断电时,设备不应出现误读数并应有数据保持措施,至少保待四个月以_r- ;电源恢复时,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5,6气
14、候环境条件根据安装场所,温度和湿度条件分为以下三级:机房():温度为十5(一+40 C.相对湿度砚75炜;户内血):温度为-10 C -+50 C,相对湿度. 2的要求。注:电磁骚扰量类型有静电放电、高频电磁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及工频外磁场。试验见6.105. 10可靠性要求在正常_!二作条件下,系统各设备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NITBF)不少于1.6X10 hDLiT 698-19996试验方法6门试验条件一个由集中器和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组成的系统其抄收电能表数不少于30户(采集终,;不少于3台),且下相均匀分布。在试验过程中,应将组成系统的各个现场安装设备(如采集终端、集中F等)
15、置于同样环境中。6.1-飞气候环境条件试验应按下列标准大气条件进行,并在每一项目的试验期间应相对稳定温度:+15C一一35C;相对湿度:45%一75,%;大气压力:86 Pa一108 kPa6门.2试验电源条件频率:50 Hz,允许偏差十1%;电压:220 V,允许偏差士5%,失真度60 Hz:定加速度10 m/s(1. 0g);每轴线扫频周期数:100试验后检查受试设备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通电后功能和系统电能读数准确度应符合要求。6.8.2.2冲击试验受试设备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峰值加速度:250 m/s(25g);持续时间:10 ms;次数:3个互相垂直轴线上的6个
16、面各3次试验后检查受试设备应无损坏和零部件松动脱落现象,通电后功能和系统电能读数准确度应7台要求DL/T 698-199969安全性能试验6.9.1一般试验条件绝缘试验的正常条件为:环境温度:l5C一25;相对湿度:45 0 o -75%;大气压力:86 kP。一106 kPa,在绝缘性能试验中,应对完整的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进行试验。先进行冲击电压i4验,再进行交流电压试验。试验时,非被试线路应与下文指明的“地”连接标准中“地”的含义:幼如设备外壳是用金属制造的,“地”是指安装在导电平面上的设备外壳自身:b)如设备外壳或其一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制造的,地”是指包围设备外壳并与所有可触及导电件接
17、触,同安装设备外壳的导电平面连接的导电箔。在接线端子处,应使导电箔尽可能地接近端子和接线孔,距离不大于2 cm6.9.2绝缘电阻试验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用500 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 Mfg;在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 Mfg6. 9. 3冲击电压试验试验应在下述条件进行:脉冲波形:标准的1. 2/50 “脉冲;电压上升时间:士30% ;电压下降时间:士20 ,off ;电源阻抗:(500士50)f2;电源能量:(0-5十0.05)1;试验电压:6 kV:试验电压允差:+。%,一10%。辱次试验应分别在不同极性下施加10次冲击电压,各脉冲之间
18、最小间隔时间为3s。少各线路和线路之间的冲击电压试验,应对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在正常使用中每一相互隔离的线路(或线路组合)单独地进行试验,不经受脉冲电压试验的线路端应接地,当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的几个电源电压线路有公共点时,此公共点应接地,冲击电压依次施加于未连接的每一端和地之间。b)线路对地的冲击电压试验,对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分别进行试验。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所有的线路端,包括参比电压超过40 V的辅助线路端均相互连接在起。参比电压低于或等于40 V的辅助线路应接地,冲击电压施加于所有线路和地之间。69.4交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参数为;电压波形:实际上的正弦波;辐值:艺kV;频率:4
19、5 H:一65 Hz;施加时间:l min;电源容量:)500 VA试验电压施加于线路与地两点之问.具休是:所有参比电压超过10 V的电源等线路端均相互连接在一起为一点另点是地DL/T 698-19996-10电磁兼容性试验6.10门一般试验条件在下列所有试验中,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处于正常1一作位置。所有需接地的部件应接地。试验后,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并能准确正常地工作6.10- 2静电放电抗扰性试验按照IEC 1000-4-2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接触放电;严酷等级:4;试验电压:8 kV;在其外壳和被试设备操作键等工作人员经常可能触及的部位;放电次数:10次,每次
20、放电间隔至少为isa)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为非工作条件:电源及辅助线路不通电;所有电源及辅助线路端连接一起静电放电作用后,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或信息的改变.并能正常地_作和通信b)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在工作条件下:电源及辅助线路加参比电压在静电放电的作用下,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或信息的改变,并能正常的工作和通信。6.103辐射电磁场抗扰性试验按照IEC 1000-4-3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电源及辅助线路加参比电压,系统的各个设备在正常1_作状态;频率范围:80 MIIz-1 000 MHz:严酷等级:3;试验场强:10 V/ma)无线通信系统:在采集终端
21、(或采集模块)非采集状态下,试验时,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的内存信息不改变在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采集状态下,试验时,系统应能正常记录以卜两种状态下,系统在使用频率内不应错误接收,并能正常工作;其他频率的辐射于扰,系统应能正R工作和通信.,卜)有线通信系统:在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非采集状态下.在辐射干扰下.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的内存信息不改变,并能正常工作和通信在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采集状态F,在辐射千扰下,系统应能正常记录,并能正常丁作和通信.6.10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试验按照IEC 1000-4-4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电压应以共模方式施加于地与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的
22、列线路间:一一电源电压线路;-一正常工作时与电源电压线路分离的辅助线路;一输人/输出和数据通信线路。a)在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采集状态下:电源电压和辅助线路加参比电压:严酷等级3;nL/T 698 -1999电源电压和辅助线路的试验电压:2 kV;试验时间:在10 min内等间隔地作用三次,每次作用1 so在脉冲群的作用下,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和计数,系统电能读数准确度符合要求;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和通信。b在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非采集状态下:电源电压线路和辅助线路加参比电压;严酷等级:4;电源电压和辅助线路的试验电压:4kV;试验时间:605。在脉冲群的作
23、用下,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或信息的改变,并能正常的工作。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和通信。)在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非采集状态下(使用电容祸合夹将试验电压祸合至线路上):电源电压线路和辅助线路加参比电压;严酷等级:3;祸合在输人/输出信号、数据、控制及通信线路的试验电压:1 kV;一一试验时间:60 s o在脉冲群的作用下,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或信息的改变,并能正常的上作。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和通信。d)在采集终端采集状态下,使用电容祸合夹将试验电压祸合至脉冲传输线路上(此项试验只对需用长度大于lm的脉冲传输线连接采集终端与脉冲电能表的系统):电源电压线路和辅助线
24、路加参比电压;-一严酷等级:3;一祸合在脉冲传输线上的试验电压:1 kV;试验时间;60 s在脉冲群的作用下,系统及组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并能正常工作和计数。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和通信。6门0.5浪涌抗扰性试验按照IEC 1000-4-5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电压应施加于下列线路(端)间;电源电压线路端之间;正常工作时与电源电压线路分离的辅助线路端之间;电源电压线路各端与地之间;正常工作时与电源电压线路分离的辅助线路各端与地之间。在采集终端(或采集模块)非采集状态下:电源电压线路和辅助线路加参比电压;波形:1. 2/50 us;极性:正、负;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5次;重复
25、率:每分钟1次。a)线路端之间:严酷等级:3;一试验电压:2 kV.b)线路端与地之间:ni,/T 698-1999严酷等级:4;试验电压:4kV试验中设备应无损坏。试验后,系统存储的数据应无变化,系统应能正常上作和通信6门0.6工频磁场影响试验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将设备置于产生与系统电源电压相同频率的随时间,I弦变化的、强度为0. 5 mT(400 A/m)的均匀磁场的线圈中心,改变磁场线圈的方向与线圈中电流的相位,以便得到最不利的方向和相位,试验过程中系统性能应符合5.9的要求。6.1飞可靠性验证试验可靠性验证试验在现场验收中进行,见附录B2. 7,了检验规则7.1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
26、检验7.1.1出厂检验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对生产的系统的每个产品,按表4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合格后加盖合格印.并给出出厂检验合格报告。7.1.2型式检验按表4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设计定型鉴定及批试生产定型鉴定;b)当结构、工艺或主要材料有所改变,可能影响其符合本标准要求时;c)停产一年后重新投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关或主管部门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e)批量生产的产品应周期性(2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7.1.3验收检验由电力部门检测机构对系统的每个产品按表4规定的验收检验项目进行检验。7.2型式检验抽样方案型式检验的样品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
27、抽取,按GB 2829选择判别水平I、不合格质量水平RQL=30的二次抽样方案,即:。,*。:一4 0 24 1 2式中:、样本大小,A合格判定数;Re不合格判定数。了3不合格分类不合格分为A.B.c三类7.3. 1定A类不合格权值为1. O,B类不合格权值为0. 5,c类不合格权值为。.3了.3-2检验项口不合格类别的划分见表4,对一个样本的某个试验项目发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不合格,均按一个不合格计。7.4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见表4。DL/f698一1999表4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验收检验项目序号校验项目本标准章条石妄采一要东压骑芳法不合格类别检验类别丽而到不石那赢下l结构5,7,GSC一几厂一下
28、一之一一一叼上_2系统功能51,16.21A一一罕丫_与3集中器、采集终端等功能I5.1.25.1。46.2,2A 亨_丫沈:集中器日计时误差汉上七36.2,3A一,丫一丫5系统电能读数准确度与.26.3A守 丫盛一一_-丫6信号传输特性一6.扭C、z7一次抄读成功率三416.5.2A丫V丫8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示4.26.5,3A丫丫l一斌9电源变化影响5.6,1.16。6,1C丫丫甲1O电压降落和短时中断一551.26.6,2C、了l1停电数据保持95.3663C甲丫丫12功率消耗5,526.6。生C甲训 甲l13高温影响5,66.7,1A丫等丫l通低温影响石.667.2A丫井丫15交变湿
29、热试验l5667.3A丫16绝缘电阻586,9.2A甲了甲l7冲击电压试验6.9.3AV甲l8交流电压试验5,869,魂A一、丫丫飞9静电放电抗扰性万,96,10.2八丫2O辐射电磁场抗扰性5。96。10.3A丫21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性5,96.10.4A丫22浪涌试验5。96.10.5Ai丫厂l23外磁场影响59610.6A甲24振动试验一一5,了2G.8.2,1B丫1一25冲击试验5,7。26。8,2.仑B丫注“丫”表示应做的项目,“葵”表示批次抽检的项目。7.5型式检验结果的判定检验中发现任一样品的A类不合格或其他类不合格折算为A类不合格的权值.累积数大于或等于1时,则判为不合格品。除
30、另有说明外,对在同一样本同一试验项目上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均按个计。根据合格或不合格的样品数,按抽样方案中的合格判定数A。和不合格判定数尺。确定检验是否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81标志4三2llL/T 698 -1999系统的每个产品应有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及型号;注,名称及型号应经归7主管部门正式颁发b)标准的编号(按国标规定);c)制造厂名称及注册商标;d)制造日期和出厂编号使用环境条件(用5. 7规定的代号标志)82包装、运输、储存8.2门包装应符合GB/T 15464规定。8.2.2包装完整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能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并能防止受到剧烈的撞击和振动8.2.3产品存放
31、时,应放在温度为。c-4o c、相对湿度不超过85%、空气中无腐蚀N1物质的室内DL了TG98一1999附录A(提不的附录)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结构示意图注:图中“一一,表示在此线下为抄表系统的配电小区部分图Al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录B(标准的附录)现场验收Bl验收项目Bl.1Bl.2Bl.3Bl.4Bl.5Bl.6B2功能检查集中器时钟误差测试系统电能读数准确度测试一次抄读成功率测试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测试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验证验收方法1验收条件1.1系统构成条件:4几4门乙八/BBDL/T6981999个采集终端数不少于3。台(或采集模块不少于2洲台、且集中器与最远一个采集
32、终端或采集模块)的供电距离不小J厂洲。n:的系统.运行二个月以上构成系统的所有设备必须是验收检验合格的产品。BZ.气.2气候环境条件应符合乃.6规定,电源条件应符合5.11的规定。“2.2功能检查同尔2B23集中器时钟误差测试用准确度为士0.与、司及以士的标准计时器测量集中器时钟的日计时误差,应符合弓.工.凌3条的要求。BZ.4系统电能读数准确度测试采取抄读方式现场实时核刘E和E.应满足5.2的要求。抄读的电能表数量不小于系统所接电能表总数的2。%.被选择抄读的电能表应包含与集中器距离最远和最近的,且A、B、C不相相对均匀分布的电能表、B25次抄读成功率测试系统投运前,先进行初始化设置,记录此
33、时的E、二E等。在三个月的运行中.每小时抄读一次所有用户电能表的电能读数,统1十一系统的一次抄读成功率应满足5.41表2的要求。BZ.6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测试BZ.7进行测试方法和内容同B24,按5.42计算电能数据抄读总差错率应为。可靠性验证试验可靠性验证试验应在验收条件下,按JB/f6朋礴中的截尾序贯试验方案4:6(a二口=。.2,D。一2少。见表Bl.、表B14:6合格判定表失效数累计试验时间阴。的倍数)拒收(不大丁)接收不小于)0生.402.09艺一0.352.79方案中各符号含义如下:、一一指定的可接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胡-一不可接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a-一生产方风险,实际
34、的m二,n。时产品被拒收的概率月-一使用方风险,实际的椒=。,时产品被接收的概率I)r一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问鉴别比。几丁.的计算公式为:D。=塾产沪砚气已知D川二之.。,决:一38火飞扩h,所以,l。=7.6只10h。其累积相关试验时间T,为:了*一艺T庵式中:了飞-一第关次失效的累积试验时间h;,一采集终端(模块)数,台;DL/T 698-1999T,.,第k次失效时,第J号采集终端(模块)的试验时间,h根据计算累积试验时间,按表131进行下列判定:。)如无故障发生,则在1 . 4m时间后可验收b)如在0. Sin:。时间内发生两台以L故障则拒收。附录C(标准的附录)电压降落和短时中断试验电压波形图C1电压中断为VU=100% ,1 s图C2电压中断为dU=100%,20 ms图C3电压中断为4U=60%,1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