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7704010H 22 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4 1 822009金属力学性能试验出版标准中的符号及定义20090625发布Mechanical testing of metalsSymbols and definitions in published standard(IS0TR 25679:2005,MOD)2010-04-01实施宰瞀髁紫瓣警捶警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捉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力学性能试验出版标准中的符号及定义GBT 24182 2009*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wwwspcnetcn
2、电话:68523946 68517548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i16印张5 5字数160千字2010年1月第一版2010年1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 55066-1 39333定价72 00元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目 次GBT 24 1 822009前言1范围-2名称系统-3定义和符号-31代码101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试验方法311 定义-32代码102金属材料单轴试验机检验用标准测力仪的校准33代码103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331定义34代码104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室温试验方
3、法-341定义- 35代码105金属材料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l部分:拉力和(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351 定义- 36代码106金属材料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2部分:拉力蠕变试验机施加力的检验- -37代码107金属材料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 -38代码108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381定义-39代码109金属材料液氦拉伸试验-391 定义-。310代码110超塑性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评价方法-31l代码201金属材料弯曲试验-312代码202金属材料厚度不大于3 rnFll的薄板或薄带反复弯曲试验-31 3代码203金属材料线材单向扭转试验。314代码204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
4、试验-31 5代码206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 316代码207金属材料管(全截面)弯曲试验31 7代码208金属材料管压扁试验-318代码209金属材料管扩口试验319代码210金属材料管卷边试验320代码211金属材料管环形扩孔试验321代码21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扭转试验-。322代码214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3221定义-323代码21 5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324代码216金属材料制耳试验V,000,00加加MMMMMMM均趴肌扒扒毖挖匏船船弱船孔孔跖孙GBT 24 1 822009325代码21 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成形
5、极限曲线的测定第l部分:冲压车间成形极限图的测量及应用- 326代码21 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成形极限曲线的测定第2部分:实验室成形极限曲线的测定- -327代码21 8金属材料管环液压试验- 328代码21 9金属材料扩L试验方法 -3281定,边- -329代码220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弯回弹评估方法,3291定义-330代码30l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331 代码302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332代码303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333代码304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H、K、N、T标尺)
6、- -4334代码306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痕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335代码401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3351定义- - 336代码401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2部分:试验机的检验-336,1定义 -337代码4ol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3部分:摆锤冲击试验机间接检验用夏比V型缺口试样的制备和特性- -3371 定义 - - 338代码403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的测定- 一3381定义- - - 339代码404钢 夏比V型缺口摆锤冲击试验仪器化试验方法 3391 定义- 340代码4 05金属材料准静态断裂韧度的统一试验方法3401 定义
7、 - - -一341代码406金属材料低拘束试样测定稳定裂纹扩展阻力的试验方法 -3411定义 - 342代码50l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 -3421定义-343代码502金属材料旋转弯曲疲劳试验-344代码503钢扭应力疲劳试验方法-345代码504轴向加力疲劳试验机 动态力校准应变片技术-一346代码505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3461定义 347代码506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的统计方案与分析方法 3471定义- - 348代码50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疲劳裂纹扩展法 3481定义-一弘砑所所盯船勰约引弛跎跎驼娟盯黯弘北蛇们娟蛎蚰蛎蛎蚰蝎蚰4按关键词索引-5按字母顺序符号列
8、表-附录A(资料性附录)索引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TR 25679:2005章条编号对照GBT 24 1 82-200951567780前 言GBT 24 1 82-2009本标准修改采用ISOTR 25679:2006金属力学性能试验出版标准中的符号及术语(英文版)。本标准对IsOTR 25679:2005进行了如下修改和补充:将原21项国际标准草案(DIS或FDIS)换成了新发布的正式国际标准,其内容也按新国际标准进行了修改,同时删除了其中已被废止的8项国际标准。一一增加了9项最新发布的国际标准中的符号及定义。对于新增加的标准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增加了附录B“本标准章条
9、编号与IsOTR 25679:2005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第3章中由于新增加了条款,在新增序号后,原序号顺延。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莉、高怡斐、梁新帮、王学智。金属力学性能试验出版标准中的符号及定义GBT 24 1 82200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力学试验方法出版标准中采用
10、的术语、符号和定义。符号按字母顺序和编码系统进行索引。附录A给出了编码系统与相关国际标准编号对照的附加信息。2名称系统为r有助于索引和查询符号与定义,用一个代码代表一种试验方法。代码的第一位阿拉伯数字代表国际标准化组织(IS()第l 64技术委员会(即“金属力学试验”技术委员会,ISOTC 1 64)的各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修订相关力学试验方法国际标准的分技术委员会,ISOTC 164SC)的序号,后面的数字为以升序排列的每个ISO国际标准代号或国际标准草案代号。涉及通用试验方法共用同一组符号和定义的国际标准单独给出一个代号。如果存在将要代替现行国际标准的且已经到了FDIS阶段的文什,则分配给
11、现行困际标准与FDlS文什同一个代码。金属材料各种试验方法和代码见表1。附录A给出了快速参照的代码系统及相应国家标准对照索引。表1 力学试验特性及代码分技术委员会 试验检验方法 代码 国际标准编号IS()204:199 7金属材料 单轴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 i式验方法 l 01IS()FDIS 204:2008金属材料单轴试验机检验用标准测力仪的校准 1 02 ISo 3762004金属材料 高温拉伸试验 103 IS()783 1999IS()6892199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室温试验方法 1 04IS()FI)IS 6892 1:2008金属材料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SC 1 l
12、,05 IS()7500 12004(或)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金属材料静力单轴试验机的检验 第2部分:拉力蠕1 06 1S()7500 2 2006变试验机施加力的检验金属材料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 1 07 lSO 951 31 999金属材料低温拉伸试验 1 08 ISO 15579:2000金属材料液氦拉伸试验 1 09 ISO 1 98】p:2004超塑性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评价方法 l 1 0 ISt)20032:2007金属材料弯曲试验 201 IS()7438:2005金属材料厚度不大于3 mm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 2 00 IS(7799 1985SC 2 金属材料
13、线材 单向扭转试验 203 1SO 7800:2003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 2 04 1S()7801 1984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 20a SO 7802:l 983GBT 241822009表1(续)分技术委员会 试验检验方法 代码 国际标准编号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 806 IS0 20482:2003金属材料管(全截面) 弯曲试验 2 07 ISO 8491:1998金属材料管压扁试验 208 IS()8492:1998金属材料管扩口试验 2 09 ISO 8493:1998金属材料管卷边试验 210 ISo 8494:1998金属材料管环形扩口试验 211 ISO 8
14、495:1998金属材料管环形拉伸试验 212 ISO 8496:1 998金属材料线材反复扭转试验 213 IS()9649:1990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延伸率(r值)的测定 2 14 ISO 101】3:2006SC 2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值)的2 15 1SO 10275:2007测定金属材料制耳试验 2 16 IS()11531:1994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 成形极限曲线测定 第1部2 17 IS()120041:2009分:冲压车间中成形极限图的测量及应用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 成形极限曲线的测定 第221 7 ISo 120042:2009部分:实验室成形极限曲线测
15、定金属材料管环液压试验 2 18 IS()15363:2000金属材料扩孔试验方法 2 19 ISO 16630:2009金属材料一薄板和薄带一拉弯回弹评估方法 2 20 ISO 24213:2008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301 ISO 45451:2005。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3oI ISO 4546 2:2005与校准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301 ISO 4545 3:2005+金属材料努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表 301 ISO 45454:2005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3 02 ISO 6506 l:
16、2005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302 ISO 65062:2005与校准。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SC 3 302 lSO 6506 3:2005校准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表 302 IS()65064:2005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3 03 SO 6507一l:2005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3 03 ISO 6507 2:2005与校准+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3 03 IS()6507 3:2005+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维氏硬度值表 303 lSO 65074:20
17、05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第l部分:试验方法(A、B、8 04 ISO 6508 l:2005c、D、E、F、G、H、K、N、T标尺)2表1(续)GBT 24182-2009分技术委员会 试验检验方法 代码 国际标准编号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A、B、304 IS()65082:2005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3 04 1SO 6508 3:2005(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痕试验 第1305 ISO 14577-1:2002部分:试验方法SC 3
18、 金属材料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痕试验 第2305 ISo 14577 2:2002部分:试验机的检验与校准金属材料 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痕试验 第33 05 IS(,14877-32002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金属材料 硬度和材料参数的仪器化压痕试验 第4305 IS()14577 42007部分:金属和非金属覆盖层的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硬度值的换算 306 IS()18265:2003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401 ISo 1481:2006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 第2部分:试验机的4 01 1S()148 22008检验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第3部分:摆锤冲击
19、试401 1So 14832008验机间接检验用夏比V型缺口试样的制备和特性SC 4 +金属材料 试样轴线相对于产品织构的标识 402 ISO 37852006金属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的测定 4 03 ISO 12737:2005钢夏比V型缺口摆锤冲击试验仪器化试验方法 404 ISO 14556:2000金属材料准静态断裂韧度的统一试验方法 405 IS()121352002金属材料低拘束试样测定稳定裂纹扩展阻力的试验406 ISO 228892007方法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 501 ISO 10992006金属材料旋转弯曲疲劳试验 502 ISO 11431975钢扭应力疲劳试验
20、 5 03 IS()13521977SC 5 轴向加力疲劳试验机动态力的校准应变片技术 5 04 1SO 4965:1979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 505 ISO 12106:2003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的统计方案与分析方法 506 IS()121072003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疲劳裂纹扩展法 507 1S()121082002*该标准中没有符号及定义。3定义和符号由ISOTC 164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及国际标准草案中的符号和定义,以代码组分类列于表1中表示力学性能试验或检验方法及代码。如果一个标准具有单独一章的符号和定义条款,首先列出定义,接着是符号表。每一个表中的符号是依
21、字母顺序重新排列。但为了清楚起见,某些独立标GBT 24 1 822009准所特有的在定义中具体表达的两种定义和条件除外。31 代码101 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蠕变及持久试验试验方法311 定义参考长度reference lengthL。用于计算伸长的基本长度。原始参考长度original reference lengthlm试验前在室温下测定的参考长度。断后参考长度final reference lengthL。试样断裂后在室温下将断开的两部分仔细地对接在一起并使其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测得的参考长度。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L。在试验前室温下测量的试样标距标记间长度。断后标
22、距final gauge length after ruptureL。试样断裂后在室温下将两部分仔细对接在一起并使其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测量的标距长度。平行长度parallel lengthL=|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引伸计标距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L。用引伸计测量试样延伸时所使用试样平行部分的长度。原始横截面积original cross-sectional areaS。试验前室温下测量试样平行长度的横截面积。断后最小横截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 after ruptureS。试样断裂后将两部分仔细对
23、接在一起并使其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室温下测量的平行长度的最小横截面积。初始应力initial stress,口。施加的试验力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s。伸长elongation在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参考长度的增量。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A 原始参考长度L。伸长的百分率。初始塑性伸长率percentage initial plastic elongationA。在试验力作用下原始参考长度L。,塑性伸长的百分率。GBT 24 1 822009蠕变伸长率percentage creep elongationAf在规定温度下,某时刻t原始参考长度的增量(AL,。)与原始参考长度(AL。
24、)之比的百分率。At一等枷。注1:A宜以规定温度T单位为摄氏度()为上脚标、初始应力单位为兆帕(MIa)和时间让单位为小时(h)为下脚标来表示。注2:习惯上,蠕变伸长测量的起始点是在初始应力嘞施加到试样的时刻。塑性伸长率percentage plastic elongationA。某时刻r原始参考长度L。的非比例增加值。A。一A。Af滞弹性伸长率percentage anelastic elongationA k在某时刻r卸除应力导致原始参考长度L。的非比例减小值。残余伸长率percentage permanent elongationA卸除指定的应力后,在某一时刻t塑性伸与长率滞弹性伸长率的
25、差值。Ap。,一A,A k持久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 after creep ruptureA。持久断裂后,原始参考长度残余伸长(L,。L。)与原始参考长度(L。)之比的百分率。A。一气导枷。注:A。可以规定温度1、单位为摄氏度()为上脚标、初始应力单位为兆帕(MPa)为下脚标来表示。持久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 after creep ruptureZ。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一s。)与原始横截面积(s。)之比的百分率:z。一堕100注:符号Z。可以规定温度单位为摄氏度()为上脚标,以应力单位为兆帕(MPa)为下
26、脚标表示。蠕变伸长时间creep elongation timeffx在规定温度(T)和初应力()下试样获得规定蠕变伸长率(z)所需时间,如t。塑性伸长时间plastic elongation timetpx试样在规定温度(丁)和初应力()下获得规定塑性伸长率(z)所需时间。持久断裂时间creep rupture timeu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丁和初应力(吼)下发生断裂的时间。注:符号。可以表示为规定温度丁争值为摄氏度()J的上标和初应力(岛)单位为兆帕(MPa):的下标。单头试验机single test piece machine允许一次试验一个试样的试验机。GBT 241822009多头试验机
27、multiple test piece machine在相同温度下允许同时试验超过一个试样的试验机。表2标准中规定的符号及说明,编码101符号 单位 说 明D 圆柱试样平行长度内横截面直径D。 缺口根部直径d 光滑和缺口组合试样上标距部分的直径d。 光滑和缺口组合试样上缺口部分根部直径,无缺口试样dd。b 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上的宽度L。 参考长度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试样厚度Lm 原始参考长度L 断后参考长度L, 伸长L。 t时刻参考长度的增量Lo 原始标距L。 带缺口的平行标距L。 断后标距L。 平行长度L。 引伸计标距R 过渡半径缺口底部半径S。 mm2 平行长度内原始横截面积5。
28、 mm2 断后最小横截面积“ MPa 初应力A。 屈服点延伸率A。 初始塑性伸长率i 滞弹性伸长率A。 塑性伸长率A pcr 残余伸长率蠕变伸长率:A r一告1。oAf 注:一个完整符号的例子如下:A磊嵋oo。表示为:在规定温度375下用50 MPa的初应力5 000 h后的蠕变伸长率表2(续)GBT 24 1 82-2009符号 单位 说 明持久断裂伸长率:A。一ALm_-ALm10。1一roA。 注:一个完整符号的例子如下:A搿表示为;在规定温度375下用50 MPa的初应力的蠕变断裂伸长率持久断面收缩率:zu一!学10。Z。 注:一个完整符号的例子如下:Zu嚣5表示为:在规定温度375下
29、用50 MPa的初应力的持久断面收缩率h h 蠕变伸长时间tph h 塑性伸长时间持久时间注:一个完整符号的例子如下:u h f。甜表示为:在规定温度375下用50 MPa的初应力的持久断裂时间tue h 带缺口试样的持久断裂时间T 规定温度T 指示温度 规定蠕变或塑性伸长率蠕变指数32代码102金属材料单轴试验机检验用标准测力仪的校准表3标准中规定的符号及说明,代码102符号 单位 说 明b 转位后的复现性相对误差b 不转位时的重复性相对误差Ff N 传感器的最大容量FN N 最大校准力f: 插值相对误差 零点相对误差卸力后指示装置的读数8加力前指示装置的读数。GBT 24 1 82-200
30、9表3(续)符号 单位 说 明指示装置的分辨力 标准测力仪的进回程相对误差X 递增试验力时的变形X。 变形的计算值X 递减试验力时的变形X、 最大变形X。 最小变形XN 与最大校准力对应的变形X, 转位后变形的平均值X。, 不转位时变形的平均值8与变形对应的读数值。33代码103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331定义标距gauge length试验中任一时刻用以测量试样伸长的平行部分的长度。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J,。施力前在室温下的试样标距。断后标距final gauge lengthL。试样断裂后在室温下的标距。平行长度parallel lengthL。试样两头部或两夹
31、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注:对于非机加工试样,平行长度为夹头问的距离。引伸计标距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L。用引伸计测量试样延伸时所使用试样平行部分的长度。注:该长度可以不同于LD,其值可以大于b,d,或D,但小于L。延伸 extension试验期间任一给定时刻引伸计标距(L。)的增量。伸长elongation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L。的增量。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原始标距伸长与原始标距(I,。)之比的百分率。残余伸长率percentage permanent elongation卸除指定应力后试样原始标距的增量,以原始标距
32、(k)的百分率表示。断后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 after fractureA8GBT 24 1 82-2009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一L,)与原始标距(k)之比的百分率。断裂总伸长率percentage total elongation at fractureA。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伸长(弹性伸长加塑性伸长)与原始标距(工呻)之比的百分率。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Z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一s。)与原始横截面积(s。)之比的百分率。最大力maximum forceF。试验期间试样所能抵抗的最大力。应力stres
33、s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斌样原始横截面积(s。)之商。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尺。、相对最大力(F。)的应力。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上屈服强度upper yield strengthR。H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下屈服强度lower yield strengthR乩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低应力。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proof strength,nonproportional extensionR。非比例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L。)百分率时的应力。所规定的符号应附以下
34、脚标说明所规定的百分率,例如,R。,表示规定非比例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表4标准中规定的符号及说明,代码103符号 单位 说 明日 规定温度a 指示温度矿 矩形横截面试样厚度或管壁厚度A6 断后伸长率:生云生1。 断裂总延伸率b 矩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内的宽度或管纵向剖条宽度或扁丝的宽度d 圆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内的直径、圆丝直径或管内径D 金属管外径Ft, N 最大力GBT 24 1 822009表4(续)符号 单位 说 明k 比例系数L。 平行长度L。 引伸计标距Lo 原始标距L 试样总长度L。 断后标距R。H Nram2 上屈服强度R“ Nram2 下屈服强度R。 Nmm2 抗拉强度R。
35、 Nram2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So mmP 原始横截面积S。 mm2 断后最小横截面积Z 断面收缩率8钢管产品标准也用符号丁。6对于比例试样,若原始标距不为5 65爵(s。为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5 65爵一5孥,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表示原始标距为11 3v百的断后伸长率。对于非比例试样,符号A应附以F脚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毫米(mm)表示,例如,Ao表示原始标距为80 Film的断后伸长率。l Nram2=1 MIa。34代码104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室温试验方法341定义标距gauge lengthL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部分的长度,特别要区分以下
36、长度原始标距original gauge lengthL。施力前的试样标距。断后标距final gauge lengthL。试样断裂后的标距。平行长度parallel lengthL。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注:平行长度即是非机加工试样两夹持部分之间的距离。伸长elongation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的增量。伸长率percentage elongation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1 0GBT 241822009残余伸长率percentage permanent elongation卸除指定的应力后,伸长相对于原始标距的百分率。断后伸长率perc
37、entage elongation after fractureA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k)与原始标距(k)之比的百分率。注:对于比例试样,若原始标距不为565写(s。为平行长度的原始横截面积)矗65爵一5警,符号A应附眦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表示原始标距为1l 3j了的断后伸长率。对于非比例试样,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毫米(mm)表示,例如,A。表示原始标距为10 mitt的断后伸长率。引伸计标距extensometer gauge lengthL。用引伸计测量试样延伸时所使用试样平行长度部分的长度。注:对于测定屈服强度和规定强度性能,建议I。,应尽可
38、能跨越试样平行长度。理想的J,。应大于k 72但小于约0 9L。这将保证引伸计能检测到发生在试样上的全部屈服。最大力时或在最大力之后的性能,推荐L。等于,。或近似等于,。但测定断后伸长率时L。应等于L。延伸 extension试验期间任一给定时刻引伸计标距的增量。延伸率percentage extension用引伸计标距表示的延伸百分率。残余延伸率percentage permanent extension试样施加并卸除应力后引伸计标距的延伸与引伸计标距之比的百分率。屈服点延伸率percentage yield point extensionA。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屈服开
39、始至均匀加工硬化开始之间引伸计标距的延伸与引伸计标距之比的卣分率。最大力总延伸率percentage total extension at maximum forceA。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总延伸(弹性延伸加塑性延伸)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最大力塑性延伸率percentage plastic extension at maximum forceA。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塑性延伸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断裂总延伸率percentage total extension at fractureA。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延伸(弹性延伸加塑性延伸)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应变速率strain rateFL。用
40、引伸计标距L。测量时单位时问的应变增加值。平行长度应变速率的估计值estimated strain rate over the parallel lengthPI。根据横粱分离速率和试样平行长度计算的试样平行长度的应变单位时间内的增加值。横梁位移速率crosshead separation rateVc单位时间的横粱位移。GBT 24 1 822009应力速率stress rateR单位时间应力的增加。注:应力速度只用于方法B试验的弹性阶段。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 reduction of areaZ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 s。)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的百分率。最大力 max
41、imum forceF。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对于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为试验期I训的最大力。应力stressR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之商。注:本标准中的应力是工程应力。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R兀相应最大力(F。)的应力。屈服强度yield strength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upper yield strengthR洲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下屈服强度lower yield strengthR。【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应力。规定塑性延伸强度proof strength,plastic extensionR。塑性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分率时对应的应力。使用的符号应附下脚标说明所规定的塑性延伸率,例如,R,表示规定塑性延伸率为02时的应力。规定总延伸强度proof strength,total extensionR,总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分率时的应力。使用的符号应附下脚标说明所规定的总延伸率,例如R。,表示规定总延伸率为05时的应力。规定残余延伸强度permanent set strengthR。卸除应力后残余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