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958-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pdf

    • 资源ID:186662       资源大小:1.77MB        全文页数:9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958-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pdf

    1、GB/T 1958-2004 代替GB1958 1980 JCS 17. 040. 10 J 04 华五王共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一Geometrical tolerance-Verification prescription . 一一陆日立形、2005-07-01实施2004-11-11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hv 飞制lJt牛喳GB/T 1958-2004 目次斗目Ll I l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一般规定4 形状误差及其评定.4 5 位置误差及其评定.5 6 基准的建立和体现

    2、7 仲裁. 1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附录B(资料性附录)检测方案.-. 18 最小区域与定向最小区域判别法81 前本标准是对GB/T1958-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本标准与GB/T1958 198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了标准的前言,使标准更完善。一一标准的技术内容作了四方面的修改gGB/T 1958一2004检测规定标准的修订。a) 根据GB/T1182-1996标准的规定,取消了GB/T1958 1980版本中囚棱柱公差带的概念,并根据GB/T1182一1996作了相应的变更;b) c) d) 根据GB/T18780. 1-2002标准的规寇,将标准中的有关概念作了相应的改动,如“被测

    3、实际要素”改为“被测提取要素”、“理想要素”改为“拟合要素”、“实际轴线”改为“提取中心线”、“实际中心面”改为“提取中心面”9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中规定的通用计量术语,将标准中有关名词如“读数”改为“示值”、“极限测量总误差”和“测量精度”改为“测量不确定度气对附录A中所规定的对称度误差检测方法的有关说明作了修改,以更加满足应用需要在标准编写格式上按GB/T1. 1 2000的规定作了相应的修改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2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王欣玲、陈月祥、崔瑞志、吴迅。本

    4、标准于1980年首次发布。I 范围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958-2004 本标准规定了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以下简称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检测条件、评定方法及检测方案。本标准适用于14项形位误差的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82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eqvISO/

    5、DIS 1101:1996) GB/T 18779. 1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l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第1部分z按规范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规则(eqv ISO 14253 1: 1998) GB/T 18779. 2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CGPS)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校准和产品检验中GPS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指南(ISO/TS14253 2:1999,IDT) 第2部分:测量设备GB/T 18780. 1-2002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CGPS)几何要素第1部分z基本术语和定义(idtISO 14660 1: 1999 l 3 一般规定3. 1 形位误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变动

    6、量。本标准涉及的形位误差共有14项,见表1。注1:提取要素是指按GB/T18780. 1定义的提取组成要素和提取导出要素的统称。注2,提取组成要素是在实际要素上提取数量足够多的点形成的。3. 2 测量形位误差时,表面粗糙度、主tl痕、擦伤以及塌边等其他外观缺陷,应排除在外。测量截面的布置、测量点的数目及其布置方法,应根据被测要素的结构特征、功能要求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决定。3.3 形位误差检测原则分5种z与拟合要素比较原则、测量坐标值原则、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跳动原则和控制实效边界原则,见表2,3.4 根据检测原则对各项目拟定的检测方案见附录A,测量形位误差时的标准条件1) 标准温度为20;标准

    7、测量力为零。2) 必要时应进行偏离标准条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3.5测量不确定度是确定检测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检测方案时应按GB/T18779. 2的规定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1 GB/T 1958-2004 被测要素单一要素单一要素或关联要素关联要素编号检测原则名称1 2 与拟合要素比较原则表1误差分类形状误差形状和位置误差轮廓误差定向误差位置误差定位误差跳动表2说明将被测提取要素与其拟合要素相比较量值由直接法或间接法获得拟告要素用模拟方法获得误差项目公差符号直线度误差平面度误差二7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同线轮廓度误差f飞面轮廓度误差:3 平行度误差/ 垂直度误差.L 倾斜度

    8、误差4乙同轴度误差 一对称度误差位置度误差 圆跳动/ 全跳动u 刁亏例1量值由直接法获得 模拟拟告要章2量值由间接法获得模拟拟告要章反射镜编号2 3 4 5 检测原则名称测量坐标值原则测量特征参数原则测量跳动原则控制实效边界原则表2(续)说明刁之测量被测提取要素的坐标值(如豆角坐标值、极坐标值、困柱面坐标值),并经过数据处理获得形位误差值测量直角坐标值测量被测提取要素上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即特征参数)来表示形位误差值被测提取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沿给定方向测量其对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动量变动量是指指示计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检验被测提取要素是否超过实效边界,以判断合格与否xi x, 叫2、两点法测量

    9、圆度特征参数测量径向跳动用综合量规检验同轴度误差GB/T 1958-2004 例- 闸2、测量截面测量噩面3 GB/T 1958-2004 3.6 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占给定公差值的10%33%。注e各公差等级允许的测量不确定度建议按表3确定表3被测要素的公差等级。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测量不确定度占形位公差的百分比%33 25 20 16 12. 5 10 4 形状误差及其评定4. 1 形状误差被测提取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变动量,拟合要素的位置应符合GB/T1182规定的最小条件。4. 1. 1 对提取导出要素(中心线、中心面等),其拟合要素位于被测提取导出要素之中

    10、,如图1所示的理想轴线L1。瞌测提取中心绪最小区域d1t 。d1 一一一一一一一表A.11 (续)一二二一一明说备设法方测检公差带与应用示例代号调整基准要素使其提取中心线与测量装置同辅,并使被测零件的端困垂直于回转轴线在问一张记录纸上记录基准和被测要素的轮廓由轮廓图形用最小区域法求各自的圆心,取两圆心距离的二倍值作为该零件的问辅度误差。根据功能要求,也可对记录的图形,用最大内接圆中心内表面),或用最小外接阅中心(外表面法求出各自的圆心,取这两圆心距离的二倍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径向变动测量装置JI 阳。t2-3 。国时m阳山ltNDD品在被测件的内、外因周上,分别测取三个点的坐标值(最好三点等

    11、距)。根据测得的坐标值,内、外圆周中心的坐标(a,b,)、( b,)用下式计算za (x: + y: ) (y, y,) + (x: + y; ) 2x, (y, -y,)十岛(y,川)+ (x; 此)(y,y,) Z石二百b (y: +x:)(x, -x,)+(y; +xi) 2y, (冉冉)十y,(x, -x,) + (y;十x:)(x,一x,)(x, - x,) + y., (x, - x,) 同轴度误差E12、(冉冉Y十(b,b,) 为减少形状误差的影响,可重复测量几组中心坐标值,取其平均值计算同抽度误差配备计算机的测量显做镜或坐标测量装置(x,.Y,) 如2 4 n 咀。因H由四ND

    12、D品表A.11 (续)明说备设法方测检公差带与应用示例代号由。将被测零件放置在测量装置工作台上,并使被测零件的端面与XY坐标面平行。沿X轴方向分别测取基准要素和被测提取要素的最大直径,并计算得出它们中心坐标值岛和x,0 再按相同方法沿Y轴方向测量,并算出其中心坐标值Y和虫。同轴度误差2坐标测量装置或测量显微镜y ., ., 2 5 f2 y(x,-x,)+(y,-y,) 此方法适用于测量形状误差较小的被测零件(x,.y,) 将心轴与孔成无间隙配合地插入孔内,并调整被测零件使其基准轴线与平板平行。在靠近被测孔端A、B两点测量,并求出该两点分别与高度CL十夺)的差值儿平板,心轴,固定和可调支承,带

    13、指示汁的测量架和ffu 0 然后把被零件翻转90,按上述方法测取f,和f,则A点处的同轴度误差回。d,、$ 3 I fA2 ,;u;子+ill A-B 1l-12,34固B.4 3 2 I 主比准则GB/T 1958-2004 五点形式(如图B.5) c) 5 4 3 2 I 正投靠5 4 3 2 I 3 (12,34)罢王12, 34 5 4 3 2 I 3 2 4 (12, 34)注12,345 (12,34)12,34 (2 3, 4日军军23,45I 5 图B.5 说明g上列各图中,在直线上有编号的点“。”表示包容圆柱面上的实测点,在其轴线上的投影。2) 上列各图中,在圆周上有编号的点

    14、“0”表示包容圆柱面上的实测点,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其编号与直线上点的编号对应。13 24 (12,34)亏芋,其中b表示图中直线上两个编号点之间的距离82 1) 3) GB/T 1958一20044) 也叫坐平二坠芋,其中db表示图中圆周上两个编号点对圆心的张角5) sin 2:l sin 14 13 24 四点形式中的(12,34)=12,34,即气上述等式成立,相当于下列的作图成立(如图B.6)。2 图B.6 A A sin 13 sin 24 一一丁一一一一7sin 23 sin 14 I 2 3 4 将图中圆周上四个点与圆心联结并且延长之,作任意一条直线与这四条线相交于1、2

    15、、3、4;将具有相应编号直线移向上图,使其点l与点1重合,若2、2联线,3、3联线,4、4联线的延长线汇交于一点,那么上述等式成立,即圆柱面包容区域的直径已为最小。6) 五点形式还有其他的变形形式,从略。B. 1. 2 平面度误差判别法由两平行平面包容提取表面时,至少有三点或囚点与之接触,有下列形式之,三个高点与一个低点(或相反(如图B.7)。B. 1.2. 1 。(三角形准则图B.7 B. 1. 2. 2 两个高点与两个低点(如图B.8)。7二T1t交叉准则)图B.8 B. 1. 2. 3 两个高点与一个低点(或相反)(如图B.9)。最商品D 最低点直线准则)图B.9 83 一 GB/T 1

    16、958-2004 B. 1. 3 囡度误差判别法由两同心圆包容被测提取轮廓时,至少有四个实测点内外相间地在两个圆周上,如图B.10所示形式:。与外回接触的点,口与内困接触的点吏叉准则图B.10 B. 2 平行度误差判别法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表示被测提取要素已为定向最小区域所包容。B. 2. 1 平面或直线对基准平面由定向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提取要素时,至少有两个实测点与之接触;一个为最高点,一个为最低点,如图B.11所示形式f 。一书商品D一一量低点高低准则)基准平面图B.11 B.2.2 平面对基准直线由定向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提取表面时,至少有两点或三点与之接触,对于垂直基准直线的平面上的投

    17、影具有下列形式之一(如图B.12)。一一最高点zD最低点f 回国B.12 B.2.3 直线对基准直线(任意方向)由定向圆柱面包容提取线时,至少有两点或三点与之接触,对于垂直基准宣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具有下列形式之一(如图B.13)。84 . e毛GB/T 1958-2004 基准直线图B.13 B. 3 垂直度误差判别法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表示被测提取要素已为定向最小区域所包容。B. 3. 1 平面对基准平面由定向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提取表面时,至少有两点或三点与之接触,在基准平面上的投影具有下列形式之一(如图B.14 l. 。一一量左边的点g口Ji右边的点回图B.14 B. 3. 2 直线对基准

    18、平面(任意方向)由定向圆柱面包容被测提取线时,至少有两点或兰点与之接触,在基准平面上的投影具有下列形式之一(如图B.15)。垂准平面图B.15 85 GB/T 1958-2004 B. 3. 3 平面(或直线)对基准直线由定向两平行平面包容被测提取要素时,至少有两个点与之接触,具有如图B.16的形式f 。一一最左点g口一最右且b 基准直线图B.16 86 GB/T 1958-2004 巾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958 2004 有食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兰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1/16 2005年7月第一版导印张5.5 字数168千字2005年7月第一次印刷3睡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958-2004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pdf)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