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m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 50819 - 2013 P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 gathering and transmission pipeline 实施e1圈计划生版扯2013 - 05- 01 发布2012 - 12 - 25 JQK叫#母/草、弩之寄:叫回计划生版位l;f电话:400-670-9365, d 惆站9365.Q.rg._. 留U,铺摇摇萄飞f总L边远古平豆豆:fd:举法主;wS/N:1580242.041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
2、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统一书号:1580242.041 定价:19.00元91115802411204HJol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 gathering and transmission pipeline GB 50819 - 2013 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3 年5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北京一一一飞。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GB 50819-2013 女中国计划出
3、版社出版网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邮政编码:100038 电话:(010) 63906433 (发行部)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北京世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字4千阳、CLV引次眯中如ME月刊52一兀J年归033。LI -rur59 ub长11, 版号价ml书定加捕一UU统VU呻mk nunu RU们VLOXU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 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60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819
4、二2013,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4.3、8. 1. 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2月2S日.,-、叫。七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宁、宁目。自 1 -龟,、-主要起草人:黄正何洪勇韩建成杨拥军刘聪严克勤主要审查人:梁桂海李献军周剑琴王成江吴立斌姜力张丽娜霍祥华隋永莉葛华委玉华周立峰虞雪峰刘喜才郑玉刚李丽君 2 1 2 3 4 目次总则(1 ) 术语(2 ) 基本规定( 3 ) 材料验收及保管( 5 ) 4. 1 一般规定( 5 ) 4. 2 管子验收( 5 ) 4.3 管道附件验收(
5、6 ) 4.4 阀门验收( 7 ) 5 焊接材料验收(8 ) 4. 6 防腐、保温材料验收( 8 ) 7 保管(8 ) 5 交接桩与放线门川5. 1 交接桩门的5. 2放线门的6 施工便道修筑与作业带清理(1 3 ) 6.1 施工便道修筑u.(1 3) 6. 2 作业带清理(1 4 ) 7 防腐管运输及布管(1日7. 1 运输(15) 7.2 布管(15) 8 管道组对、安装U门8. 1 一般规定U门8. 2 钢管切割及坡口加工(17) 8. 3 管道组对及安装U门 1 、,_9 10 11 8.4 补偿器安装. . . (20) 8.5 支吊架安装( 21) 钢管焊接及焊缝质量检验(22)
6、9.1 一般规定. (22) 9.2 焊接(22)9.3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22) 9.4 焊缝返修 (23) 9.5 质量检验(23) 管道防腐保温及补口补伤10. 1 10.2 一般规定(26)管道防腐补口及补伤) 10.3 管道保温层补口及补伤(26)管沟开挖.(28) 11. 1 一般规定(28)11. 2 管沟(28)11. 3 开挖(29)11.4 验收12 管道下掏及管沟回填.(31) 13 14 15 12.1 一般规定(31) 12.2 管道下沟(31)12.3 管沟回填(32)清管、测径及试压. (35) 13.1 13.2 一般规定(35)清管及测径(36)13.3
7、管道的强度及严密性试验(37)管道干燥.(39) 管道附属工程(40)线路阀室(40)阴极保护(40)15. 1 15. 2 2 16 15.3 15.4 15. 5 15.6 里程桩、转角桩、测试桩埋设(40)锚囡墩(4 1) 穿越地下管、线缆(4 1) 水工保护与水土保持(4 1) 交工验收(43)本规范用词说明(44)引用标准名录.(45) 附:条文说明(47) 3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T盯ms(2 ) 3 Basic Requirement ( 3 ) 4 Acceptance a丑dStorage of Materials
8、( 5 ) 4. 1 General Requirement ( 5 ) 4. 2 Acceptance of Pipes ( 5 ) 4. 3 Acceptance of Pipe Accessories . ( 6 ) 4.4 Acceptance of Valves ( 7 ) 4.5 Acceptance of Welding Materials ( 8 ) 4.6 Acc巳ptanceof Anti-corrosive and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s ( 8 ) 4.7 Storage ( 8 ) 5 Delivery-receiving Stake
9、 and Survey and Setting-Out (1 0) 5. 1 Delivery-receiving Stake (1 0) 5. 2 Survey and Setting-out (1 0) 6 Cleaning of Operation Zone and Construction of Access Road (1 3 ) 6. 1 Construction of Access Road (1 3 ) 6. 2 Cleaning of Operation Zone (1 4 ) 7 Transportation and Anti-corrosive Pipe Laying (
10、1 5 ) 7.1 Transportation (1 5 ) 7. 2 Pipe Laying (1 5 ) 8 Pipe Pairing and Installation (1 7) 4 8. 1 General Requirement (1 7 ) 8. 2 Beveling or Cutting of Steel Pipes (1 7 ) 8. 3 Pipe Pairing and Installation . (1 7) 8. 4 Installation of Compensators (20) 8. 5 Installation of supports and hangers (
11、21) 9 Steel pipe Welding Quality Inspection (22) 9.1 General Requirement (22) 9.2 Welding (22) 9.3 Welding Preheating and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22) 9.4 Weld Repair (23) 9. 5 Quality Inspection 1 (23) 10 Repair of Anti-corrosion and Thermal Insulation of Pipe (26) 10. 1 General Requirement (26) 10
12、.2 Repair of Anti-corrosion of Pipe ( 2 6 ) 10. 3 Repair of Thermal Insulation of Pipe (26) 11 Pipe Trench Excavation (28) 11. 1 General Requirement (28) 11. 2 Pipe Trench (28) 11. 3 Pipe Trench Excavation . (29) 11. 4 Pipe Trench Acceptance (30) 12 Pipe Lowering-in and Trench Backfilling (31) 12. 1
13、 General Requirement (31) 12. 2 Pipe Lowing-in ( 3 1 ) 12. 3 Trench Backfilling . (32) 13 Pigging, Diameter Measurement and Pressure Test (35) 13. 1 General Requirement (35) 13.2 Pigging and Diameter Measurement (36) 5 、电h句13. 3 Pipe Strength and Leak Test (37) 14 Pipeline Drying (39) 15 Pipeline An
14、cillary Works 0) 15.1 Line Valve Box (40) 15. 2 Cathodic Protection (40) 15.3 Embedment of Mileage Stake,Corner Pile and Test Stake (40) 15.4 Anchoring Pier (41 ) 15. 5 Acrossing of Pipes and Cables Underground . (41) 15.6 Hydraulic Protection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41 ) 16 Delivery and Ac
15、ceptance (43) Explanation of W ording in This Code u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5)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j . (47) 1总JHHJ mm川1. 0.1 为规范油气田集输管道工程的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1. O. 2本规范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32MPa,设计温度为一200C360oC的陆上油田集输钢质管道和设计压力不大于70MPa的陆上气田集输钢质管道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施工。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然气中硫化氢飞体积含量大于或等于5%的气田集输管
16、道工程的施工。1. O. 3 油气田集输管道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 1 寨电钮吼T 司,蝇、2术语2.0.1 油气田集输oil-gas field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在油气回内,将油、气井采出的原油和天然气汇集、处理和输送的全过程。2.0.2 采油管道oil flow pipeline 对自井口装置节流阀至站之间油气进行收集输送的管道。2. O. 3 集油管道crude gathering pipeline 在油田内,对自油气计量分离器至有关站和站之间输送气液两相或未经处理的液流进行收集输送的管道。2.0.4 采
17、气管道gas flow pipeline 对自井口装置节流阀至一级油气分离器气体进行收集输送的管道。2. O. 5 集气管道gas gathering pipeline 对油气田内部自一级油气分离器至天然气的商品交换点之间的气体进行输送的管道。2. O. 6 接转站pumping stations 在油田、油气收集系统中,以液态增压为主的站,也称转油站或接收站。2.0.7 公称压力CPN)nominal pr巳ssure用以确定管子、管件、间门、法兰等耐压能力的标准压力,以PN表示,单位MPao 2 3基本规定3.0.1 承担油气田集输管道工程施工的企业,应具有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企业资质。
18、3. O. 2 施工单位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体系。3.0.3 由气集输管道等级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管道为低压管道;2 压力大于1.6MPa且小于10MPa的管道为中压管道;3 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小手或等于70MPa的管道为高压管道。3.0.4 油田集输应包括下列管道:1 采油、注水、注汽井、注聚合物等的井场工艺管道;2 井口、计量站、计量接转站(或转油站)、联合站之间的输送原油、工作压力不大于1.6MPa的石油伴生气、注水、注聚合物、动力液、稀释油、活性水、含油污水及其混合物的管道;3 联合站与油田内油库、输油首站间的输油管
19、道;4 注蒸汽管道、蒸汽管道和采油伴热管道等热采系统管道及其附件安装。3.0.5 气田集输应包括下列管道:1 由气井采气树至天然气净化厂或外输首站之间的采气管道、集气支线、集气干线;2 由气井直接到用户门站的管道;3 井口回注水管道、注气管道、注醇管道、燃料气管道;4 井场工艺管道;5 储气库工程注采支、干线管道。 3 句句-3.0.6 油气田集输管道穿、跨越工程的施工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24、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60的有关规定。3.0.7 油田注水、注聚合物管道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油田注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Y/T 4122的有
20、关规定。3. O. 8 非金属管道工程的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SY/T6769的有关规定。 4 4 材料验收及保管4.1一般规定4. 1. 1 管道组成件的验收,应按设计文件或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应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文件。管材质量证明文件若为复印件时应加盖供货商的有效印章。当对管道组成件的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复验,复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4. 1. 2 不锈钢、低温钢、耐热钢等合金钢管道组成件材质复查方法应采用半定量光谱分析或其他方法;复查的抽样数量应按相同炉批号的5%,且不少于一个管道组成件,若有一个不合格,应加倍抽查,仍有不合格时不得使用,并应做好标记。
21、4. 1. 3 设计文件若有低温冲击值要求,管道组成件的质量文件应具有低温冲击韧性试验报告,且应满足设计要求。4. 1. 4 钢管及管件经检查发现表面缺陷,可修磨,修磨后的实际壁厚不得小于管子公称壁厚的90%,且不得小于设计文件中规定的负偏差。4. 1. 5 运至现场的防腐管及保温管应进行验收,并应核对钢管材质证明书、防腐管质量证明书以及防腐管的标识等。核对后应办理交接手续。4. 1. 6 当选用新材料时,新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4.2管子验收4.2.1 钢管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无裂纹、夹杂、折叠、重皮、电弧烧痕、变形或压扁等缺陷,且不应有超过管道壁厚负偏差的锈蚀和机械损伤。4
22、.2.2 钢管复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钢管有下列情.,如-h 况之一时应进行复验:1 质量证明书与到货钢管上的标识不符或钢管无标识者;2 质量证明书数据不全或对其有怀疑者;3 设计或标准要求复验的钢管;4 高压管道的钢管应按炉批号数量的5%且不少于1根进行复验。4.2.3 高压管道钢管应逐根进行外观验收。4.2.4 钢管复验过程中,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加倍复验时,复验的试样应在相同炉批号的其他钢管上截取。4.2.5 非金属管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SYjT6769的相关规定。现场验收应按每一批号数量的5%,且不少于1根进行外观检查。4.3 管道附件验收4.3
23、.1 管件的结构型式、外形尺寸、坡口、产品标识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4.3.2 管件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表面应无裂纹、夹杂、折皱、过烧等缺陷;2 不得有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和凹坑。4.3.3 冷弯弯管壁厚最大减薄率不应大于公称壁厚的9%,弯管弧任意处圆度不应大于2.5%,弯曲角度最大偏差为:!:0.50。4.3.4 热燥弯管弯曲处的壁厚减薄率应小于公称壁厚的10%,且不应小于管壁负偏差,两端直管圆度不应大于1%,其他部位圆度不应大于2.5%。4.3.5 螺栓的螺纹应完整,无伤痕、毛剌等缺陷,且应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涩现象。合金钢螺栓应采用半定量光谱分析方法对
24、材质逐件进行复验。4.3.6 金属垫片的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凹槽、径向划痕及锈斑等缺陷,其加工尺寸、精度、粗糙度应符合设计文件选用的规定。4.3.7 绝缘接头或绝缘法兰质量证明文件内容应至少包含水压压力循环(疲劳)试验、水压加弯矩试验、绝缘电阻试验、电绝缘强度试验等报告。绝缘接头和绝缘法兰安装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稳压时间应为5min,以无渗漏为合格,擦干残余水后,应用500V兆欧表进行绝缘检测,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MQ。4.4阔门验收4.4.1 阀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阀门应有产品合格证。电动阀门、气动阀门、气液联动阀门还应有产品使用说明书。4.4.2 阀门
25、安装前应逐个对阀体及袖管进行外观检查,阀门铭牌及标识应清晰完整,阀体应无裂纹、砂眼等缺陷,阀门袖管表面质量应符合钢管生产国家现行标准规定。阀杆、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滑,阀杆螺纹应无毛剌或碰痕,传动机构应操作灵活、指示正确。4.4.3 阀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强度及F密性试验。不合格阀门不得使用。4.4.4 阀门试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压用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0.4级,并应经检定合格。2 阀门应用洁净水为介质进行强度和密封试验。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压力的1.5倍,稳压时间应为5min,壳体、垫片、填料等不渗漏、不变形、无损坏,压力不降为合格。密封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压力,稳压时间应为15min,无内漏、
26、压力不降为合格。3 阀门进行强度试压时,球阀应全开,其他阀门应半开半闭。阀体上的安全阀不得参与强度试压。密封试压时应在阀门关闭条件下进行。于动阀门应在单面受压条件下开启,应检查手轮的灵活性和填料处的渗漏情况;电动阀门应按要求调好限位开关,试压运转后,阀门的两面均应进行单面受压条件下的开启,开启压力不应小于设计压力。试压过程中应检查包括注脂孔、安全孔等处的阀门泄漏情况。 7 一皇岛4 截止阀、止回阀应按流向进行严密性试验。5 阀门试压合格后,应排除内部积水(包括中腔),密封面应涂保护层,应关闭阀门、封闭出人口,并应填写阀门试压记录。6 应按出厂说明书检查液压球阀驱动装置,压力油面应在油标三分之二
27、处,各部驱动应灵活。7 安全阀应由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按设计规定的压力进行校验,并应打好铅封,出具相应的证书。4.4.5 需要做低温密封试验的阀门,应有制造厂的低温密封试验合格证明书。4.5 焊接材料验收4.5.1 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型号、规格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或设计文件的规定,包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5.2 当对焊接材料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复验。4.6 防腐、保温材料验收4.6.1 防腐、保温材料的牌(型)号、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4.6.2 防腐、保温材料应包装完好,标识齐全,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4.6.3 防腐、保温材料应
28、按设计要求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查复验,复验结果应达到设计文件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4.7保管4.7.1 材料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妥善保管,存放过程中不应出现锈蚀、变形、老化或性能下降。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应配备消防器材。|、4.7.2 防腐保温材料及焊接材料应存放在库房中,其中环氧粉末、焊材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库房。4.7.3 钢管、管件、阀门等材料应分类存放,存放场地应平整、无石块,地面不得积水。存放场地应保持1%2%的坡度,并应设有排水沟。在存放场地内应修筑汽车、吊车进出场的道路,场地上方应无架空电力线。4.7.4 钢管及附件保管过程中不得混淆或损坏,其标记应明显清晰。材质为
29、不锈钢或有色金属的管道组成件,在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低合金钢接触。4.7.5 阀门宜原包装存放,存放时应采取防水措施。4.7.6 防腐管应同向分层码垛堆放,堆放高度应保证管子不失稳变形、不损坏防腐层。不同规格、材质的防腐管应分开堆放。每层防腐管之间应垫放软垫,最底层的管子下宜铺垫。管子距地面的距离应大于50mm,底层的防腐管应固定。4.7.7 保温管堆放时不应损伤保温层。 9 、5 交接桩与放线5.1交接桩5. 1. 1 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并进行现场交桩。交接桩应至少包括测量桩、控制桩、水平转角桩等,并出具交桩设计资料。5. 1. 2 接桩前应准备好木桩、白石灰、皮尺、记录笔、油漆等,并
30、做好交接桩记录。5. 1. 3 施工单位应按设计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进行复查,丢失的桩应补齐。5.2放线5.2.1 施工单位宜根据管线纵断面设计编制管线施工测量成果表。测量成果表的内容应包括:桩号、水平距离、里程(水平)、水平角度、地面高程、沟底设计高程、挖深、沟底实长、纵向角、管中心实长、管材规格及防腐绝缘等级。5.2.2放线前应做好线路中心桩的移置,增设控制桩,并做好保护。5.2.3 管沟开挖前应根据设计图或管道测量成果表进行放线,放出管子布放中心线、临时占地边界线及管沟开挖线。5.2.4 放线时,当管道规格材质及防腐绝缘等级发生变化时,应在分界点做出明显标识。5.2.5 当采用沟上机械化
31、施工时,单根管道施工作业带宽度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10 L=A+C十Dm+y+15A=B+2h/i B= Dm+K (5. 2. 5-1) (5. 2. 5-2) (5. 2. 5-3) C=.Ah 式中L 作业带宽度(m); A一一管沟上口宽(m); B一一管沟底宽(m); C 土堆宽度(m); h 管沟深度(m); t一一-坡度,按表11.2. 2取值;(5. 2. 5-4) Dm一一钢管的结构外径(包括防腐、保温层的厚度)(m); k一一一沟底加宽余量(m),按表5.2.6取值;y一一安全距离(m),按项目规定取值; 系数,取1.52,根据现场土质确定。5.2.6 沟底加宽余量K值应符合
32、表5.2.6的规定:表5.2.6沟底加宽余量K值m沟上焊接沟下焊条电弧焊接沟下半沟下焊接管沟岩石变头,管沟岩石自动焊弯头、弯管条件因素冷弯接处及连头处沟中沟中爆破管处沟中沟中爆破有水元水管沟管沟有水无水管沟管沟管沟K 沟深3m以内0.7 0.5 0.9 1. 5 1. 0 O. 8 0.9 1. 6 2. 0 值沟深3m5m0.9 0.7 1. 1 1. 5 1. 2 1. 0 1. 1 1. 6 2. 0 注:1 当采用机械开挖管沟时,如计算的沟底宽度小于挖斗宽度,沟底宽度应按挖斗宽度计算。2 采用沟下焊接工艺时,当管线外径大于或等于300mm时,K不应小于1.2m. 5.2.7 采用沟下组
33、焊或沟上非机械化组焊的单管施工作业带宽度应符合表5.2.7的规定。表5.2.7单管施工作业带宽度管径DN(mm)施工作业带最大占地宽度(m)DN200 12 200400 18 11 、司除_5.2.8 当同沟敷设多条管道时,施工作业带的宽度应在本规范第5.2.5条规定的占地宽度基础上,每增加一条管道,施工带增加宽度应为该单管道外径的5倍与管道间距之和。5.2.9 对于河流、铁路、公路等穿(跨)越地段及地下水丰富和管沟挖掘深度超过5m的地段、运管车掉头、山区施工地段等,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作业带的宽度。 12 6 施工便道修筑与作业带清理6.1 施工便道修筑6. 1. 1 便道的修筑应选择在施工
34、作业带内或利用已有道路进行加宽加固。6. 1. 2 便道应平坦,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便道的宽度宜大于4m,并应与公路平缓接通,宜每2km设置1个会车处。弯道和会车处的路面宽度宜大于10m,弯道的转弯半径宜大于18m,并应能保证施工车辆和设备的行驶安全。6. 1. 3 便道通过小河、沟渠时,应校核桥涵承载能力,应保证满足运管及设备搬迁的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修筑临时性桥涵或加固原桥涵措施。6. 1. 4 便道通过地下管道、线缆、沟渠等地下构筑物或设施时,应采取保护措施。6. 1. 5 陡坡地带的便道修筑宜进行降坡处理,也可采取修Z字路等措施。当纵向坡度大于30。时,应采用人
35、工修筑,宜每隔60m修筑适宜的设备停放台。6. 1. 6 在沙漠地区修筑施工便道、通道时,宜采取铺垫、平整及压实等措施提高地面承载力,确保施工机具的通行。6. 1. 7 当在水田或高水位地段修筑施工便道时,应采取降低水位或相应地基处理措施。6.1.8 当管道横坡敷设时,施工便道的修筑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坡度编制施工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横坡坡角S小于15。时,宜直接在斜坡上推挖土方填到低洼处形成台基,作为施工作业带和施工机具行驶的道路。2 当横坡坡角8小于30。且大于或等于150时,宜直接向坡高部岛处推挖,平整出施工作业带和施工便道,供施工设备及运管车通行使用。3
36、当横坡坡角8大于或等于30。时,应修建钢桩或用毛石等砌筑挡土墙做临时性保护,并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6. 1. 9 在山脊或坡上修筑施工便道时,可采用松动爆破或定向爆破方法,不宜采用抛掷爆破方法。6.2 作业带清理6.2.1 施工前,应将施工作业带内的建(构)筑物、堆放物及其他地面附着物进行清理,并加以平整,保证施工作业机械行驶和管道施工。6.2.2 在作业带清理前,施工单位应做好地下交叉穿越电(光)缆、管道的保护与标识。6.2.3 地势低洼地区应具备可靠的排水抗洪措施。6.2.4 沙漠地区作业带清理应紧密结合管线的组焊、挖沟、回填等工序。作业带清理与管线组焊和下沟回填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宜超前下
37、道工序1.5km2km。 14 7 防腐管运输及布管7.1运输7. 1. 1 钢管装卸应使用不损伤管口的专用吊具。弯管应采取吊管带装卸,不得损伤防腐层咱7. 1. 2 在行车、吊装、装卸过程中,施工机具和设备与架空电力线路安全距离应符合表7.1.2的规定。表7.1.2 施工机具和设备与架空电力线路安全距离电力线路电压守旧)1 330 安全距离(m)1 1. 51 3150115061607170810叫50)十57. 1. 3 钢管的运输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拖车与驾驶室之间应设置止推挡板,立柱应牢固。7. 1. 4 装车前,应核对管子的防腐等级、材质、壁厚,不同防腐等级、材质、壁厚的管子
38、不宜海装。7. 1. 5 运输防腐管时应捆扎牢固,并应对防腐层采取保护措施。防腐管与车架或立柱之间、防腐管之间、防腐管与捆扎绳之间应设置橡胶板或其他软质材料衬垫。捆扎绳外应套橡胶管或其他软质套管。弯管运输应采取固定措施。7.2布管7.2.1 布管宜采用吊管机、拖车、爬犁等机械运输,不得在地面直接拖管或滚管。7.2.2 当布管时,应按管口级配、防腐等级标识布管,相邻两管口圆周之差不应大于5mm,宜根据设计文件将热偎弯头、冷弯管拉运摆放到位。7.2.3 当在沟上组焊时,钢管应沿放出的布管线布管。 15 民7.2.4 当在沟下组焊时,宜采用机械运管,沿施工作业带运到指定的位置,宜用吊管机将管子吊放到
39、管沟中,不得推管下沟。7.2.5 当布管时,防腐管不得直接置于坚硬地面或石块上。防腐管下应加软质垫层,其高度应满足组装及安全要求。7.2.6 坡度较大的地带应采取稳固钢管措施,防止钢管滑动。7.2.7 当采用向上布管及组装焊接时,布放管道的边缘至拟开挖管沟上口边缘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7.2.8 软质垫层中心连线(组装管道中心)至管沟中心线(线路中心)的距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s二三Dm十K/2+十y(7.2.8-1) =h/i (7.2.8-2) 式中:S一软质垫层中心至管沟(线路)中心的距离(m); Dm-一一铜管的结构外径(m); K一一沟底加宽余量(m); 一一管沟边坡的水平投影距离(m
40、); y一一安全距离,按项目规定取值(m); h 一一一沟深(m); i一一边坡系数。 16 8 管道组对、安装8.1一般规定8. 1. 1 热燥弯管不得切割使用。8. 1. 2 冷弯管的加工及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规定,且不得切割使用。8. 1. 3 在管道管端发生变形后,在组对前应先进行校圆;校圆时不应采用加热或人工敲打的方法。对不能校圆的管端应割除。8. 1. 4 坡口形式和组对间隙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8. 1. 5 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开孔位置与焊缝间距不得小于100mm。8. 1. 6 阀门及法兰螺栓应采用扭力扳手进行紧固。8.2 铜管切割及坡口加工8.2.1 钢管的切割宜采用机
41、械法切割,切口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切口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重皮、凹凸、熔渣、毛刺、氧化铁等;2 管口端面倾斜度不应大于钢管外径的1.0%,且不得大于3mm。8.2.2 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3.0mm时,应按焊接工艺规程的规定加工坡口。8.3 管道组对及安装8.3.1 管道组对前应清除钢管内的积水、泥土、石块等杂物。应将管端内外20mm范围内的油污、铁锈等清除,直至露出金属一一二一一一光泽。8.3.2 管道转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且管道转角小于或等于3。时,宜采用弹性敷设;转角大于3。时,应采用弯头(管)连接。8.3.3 不同壁厚的管道、管件组对时,厚壁端应按焊接工艺规程要求
42、作过渡削薄处理。8.3.4 直管相邻环焊缝间距应大于管径的1.5倍,且不应小于100mm 8.3.5组对时钢管的制管焊缝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mm的弧长。8.3.6 有加固环的管道,加固环的接口与管道主管焊缝的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mm。加固环与管道环形焊缝间距不应小于100mm。8.3.7 管道组对应采用对口器。当使用内对口器组对时,应在完成根焊道之后撤出对口器;当使用外对口器组对时,在撤出对口器之前,应至少完成50%的焊道长度,且根焊道应均布在管子圆周上。8.3.8 当管道壁厚小于16mm时,管道组对错边量应小于1. 6mm;当管道壁厚大于或等于16mm时,管道组对错边不应大于管端
43、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2mm,局部错边不应大于3mm,错边应沿圆周均匀分布。8.3.9 管道上的伴热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外伴热管应安装在主管道下方沿450方向,且应与主管紧贴,间隙不应超过10mm,并应有可靠的固定件。2 外伴热管的热补偿器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8.3.10 当管道安装工作有间断时,应将组焊完毕的管道端口临时封堵。8.3.11 对同沟敷设的管道,宜符合下列要求:1 宜采用先大管径管道,后小管径管道的施工顺序;2 宜采用先金属管道,后非金属管道的施工顺序。8.3.12 埋地管道中相邻而方向相反的两个弯管之间,宜增加连接过渡直管段。8.3.13 法兰密封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法兰密封面偏移(图8. 3. 13)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管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垂直偏差t应小于或等于1mm;2 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200mm时,垂直偏差t应小于或等于1.5mm。卡土图8.3.13法兰密封面偏移示意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