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 020. 20 B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T 5114-2002 无公害食品桃生产技术规程2002- 07 -25发布2002- 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225 NY /T 51142002 前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王力荣、朱更瑞、陈汉杰、方伟超、姜全、郭继英。226 NY /T 5114-2002 无公害食品桃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桃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本
2、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桃的露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F如j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 /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T 5002-2001 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NY 5113 无公害食品桃产地环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2002年5月24日)3 要求3. 1 固地
3、选择与规划3. 1. 1 园地选择3. 1.1.1 气候条件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12C17C.绝对最低温度注23C.休眠期7.2C的低温积累600h以上5年日照时数注1200 h。3. 1. 1.2 土壤条件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好.pH值4.5 7. 5可以种植,但以5.5 6. 5徽酸性为宜,盐分含量1 g/kg.有机质含量最好注10g/屿,地下水位在1.0m以下。不要在重茬地建园。3. 1.1.3 产地环缆水质和大气质量按NY5113执行。3. 1. 2 园地规划园地规划包括2小区划分、道路及排灌系统设置、防护林营造、分级包装车间建设等。平地及坡度在60以下的缓援地,栽植行为南北向。坡度在60
4、20。的山地、丘陵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3. 1. 3 品种选择和耐木选择3. 1. 3. 1 晶种选择根据气候,结合品种的类型、成熟期、品质、耐贮运性、抗逆性等制定品种规划方案,同时考虑市场、交通、消费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一般在5-811;当主栽品种的花粉不稳时,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提高至241 0 227 NY /T 5114-2002 3.1. 3. 2 站木选择南方以毛桃为主;北方以毛桃或山桃为主,西北地区还可以选择甘肃桃或新疆桃。列玛格(Memaguard)是抗南方根结线虫的优良陆木,建议在生产中应用。3. 2 栽植3. 2. 1 苗木质量苗木的基本质
5、最要求见表L项目品种与陆木侧根数量条根侧根粗度Icm侧根长度Icm病虫害苗木高度Icm商*粗度Icm茎倾斜度1()枝干病虫害整形带内饱满叶芽数/个3.2.2 栽植3. 2. 2. 1 时期毛桃、新疆桃山桃、甘肃桃表1苗木质量基本要求要求二年生一年生芽苗纯度二95%二主4二注4二三4二三3三注3二月注O.3 二月5无根癌病和根结线虫病二础。二三70二三0.8二三O.5 运15无介壳虫二三6主5接芽饱满,不萌发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桃树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以秋栽为宜;存在冻害或干旱抽条的地区,宜在春季栽植。3.2.2.2 密度栽植密度应根据园地的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地势等)、品种、整形修剪方式和
6、管理水平等而定,一般株行距为2m4mX4m6m。3. 2. 2. 3 方法定植穴大小宜为80cm X 80 cm X 80 cm .在砂士癖薄地可适当加大。栽植穴或栽植沟内施人的有机肥应是3.3.2.2规定的肥料。栽植前,对苗木根系用1%硫酸铜溶液浸5mn后再放到2%石灰液中浸2min进行消毒。栽苗时要将根系舒展开,苗木扶正,嫁接口朝迎风方向,边填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充分密接;栽植深度以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3种植完毕后,立即灌水。228 3. 3 土肥水管理3. 3. 1 土壤管理3.3. 1.1 深翻改土NY /T 5114-2002 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深翻改土。扩
7、穴深翻为在定植穴(沟)外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50 cm,深30cm45 cm,全园深翻应将栽植穴外的士壤全部深翻,深度30cm40 cm。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H巴.然后充分灌水。3. 3. 1.2 中耕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s中耕深度5cmlO cm , 3.3.1.3 覆草和埋草覆盖材料可以用麦秸、麦糠、玉米秸、干草等。把覆盖物覆盖在树冠下,厚度10cm-15 cm,上面压少量土。3. 3. 1.4 种植绿肥和行闰生草提倡桃园实行生草制。种植的间作物应与桃树元共性病虫害的浅根、矮杆植物,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为宜,适时)(1割翻埋于土壤或覆盖于树盘。3.3.2 施肥3. 3. 2.
8、 1 原则按照NY!T496规定执行。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应是经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或免于登记的肥料。提倡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3.3. 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3. 3. 2. 2. 1 有机肥料包括堆肥、llKij、展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轩肥、泥肥、饼肥等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有机复合j昆)肥等s农家胞的卫生指标按照NY/T 5002-2001的附录C执行。3.3. 2.2.2 腐殖11类肥料包括腐殖酸类肥。3. 3. 2. 2. 3 化肥包括氮、磷、饵等大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及其复合肥料等。3. 3. 2. 2. 4 微生
9、物肥料包括微生物制剂及经过微生物处理的肥料。3. 3. 2. 3 使用的肥料中应注意的事项禁止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属、橡胶和有害物质的垃圾;控制使用含氯化肥和含氯复合肥。3. 3. 2. 4 施肥方法和数量3.3. 2. 4. 1基RI!秋季果实采收后施人,以农家肥为主,混加少量化肥。施肥量按1kg桃果施1.5 kg2. 0 kg优质农家肥计算。施用方法以沟施为主,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施肥方法为挖放射状沟、环状沟或平行沟,沟深30cm-.45 Cffi,以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3.3. 2.4.2 追肥追肥的次数、时间、用量等根据品种、树龄、栽培管理方式、生长发育时期
10、以及外界条件等而有所不同。幼龄树和结果树的果实发育前期.追肥以氮磷肥为主g果实发育后期以磷饵为主。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范围的下限施用,距果实采收期20天内停止叶面追肥。3.3. 3 水分管理3. 3. 3. 1 灌溉要求灌溉水无污染.Jj(质应符合NY5113规定。芽萌动期、果实迅速膨大期和落叶后封冻前应及时229 NY/T5114一2002灌水。3.3.3. 2 排水设置排水系统,在多雨季节通过沟渠及时排水。3. 4 整形修剪3.4.1 主要树形3.4.1.1 三主枝开心形干二高40cm ,._ 50 cm,选留三个主枝,在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主校方向不要正南s主校分校角度在400_700;每
11、个主枝配置2个3个侧枝,呈顺向排列,侧校开张角度70。左右。3. 4.1.2 两主枝开心形于高40cm-50 cm,两主枝角度600_ 900 ,主枝上着生结果枝组或直接培养结果枝。3.4.2 修剪要点3. 4.2.1 幼树期及结果初期幼树生长旺盛,应重视夏季修剪。主要以整形为主,尽快扩大树冠,培养牢固的骨架;对骨干校、延长校适度短截,对非骨干校轻剪长放,提早结果,逐渐培养各类结果枝组。3. 4.2.2 盛果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前期保持树势平衡,培养各种类型的结果枝组。中后期要抑前促后,回缩更新,培养新的枝组,防止早衰和结果部位外移。结果枝组要不断更新。应重视夏季修剪.3. 5 花果管理3. 5
12、. 1 疏花疏果3. 5.1.1 原则根据品种特点和果实成熟期,通过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调节产量,一般每667m在1250 kg 2 500 kg 。3.5.1.2 时期疏花在大蕾期进行;疏果从落花后两周到硬核期前进行。3.5.1.3 方法具体步骤先里后外,先上后下z疏果首先疏除小果、双果、畸形果、病虫果;其次是朝天果、无叶果校上的果。选留部位以果枝两侧、向下生长的果为好。长果枝留3个4个,中果枝留2个3个,短果校、花束状结果枝一个或不留。3. 5.2 果实套袋3.5.2.1 套袋时期和方法在定果后及时套袋。套袋前要喷一次杀菌剂和杀虫剂。套袋顺序为先早熟后晚熟,坐果率低的品种可晚套、减少空
13、袋率。3.5.2.2 解袋解袋一般在果实成熟前10d20d进行;不易着色的品种和光照不良的地区可适当提前解袋;解袋前,单层袋先将底部打开,逐渐将袋去除,双层袋应分两次解完,先解外层,后解内层。果实成熟期雨水集中的地区、裂果严重的品种也可不解袋。3. 6 病虫害防治3. 6. 1 防治原则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阀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i有效控制病虫害。3.6.2 农业防治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s合理负载,保持树体健壮。采取剪除病虫枝、人工捕捉、清除枯枝落叶、翻树盘、地面秸秤覆盖、地面覆膜、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或减少病虫害发生。230 NY /T 5114- 2002 3.6.3 物理防治根据病虫害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黑光灯、树干缠草把、粘着剂和防虫网等方法诱杀害虫。3.6.4 生物防治保护瓢虫、草蛤、捕食蜻等天敌s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物,如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3. 6. 5 化学防治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严格按照GB4285、GB/T 8231 (所有部分)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并遵照国家有关规定。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