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纺织用JF02,F02系列高力能指标三相异步电动机1 主题内害与适用范围FZ!T 99005-1992 代替ZBK22 006 -1989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用JF02、K系列商力能指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要求。本标准用于棉、毛、麻、丝及化学纤维等纺织机器用的JFO,、FO,系列高力能指标三相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2 引用标准G8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755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T 997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G8/T 103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 1993 电机冷却方法GB!T 4
2、7 72. 1 电机尺寸及公差GBIT 4942. 1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8!T 12665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T 1006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8!T 10069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FJ 564 纺织用电机防纤维堵塞试验方法FJ!Z 123 纺织用电机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的补充规定ZB K22 007 纺织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JB!Z 294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阻间绝缘试验方法3 型式、基本参触与尺寸3- 1 电动机具奋较一般电动机更有效的防纤维堵塞能力和较高的过载能力,特别适应在短纤维的环境中使用。3.2 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44(见GB!
3、T4942. 1)。3- 3 电动机的冷却方法JF02系列为IC0141,FO,系列为IC0041(见GB!T1993)。3- 4 电动机结构及安装型式JFO,系列为IMB3、IMB35、1MB5、IMV1,FO,系列为IM83(见G8/T99 7) ,用户有要求时,可制成其他的结构及安装型式。3.5 电动机的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5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3-6 电动机的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为380V,均为Y接法,用户需要时可为A接法。3- 7 电动机应按下列功率制造O. 4 , O. 6, O. 8. ,. 3 . 5 , . 8 , 2. 2, 2. 6.3.3. 5, 4 .4.
4、7 , 5. 5.6. 5 , 7. 5 , 8. 6, 10 ,13 , 15 k W。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2-03-12批准1992- 07 -01实施58 FZ/T 99005-1992 3. 8 JFO,、FO,系列电动机的机座号、转速及功率对应关系应分别按表l及表2的规定。表1机座号21 21B 22 22B 31A 31 31B 32A 32 3211 41A 41 41B 42 42日5111 52 S2B 61 62 62民7i I司3日001. 1 1. 3 1. 5 1. 8 2. 2 2. 6 3 3. 5 7.5 步功转1 500 率0.8 1. 1 1. 3
5、 1. 5 1. 82.2 2. 6 3 3. 5 4 4.7 5俨J 6.5 7. 5 S. 6 10 l3 15 速kW r/mlll 1 000 o. 6 0.8 1. 1 1. 3: 1. 5 1. 8 2. 2 2. 6 3 3. 5 4 4. 7 5.5 G. :S 7. :J 10 注.机座号后阿拉伯数字及字母A、B分别代表同一机座号和转速下,不同功率的对应铁心长度。表2机座号41 42 43 72A 72 一一一.1 500 1. 1 1. 3 2.2 33 阔步转速1 000 功率1. 1 O. 6 。.8 r/min 1民飞离750 50口0.4 注.机座号后阿拉伯数字及字
6、母A分别代表同一机座号和转速下.不同功率的对应铁心长度。3. 9 电动机的安装尺寸及其公差JFO,系列应符合图l图4及表3表6的规定;FO,系列应符合图5及表7的规定。外形尺寸FO,系列应不大于表3至表6的规定.FO,系列应不大于表7的规定。F 图l机座带底脚、端盖上无凸缘的电动机OMB3)59 FZ/T 99005-1992 表3机座带底脚、端盖上无凸缘的电动机CIMB3)m口1安装尺寸!fI.公主A A/2 t主C U 卫F 机应号极数基本基本极限基本基本极限基本极限圆跳动基本基本极限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公差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偏差21 112 2 ,-1. 6 160 80 63
7、 22 50 +0.31 6 。-0.030 22 一140 一31 2 .1 . 6 190 95 士0.5070 士2.0 28 十。.0090.040 60 8 0.004 32 159 。1 1 140 一0.0364.6 216 108 89 32 土0.3710 12 178 80 5 1 2. 1. 6 254 127 108 38 52 210 土0.75t3.0 +0.018 0.050 12 。十0.002. O. 043 6 1 203 4.6 279 139.5 121 42 llO 士0.4362 241 安装尺寸及公差外形尺寸机座号极数C H E 事本极限基丰极限基
8、本极限位置度AB AC AD HD L 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公差21 330 2. ,t , 6 18. 5 。100 205 200 150 240 一一-。122 360 31 395 2. 1 .6 24 112 12 ,H.O正如245 230 165 265 32 410 11 460 4.6 27 132 。十o.13 275 270 190 315 0.50 。12 5肌)。-卜o. 2 540 2.J ) 33 160 315 330 225 365 52 570 IS 世1.SGl 660 1. 6 37 180 360 370 260 420 680 时1 )轴伸长度正
9、一丰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60 A 机座7极数基本尺寸21 2.4.6 160 22 31 2.4 , 6 190 32 41 4 .6 216 42 51 2.4 , 6 254 52 61 1. 6 279 62 L 基本尺寸80 95 108 127 FZ/T 99005-1992 、d吃吃F 图2机座带底脚、端盖t有凸缘的电动机OMB35)表4机座带底脚、端盖上有凸缘的电动机OMB35)安装尺寸及公差A/2 B t丁D 极限基本基本极限基本极限圆跳动基本偏差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公差尺寸112 63 22 50 140 :J: o. 50 70 士2.0 28 十0.0090.040 60
10、 0.004 159 140 89 32 178 80 108 38 210 土3.0 十O.018 0.050 土O.75 十0.002203 139. 5 121 42 110 241 m1 E F 极限基本极限偏差尺寸偏差士0.316 。0.030 8 。0.036 ct 0.37 10 12 。O. 043 士O.1.1 61 Fz/T 99005 1992 续表4mm 安装尺寸及公差c; II E N 机应号报数基丰极限基本极限基本极限位置度M 基本极限圆跳动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尺寸偏差公差尺寸偏差公差-1 2.4.160250 250400 表93.13 电动机轴伸上键槽的对称度公差应
11、不超过0.04mm , 4 技术要求平面度公差O. 15 0.20 4. 1 动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2 在下列的海拔和环境空气温、湿度条件下,电动机应能额定运行。4. 2. 1 海拔不超过1000 ffi , 4.2.2 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40C.在40C时,相对湿度不超过85%。盯1mmm 注如电动机指定在海拔超过1000 m,或环境空气温度高于或低于40C的条件下使用时,应按GB!T755的规定。4. 3 电动机运行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应按GB/T755的规定。4.4 电动机在功率、电压及频率为额定时,其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J
12、F02系列及F02系列应分别符合表10及表11的规定。表10同步转速.r/min功率3000 1 500 1 000 3000 1 500 1 000 kW 效率7).% 功率因数cos1.12.2 85 83 80 79 79 2. 25. 5 85 85 84 82 82 5.5-11 85 85 85 85 85 1122 85 85 85 85 85 4.19 当三相电源平衡时,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4.20 电动机应采用有效的措施,使其具有较一般电动机更有效的防纤维堵塞能力。4. 21 电动机在检查试验时,空载与堵转的电流和损耗应在
13、某一数据范围之内,该数据范围应保证电动机性能符合第4.4条至4.9条的规定。4.22 电动机气隙不均匀度!且不大于表19的规定。表19.mm O. 25 0.3 O. 35 O. 4 。45O. 5 !. % 25. 5 24. 5 23.5 23.0 22.0 21. 5 表19中:3一一气隙公称值; 不均匀值,其定义为F 式中zsl、占2、8,为相距120。测得的气隙值。4.23 电动机有一个圆柱形轴伸,双方另有协议时,允许电动机制成两个轴伸.第二轴伸应能传递额定功率,但只能用联轴器传动。4.24 电动机的接线盒居中,从主轴伸端视之.电动机的接线盒应置于机座右面,用户有要求时,允许把接线盒
14、置于机座左面,电动机的接线盒内应有接地螺钉,并应在接地螺钉的附近设有接地标志,此标志应保证电动机在整个使用时期内不易磨灭。4.25 在出线标志的字母顺序与三相电源的电压相序方向相同时,从主轴伸端视之,电动机应为顺时针方向旋转。4. 26 电动机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同一用户、同一型式的一批电动机至少供应一份)、轴伸平键及产品合格证应随同每台电动机供给用户。4.27 在用户按照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正确地使用与存放电动机的情况下,制造厂应保证电动机在使用的一年内,或自制造厂发货之日起不超过两年的时间内能良好地运行,如在此规定的时间内,电动机闵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
15、户修理或更换零件和电功机。5 检验规则5. 1 每台电动机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5.2 每台电动机应经过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a. 机械检查(根据第5.5条至5.6条的规定hb. X子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可拆时)绝缘电阻的测定(出厂检验时,可测量冷态绝缘也阻.70 FZ/T 99005-1992 但JiY.保证热状态时绝缘电阻不低于第4.13条的规定); C. 定子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d 定子绕组对机壳及其相互间(可拆时)耐电压试验;e. 定子绕组短时升高电压试验或匣间绝缘试验$f. 空载电流和损艳的测定;注。在型式检验时需量取空载特性曲线。E 堵
16、转电流和损麓的测定,注=在现式检验时需量取堵转特性曲线。h. 噪声的测定(根据第5.6条的规定hi 振动的测定(根据第5.6条的规定)。5. 3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型式检验:a 产品经鉴定定型后,制造厂第一次试制或小批试生产时;b 电动机设计或工艺上的变更足以引起某些特性和参数发生变化时,c 当出厂检验结果与以前进行的型式检验结果发生不可容许的偏差时sd. 成批生产的电动机定期的抽试,其抽试时间至少每年一次。5.4 电动机的理式检验项目包括a. 出厂检验的全部项目:b. 温升试验gc 效率、功率因数的测定;d. 短时过转矩试验ge 最大转矩的测定;f. 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gg.
17、 超速试验。5. 5 电动机的机械检查项目包括:3. 转动检查:电动机转动时,应平稳、轻快、无停滞现象;b 外观检查:检查电动机的装配是否完罄正确,电动机表面油漆应干燥完整,无污损、碰坏、裂痕等现象,c 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及键的尺寸检查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应符合第3.8条的规定。键的尺寸应符合第3.10条的规定。电机轴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及底脚支承面的平面度应分别符合第3.11条及第3.12条的规定。键槽对称度应符合第3.13条的规定。底脚支承面的平面度和键槽对称度允许在零部件上进行检查。5. 6 第5.5条a和b必须每台检查,第5.2条h,i及5.5条的c.可进行抽查,抽查办法由制造厂制定。
18、5. 7 第5.2条(其中的h和1、e除外)和5.4条所规定的各项试验,其试验方法按照GB/T1032进行,第5.2条的e短时升高电压,按GB/T755进行。应间绝缘试验,按照JB/Z294进行。第5.5条所规定的安装尺寸及公差的检查,参照GB/T4772. 1进行。第5.2条的1按GB/T10068进行,第5.2条的h.按GB/T10069进行。5. 8 电功机外壳防护等级的试验、恒定湿热试验、防纤维堵塞能力及气隙不均匀度检查,盯在产品结构定型或当结构和工艺有较大改变时进行,外壳防护等级的试验方法按照GB/T4942.1进行。4天恒定百萨,热试验应符合4.16条的规定,防纤维堵塞能力按FJ5
19、64进行.气隙不均匀度应符合第4.22条的规定。6 标志、包装6. 1 铭牌材料及铭牌上数据的刻划方法应保证其字迹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时期内不易磨灭。71 FZ/T 99005-1992 6.2 铭牌应固寇在电动机机座的明显位置上!).I 标明的项目如下,自.制造厂名称,b. 电功机名称(二相异步电动机); c 电动机型号3d 额定功率ge. 额定频率sf 额定电流;窜额定电压sh. 额定转速号上绝缘等级gj 接线方式;k. 效率;1 外壳防护等级(允许另作铭牌hm 制造厂出f年月和出厂编号:n 重量;o. 标准编号。6.3 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出线端及在接线板的接线位置上均应有相应的标志。特殊接线方
20、式应在接线盒盖内设置接线示意图,并应保证其字迹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时期内不易磨灭。当电动机有三个出线端时,标志为U、V、W。6.4 电动机的轴伸平键及吊环螺钉须绑扎在轴上,轴伸及平键表面应加防锈及保护措施,凸缘式电动机并须在凸缘的加工面上加防锈及保护措施。6. 5 电动机的包装应能保证在正常的储运条件下,自发货之日起的一年时间内不致因包装不善而导致受潮与损坏。6. 6 包装箱外壁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楚整齐,内容如下:a. 发货站及制造厂名称;b. 收货站及收货单位名称: 电动机型号及出厂编号;d 电动机的净重及连同箱子的毛重ge. 箱子尺寸,f. 在箱子外的适当位置上,应标有向上、怕湿等字样,其图形应符合GB191的规定。附加说明2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机械工业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青岛纺织机械厂归口。本标准由青岛纺织机械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于1980年首次发布,1989年第一次修订,1992年第二次修订。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