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19937-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探伤装置 通用技术要求.pdf

    • 资源ID:175166       资源大小:179.0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19937-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探伤装置 通用技术要求.pdf

    1、ICS 19. 100 J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9937-2005/ISO 9935: 1992 无损检测渗透探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Non-destructive testing-Penetrant f1aw detectors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lS 9935 :1 992.IDT) 2005-09-19发布2006-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也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oc.IJ GB/T 19937 2005/1S0 9935: 1992 目次前占.皿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2、4 概述.,.2 通用要求.,. 2 表面检测功能组件-.3 7 UV辐射控制功能组件8 安全要求.山.3附最A(规范性附录)渗透探伤装置标识体系. . 4 前本标准是首次制定。百量rE司GB/T 19937-2005/1809935,1992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935,1992(元损检测渗透探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识英文版)。本标准等同翻译ISO9935 ,1992 0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E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灿)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育。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正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归口。本标准起

    3、草单位E上海材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金字飞、应中玉。E GB/T 19937-2005/ISO 9935: 1992 无损检测津适探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f渗透探伤装置及其功能组件的通用要求。渗透探伤装置及其功能组件适用于揭示不同制造过程中和不同形状的金属和非金属上,用肉眼不能或难以发现的表面不连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T 18851噜1-2005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ISO3452: 1984 Non-destructive testing-Penetrant nspecton-General princples, IDT) GBjT 1885 1. 5-2005元损检测渗透检测第5部分.验证方法(lSO3453: 1984 Non-destrc tive testing-Liquid penetrant inspection-Means of verification, IDT) 3 术语和定义3.1 3.2 3.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渗透探伤装置penelranl flaw dele

    5、clor 用于渗透检测的功能组件、测量仪器和辅助工具的系统。被检表面准备功能组件functional unils for preparalion of Ihe surface 10 be lesled 用于预清洗、除油和于燥被检表面的设备。施加海遣检测材料至准备好的裴菌功能组件functional uDits for application of penetrant inspection malerials 10 Ihe prepared surfac览用于施加掺透剂、去除剂、显像剂以及渗透显像的设备。3.4 襄面检测功能组件functonal units for surface examin

    6、aton 用于在紫外辐射或可见光下检测被检表面和记录不连续显尽的设备和测量仪器。3.5 涉遗检测材料质量控制功能组件functional unit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penetrant inspection materials 用于控制渗透检测材料物理特性的测量仪器和设备。3.6 紫外辐射手口可见光测量功能组件functional units for measurement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visible Iigbt 用于测量被检表面上紫外辐照或可见光的仪器和设备。 GB/T 19937-2005/ISO 9935 ,19

    7、92 3.7 3.8 3.9 紫外辐照器ultraviolel irradialor UV辐照器UV irradiator 波长在315nm-400 nm(期望值为365nm)的紫外辐射源。紫外辐射ultraviolel radiati回UV辐射UV radiation 波长在315nm-400 nm(UV光谱的A区域)的电磁辐射,适用于荧光渗透检测。紫外溜光片ultraviolel filter UV滤光片UV filter 透过波长在315n阳-400nm(期望值为365nm)的紫外辐射和吸收其他波长辐射的滤光片。3.10 参考试块reference piece 带有已知形状的自然或人工不

    8、连续的试件,适用于检验渗透探伤装置的功能组件、控制渗透检测材料的质量和检验渗透检测的灵敏度。4 概述4.1 制造商提供如下3种类型的渗透探伤装置.固定式、移动式和便携式。4.2 根据用途,渗透探伤装置可由如下功能组件组成一-被检表面准备;施加渗透检测材料至准备好的表面;表面检测p渗透检测材料质量控制,-紫外辐射和可见光控制。渗透探伤装置及其功能组件的标识体系由附录A给出。4.3 渗透探伤装琶可采用如下工作模式z长期、短期或间隙的。5 通用要求5.1 渗透探伤装置和特定渗透检测材料所达到的检测灵敏度,应采用在参考试块上所达到的不连续检测能力(目视或借助于光学测量仪器)来表示(己列于GB/T188

    9、51. 5)。5.2 用于荧光渗透检测的渗透探伤装置所提供的UV辐照,在被检表面上不应小于自W/口(800W/cm勺。5.3 用渗透探伤装置进行荧光穆透检测时,检测富应布置得晴些,即使采用可见光照明,也应使被检表面上的照度不太于101xo5.4 用于着色渗透检测的渗透探伤装置要求使用两种照明灯(全部的和同部的)。低压荧光灯或灯丝灯应作为可见光源使用。被检表面上的照度取决于其特性和颜色,通常不应小于5001x,由被检表面直接反射到眼睛的可见光亮度不应大于400cd/m2o 5.5 UV辐照下的渗透探伤装置功能组件的表面,应既无荧光,也无反射的UV辐射。5.6 渗透探伤装置的功能组件应具有抗腐蚀和

    10、涂抹,防渗透检测材料产生的影响以及紫外、可见、热和其他辐射的影响等能力。5.7 渗透探伤装置应在电压波动不超过标称值-15%-10%的交流电源下止常工作,但也可在其他电源下工作。 GB/T 19937-2005/ISO 9935 ,1992 5.8 在大气温度为20C土5C(293 K土5K)和相对空气湿度不大于70%时,渗透探伤装竟与接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O. 5.9 渗透探伤装置的设计应尽可能避免I作中的不必要移动,从而导致疲劳和浪费时间。5.10 渗透探伤装置对天气影响的防护要求,应在每种渗透探伤装置的技术文件中予以规定。6 表面检测功能组件6.1 根据用途,表面检测功能组件

    11、可由uv锚照器和光学测量器械(如用于自动处理渗透枪测结果的复合工具)组成。6.2 UV辅m器包含中、高压水银蒸汽气体放电灯、UV滤光片、镜面聚焦反射器和封口等。UV滤光片和反射器可作为气体放电灯的组成部分或单独部分。注专门的紫外激光器也可作uv辐照器使用。6.3 UV辐照器产生的UV辐射应在315nm ,._,_, 400 nm的波长范围内(峰值强度期塑值为365nm)。6.4 UV辐照器的技术文件应注明UV辐照器与被检表面之间的标称距离(单位为毫米),应给出该距离处的uv辐照值(单位为瓦每平方米或微瓦每平方厘米),还应注明有效辐照的区域范围。6.5 设置UV辐照器工作模式的必要时间不应超过1

    12、0mino 6.6 根据气体放电灯的输出,UV辐照器应装配有自然的或受力转换冷却装置,以确保UV滤光片和其他部件散热。6.7 UV辐照器(如反射器和UV滤光片)的设计应能肪灰尘、污垢和其他污染物,否则会减弱辐照器的光学效能。6.8 为了去除可能引起UV辐射强度衰减的污染物,必需定期用无绒毛的湿布清洁UV滤光片和UV辐照器。清洁UV滤光片和UV辐照器之前,则必需关闭UV辐照器并直到它完全冷却。6.9 连续使用渗透探伤装置时,必需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来检验技术文件(见6.4)所注明的辐照器产生在标称距离处的UV辐射强度。7 UV辐射控制功能组件7.1 UV辐照度应使用i生数范围在315nm400 nm

    13、的辐射计进行测量,单位应为瓦每平方米(或微瓦每平方厘米。7.2 波长大于400nm时,辐射计的灵敏度不应超出波长在365nm时灵敏度的5%。7.3 辐射计应使用标准UV辐射源,在波长为365nm处进行校准。E 安全要求且1使用渗透探伤装置的枪l!室,应有良好通风,以去除工作区域内的污染。8.2 带有UV辐射源的、用于荧光渗透检测的渗透探伤装置,应装配有内嵌式或分离式的、用于保护脸和眼不受UV辐射的装置。8.3 作为个人眼睛的防护,必需配戴带有能吸收UV辐射又能透过可见荧光的不失真滤光片的护目镜。8.4 在用于荧光渗透检测的渗透探伤装置中,波长小于315nm的UV辐射的强度不应大于波长为365

    14、nm辐射的5%。8.5 渗透探伤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使用可燃和易燃材料进行工作的安全要求。渗透探伤装置应远离热源,如明火。8.6 渗透探伤装置的设计应确保人员防电击的安全。8.7 操作人员在工作期间所触及的渗透探伤装置部件的温度,不应大于40C(313 K). 8.8 使用渗透擦伤装置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其产生的废物影响环境。 GB/T 19937-2005/180 9935: 1992 PI捧透检测津通探伤接置功能组件zl 被检表面准备2 施加椿远检测材料至准备好的表面3 表面检测4 楼道检测材料质量控制8 紫外辐射和可见光测量设计类型zl 固定式2 移动式3 便携式附录A(规范性附录)渗透

    15、探伤装置标.R体系使用的潘透检测技术(符号根据GBrr1885 1. 1) : A 荧光B着色f 两周(荧光/着也)uv辐照器的特性(用于荧光津透检测的楼透探伤装置)uv辐照器与破检表面之间标称距离处的uv辐照(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uv辐照器与被检表面之间的标称距离(单位为毫米示例PI -x-x-x-x/x l 用于着色渗透检测、带有施加渗透检测材料至j准备好的表面以及表面检测等功能组件的便携式渗透探伤装置标识为P-23-3-B 2 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带有施加渗透检测材料至准备好的表面、表面检测和uv辐射控制(在标称距离为400mm处的uv辐照度为5000 l W / cm2 )等功能组件的固定式渗透探伤装置标识为P-235-j-A-5000/400 3 用于荧光渗透检测、在标称距离为200mm处的uv辐照度为8000 I,W/cm2的便携式uv辐照器标识为:P-5-3 A-8000/200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19937-2005 无损检测 渗透探伤装置 通用技术要求.pdf)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