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 1586. 1 1992 箱包五金配件箱锁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行衣箱箱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人造革、天然革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各种旅行衣箱的箱锁,其他箱用锁也适用。2 引用标准GB/T 5933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测试方法GB/T 5938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GB/T 5944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3产品分类3. 1 产品品种3. 1. 1 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压铸锁、冲制锁两种。3. 1.2按开启方式不同分为手搬式、跳动式、拨号式
2、等。3.2产品规格3. 2. 1 锁体长度见表1。表l40 45 50 55 60 锁体长度65 70 75 80 85 90 JOO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允许误差3.2.2 锁体宽度见表2.锁体宽度允许误差4 技术要求4. 1 使用性能4. 1. 1 保密度土3表220 I 25 I 30 I 35 40 I 45 I so 2 4.1.1.1 手搬式、跳动式等箱锁需用专用钥匙开启关闭。55 4.1.1.2 号码锁锁合后,除预先选定的号码位置外,在其他号码位置不能开启。4. 1.2 灵活度4.1.2.1 钥匙插取应通畅,拨动锁心应灵
3、活、平稳,并有声响、手感或明显的定位点。4.1.2.2 锁的开启关闭应弹性适中、轻巧灵活。60 I 65 mm 95 mm 7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2-0831批准1993 04 01实施344 QB/T 1586. 1-1992 4.1.2.3 号码锁变换号码应方便,拨动字轮应轻快自如。4. 1.3 耐用度4.1.3.1 产品在规定负重指标下,受冲击振动不变形、不失灵。4.1.3.2 锁的使用寿命应符合表3规定。表3类tl 冲制锁连续开关次数(5060次min)注30004.2 外观要求4. 2. 1 整体装配牢固,不歪斜,间隙均匀合理,没有明显的因组装而造成的损伤。4.2.2 电
4、镀表面应光亮,不允许有烧焦、起泡、起皮和漏镀及明显的划伤、针孔4.2.3 锁体外形线条清晰,弧线自然,无高低歪斜现象。4.2.4 号码锁的字轮应清晰、明显4. 3 电镀质量要求4. 3. 1 结合强度z按GB/T5933规定方法试验,镀层不得揭起、脱落压铸锁二;,sooo4. 3. 2 耐腐蚀性能g按GB/T5944评定,耐腐蚀率级别应大于5级。镀镰、镀铮s测试仙,腐蚀面不大于4%。4.4 产品分级4.4. 1 产品按质量分为一等品和合格品ga. 凡全部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的为一等品。b. 凡符合本标准第4.1条规定,只表面镀层稍差而又不严重影响美观者或灵活度稍差,而不影响使用者为合格品。5试验
5、方法5. 1 保密度5. 1. 1 手搬式、跳动式等箱锁用钥匙作非破坏性的开启。5. 1. 2 号码锁逐个拨动号盘应符合4.1.2.3条的规定。5. 2灵活度5.2. 1 用手逐把试验,应符合4.1. 2. 1和4.1.2.2条的规定。5. 2. 2 用手变换号码锁字轮,应符合4.1.2.3条的规定。5.3 耐用度5. 3. 1 耐冲击性能g将锁安装在衣箱上,箱内负重25kg,使其箱底距地面300mm自由落地,应符合4.1.3.1条的规定。5. 3. 2 寿命:用手作开启试验,开启速度为5060次min,应符合4.1.3.2条的规定。5.4 电镀质量5. 4. 1 结合强度按GB/T5933中
6、加热法试验。5.4. 2 耐腐蚀性能按GB/T5938试验,镀错件喷雾周期为18h,镀镰件为仙。5. 5其他指标均在750lx条件下进行感官测定。6检验规则6. 1 产品由生产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附有合格证方允许出厂。6.2 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的规定。345 QB/T 1586. 1 1992 表4圭检项目抽栓项目4. 1.1.4.1 2.4. 2矗4 1.3.4.3矗6.3 抽检数量为每批总数的2%,但不少于2件,如不合格应加倍抽样复验,如仍不符合本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品可经返修重新检验出厂。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 1 标志包装箱上应标有制造厂名、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型号、数量、出厂日期、质量等级,字迹清晰。7.2 包装包装分为内外包装两种。内包装应用中性软纸包装,产品在盒内不得松动,附有产品合格证;外包装必须牢固。7. 3运输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放,严禁曝晒、雨淋、受潮。7.4贮存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不得与泊、酸、碱或其他化学物品共储一室。产品离地面、距墙壁300mm以.t0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毛皮制革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皮革五金厂、上海长江皮革五金厂、天津市皮革五金厂负责起幕。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翠荣、方新华、赵喜发。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