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NY T 771-2004 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71251       资源大小:193.4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NY T 771-2004 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

    1、ICS 11220B 41N 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7120042004-0217发布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20040217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刖 置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动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伟兴、黄保续、于康震、李晓成、陈杰、于丽萍。NYT 77卜一2004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后的最初调查、现地

    2、调查和追踪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NYT 7712004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j朗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 764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判定及扑灭技术规范NYT 768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员防护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31最初调查兽医技术人员在接到养禽场户怀疑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报告后,对所报告的养禽场户进行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其发病情况的初步核实。32现地调查兽医技术人员或省级、国家级动物流行病学专家对

    3、所报告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场o的场区状况、传染来源、发病禽品种与日龄、发病时间与病程、发病率与病死率以及发病禽舍分布等所做的现场调查。33跟踪调查在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及扑灭前后,对疫点的可疑带毒人员、病死禽及其产品和传播媒介的扩散趋势、自然宿主发病和带毒情况的调查。4最初调查4,1目的核实疫情,提出对疫点的初步控制措施,为后续疫情确诊和现地调查提供依据。42组织与要求4 2 1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养禽场户怀疑发病的报告后,立即指派2名以上兽医技术人员,备有必要的器械、用品和采样用的容器,在24 h内尽快赶赴现场,核实发病情况。4 22被派兽医技术人员至少3 d内没有接触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及其

    4、污染物,按NY_r 768做好个人防护。4 3内容431调查发病禽场的基本状况、病史、症状以及环境状况四个方面,完成最初调查表(见附录A)。432认真检查发病禽群状况,根据NY 764做出是否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初步判断。lNYT 7712004433在不能排除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情况下,调查人员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建议提请省级国家级动物流行病学专家前来做进一步诊断,并准备配合做好后续采样、诊断和疫情扑灭措施。434实施对疫点的初步控制措施,严禁从养禽场户运出家禽、家禽产品和可疑污染物品,并限制人员流动。4 3 5画图标出可疑发病禽场户周围10km以内分布的养禽场、道路、河流、山岭、树

    5、林、人工屏障等,连同最初调查表一同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5现地调查5 1 目的在最初调查无法排除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情况下,对报告养禽场p做进一步的诊断和调查,分析可能的传染来源、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以及影响疫情控制和扑灭的环境和生态因素,为控制和扑灭疫情提供技术依据。52组织与要求521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怀疑发病报告后,必须立即派遣流行病学专家配备必要的器械和用品于24 h内赴现场,做进一步诊断和调查。52 2被派兽医技术人员必须符合422的要求。53内容531在地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技术人员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病养禽场P的发病情况,周边地理地貌,野生动物分布,近期家禽、产品和人员流动

    6、情况等开展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传染来源、传播途径以及影响疫情控制和消灭的环境和生态因素。532尽快完成流行病学现地调查表(见附录B),并提交给省和地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533与地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密切配合,完成病料样品的采集、包装及运输等诊断事宜。534对暴发的疫情做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后,协助并参与地方政府和地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扑灭疫情。6跟踪调查6 1 目的追踪疫点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扩散趋势、自然宿主的发病和带毒情况,为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危害提供预警预报。6 2组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省级或国家级动物流行病学专家指导下对有关人员、可疑感染家禽、可疑污染物品和带毒宿主进行的追踪调查。6,3

    7、内容6 31追踪出入发病养禽场P的有关工作人员和所有家禽、禽产品及有关物品的流动情况,并对其做适当的隔离观察和控制措施,严防疫情扩散。6 3 2对疫点、疫区的家禽、水禽、猪、留鸟、候鸟等重要疫源宿主进行发病情况调查,追踪病毒变异情况。6 33完成跟踪调查表(见附录C),并提交本次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NYT 7712004任务编号: 国标码:调查者姓名: 电话:场户主姓名: 电话:场户名称 邮编:场户地址饲养品种饲养数量场址地形环境描述温度 发病时天气状况 干旱下雨主风向口进场要洗澡更衣口进生产区要换胶靴口场舍门有消毒池场区条件口供料

    8、道与出粪道分开口附近河流口农田沟渠口附近村庄口野外湖区口野外水塘污水排向口野外荒郊口其他过去一年曾发生的 口低致病性禽流感口鸡新城疫口马立克氏病口禽白血病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口鸡传染性贫血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病 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口急性发病死亡口脚鳞出血口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水肿本次典型发病情况 口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广泛性严重出血口神经症状口绿色稀便口其他(请填写):疫情核实结论 口不能排除高致病性禽流感口排除高致病性禽流感调查人员签字: 时闽:3NYT 7712004附录B(规范性附录)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衰疫情类型 (1)确诊 (2)疑似 (3)可疑B1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B11 最

    9、早出现发病时间:年月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B12禽群发病情况圈舍(户) 家禽日龄发病 发病数 开始死亡编号 品种 日期 日期 死亡数B13袭击率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100B2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B21发病前30 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1)是 (2)否引进禽品种 引进数量 混群情况。 最初混群时间 健康状况 引进时间 来源* 混群情况:(1)同舍(户)饲养,(2)邻舍(户)饲养,(3)饲养于本场(村)隔离场,隔离场(舍)人员单独隔离。B22发病前30 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鸭、鸟栖息或捕获鸟?(1)是 (2)否鸟名 数量 来源

    10、 鸟停留地点。 鸟病死数量 与禽畜接触频率一* 停留地点包括禽场(户)内建筑场上、树上、存料处及料槽等;* 接触频率指鸟与停留地点的接触情况,分为每天、数次、仅一次。4B23发病前30 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1)是 (2)否NYT 7712004物品名称 数量 经过或存放地 运人后使用情况B24最近30 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 (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来访人 来访日期 来访人职业电话 是否来自疫区B25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1)是 (2)否B251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B252与发病场的距离B

    11、253其大致情况。B26发病场周围10 km以内是否有下列动物群?B261猪B262野禽,具体禽种B263野水禽,具体禽种B264田鼠、家鼠B265其他:。B27在最近25 d30 d内本场周围10 km有无禽发病?(1)无 (2)有B271发病日期B272病禽数量和品种B273确诊疑似诊断疾病B274场主姓名B275发病地点与本场相对位置、距离B276投药情况:B277疫苗接种情况B28场内是否有职员住在其他养殖场养禽村?(1)无 (2)有B281该农场所处的位置B282该场养禽的数量和品种B283该场禽的来源及去向NYT 7712004B284职员拜访和接触他人地点B3在发病前30 d是否

    12、有饲养方式管理的改变?(1)无 (2)有B4发病场(户)周围环境情况B41静止水源沼泽、池塘或湖泊:(1)是 (2)否B42流动水源灌溉用水、运河水、河水:(1)是 (2)否B4 3断续灌溉区方圆3 km内无水面:(1)是 (2)否B4 4最近发生过洪水:(1)是 (2)否B4 5靠近公路干线:(1)是 (2)否B4 6靠近山溪或森(树)林:(1)是 (2)否B5该养禽场户地势类型属于:(1)盆地 (2)山谷 (3)高原 (4)丘陵 (5)平原 (6)山区(7)其他(请注明)B6饮用水及冲洗用水情况B61饮水类型:(1)自来水 (2)浅井水 (3)深井水 (4)河塘水 (5)其他B6 2冲洗水

    13、类型:(1)自来水 (2)浅井水 (3)深井水 (4)河塘水 (5)其他B7发病养禽场P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情况:(1)免疫 (2)不免疫B7 1B7 2疫苗生产厂家疫苗品种、批号B7 3被免疫鸡数量B8受威胁区免疫禽群情况B8 1免疫接种1个月内禽只发病情况(1)未见发病 (2)发病,发病率B8 2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标本类型 采样时间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结 果注;标本类型包括鼻咽、脾淋内脏、血清及粪便等。B9解除封锁后是否使用岗哨动物(1)否 (2)是,简述结果6B10最后诊断情况B10 1确诊HPAI,确诊单位B10 2排除,其他疫病名称B11疫情处理情况B”1发病禽群及其

    14、周围3 km以内所有家禽全部扑杀(1)是 (2)否,扑杀范围B11 2疫点周围3 km5km内所有家禽全部接种疫苗(1)是 (2)否所用疫苗的病毒亚型:厂家NYT 7712004NYT 7712004附录c(规范性附录)高致病性禽流感跟踪调查表C1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一个病例前21 d至该场被控制期间出场的(A)有关人员,(B)动物产品排泄废弃物,(c)运输工具物品饲料原料,(D)其他(请标出),养禽场被隔离控制日期。出场人物 人承运人姓名出场日期 运输工具目的地电话(ABcD) 电话C2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一个病例前21 d至该场被隔离控制期间,是否有家禽、车辆和人员进出家禽集散地?(1)无

    15、 (2)有,请填写下表,追踪可能污染物,做限制或消毒处理。人承运人姓名出入日期 出场人彻 运输工具 相对方位距离电话注:家禽集散地包括展览场所、农贸市场、动物产品仓库、拍卖市场、动物园等。C3列举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一个病例前21 d至该场被隔离控制期间出场的工作人员(如送料员、雌雄鉴别人员、销售人员、兽医等)3 d内接触过的所有养禽场户,通知被访场家进行防范。8NYT 7712004姓 名 出场人员 出场日期 访问日期 目的地电话C4疫点或疫区水禽C41在发病后1个月发病情况(1)未见发病 (2)发病,发病率C4 2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标本类型 采样时间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结 果

    16、C5疫点或疫区留鸟c5 1在发病后1个月发病情况(1)未见发病 (2)发病,发病率C52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标本类型 采样时间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结 果C6受威胁区猪密切接触的猪只C61在发病后1个月发病情况(1)未见发病 (2)发病,发病率。C62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9NYT 7712004标本类型 采样时间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结 果C7疫点或疫区候鸟C7 1在发病后1个月发病情况(1)未见发病 (2)发病,发病率C7 2 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标本类型 采样时间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结 果C8在该疫点疫病传染期内密切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1)末见发病 (2)发病,简述情况接触人员姓名 性别 年龄 接触方式。 住址或工作单位 电话号码 是否发病及死1。*接触方式:(1)本舍(户)饲养员(2)非本舍饲养员 (3)奉场兽医(4)收购与运输(5)屠宰加工(6)处理疫情的场外兽医(7)其他接触。10


    注意事项

    本文(NY T 771-2004 高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