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轮胎式装载机用制动器 台架试验方法Brake for wheel loadersBench test method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 次前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试验项目5试验条件 51试验要求5,2试验设备53仪器及其精度要求54梗j量精度JBtr 7149蛊00755制动器温度测量 256冷却条件 6试验程序 6i试验准备6,2笫一次腊台试验 363第一次制动效能试验 46,4第一次热衰退和恢复试验 65第二敬制动教能试验66第二次热衰退试验 56 7第=日漕旨 568第三次制动效能试验69制动器磨损试验(迸作项
2、目) 67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装载机用制动器台槊试验报告 。 7图1制动力矩与制动时问曲线图 图A1第一(二、三)次制动敖能曲线圈A2第欢热衰退、恢复曲线 8图A 3第二次热寰遇曲线裹气l装载机参数及制动器参数 。表A,2第一(=)次膳台试验 表A3第一(二、三)状制动效能试验 表A4第一次热衰退和恢复试验表A5第二次热衰退试验 8表A6第一(二、三)次磨损试验 9肿7149-2007前 言车标准代替m,r7149-1993轮胎式装载机制动器台集试验方法。本标准与IBT7149-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的名称“轮胎式装载机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政为“轮胎式装载机用制动器台架试验
3、方法1封面增加了标准的英文名称;增加了前官;第3章中增加了术语的英文对应词I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帕,r3936”改为“QcJr 556”:增加丁“6 L7按表A1记录装载机参数及制动器参数。删掉了原标准的第7章和附录B,并将第7章和附录B中的内容作为本标准的第3章给出;修改丁附录A中的表A4,增加了表A5并将原标准中的表A 5改为表A 6。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出机械工业工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天津工程机械研究窿。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阎垫、吴红丽,率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r一】B,r7149-1993。轮胎式装载机用制动
4、器台架试验方法JB,r714920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轮胎式装载机用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项目、试验条件、试验程序及试验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轮胎武装载机用制动器(以下简称制动器),其他轮胎式工程机械用制动器亦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歙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就。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i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率标准。QCJ3556汽车制动器温度测量和热电偶安装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车标准。31制动初
5、速度initial Spted ofbraHng开始制动时的瞬时速度。3 2制动终速度final speed ofbraking制动完结时的瞬时速度,3 3制动周期braking cycle在湟续进行制动过程中从本次制动开始科下捉耕磅于F始所经过的时问。34制动鼓(盘)韧湿Initialtemperatureofbrakedrum(disc)开始制动时制动鼓(盘)的温度。当多个制动器同时试验时以其中温度最高者为准。3 5最大制动力矩maximumbrakingtorque在一次制动过程中所培制的制动力矩与制动时问曲线圈(以制动力矩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上,持续制动:吐程纵坐标的最大值。如图1
6、中的肘一;。36最小制动力矩minimumbraldngtorque在一次制动过程中所绘制的制动力矩与制动时间曲线图(以制动力矩为纵坐标,时问为横坐标)上,持续制动过程纵坐标的最小值。如图1中M劬。3 7平均翩动力矩mfsribrakingtorque在一次制动周期的持续制动过程中,制动力矩与制动时间所围成的面积,除以持续制动过程的时问,所得的纵坐标值。 、么 董制动增长过程 持续制动过程 解除制动过程图1 制动力矩与制动时间曲线图38制动时间braking time制动器作用的时间。包括制动力增长过程、持续制动过程和解除制动过程。39制动力矩不稳定系数K braking torque uns
7、table coefficient最小制动力矩与最大制动力矩之比,即bM ni。,310拖磨drag在不切断输入动力情况下进行制动。4试验项目a)制动器制动效能试验;b)制动器热衰退和恢复试验;c)制动衬片(衬块)磨损试验。5试验条件51试验要求被试制动器应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要求。52试验设备惯性试验台(单端和双端)及测量记录仪器。53仪器及其精度要求指示和记录制动力矩、制动温度、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管路压力和试验台轴转速的仪器。精度要求不应大于仪器满量程的-+2。54测量精度制动管路液体的压力和制动温度的精度为5;试验台轴转速的精度为2。转动惯量应包括试验台旋转部分的惯量,其精度为
8、5。55制动器温度测量2JB,r7142007在制动过程中应对制动鼓(盘)和制动衬片(时块)的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方法和所用仪器应符合Qc厂r556的规定。56睁却条件试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采用通风帆对制动器进行冷却。8试验程序61试验准备6 1 1用溶剂洗净制动衬片(衬块)的表面。612测量制动衬片(衬块)的厚度和厦量,对每一制动衬片(衬块)的厚度至少测量三点且包括单位压力最大址。以示图表示其涮量点的具体位置。6 1 3根据所要求的试验车速。按公式(1)计算出试验台安装制动鼓(盘)轴相应的转建值。B=2口;-_f(1)式中:n安装制动鼓(盘)轴转建单位为“n;p一试验车速,单位为km慨卜
9、轮胎滚动半径,单位为m。6 1 4根据制动器所承担的惯性载荷计算在试验台上所采用的飞轮片数(转动惯量的计算)。)双前轮同时做制动器试验时按公式(2)计算。lo=GI口一”(2)式中:厂一双前棺同时做村动器试验时的转动惯量,单位为N-廿:岛空载运输位置前轴负荷,单位为N;口一一空载制动时前轴负荷转移系数按公式(3)计算。卢;1十P阜式h路面张着蓦赦:h广空载运输位置质心高度,单位为m;6一质心距后轴的距离单位为m。b)只做单前轮制动器试验时,按公式(4)计算。k:旦芝式中2j,厂一只做单前轮制动器试验时的转动惯量单位为No。6 1 5把被试制动器安装到试验台上,并按产品图样调整制动衬片(衬块)与
10、制动鼓(盘)的间隙6 1 6检查各接头处的密封情况,并将掖压管路和制动轮缸中的空气放净61 7按表A1记录装载机参数厦制动器参数。62第一次腐台试验6 21试验目的使制动器村片(村块)与制动鼓(盘)之间的接触面积选80以上。6 2 2试验方法6 2 21制动初速度为30l叽m。JBT 71 4孕_20076222调整管路压力,使减速度达到030 g,从制动初速度制动到终速度为零。6223调整通风机风速,使制动鼓(盘)初温每次控制在70以下。6224磨合次数以达到621要求的接触面积而定。注;接触面积允许配合以手工打磨的办法和控制制动鼓(盘)温度拖磨的办法获得。623测量项目每次磨合应测量输入管
11、路压力、磨合次数及接触面积等项目并记入表A2中。63第一次制动效能试验631试验目的测定制动器经过磨合后的输出制动力矩值。632试验方法6321制动初速度规定为10kmh,20kmh,30krah,40 kndh,50kmh(每增加10kmh为一级)至最高车速。6322管路压力规定为49VIPa118ViPa(每增加098 MPa为一级)。6323试验应在每级制动初速度和每级管路压力下进行,每次试验从制动初速度制动到终速度为零。6324制动鼓(盘)初温控制在705。633测量项目每次制动应测量制动初速度、制动管路压力、输出制动力矩、制动鼓(盘)温度及制动时间等项目,并记入表A3中。64第一次热
12、衰退和恢复试验641试验目的检查制动器在多次连续使用时性能衰变及其冷却后的恢复能力。642基准点检验6421制动初速度为20 kmh。6422调整管路压力,使减速度达到o30 g,从制动初速度制动到终速度为零。6423制动鼓(盘)初温70以下。6424制动三次。643热衰退试验6431制动初速度为40 kmh。6432调整管路压力,使减速度达到o45 g,从制动初速度制动到终速度为零。6433制动鼓(盘)初温705,关闭风机。6434制动15次。6435制动周期60 s。6436衰退试验后,制动鼓(盘)以相当20 kmh车速运转,打开通风机,以10 ms的风速冷却3 min后,开始恢复试验。6
13、44恢复试验6441制动初速度为20 kmh。6442调整管路压力,使减速度达到O30 g。6443以10 ms的风速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冷却制动器。6444制动10次。6445制动周期60 s。645效能点检验6451制动初速度为40 kmh。6452调整管路压力,使减速度达到045 g。46453制动鼓(盘)初温705。6454制动三次。646测量项目基准点检验、热衰退试验、恢复试验和效能点检验,每制动一次都要测量制动初速度、减速度、制动管路压力、输出制动力矩、制动鼓(盘)温度、制动衬片(衬块)温度及制动时间等项目,并记入表A4中。65第二次制动效能试验651试验目的检查制动器经过第一次衰退和
14、恢复试验后的性能变化。652试验方法按632的规定进行试验。653测量项目测量项目按633的规定。66第二次热衰退试验661试验目的检查制动器在低的管路压力(减速度)下,长时间使用时的性能衰变情况。662试验方法6621制动初速度为20 kmh。6622调整管路压力,使减速度为007 g。6623制动时间为:每次拖磨时间:油压式为40 s,气压式为12 s;拖磨间断时间:油压式为60 s,气压式为18 s;总试验时间1800s。6624第一次拖磨时制动器初温为室温。662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关闭通风机。663测量项目每制动一次都要测量制动初速度、减速度、制动管路压力、输出制动力矩、制动鼓(盘)
15、温度、制动衬片(衬块)温度及制动轮缸内制动油温度等项目,并记入表A5中。观察记录衬片(衬块)在第几次制动时发出烧焦味,产生冒烟现象。664外观检查试验结束后打开通风机,使制动器以低速运转至室温。检查制动衬片(衬块)的状况(如裂纹、积炭、烧焦及表面亮膜等)。如为油压式制动器,应在试验停止后,继续记录制动油温度上升值直至达到最高值为止,并记录达到最高值的时间。67第二次磨合671 消除第二次衰退试验制动衬片(衬块)上的亮膜及一定程度的制动衬片(衬块)积炭。672试验方法按622的规定,但制动次数为50次。673测量项目按623的规定。68第三次制动效能试验681试验目的检查制动器经过第二次衰退试验
16、和第二次磨合后的变化。682试验方法按632的规定进行试验。603测量项目6测量项目按633的规定。6:9制动器磨损试验(选作项目)691试验目的测量制动衬片(衬块)的磨损量。692试验方法6921对每一制动衬片(衬块)选定点的厚度进行精确测量,精确度为001 mm。6922第一次制动初速度为10 kmh,制动器初温为6010,制动次数为500次。6923第二次制动初速度为20 kmh。制动器初温为8510,制动次数为300次。6924第三次制动初速度为40 kmh,制动器初温为14010,制动次数为100次。6925调整输入管路压力,使减速度达到O30 g,从制动初速度制动到终速度为零。69
17、26用通风机冷却,保持要求的制动器初温。693测量项目每次试验后,测量制动衬片(衬块)选定点的厚度,计算制动衬片(衬块)的总磨损量,并记人表A6中。7试验报告试验报告中应包括下列内容:_二装载机参数及制动器参数(表A1);第一(二)次磨合试验结果(表A2);第一(二、三)次制动效能试验结果(表A3),并在图A1中绘制制动效能曲线;第一次热衰退、恢复试验结果(表A4)和第二次热衰退试验结果(表A5),并在图A2中绘制第一次热衰退、恢复曲线,在图A3中绘制第二次热衰退曲线;第一(二、三)次磨损试验结果(表A6)。装载机制造商附录A(规范性附录)装载机用制动器台架试验报告表A1 装载机参数及制动器参
18、数空载运输状态机器质量 蚝装载机型号轮胎型号轴荷分配;空载运输位置,前 N满就运输位置,前 N质心高度:空载运输位置时 m质心位置:空载运输位置时距后轴的距离m轴辟L一皿出厂日期滚动半径mm后 N眉二一N满载运输位置时满载运输位置时距后轴的距离m最大车速krn,ll制动器形式;前后制动器制造商出厂日期制动器驱动方式:前制动器分泵直径:前最大制动管路压力h但a额定制动力矩:前Nm后后前后轴制动力比后Nm制动衬片(树块)材料牌号 制造商 出厂日期制动村片(衬块)与制动鼓(盘)的间隙:前rr强 后mm制动液牌号制造商表A2第一(二)次磨合试验日期年 月日磨合方式 出厂日期室温 操作者输入管路压力n胛
19、a 磨合次数肷 接触面积表A3第一(二、三)次制动效能试验样品编记 室温试验日期年月日 操作者车速 减速度 制动管路 制动力矩(Nm) 制动力矩不稳 制动鼓(盘) 制动衬片(衬 制动油温 制动距离 制动时,(bn,h) 压力,MPa 最大 最小 平均 定系数K 温度, 块)温度, 度fC m 间(ffs)7样品编号M(Nm) fn图A1第一(-、兰)次制动效能曲线裹A4第一次热衰退和恢复试验MP4量温 试验日期 年 月日试验车速 kmll试验台安装制动鼓(盘)轴转速r岫in操作者制动 减速 制动管路 输出制动力矩 制动力矩不 制动鼓 制动衬片 制动备衰退恢复 初速 压力(Nm) (盘)温度 (
20、衬块)温 时间度度 稳定系数 注,IPa 最大 最小 平均 , 度, (ffs)基准 第1次第2次点第3次热衰退恢复效能第1次第2次点第3次样品编号表A5第二次热衰退试验室温 试验日期年月日试验车速km,11试验台安装制动鼓(盘)轴转速 rmin操作者制动初 制动管路 输出制动力矩,(Nm) 制动力矩不 制动鼓(盘) 制动衬片 制动轮缸内 制动速度 减速度 (衬块)温 制动油温度 时间压力肌Pa 最大 最小 平均 稳定系数懈 温度,度, C (ts)8Md(N2 3 4 5 6 7 8 9 10II 12 13 14 15次l 2 3 4 5 6 7 8 9 10趺图A2第一次热衰退、恢复曲线C地HNm) C次数瓦被试制动器所测零件的温度,单位为,下标x为被测零件。例如:n一制动鼓温度,n制动盘温度。图A3第二次热衰退曲线表A6第一(二、三)次磨损试验样品编号制动衬片(衬块)材料室温 一试验日期次数 制动前鼓(盘)温度制造商操作者I 厚度测量点 1 2 3 n磨损,mm9